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通史

出版时间:2005-9  出版社:广西人民出版社  作者:连横  页数:556  字数:742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台湾通史》是台湾历史上第一部按通史体例撰修的史书。作者连横积数十年之力,搜集有关台湾的中外文献、档案和传闻,仿照司马迁《史记》的体例,写成此书。
  全书内容起于隋大业元年,终于清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时间横跨1290年,有纪四、志二十四、传六十。从最早经营台湾的开拓者到清中后期抵抗日本侵略的仁人志士,凡有关台湾的政治、军事、经济、物产、风俗、人物等等,均有论列。
  此书特点,其一是典据精深,记述详明,因立足奠基台湾史,史料编撰详尽,宁取无弃。无论是旧籍疏略之岛内抚垦拓殖的情况、故纸未载的外交兵祸,还是岛内动植矿物等天然资源的种类及分布情况、稻米糖茶等诸种作物乃至食用方法,或据资料详细系统地载录下来,或依耳闻目睹据实列述,内容扎实,使《台湾通史》成为文献大宗。二是较以往修史注重兵、刑、礼、乐者,通史则凸显“民贵”史观,对岛内民生之丰啬、民德之隆污,特别是攸关国民生计之官方奏疏一律详细载录,以供后人借鉴。三是对以往史书以“岛夷海寇”视之而一笔代过之郑成功驱逐荷兰殖民者以及其后率领大陆同胞迁台拓台的事迹给予重新矫正定位;对台湾人民介乎以卵击石、坚贞抵御日侮的历史详情,更是重笔彩墨,致意再三。四是全书既体现了台湾与祖国内地在政治、经济、法律、典仪、文化、宗教等方面一脉相传的历史渊源,又突出了台湾的地方特色,安排有序,相得益彰。
  此书虽然为史,但文辞朴实壮美,读之或如涓涓漫流,或如骇浪凛然,流连其中,给人很高的审美享受。

作者简介

连横(1878-1936),字武公,号雅堂,又号剑花。连横的先祖兴位公是福建龙溪人,因年少时家遭不幸,于是远离家乡,渡海到台湾,定居在当时郑成功控制下的台南,到连横出世时已是第七代人。
出身于书香世家,连横自幼即受到良好的教育。有一次,连横的父亲将购到的一部《台湾府志》送给他,并告诉说:“汝为台湾人,不可不知台湾历史。”可以说,连横有志于撰修《台湾通史》实源于此。
由于痛恨清政府的丧权辱国、腐败堕落,连横于甲午战争后携眷返回大陆,在厦门创办《福州日日新报》,鼓吹排清。但由于清政府嫉恨连横的言论,报纸遂遭封禁。连横不得已又携眷返回台湾,重主《台南新报》汉文部。三年后移居台中,主《台湾新闻》汉文部,并与林痴仙、赖悔之、林幼春一起创办栎社,以道德文章相切蒯,《台湾通史》的撰写也是从这时候开始。
1911年秋,连横大病初愈,远游大陆,沿长江西溯至武汉,然后又北渡黄河到达北京。当时赵尔巽主持清史馆工作,聘连横入馆共事,正因为此,连横得以尽览馆中所藏有关台湾建省档案,而将其全部收入正在编撰的《台湾通史》中。1914年倦游而归台,即开始潜心著述《台湾通史》,五年后,完成《台湾通史》的修撰工作。章太炎先生在读后认为是民族精神之所附,此书为必传之作。
1933年,连横决意回大陆定居,居住在上海,以遂其终老祖国之志。
1936年春,连横因患肝病在上海去世,享年59岁。弥留之际,仍告诫其子震东:“今寇焰迫人,中日终必一战,光复台湾即其时也。汝其勉之!”其子连震东后为著名政治家,其孙连战更为国民党主席,外孙女林文月为台湾著名作家、教授。连横一生著述甚丰,除了《台湾通史》外,还著有《大陆诗草》、《大陆游记》、《台湾诗乘》、《台湾语典》、《雅言》、《剑花室诗集》、《雅堂文集》、《台湾稗乘》、《台湾诗荟》等;在写作《台湾通史》的过程中,他还将30余种极其珍贵的史料编辑成《台湾丛刊》,对其后的台湾史研究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书籍目录

卷一 开辟纪
卷二 建国纪
卷三 经营纪
卷四 独立纪
卷五 疆域志
卷六 职官志
卷七 户役志
卷八 田赋志
卷九 度支志
卷十 典礼志
卷十一 教育志
卷十二 邢法志
卷十三 军备志
卷十四 外交志
卷十五 抚垦志
卷十六 城池志
卷十七 关征志
卷十八 榷卖志
卷十九 邮传志
卷二十 粮运志
卷二十一 乡治志
卷二十二 宗教志
卷二十三 风俗志
卷二十四 艺术志
卷二十五 商务志
卷二十六 工艺志
卷二十七 农业志
卷二十八 虞衡志
卷二十九 列传一
卷三十 列传二
卷三十一 列传三
卷三十二 列传四
卷三十三 列传五
卷三十四 列传六
卷三十五 列传七
卷三十六 列传八
后序
连雅堂先生家传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台湾通史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条)

 
 

  •      《台湾通史》,连横著,广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9月出版。
      
       连横系当今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之祖父,其先祖居福建,于郑成功时迁台湾,并以明代遗民自居,传至连横已是第七世。连横生逢甲午战败、台湾沦丧,深感时局危困,乃于1914年潜心著述《台湾通史》,五年而成。此书于1920至1921年间初版于台湾,大陆鲜见,后在抗战胜利前夕的1945年由商务印书馆在大陆首次出版,不过由于年岁久远,今已难寻。直到2005年时任国民党主席的连战先生访问大陆,将此书作为礼物赠予国家领导人和北京大学等机构,此书方为大众所熟知。
      
       《台湾通史》全书仿《史记》体例,有纪四、志二十四、传六十,记述内容上起隋大业元年(605),下至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凡1290年,是台湾历史上第一部按通史体例撰修的史书。本书从编排到内容都突出反映了作者作为一个19、20世纪之交土生土长的台湾人对家乡历史的认识和看法。书中列纪,本是封建王朝之帝王专有,在此则体现了台湾的主体地位。作者始终坚定认为台湾与大陆血脉相连,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是十分符合历史事实的。
      
       卷一《开辟纪》叙隋代大陆与台湾的往来至郑成功驱逐荷兰人事,卷二《建国纪》叙郑氏盘踞台湾事,卷三《经营纪》叙清代经营台湾二百年事,卷四《独立纪》叙甲午战败后台湾人民自立为民主国奋勇抗日事。如此台湾历史演进之大略粗备。书中有志二十四篇,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物产、风俗等各方面,对于台湾建省以后所展开的近代化建设多有述及。列传部分自颜思齐、郑芝龙至唐景崧、刘永福,凡在台湾历史上有一定影响的人物均有传,如郑氏之陈永华、刘国轩,清廷前期之施琅、福康安,反清起义之朱一贵、林爽文,清廷后期之沈葆桢、刘铭传,抗倭之丘逢甲、徐骧。还有沿用旧史体例的循吏、文苑、孝义、烈女诸传等。至此台湾史料灿然大备。作者拥明而不反清,赞颂了古往今来仁人志士为台湾发展所作出的巨大贡献和为反对割让而进行的英勇斗争,拳拳爱国之心,充溢字里行间。
      
       1933年连横决意返回内地定居,以遂终老祖国之志,三年后病逝于上海,临终告诫其子连震东曰:“今寇焰迫人,中、日必将一战,光复台湾即其时也,汝其勉之。”两月之后,连横之孙降生,遵祖父遗言得名连战,“寓有自强不息、克敌致胜之意义,有复兴故国、重整家园、光明希望之象征”。翌年全面抗战爆发,胜利之后台湾光复,果如其言。俄而国共相争,国民党败退台湾,与大陆又成天各一方之势。今六十余年已往,虽商贸互通,然统一大业之完成,尚不可期。
      
       (蔡舰 2011年4月14日)
  •     厚厚的一本,承载了台湾400年的风物
      
      如果你不是研究工作者,只看看前面的纪传和后面的列传就好了,中间的那么详细的数字和史料还是留给学者们吧。
      
      这本书从隋唐一直写到晚清,但前面因为太少史料记载,显得比较荒芜。真正着墨较多是从郑氏赶走红毛,建国东宁,一直到清朝治理的这300年间的事情。
      
      我个人觉得《台湾通史》的真正意义不是结束了台湾无史,而是在于给台湾一个中华国土的血脉之身。
      
      行文虽然问题是文言文,实则已经非常白话了,看起来并不觉得生涩艰难。
      
      值得一提的是作者连横是连战的祖父,清末大儒,书香世家,编撰台湾史书第一人。祖籍福建,应该是郑氏治国之时由闽迁居而来的。这么算起来连横也不能算是个外省人了,不但不算,还是个道地的本地人。
  •   如按出生为籍,连战算是西安人,林文月是我们上海的。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