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中下游地区环境变动与社会控制

出版时间:2008-7  出版社:安徽人民出版社  作者:胡惠芳  页数:308  字数:233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以人与自然之间的辩证关系为视角,具体从行政组织、法律制度、技术文化等几个层面入手,考察社会各级政府与民间团体,如何来改善淮河中下游地区恶劣的生存环境,进行环境保护。深入地探讨这些内容,不但可以拓宽民国史研究的领域,而且有利于我们对当今中国环境问题的认识,为创建和谐社会提供历史借鉴。

作者简介

胡惠芳,1967年生,安徽池州人。历史学博士。安徽池州学院历史与社会学系副教授。多年来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史、中国社会史的教学与研究。已在《抗日战争研究》、《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历史档案》等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数十篇。

书籍目录

序言中文摘要英文摘要绪论第一章 淮河中下游地区的自然环境变动  第一节 自然环境状况——生态环境脆弱带    一、黄河夺淮以前的环境概况    二、黄河夺淮的历史回顾    三、黄河北徙后水系和地貌的变化    四、l938—1947年黄河泛淮的生态影响    五、民国时期淮河中下游地区自然灾害频仍  第二节 自然环境变动的社会原因分析    一、人口压力与环境变动    二、不合理经济开发与环境变动    三、战乱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第三节 自然环境变动的社会影响探析    一、自然灾害重压下衰败的社会经济    二、自然环境变动下动荡的社会治安    三、自然灾害环境下消极的生活方式    第二章 民国时期自然环境社会控制的基本主张    第一节 自然环境社会控制的内涵    第二节 民国社会环保观    一、古代朴素的环境保护思想    二、近代环境保护思想的发展    三、孙中山先生的环境保护思想    四、不同阶层的环保观比较第三章 民国政府的自然环境社会控制  第一节 组织层面的控制——自然环境社会控制模式之一    一、林业机构    二、水利部门  第二节 制度层面的控制——自然环境社会控制模式之二    一、河川法    二、森林法    三、堤防造林及限制倾斜地垦植办法    四、整理江湖沿岸农田水利办法    五、地方性相关规定  第三节 技术层面的控制——自然环境社会控制模式之三  ……第四章 民间团体对自然环境的治理与保护第五章 自然环境社会控制的绩效分析余论

章节摘录

第一章 淮河中下游地区的自然环境变动第一节 自然环境状况——生态环境脆弱带一、黄河夺淮以前的环境概况流域是河川干支流汇集其源水及附近地区迳流所能达到的范围,流域的生成与河川的运动,彼此影响,并与其他的自然条件,共同形成密切的生态关连。淮河是我国中原大地上一条古老的大河。古代它与黄河、长江、济水齐名,并称为“四渎”。淮河流域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人杰地灵,人类活动历史悠久,是我国经济、文化繁荣发达较早的地区之一,也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上古时期,淮河流域生态环境较好。据竺可桢先生研究,距今3000~5000年,我国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约比20世纪六七十年代高2℃,冬季一月份气温约高3~5℃。当时淮河流域气候具有亚热带特征。淮域不少地区的考古发现中都有适宜于亚热带地区生存的大象、鹿等动物的化石。在《尚书-禹贡》的九州中,淮北地区属“豫州”。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认为“豫”是从“予”从“象”,有人牵大象之意,表明上古豫州境内有不少大象活动。淮河的“淮”,甲骨文作“隹”,就是一种鸟的象形。说明这里是鸟类栖息的天堂。远古至先秦时期,淮河流域因湿润的气候条件,植被繁茂,有大片森林存在。当时在今泗县东北有娄林(《左传》),六世纪初,虞城、砀山间有大片栎林,又称九里柞(《水经·获水注》)。而煤是由森林树木经地质条件转化而来,今天淮域地下,煤藏广布而丰富,也证明远古时期淮域森林之茂密。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淮河中下游地区环境变动与社会控制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有我需要的资料,很好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