唐宋诗体派论

出版时间:2008-3  出版社:江西人民出版社  作者:许总  页数:36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虽然唐诗、宋诗以其不同的风格特征引发了唐宋诗之争,但是,从中国古典诗歌的整个发展历程来看,唐、宋两代却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文学史整体进程。  中国古典诗歌发展到唐代出现鼎盛局面,而且表现出一个重要的界划,那就是文人诗的成熟与规范。同时,在文人诗系统的成熟与规范中,其内部又呈现出多样化的诗美类型与艺术范式。大体看来,唐代前期艺术精神主要表现为统一性,中期出现巨大的裂变过程,并一直延续到北宋,至南宋复又形成多重因素的融合重构。宋以后。文学史上宗唐祧宋,纷争不绝,唐宋诗之争于是形成批评史上一大公案,而诗歌艺术风貌虽有变迁,却在总体上不出这两大范式。由此看来,唐、宋诗风的差异,实即表现为中国文人诗的两种基本范式,而正是由于这两大范式,使唐、宋二代成为一个完整的文学史时代,其最为显目的标志,就是对中国文人诗辉煌世界的共同构筑。  在这一辉煌的文学史时代中,作为文人诗的创作主体——杰出文人的贡献当然是显目而重要的,但是,在“诗可以群”的传统中,“群居相切磋”更是中国文人文学走向辉煌的重要背景因素,这一点在唐、宋时代表现得尤为突出。也可以说,中国古典文人诗的成熟与规范,唐宋诗世界的灿烂与辉煌,都是与诗人群体、诗歌流派的繁荣兴盛密切相关的。  对于诗人群体、诗歌流派,唐以前大体称“体”,宋以后则“体”、“派”互见,表现出群体流派意识的强化与自觉。最早对唐宋诗歌体派加以系统研究的是南宋人严羽,其于所著《沧浪诗话》中列述汉代至南宋诗歌体派,在“以时而论”中共列十六体,其中唐、宋两代占八体;在“以人而论”中共列三十六体,唐、宋两代竞多达三十一体。由此可见,唐宋诗歌之繁荣,实在是与诗歌体派之繁盛密切相关的。  因此,从体派的角度,来探讨唐宋诗繁荣的特征、走向及其原因,就是一个尚有较大空间的课题。当然,从现代文学流派角度看,唐宋诗歌体派尚不能构成严格意义上的文学流派,但是,正因唐、宋时期“体”、“派”本身的多义性,使其具有了更为丰富的内涵,同时,随着文学史的进程、时代的变迁,诗歌体派本身也处于不断的演变之中,这也使得唐宋诗歌体派的研究具有了更为广泛的意义。  《唐宋诗体派论》就是基于这样的思考,试图通过对唐宋诗歌体派性质、特征及其演进历程的宏观把握以及对其中最重要的体派的细致描述,以展现唐宋诗歌史的一个重要的层面,并由此说明唐宋诗歌体派在唐宋诗歌史乃至整个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作用和地位。

作者简介

  许总,自号抱一,祖籍安徽桐城,1954年出生于江苏南京。现为国立华侨大学文学院教授、东南大学文学院兼职教授、西北大学国际唐代文化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长期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的研究和教学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古代文艺理论、诗学发展史、唐宋文学、中国思想史与文学史。出版的专著有《杜诗学发微》(南京出版社1989年出版)、《宋诗史》(重庆出版社1992年出版)、《唐诗史(上、下卷)》(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年出版)、《唐诗体派论》(台湾文津出版社1994年出版)、《古史诗铖注析》(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出版)、《杜甫论的新构想》(日本研文出版社1996年出版)、《杜诗学通论》(台湾圣环图书公司1997年出版)、《杜甫律诗揽胜》(台湾圣环图书公司1997年出版)、《唐诗精品集》(团结出版社1998年出版)、《民族心灵的绝唱》(团结出版社1998年出版)、《宋诗:以新变再造辉煌》(广西师大出版社1999年出版)、《宋明理学与中国文学》(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9年出版)、《理学文艺史纲》(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出版)、《理学与中国近古诗潮》(中国戏剧出版社2002年出版)、《元稹与崔莺莺》(中华书局2004年出版)、《唐诗简史》(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2005年出版)、《唐宋诗宏观结构论》(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出版)等十馀种;译著有《中国诗论史》(广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出版);发表的学术论文有《古典文学研究的回顾与构想》(《学术月刊》1987年第2期)、《文学史观的反思与重构》(《文学评论》1995年第2期)、《论理学与唐宋古文主流体系建构》(《文学评论》2005年第4期)等二百馀篇;学术译文有《文学革命与中国文学的未来》(《日本学者中国文学研究译丛》第3辑)等数十篇。曾两次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多次获省部级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三等奖及文学研究优秀成果奖。1997年首批入选为省级跨世纪学术带头人。1998年被评选为优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

书籍目录

上编 概论第一章 唐诗体派的性质与特征第一节 唐诗体派的形成与确认第二节 唐诗体派的类型与特点第三节 唐诗体派与唐诗历史进程第二章 宋诗体派的确立与演进第一节 从体到派的演进历程第二节 宋诗体派的类型与特征第三节 宋诗派别的争疆别垒中编 唐之部第三章 四杰体第一节 唐前期诗风变革的肇始与标志第二节 唐诗基本体式的确立与规范第三节 文学思想的二重特性第四章 沈宋体第一节 沈宋体与时代艺术进程第二节 律体精密化的标志第三节 贬谪生涯中的情感世界第五章 高岑体第一节 高适:边功理想的实现过程第二节 岑参:边塞生活的独特体验第三节 高岑诗之异同第六章 王盂体第一节 王维的诗境及其音声绘画之美第二节 孟浩然的心态及其诗歌疏淡结构第三节 王孟诗之异同第七章 元结与《箧中集>诗人第一节 诗歌创作的纪实性第二节 批判现实的倾向性第三节 极端复古思想与实践第八章 大历体第一节 大历体诗人构成与基本特征第二节 大历诗人的人生与心态第三节 大历诗风的回溯特性第四节 大历诗境的深化态势第九章 元和体第一节 时代风会变迁与元和体的确立第二节 文体革新及其功能转向第三节 诗美变态及其延展过程第十章 贾姚体第一节 贾姚诗歌创作的人生背景第二节 寒狭的视界与精密的意象第三节 乱世心理图式的深远影响下编 宋之部第十一章 宋初三体第一节 白体:浅俗诗风与王禹偁的新追求第二节 晚唐体:清苦诗风与审美意趣的积淀第三节 西昆体:典丽诗风与艺术理想的雅化第十二章 北宋诗歌复古运动第一节 儒学复兴思潮与诗学观念新变第二节 欧阳修与宋诗特征的形成第三节 苏、梅诗的异体同构第十三章 江西诗派第一节 江西派诗风的构成基础第二节 江西派诗人的审美情趣第三节 创作模式的凝定与趋变第十四章 理学诗派第一节 理学诗派概况及理学诗特点第二节 邵雍:理学诗派之创始第三节 周敦颐、程颢与张载:学说自立与诗风同调第四节 朱熹:理学宗师与诗坛大家第十五章 四灵与江湖派第一节 晚唐诗风复兴的原因与趋势第二节 永嘉四灵的清冷趣味第三节 江湖诗派的平民意识第十六章 遗民诗派第一节 宋末诗坛的别调与异响第二节 民族正气与黍离哀思第三节 杜诗精神的复归附录 参考书目举要

章节摘录

  第一章 唐诗体派的性质与特征  在中国诗歌史上,首次以宗派相标榜的虽始自宋代的江西诗派,但以相似诗风构成趣味相投的诗人群体,却起始甚早。比如,钟嵘《诗品》分古今诗人为上、中、下三品,本意固在辨优劣、分品第、叙源流,但在具体品列中,除去“其源出于国风”、“其源出于楚辞”之类纯属对某一作家所承受的文学传统作出说明之外,还有以同代人为源流者,如论汉婕妤班姬诗“其源出于李陵”,更多有将若干诗人并列同论者,如卷中并列郭泰机、顾恺之、谢世基、顾迈、戴凯,并云“观此五子,文虽不多,气调宏拔”,卷下并列王济、杜预、孙绰、许询,并云“世称孙许,弥善恬淡之词”,显然已着眼于对其相似的体格风貌与共同的审美趣味的把握。这种由特定体格风貌的标立而促成诗人孽诔聚合现象;在唐代尤见突出。如严羽《沧浪诗话·诗体》列述历尊诗体,在“以时而论”中共列十六体,唐代占五体;在“以人而论”中共列三十六体,唐代多达二十四体。由此可见,唐代诗歌的繁荣,实与唐诗体派之繁盛密切相关。  第一节 唐诗体派的形成与确认  所谓诗体,本指诗歌之体裁形式,如严羽《沧浪诗话·诗体》云“有古诗,有近体,有绝句,有杂言,有三五七言,有半五六言,有一专至七字,有三句之歌,有两句之歌,有一句之歌,有口号,有歌复,亨量府,有楚词,有琴操,有谣”之类,然而,各种诗歌体式在不同历史阶段往往表现出独具的时代性特征,因而论体式也就与辨体貌结合起来:五《沧浪诗话·诗体》开篇即云“风雅颂既亡,一变而为离骚,再变而为西汉五言,三变而为歌行杂体,四变而为沈宋律诗”,诗歌体式完全成为文学时代性体貌之表征。明人许学夷撰《诗源辩体》,于卷一开宗明义云“统而论之,以三百篇为源,汉、魏、六朝、唐人为流,至元和而其派各出。析而论之,古诗以汉、魏为正,太康、元嘉、永明为变,至梁、陈而古诗尽亡;律诗以初、盛唐为正,大历、元和、开成为变,至唐末而律诗尽敝”,则进而在价值观与正变论的角度,使诗体秉容了诗歌体式、文学传统、时代风尚、诗歌流派等多重意义与丰富内涵。  有唐一代诗歌,既表现为中国古典诗歌各种体式发育齐全、各臻成熟之境,又显示出诗歌表现方法、语言风格、艺术境界空前多样的高峰状态,因此,所谓唐代诗体,也就自然成为包容量最为丰富的概念。然而,细究起来,唐人对诗体的意识以及后世对唐代诗体的研究,明显可见由诗歌体式向风格体貌一端偏注倾移的表现。如高仲武评大历诗歌“体格新奇,理致清赡”,即着眼于“大抵厌薄开天旧藻,矫人省净一途”之“大历诸家风尚”。自居易自云“诗到元和体变新”,亦指“元和之风尚怪”的审美取向之新变。至若宋人严羽所论唐人诗体,则大多已接近文人集团或文学流派之意味。宋元以后,多有“唐体”之说,更是从总体上对整个唐诗体性之把握。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唐宋诗体派论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