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熟语

出版时间:1999-3  出版社:福建人民出版社  作者:方炳桂,方向红 著  页数:299  
Tag标签:无  

前言

  福州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文化古城,八闽都会,自然风光优美宜人,人文历史积淀深厚。据《史记》记载,公元前202年,汉高祖封无诸为闽越王,“王闽中故地,都东冶”,立福州文明史的开端。据昙石山等考古遗址发现,早在五千多年前,在今日闽江两岸就栖息着福州人的先祖,他们“以渔猎山伐为业”,在五千年的历史发展中,不论是生生不息的闽越先民,还是千里跋涉迁徙而来的中原人,一代又一代,怀着希望,寻着梦想,筚路蓝缕,辛勤耕耘,不屈不挠,开拓进取,擎起了一片东南胜景,使福州以海滨邹鲁、文化名城而享誉神州大地。  时光把岁月推向久远,时光的流水也沉积下许许多多难忘的记忆。一个城市找出几处有价值的人文景观并不难,但是要找出像福州这样拥有如此丰富而厚重的人文景观则不容易;一个城市找出一些代代相传的习俗并不难,但是要找出像福州这样有着深邃而博广的民俗文化体系则不容易;更重要的是,一个城市要找出她独特的、蕴涵丰厚的人文积淀并不难,但是要找出能延续到今天,不断传承、丰富、超越、创新的人文,则不容易,这就是福州民俗文化的价值。  2001年5月,福建人民出版社组织福州民俗专家方炳桂、李乡浏、曾意丹、徐鹤苹、潘群等撰成“福州民俗文化丛书”一套八种出版。作者们用历史考证者和现实感受者的眼睛,考察历经数千年沧桑岁月的闽都,感觉民风,体味民情。用开阔酣畅的笔墨,呕心为文,大度而峻厉,本色而瑰奇。这种挖潜意识,绝不是出于一种廉价的恋旧情绪和一种狭隘的地域偏好,而是对闽都文化的重新认识和开拓,一种审美意识中蕴含着历史意识的苏醒。民风与地理的辉映,历史与现实的呼应,自然与人文的交错,既是历史的泼墨,又是都市的写意。这无疑是造福福州人民的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文化工程。  该丛书出版之后,得到海内外福州人的普遍欢迎,一版再版,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福州一批经过数十年的跋涉与研究的民俗专家,在此基础上,又不断挖掘和复原了许许多多的历史民俗,形成了许多的新资料、新成果。因而修编、扩容、再版呼之欲出。这次重编的“福州民俗文化丛书”,包括《福州习俗》、《福州老街》、《福州世家》、《福州地名》、《福州熟语》、《福州老行当》、《福州民间故事》、《福州地方神》等八种,宕开一笔,是为了更全面、更准确地表达福州独特的民俗文化,再度填补都市记忆的空白。  该丛书绝不是旧史料的堆集,它着眼当今科学发展的大背景,以历史文化名城数千年的文化与文明互相参照,建立起该丛书的时空坐标,以图文凸现历史悠久的闽都文化。编者的视角相当阔大,焦点十分清晰,多维的视线角度、沉淀的文化底蕴,将福州古朴的街巷、繁华的市井、独特的民居、醇美的风俗、奇异的掌故、悠远的遗迹、近代的建筑以及文化的传承都真实、直观地介绍给世人。编者对文字与图片的精益求精、掌故的入微研考,也用心良苦,既有客观史料的呈现,又有学术观点的阐发;既有内在的叙述张力,又有丰赡的感性细节,而且兼顾资料性与艺术性,使之成为可供欣赏、研究和收藏的丛书。

内容概要

本书是方先生历经十多年搜集、整理,备尝艰辛而写成的一部福州方言熟语专著。这部专著熔汉语词汇学和民俗学研究于一炉,结合民风民俗和地方史来研究福州熟语(含谚语和俗语),并且从语用角度来阐释方言熟语的交际功能,从而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应该说这是一个很好的创造,为多角度、多方位地研究方言词汇开辟了先河。不仅这部书目前在国内属首创,而且在材料的搜集、整理以及民族文化心态和哲理的阐释的广度、深度和精确度方面都达到了十分可喜的程度。坊间虽偶尔也可看到一些方言词汇方面的文章和小册子,但多属零星的、初步的整理和研究。

作者简介

方炳桂,福州凤岗里人。酷爱福州乡土文化,热心慈善公益事业,现任福建福海文教基金会会长。从事民间文化研究50年,被授予“福建省民间文化优秀传承人”的荣誉称号,著作有《福州老行当》、《乌龙江传奇》、《名城的记忆》等13部,150万字,获福州民俗文化“活化石”的美誉;福州电台“左海乡音”特邀主持人,福州电视台“方老讲古”栏同主讲,积极传播传统和现代文明,在受众中享有很高的声望。
方向红,1958年出生,现任职于福建社会科学院。曾在《福州晚报》、《福建论坛》等刊物发表有关文章数十篇,20多万字。与人合著《福州老行当》等。

书籍目录

序一序二再版说明前言俗语故事  达官弟卖饼卖番钱  做大王做马夫都挨打  李登官卖嬷做大舅  马前泼水难回收  丑貌牛虮压厝脊  三人五眼,长短没后话  贻顺哥烛蒂  程咬金三下斧  “做二五”和“五九六一”  何李躲债做亲家  韩克忠搬厝——一流行  下渡尾迎神——好看在  昭姐做新妇——懵懵眩  拆五帝庙,起观音亭  王延羲食马屎诈癫  傻少爷尿壶看“水滴”  下斜(勿会)富,十二月颂裤  王绍兰双手抓两头鳗  徐得兴鼓楼前拾柴皮  双门前三狮制五虎  渡鸡口好心鸡成仙  乡人乐道孝义巷  我哥和妹心连心  挖我坟墓,罚你添油  惨恻桥与思儿亭  林丽娘望夫没心塔  戚参将问卜绿野寺  埔头下没园竟有菜  关刀舞到一百零九步  程国公建造路通桥  儒法不如佛法高  王延钧寺前换僧衣  白马三郎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诸娘唐晡老公妈  (米齐)吃成篦还不知什么馅  后生囝相思病倒芋麓  王县令桐油煮粉干  下道侯爷占判官  让让让,食有“传”  熟熟熟,卖贵肉  柴博炭,齐好看  张义通津河钓金龟  西湖畔缺哥望小姐  神仙也会“拍搁”剑  贪心人长鼻给猪扑  五帝搦你去  廖财主心肝生聘吼  后生人没囝怨祖宗  拾一条绑腿带,家贿去一场谚语随笔  五言双句  常常长一位,渐渐公婆龛  田园日日去,亲戚淡淡行  风吹单条竹,饿死单身哥  体得主人意,便是好工夫  赌钱输穷鬼,犬吠癞呆人  钱财如粪土,仁义值千金  死的去远远,生的要食饭  接亲长长阵,拜堂剩两人  鸟字上白纸,有性没处使  铁打延平府,纸褙福州城  手里没掏刀,做事会哆哆  手里没把米,呼鸡都不理  做的别人事,学得自家功  鼓山你莫畅,去了你莫怨  人多好做事,人少好食乇  老妈讨得着,更胜吃补药  一人一方法,一师一法门  只见船拢岸,哪见岸拢船  陈林过半半,黄郑满街摆  秀才厝里坐,能知天下事  有状元学生,没状元先生  宁作太平犬,莫作乱世人  瞒同行不过,骗施主有余  江中虽然大,船头会相碰  宁可铍初一,不可铍十五  怪人不知理,知理不怪人  无兴不成市,无福不成衙  七十不留暝,八十不留昼  有钱钱做人,没钱人做人  学好三年半,学坏三日半  ……古谚今用俗谚点评乡人谈谚用心为人,精心为文(代跋)

章节摘录

  李登官卖嬷做大舅  嬷,即妻。对于不顾家或依靠老婆的色相去赚不正当钱的人,福州人就会讽刺他一句话,说他这种人是“卖嬷做大舅”。这句话来自闽剧《拣茶记》,剧中人的所作所为成了福州一句俗语。  据传清末民初,福州铸鼎环(今学军路西段)有个开打铁店的汉子叫李登官。其妻阮氏颇有几分姿色,走到哪里都会引得路人驻足回首。李登官打铁,登官嫂拉风箱、料理家务,日子过得还算甜蜜。  当时以英国佬为首的列强向我国倾销鸦片,祸及闽浙粤沿海,烟毒也在福州泛滥开来。李登官受人引诱也染上了毒瘾,成了“鸦片鬼”。他的毒瘾越来越大,无心打铁。不久,原来红红火火的打铁店也关了门。生活无着,鸦片瘾又天天发作,最终流落到茶亭(今八一七中路)一家烟馆里,靠为别人装烟混口饭吃,并向人乞讨鸦片过瘾。登官嫂苦劝丈夫戒毒无效,生活陷入了绝境。后来经人介绍,到仓山一家茶坊里去拣茶,靠微薄的工资度日。  再说长乐刘山有个做大米生意的富商叫王邦栋,在福州坞尾开了一家米行。一日傍晚,王老板外出办事,走到中亭街,见劳累了一天的登官嫂路过。王老板见迎面而来的女人,容貌举止,甚至连对路人不屑一顾的眼神也令他为之倾倒。他目随影移,不知不觉地尾随其后,一步步地紧跟不舍。从中亭街过小桥、横街,下吉祥山到茶亭,见美人走进一间木屋看不见了,才依依难舍地离开。  王邦栋无奈,便走进一家烟馆,想歇个脚再作主意。一个面黄肌瘦的中年人接待了王老板。

编辑推荐

  福州的方言熟语(包括谚语、俗语、歇后语等)生动形象、丰富多彩,但不少福州人或懂得福州方言的人,即使会听会讲许多福州熟语,对其含义、出处却多是一知半解,更谈不上了解其深厚的文化内涵。解读这些熟语的表达能力及其奥妙之处,妙趣横生。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福州熟语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8条)

 
 

  •   福州民俗中的熟语看后了解了一些,不错。书质量也好
  •   书是买个家里的老人看到,老人常年不在福州,现在年纪到了很是想念家乡,于是买了这书,他很喜欢
  •   各种熟语收集的比较完整,相当有趣诙谐
  •   物超所值,经济实惠,美观大方 很不错
  •   我很满意 觉得对我是很有用的
  •   速度真的很快呀
  •   福州的老乡,值得读读此书。稍有些罗索。
  •   俗语内容,交代的不清楚详实,看了没受益匪浅的感觉。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