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与激进话语中的资本主义观

出版时间:2009  出版社: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人民出版社  作者:张一兵  页数:434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要支撑起一个强大的现代化国家,除了经济、制度、科技、教育等力量之外,还需要先进的、强有力的文化力量。凤凰文库的出版宗旨是:忠实记载当代国内外尤其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学术、思想和理论成果,促进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为推动我国先进文化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丰富的实践总结、珍贵的价值理念、有益的学术参考和创新的思想理论资源。  凤凰文库将致力于人类文化的高端和前沿,放眼世界,具有全球胸怀和国?视野。经济全球化的背后是不同文化的冲撞与交融,是不同思想的激荡与扬弃,是不同文明的竞争和共存。从历史进化的角度来看,交融、扬弃、共存是大趋势,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总是在坚持自我特质的同时,向其他民族、其他国家吸取异质文化的养分,从而与时俱进,发展壮大。文库将积极采撷当今世界优秀文化成果,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桥梁。

书籍目录

主编的话第一章 当代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批判的理论和实践 第一节 葛兰西的霸权理论  一 霸权与资本主义统治:问题的源起与逻辑  二 资本主义国家与霸权  三 知识分子问题 第二节 阿尔都塞对意识形态理论的新发展  一 意识形态的认识论重构及其对主体性哲学的批判  二 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概念  三 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和意识形态的功能 第三节 拉克劳和墨菲的霸权与社会主义的策略  一 拉克劳和墨菲对霸权概念谱系的审理  二 拉克劳和墨菲对霸权概念的重新界定  三 走向激进的民主政治第二章 高兹的资本主义批判观 第一节 资本主义“需要的异化”和技术、分工批判  一 资本主义“需?的异化”和总体专政  二 资本主义科学技术和劳动分工批判 第二节 资本主义的生态学的马克思主义批判  一 资本主义经济增长的神话和“富裕的贫穷”  二 资本主义危机的本质、形成机制和出路 第三节 资本主义经济理性批判  一 经济理性的本质及其社会效应  二 资本主义经济理性及其界限  三 资本主义功能性整合和补偿性消费 第四节 当代资本主义的“工作乌托邦”批判  一 工作的历史和“工作的乌托邦”  二 后福特制资本主义工作的意识形态  三 “工作的危机”和出离“工作社会”第三章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资本主义批判 第一节 高兹对资本主义的政治生态学批判  一 生态危机与资本主义经济理性  二 表现为生态危机的资本主义危机 第二节 奥康纳的资本主义的第二重矛盾理论  一 两种危机与资本主义的二重矛盾  二 资本积累与经济危机、生态危机的一体性  三 全球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及其生态后果 第三节 福斯特对资本主义的生态批判  一 生态危机的时间尺度  二 生态危机与资本的逻辑  三 经济简化论与自然的资本化  四 技术的资本主义运用能解决问题吗?第四章 波斯特的资本主义批判 第一节 电子媒介时代:资本主义发展的新阶段  一 电子媒介时代的来临:电子媒介时代与现代的断裂  二 离散的社会存在:电子媒介时代的权力散布与离散人群  三 信息方式:电子媒介时代的批判理论 第二节 主体的流散:电子媒介时代中的个体构型  一 多重化的现实:电子媒介时代的世界构图  二 现代主体的终结:第一媒介时代与个体构型  三 主体的彻底流散:第二媒介时代与个体构型 第三节 多极化的游戏:电子媒介时代的政治地形  一 超级全景监狱:电子媒介时代的统治模式  二 抵抗而非革命:电子媒介时代的解放话题第五章 凯尔纳的技术资本主义批判 第一节 技术资本主义:凯尔纳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新图绘  一 “技术资本主义”理论的发生背景及提出原因  二 “技术资本主义”的理论内涵  三 “技术资本主义”的?期马克思主义意蕴 第二节 技术文化与技术政治  一 技术文化产生的条件及其特征  二 技术政治及其表现形式 第三节 全球化、技术革命与资本主义重组  一 全球化的左右轮:技术革命与资本主义重组  二 一种批判的全球化理论第六章 雅索普的当代资本主义国家批判 第一节 当代资本主义国家批判的方法论基础  一 批判实在论与政治经济学批判方法的融合  二 从阶级、资本到策略一关系:国家批判方法的新路径 第二节 当代资本主义国家批判的存在之域  一 “策略本质主义”与经济的生态统治  二 社会再生产:经济与超经济接合的存在之根  三 资本主义国家:定位与功能 第三节 资本主义国家危机与福利国家的变迁  一 生产理论、策略一关系理论与资本主义分期  二 福特主义、国家及其危机  三 熊彼特主义竞争国家:福利国家的未来 第四节 全球化、民族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批判  一 马克思主义视域中的“全球化”  二 资本主义国家及其批判分析构架  三 调节与治理:民族?家的新任务第七章 后马克思思潮的资本主义批判理论 第一节 德波的景观资本主义批判  一 景观社会:资本主义发展的最新形态  二 景观统治的形式  三 景观帝国主义与无以反抗的霸权 第二节 晚期德里达的资本主义批判观  一 为马克思的幽灵们言说  二 当代资本主义与“历史的终结” 第三节 齐泽克:拉康式的资本主义批判  一 马克思眼中的当今世界  二 资本主义的矛盾与动力的联动性  三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与拉康的剩余快感  四 从悲剧到喜剧:拉康话语对马克思的全面接管主要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欧洲资本主义有了一些重要的现实发展,这一方面直接印证了马克思恩格斯的资本主义认知模式,但另一方面也对马克思主义的资本主义理论发出挑战。于是,马克思恩格斯的后继者纷纷在政治实践和理论思考中寻找对于资本主义的不同解释。然而遗憾的是,恩格斯之后的第二国际主要理论家却对马克思主义做出了庸俗的经济论、还原论的思考,固然也出现了伯恩斯坦的激进内省,但却是以修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为代价的机会主义方式在场的,这使得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与现实产生了较大的脱节。与此相反,列宁所领导的伟大的十月革命的胜利,却在资本主义发展相对落后的俄国撕开了资本主义网络中的一条裂缝。列宁的俄国革命道路虽然是一个特殊的个案,其行进方向也并不符合马克思恩格斯原来的预期,但是却因其巨大的成功产生了具有示范效应的吸引力。于是,十月革命之后欧洲许多国家的共产党人都试图将俄国式的成功道路纳入自身的解放和斗争实践中,但欧洲发生的十月革命式的起义无一例外地遭到了失败。这种残酷的现实迫使欧洲的共产党领袖和理论家们不得不反省自己的革命道路。作为意大利共产党主要负责人的葛兰西,当时面对的是同样的问题。一方面,葛兰西深刻地看到十月革命的道路与马克思恩格斯所认定的资本主义客观进程的异质关系,另一方面,他又在思考当代资本主义统治形式新的变化与社会主义革命策略的关系。在1917年十月革命发生不久,葛兰西就在公开发表的《反(资本论)的革命》一文中,明确指认了俄国的十月革命的胜利是“反对《资本论》的胜利”。因为按传统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中的革命观,无产阶级革命应该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内首先发生,而发生在资本主义发展相对不充分的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打破了这一传统观念的局限。对此,葛兰西断言“已经发生的事件战胜了意识形态”①。

后记

此卷为《资本主义理解史》的第六卷。原先这部分讨论的内容,应该属于胡大平博士主持的第五卷《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资本主义批判理论》的研究范围。胡大平和他的研究组在第一稿中也写出了近70万字的东西。在最后的统稿会上,我们对他已经压成40万字的第五卷仍然提出了许多修改意见,其中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自20世纪60年代以后国外马克思主义和左派思潮关于资本主义理解和批判性认识的部分缺席。在我的建议下,干脆将原来属于第五卷的关涉当代意识形态批判思潮的一章内容直接移了出来,再加上我们课题组在这一问题的研究中已经完成的其他内容,在重新修改的基础上构成了目前的第六卷。这一卷包括了无法置放在胡大平所提出的四大理解模式中的20世纪60年代以后主要左派思潮的资本主义观,其中有生态学的马克思主义、后马克思思潮,以及在欧美一些重要的左派思想家高兹、波斯特、凯尔纳和雅索普等人关于资本主义理解和批判性认识的重要内容。

编辑推荐

《资本主义理解史(第6卷):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与激进话语中的资本》:凤凰文库·马克思主义研究系列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与激进话语中的资本主义观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条)

 
 

  •   喜欢在当当上买书,书很新
  •   感觉张一兵先生与胡打平在理解上还是有差异,或许张对于正统马克思主义还是更有感情,似乎与哲学专业的科班教育有差距,但纯粹个人感觉,博诸君一哂!
  •   张老师的不好理解,不过这本非其本人撰写,很有逻辑和条理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