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世界

出版时间:2002-8  出版社:贵州人民出版社  作者:路遥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平凡的世界》是一部全景式描写中国当代城乡生活的长篇小说。作者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刻划了社会各阶层普通人的形象。人生的自尊、自强与处信,人生的奋斗拼搏,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日常生活与巨大社会冲突,纷繁地交织在一起。一幕幕激动人心的人生爱情故事催人泪下,读后令人回肠荡气。

作者简介

路遥(1949—1992)原名王卫国,1949年12月3日生于陕西榆林市清涧县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7岁时因为家里困难被过继给延川县农村的伯父。曾在延川县立中学学习,1969年回乡务农。这段时间里他做过许多临时性的工作,并在农村一小学中教过一年书。1973年进入延安大学中文系学习,其间开始文学创作。大学毕业后,任《陕西文艺》(今为《延河》)编辑。1980年发表《惊人动魄的一幕》,获得第一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1982年发表中篇小说《人生》,后被改编为电影,轰动全国。1991年完成百万字的长篇巨著《平凡的世界》,这部小说以其恢宏的气势和史诗般的品格,全景式地表现了改革时代中国城乡的社会生活和人们思想情感的巨大变迁,还未完成即在中央人民电台广播。路遥因此而荣获茅盾文学奖。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平凡的世界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2条)

 
 

  •     
       刚通读了《平凡的世界》,来不及细细品咂便已觉出其“注定不平凡”!就像面对真正的好酒,不必真饮,一嗅便知。
       不平凡的理由至少有三。
       一曰:主角爱情故事不落俗。孙少安、孙少平兄弟都没能与自己的“女神”步入婚姻殿堂,哥哥主动放弃,运用“门当户对”原则,冷静地选择了贺秀莲;弟弟被迫抉择,煤矿上的惠英嫂子应是其最后归宿。田润叶失去孙少安之后,先是用不彻底地抗争报复了父亲、婶婶、公公、婆婆、丈夫,同时也深深地折磨了自己,但最终被“平凡的生活”征服,与残疾的李向前相携相扶过上了辛酸但幸福的日子。田晓霞最终因在洪灾中救人而香消玉殒,正是“质本洁来还洁去”。
       宝黛般的爱情悲剧、王子公主式的爱情童话亦或是屌丝逆袭终获美人心的励志故事都不入路遥法眼,少安、少平,还有润叶,他们的爱情都是建立在“现实”基础上的,绝非空中楼阁,他们内心也曾激荡、澎湃,但最终都被理智和现实说服而逐渐回归平静,爱情最终汇入生活这条静静的河流。
      “选择你所爱的”还是“爱你所选择的”?这是个问题。
       二曰:文字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判断一部小说的好坏,首
      要条件当然是文字。很难想象,一部好小说,故事好、思想好、人物好,就是语言不好,读起来费力费神。《平凡的世界》不存在这个问题,感觉通篇有一股“气”,统摄、引领读者不断探寻、不断深入,直至融入其中。路遥的叙述永远那么冷静、那么温情、那么真诚!一直喜欢几位作家的语言,如果说汪曾祺是游刃有余、刘震云是抽丝剥茧、王小波是痞气纵横、金庸是雍容大气,余秋雨是慷慨激昂,路遥呢,是平静如水,无色无味!他的语言绝不准备一上来就让你欲罢不能,就让你酣畅淋漓,就让你心潮澎湃,他会缓缓流入你的眼睛、浸入你的心田,不知不觉,“中毒”已深!
       有时候,平静也是一种力量!
       三曰:全情投入,作者、人物、读者真正成为“朋友”。曹雪芹写红楼梦,说“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路遥写《平凡的世界》也写得很苦,他曾经把自己关在窑洞里,半个月没洗过澡,他还曾对朋友说:能有人替代我多好呀!接着叹息一声说,瞌睡还得眼里过。然后,又对着桌子上几尺高的写好的稿子说,也许会是一堆废纸吧!他给宾馆的墙上画了许多的道道。说,每天写五千字,然后画一个道道。说完,他摇摇晃晃地站起来,一个一个道道地数,看写到多少万字了。
      你看《平凡的世界》,路遥什么时候把他笔下的人物当外人了?连王满银这样不成器的男人,他都给予了多少关爱呀!兰花爱满银的理由是多么充分和不容质疑,身边多少类似的例子,一直不能理解,结果,路遥先生一语道破天机:“不管别人对她丈夫怎么看,这个忠厚善良的农家姑娘,始终在心里热爱着这个被世人嫌弃的人——因为在这世界上,只有这个男人,曾在她那没有什么光彩的青春年月里,第一次给过她爱情的欢乐啊!”
       不仅是王满银,路遥对孙玉亭、刘玉升、安锁子他们不也是又恨又怜吗!
       “我们的润叶…”、“亲爱的朋友…”路遥在用这样的句子开头的时候毫无做作,那是感情的自然流淌,是水到渠成!
      路遥从1975年开始创作《平凡的世界》,1988年5月25日完稿。小说完成后,他有一段时间甚至不能从书中回到现实世界来,连过马路也要弟弟搀扶。1992年11月17日上午8时20分,路遥因肝病医治无效在陕西西安英年早逝,年仅43岁。
       “他以青春和生命写下的作品曾激励了那么多的处于逆境中的读者,而且还必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继续温暖人心”,《平凡的世界》注定不平凡!
  •     今早凌晨三点左右,终于将《平凡的世界》的最后一章看完。
      
      虽然这是一本85年的老书,但是它的内容并不陈旧,相反书中的不少内容都触到了我的内心,而在这本书成书之时,我甚至没有出生。
      
      故事发生的时间是在文革末期和改革初期之间的那个十年,中国的变化翻天覆地的那个时间段。就像书名所暗示的一样,这是一部描述黄高原某一个普通农村中一群普通农民平凡世界里的平凡生活。
      书中的故事,大多是细细琐琐的一些人长人短,几个主线人物的经历现在看来也是狗血的可以。但我正是喜欢这点,或许和我骨子是农民的子弟有关。我看着书中的那些人,那些事,那些关于农村的描述,脑子里总是会想起自己的家乡。
      
      个人的文学品味总是和各自的经历有关的。
      
      以前和一个朋友谈起莫言,我说我很喜欢莫言的那本《生死疲劳》,朋友却不以为然,当时还争辩了一会,现在想来,其实最主要的还是因为二人经历不同。从小在农村长大的我,自然对《生死疲劳》《平凡的世界》这些散发着泥土味的故事发自内心的觉得亲切,而那位朋友自小没在农村呆过,没有这种情愫实属正常。
      当然,书中描述的那个黄原上的小村落确实让我亲切,但却不是真正触及到我的原因。真正让我感到震撼的是那一代人的精神面貌。
      
      书中描述的双水村虽然有各种恩怨纷争,但大体来说还是充满温情,村中不存在那种穷凶极恶的大坏人。在大多数的写文革时期背景的书中都会有那些为了“革命”六亲不认的人像疯狗一样的到处咬人,即使面对亲人也毫不留情。但这双水村里没有这种人,让我高兴的是书中即使是革命性的最高的“穷先进”孙玉亭在面对革命和亲人之间,也是毫不犹豫的把心朝向自己的亲人。
      
      于我而言,我是愿意相信人和人之间存在着这种让人心安的温情的。因为我在我的那个小村落里曾亲身感受过这种温情。虽然中国人的劣根性在农中依然不时的闪现,但大体上,人和人之间还是存在关怀和信任的。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这种秉性虽然存在,但似乎越来越稀薄了现在。
      
      而且这本书纠正了我两个错误的观念。
      
      第一,在原来我的脑海里,文革那段时期的中国似乎就是一个黑暗的时代,到处是混乱和人间惨剧,没有任何可取之处。
      
      第二,我认为中国政府自开国以来就一直被一群人渣把持着。
      
      但现在,我发现,其实文革带给人们的也并不全是灾祸。的确,文革祸害了很多人,停滞了中国的发展,对传统文化的破坏空前巨大。但不可否认的是那个时代过来的年青一代,对理想的执着是现在的这一代不能想象。而且他们不曾被现在的金钱至上的思想所侵蚀,虽然这有时候会让他们过于理想化,在我看来,这也保证了他们的精神素养处于一个比较高的水准。他们经历过文革的狂热和残酷,也经历过改革初期的改革狂潮,在中国史上,他们的经历是独一无二的,他们的思想空前的活跃,他们的精神世界空前阔大。
      
      我和我同学说起那个不能提起名字的学潮,说起五四运动的时候,先不去说这些运动的正确性,我们就讨论现在的大学生是否还有可能掀起如此规模宏大的运动的时候,最后的结论都是:不可能了。
      
      那一代人的精气神到了现在似乎消耗殆尽,文革给予我们唯一的馈赠似乎再也看不见了。
      
      还有一点,关于政府。在书中,我看到了和我印象中不一样的官员们,他们中的的确确有不少的蛀虫,但也存在着不少的的确确愿意为人民做事的官员。我不怀疑这点,比较那个时代的官员们,大多都是从农民中出来的,他们在农村的生活让他们能真心真意的为自己深爱的土地做出自己的贡献。同样让人遗憾的是,这点到了现在似乎就不适用了。坐在我们政府座位上的大多都不是他们那些可亲的的那些泥腿子前辈们了,他们的文化水平和以前的那些泥腿子前辈的不可同日而语,但相应的的他们和我们的距离似乎也空前的巨大。他们不来自我们亲爱的土地。
      
  •     2c91c482b37346e4b30756d6042896f62c91c482b37346e4b30756d6042896f62c91c482b37346e4b30756d6042896f62c91c482b37346e4b30756d6042896f62c91c482b37346e4b30756d6042896f62c91c482b37346e4b30756d6042896f62c91c482b37346e4b30756d6042896f62c91c482b37346e4b30756d6042896f62c91c482b37346e4b30756d6042896f62c91c482b37346e4b30756d6042896f6
  •     翻了一下读书记录,我第一次读路遥是15岁,《人生》,我当时的短评是这么写的“别人都说它好,那就好吧。我甚至感到黄土仆仆的呛人。” 然后给了三颗星。我现在已经记不清主人公的名字,情节大概还记得,可见这本书并没有给我什么影响。第二本路遥是刚读完的《平凡的世界》,可能自己成年了,也更能理解路遥了,竟觉得很受震撼。说他是一部小说,其实他更是一部路遥人生观,价值观的白描。 路遥整个人的精神世界都淋漓尽致地展现在了这补耗费他大半辈子心血的长篇小说里。我最受益的两点是他故事中关于“劳动”与“精神世界”的探讨。
      
      “劳动创造价值”这样的口号似乎耳熟能详,但其实并没有多少人仔细在心里思考过。而通过路遥的故事,我觉得所有读者和我一样都对这句“老俗话”有了更深切的体会。劳动,或者说工作,并不仅仅是生存手段,而是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留下的最有价值的痕迹之一。如今恐怕很多人都已经忘记了这一点。这是一个追求结果,远大于过程的年代,比如说,人们不再那么关注一个人工作的本质,而更关注于这个人通过工作而获得的收入。在路遥的故事中,男主角孙少平在决定是否被调到省城工作还是继续做一名煤矿工人,他毅然选择了继续做一名煤矿工人。结合他的人物性格,这样的选择也是意料之中,但还是禁不住心中一震。孙少平对自己有着很透彻的了解,深知不同生活处境的人应该寻找自己的归宿,他在大城市未必能像自己的妹妹那样寻找到自己的幸福。其次,孙少平对自己的煤炭工作有着不能割舍的感情,书中描述煤炭工作是他“生活中的恋人”。我觉得他精神上的恋人,应该就是读书。如果放在现实生活中,两份工作,一份收入较高且稳定,一份收入较低却能使人“内心幸福充实”,你会选哪一份?实话讲,我可能很难做出选择,我认识的人当中也只有我男朋友确实面临过这样的选择,他选择了后者,我也很为他高兴。讲到这里不得不提一下孙少平(或者说路遥)的金钱观,他是这样写的“不能让钱把人拿住,否则我们仍然可能活得痛苦。我们既要活得富裕,又应该活得有意义。金钱既是目的,也是充实我们生活的一种途径。如果这样看待金钱,就不会成为金钱的奴仆。”在物质生活中,孙少平只是一个平凡人,但他是精神上的贵族,这也是他的个人魅力所在。他对生活一丝不苟,努力奋斗改变自己的经济条件,却也从不忘记自己作为一个“人”的根本--心。
      
      《平凡的世界》详细描述了十年来中国社会各个阶层人民的生活历程,回首书中十年各个角色身上的变化,不能不令人动容。我读的时候一共哭了两次,一次是晓霞死的时候,一次是王满银回家。晓霞死时我哭不奇怪,王满银回家时我哭自己也觉得奇怪。哭完我想了想,并不是因为浪子回头金不换的感动,而是因为看到书中写,王满银早上醒来照镜子,突然发现自己满鬓白发,老了,跑不动了,就回家了,家里有亲人,比什么都好。王满银都回家了,我这个“浪子”什么时候回家呢?
      
      单读我的读书笔记可能会觉得都些是老一套的说教,结合着故事去读的时候,却会觉得豁然开朗。我觉得这也就是小说之美--在故事中加深对生活的认识。如果我将来有了孩子,一定会推荐他(她)读路遥。他的故事没有华美的语言和跌宕起伏的情节,有的是一颗最赤诚的心,和最朴实的世界观。我想告诉他(她),你可以做一个生活在这个平凡的世界上的平凡的人,却要有一颗高尚的内心。
      
      最后写上书中很喜欢的一段话,正能量一把,“青年,青年!无论经受怎样的挫折和打击,都要咬着牙关挺住,因为你们完全有机会重建生活。只要不灰心丧气,每一次挫折就只不过是通往新境界的一块普通的绊脚石,而绝不会致人于死命。人啊,忍,韧,仁。”
  •     办医院嘉峪关开病假条【ΩΩ:535982237】嘉峪关医院开诊断证明办医院嘉峪关开病假条【ΩΩ:535982237】嘉峪关医院开诊断证明办医院嘉峪关开病假条【ΩΩ:535982237】嘉峪关医院开诊断证明办医院嘉峪关开病假条【ΩΩ:535982237】嘉峪关医院开诊断证明
  •     办医院渭南开病假条【ΩΩ:535982237】渭南医院开诊断证明办医院渭南开病假条【ΩΩ:535982237】渭南医院开诊断证明办医院渭南开病假条【ΩΩ:535982237】渭南医院开诊断证明办医院渭南开病假条【ΩΩ:535982237】渭南医院开诊断证明办医院渭南开病假条【ΩΩ:535982237】渭南医院开诊断证明办医院渭南开病假条【ΩΩ:535982237】渭南医院开诊断证明
  •     细细数来,似乎从没有认真读过长篇小说,第一次看见《平凡的世界》这本书,绝无看下去的欲望,三本书构筑的一本小说,如非精彩得引人入胜,让我等懒惰成性并且逐渐适应了信息爆炸时代的读者何以继续?似乎我们再也无法像过去一样,远离各种喧嚣,只手捧 一本纸制书,进入作者所虚构而又真实的世界之中。
      其实这本所谓的名著并不深奥,如同它的名字一样,平凡。然而,它之所以还未褪去光彩,除了路遥在文学表达上的颇高造诣,大概是要归功于是那贯穿全书的,深深的时代烙印,无一不让每一个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人或扼腕,或叹息,也让生于90年代的我辈人,从双水村那平凡的中国式村落里,窥探到中国近几十年的巨大变迁,以及个人之于社会的渺小,无助。生活是充满希望的,但是个人永远无法挣脱苦难,生命永远是看似美妙的,但是命运降临在每个人头上,都会施以痛苦,在这之中夹杂这星星点点的幸福。
      
      二十世纪50年代到二十世纪80年代的中国,如同狄更斯所言的那般: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解放后的新中国,在共产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对构建梦想中的乌托邦充满的激情,然而三年自然灾害让一头热的中国人,甚至中国领导人都渐渐意识到,人类永远无法在梦想之外建立这样一个和谐的世界,倒不是因为能力无法企及,而是因为我们无法突破自身的缺陷,和根植于人内心的狭义。然而在那几十年的后半段时间里,有那么一群人,在因两种意识形态激烈碰撞而撕扯开来的裂缝里,成功的握住了那摇摇欲坠的,立于时代之船船头的桅杆,驾驶自己的人生之帆走在了亿万中国人的前列,或被歌颂,或被唾弃,或被赞扬。时至今日,这艘船依然未解救所有的国人于水火之中,它依然行驶在波涛汹涌的海面,等待着下一批上船的旅客,也不时甩下那些因贪婪而越轨的船客。
      
      回到国人关心并且为之斗争了千年的黄土地上,我们谁也无法否认,在中国广袤的农村,在那样一个特殊的年代,有千千万万个孙少安似的人物,以舍身取义似的英勇背负了整个家族的命运,并且在困苦中坚韧的挥舞这那仅有的,似乎可以改变命运的武器——锄头。他们年少更事,勇敢正直,在仅有的狭小田地里,付出着自己全部的努力,并试图改变祖祖辈辈贫穷的面貌。然而集体制的大环境却让他们的付出得不到应有的回报,最终带来的只有所有中国人不愿提及的“那三年”,以及在那之后千千万万的“运动”,当然还有最终那“失去的十年”。除此之外,我们却无法否认人类,无论在何种大环境下,对智慧,对知识,对远方,似乎有着天生的向往和追逐,如同《平凡的世界》里的孙少平,田晓霞。他们来自全然不同的家庭,却因为对未知和知识的渴求成为了朋友,甚至恋人。遗憾的是,他们依然无法因为内心的强大而冲破时代的局限性,一个读书再多思维再广阔的农村子弟也只能将自己的一生寄予于遥远的山区煤矿,和井下那一片未知的黑暗之中,这似乎也预示着他对未来的无法掌控。他失去了与他并不属于一个世界的女友田晓霞,而更为可悲的是,与此同时他失去的似乎是整个五彩斑斓的世界,从此以后,他没有了她送来的《参考消息》,也没有了精神世界上的导师,更无法和那群一起下井的朋友谈论关于这个时代和梦想的宏伟话题,这些对于煤矿工人来说都太过虚无,他们关心的是一日三餐的温饱,是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现实问题。在精神世界被田晓霞的死所带来的冲击打碎之后, 孙少平与那黑暗天地之外的世界永远失去了联系。他没有像哥哥少安一样,被动卷入时代的滚滚洪流,也无法在这洪流之中踏上任何一班变革的幸福列车。他受益于知识带来的对人生充满思考的探索,也被禁锢在一个更大和更广阔的世界里无法完成自我救赎。农村之于农民,永远流露着亲切,土地之于农民,除了是母亲般的供养,也是仆人般的顺从。似乎只有在这片小天地里,他们才能发挥其所有的才能,出了这个世界,一切都暴露在无法预知的恐惧之中。这是个人对时代的妥协,即使他曾经付出过全部去逃避这个时代所带来的种种症结,却只是徒劳。
      
      在双水村这个小小的村庄里,上演的是那几十年里中国社会的巨大变迁。有地主出生的金光亮,因为被变化的时代解开束缚的桎梏,而得到了人生的最大满足;也有世世代代贫穷的孙家,因为受益于时代的变革,完成了整个家族的逆袭;更有田福堂这类中国千千万万最低行政单位的领头人,在被时代所抛弃之后,或沉溺于对过去集权的幻想里无法脱身,或早早完成了思想的蜕变踏上了幸福的康庄大道。在这里,我不得不想起一个小得不能再小的人物,田二。他实在是那种无论生活在何时,都无法被人念及提及的那类人,所谓的精神病人,但是他的死,却独具启发意义。他死于田福堂对革命的忠贞之下,更死于人类盲目的自信和对信仰盲目的崇拜之下,没有求证,没有依据,只是为了所谓的伟大事业。然而他的牺牲引不起任何人的注意,更何谈觉醒,因为他实在是太过平凡,甚至低微,时至今日,我们为每一个死于时代变革之手的平凡人表达一丝同情,因为我们以为自己不是那类人,更自命不凡,却忘了这是一个多么平凡的世界,不平凡只是这沉默的世界里偶尔发出的一声嘶吼而已。
      
      故事的结局,当然不会如童话那般美好,每个人都拥有幸福的结局。我们所能看到的是,每个人的幸福都是残缺不堪的,或者说幸福只是痛苦生活里可有可无的调味品。每当幸福将要占据上风之时,总有我们无法预知的灾难来打破这种幸福,所以我们开始变得警觉,开始变得习惯生活在苦难之中,因为在承受苦难的时候我们才不会对苦难感到一丝惊恐。
      很难说这个时代的人,对苦难有深刻的理解,因为我们似乎生活得太过顺利,太过安稳,太过幸福,从出生到死亡,都生活在被保护的版图里,那里不是土地,不需要你耕种劳作才能换来一顿无法预知其有无的温饱, 那只是你所爱的人为你构筑的城堡。不管是幼时父母的庇护,还是老年儿孙的孝义,使我们尽量远离了苦难,也远离了生活最最深刻的本质,因为这样,有人开始渴求苦难,开始有意识的置自身于苦难之中从而寻求对苦难的认知。人永远如此矛盾,对得不到的东西予取予求。
      
      平凡的世界,千千万万平凡的生命,谁又能逃脱时代的手掌,活出不平凡的一生呢?即使你曾在这个平凡的世界轰轰烈烈的创造过什么,终有一天,你也会被平凡的大多数淹没在时代的长河里,成为平凡世界里平凡的一粒尘埃,不被记忆,也不被提及。然而,只有愿意承认这种平凡,你才能在这一生中为自己谋求那短暂的一刻,平凡的幸福。
  •     前段时间我开始了晚饭后运动的计划,第一天从家往火车站方向(刚开始没有经验,还往人多处跑),那儿有一家书店,论斤卖的,我们在那儿停下来去看了看,一进门我就看见了《平凡的世界》,像见到心底的人儿,偷偷看几眼,装作漫不经心的往别处走去,看了一圈,拿了三本楷书字帖,又拿了这三部书。
      还蛮重的。
      作为一个即将要远途搬家的人,我本打算好屋里的东西都只扔不添了,何况是书啊,结果还是没忍住。
      这本书是我看的比较早的大部头,初三的时候了,同学哥哥的,后面部分缺了,高一在县里的书店找到,做贼似的读完,那时候的我还不太懂,看到少平去了惠英那,很难过。——晓霞怎么办,他不该为她独守一生吗?
      年少的我什么都不懂,却这样残忍。
      不过晓霞至今都是我心头的女神,坦荡勇敢完美的女子。
      多年后重读,一个个人物:少平、少安、金波、金秀、兰花、润叶、玉亭、玉厚、田二、俊武、福堂、二流子王满银、向前……就像是年少的伙伴、家乡的乡邻一样扑面而来。而我,回到了家乡。
      虽然这些年我知道的多了一些,也看到一些对路遥本人以及本书的批评,对那些问题,在重读的时候也有所感受,可是毕竟带着年少的感情,尽量忽略政治投机因素去读,读他们的贫苦、读他们的感情、读他们的尊严,依然觉得极好。
      希望在离开厦门之前读完呢!
  •     春节期间,每天吃喝玩乐,把写论文和找工作全都抛之脑后,生活过得那么不真实。唯一让自己有存在感的就是每晚回去雷打不动的看完三章《平凡的世界》。
      这两个月也着实是自己最萎靡逃避的一段时间。谈不上努力,更无缘奋斗。可叹,像《平凡的世界》这么贯彻积极人生态度的书籍也未能赋予我多大改观。但又深知,生活不该是这种态度。
      路遥通过这本书向我们揭示了生活的现实,它有美好,更有丑恶,对于那些好的,我们要珍惜知足,对于那些坏的,我们要忍耐克服,那些苦难沉淀下来的不一定能折算成财富,但会潜移默化的塑造更坚韧的人格,而我想,精神上的富有远胜于物质上的充足吧。
      “独立之思想,自由之人格。”这两句话在孙少平身上有了很好的彰显,人最难得的就是不为外界环境所动,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状态。以这点来说,看似平凡的他是伟大的。
      故事没有大多数小说中所谓完美的结尾,最初我也不能接受。但后来想想,所谓的完美结局只是为了满足人们对现实生活不满的逃避的心理,而真正的生活正是充满缺憾和未知的。我们要做的就是用自己的方式去努力的生活。
      不在乎多少金钱,多少权利,能像孙少平一样在精神上到达一种豁达乐观的态度是最好的。而保持快乐,也恰恰是最难的。
      那么我理解的生活就是尽力去充实自己的每一天,多做喜欢的事,多交往喜欢的人,尽情享受生活的美好;丰富阅历和知识,以更开阔的视角看待事物。而对于苦难和不幸,亦要存在一份感激,它使我们变得更强大更坚韧,有能力冲破更多的阻碍。
      只有努力的人才是最迷人的。
      
  •      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命中注定的遗撼。遗撼,深深的遗撼。 唯一能自慰的是,我们曾真诚而充满激情地在这个世界上生活过,竭尽全力地劳动过,并不计代价地将自己的血汗献给了不死的人类之树。…………………………………………………………………………………………………………
  •     平凡的世界 读完这本书已经好久了 后来我才知道这是一部百万字的小说 啊 原来不经意间我还读了一部百万字的小说了 我没完整的写过读书笔记 我知道这是作为一个读书人应该去做的事 尝试过 但没能坚持下去 这其实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可以说是你读一本书的过程 后来在书店无意中看到一本书 上面有对 平凡的世界 的读后感 因此 我又想写点读书笔记什么的了“”
  •     你说你一直在漂着,我懂。
      我伸出残破的双臂迎你降落,你可愿意?
      
      你害怕。
      
      害怕落不下来,只留下撕扯的伤痛;
      也害怕真的落了下来,再无漂泊的自由,
      从此,失去了无限的可能性。
      
      可是漂着,有的仅仅是可能性而已。
      唯有降落,才能拥有某种现实。
      
      而在这现实里,
      也许已经蕴藏着生活的全部意义了。
      
      --------------------------------------------------------------------------------------
      
      《平凡的世界》是一本让人想“降落”的书。
      想捧着一颗谦卑、包容、怀揣善意的心,全然降落到生活中的书。
      不渴求有多成功,也不希冀超凡入圣,只想照顾好亲人们,在自己有限的甚至是狭隘的经验范围内,做合乎自己的选择,体验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接纳如此这般的生活,这就是全部了。
      
      条条大路通罗马么?
      也许没有罗马,
      只有路。
  •     在我读过的书中,没有一本比《平凡的世界》所能带给我更多的震撼。在路遥笔下的世界里,没有英雄,也没有奇迹,只有在生活中不断艰难前行的普通人。“一千个读者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有人从这本书中读出历史的沉重,有人读出爱情的苦涩,而我更多的是读出了一种强烈的自尊,一种不甘的倔强,一种充满斗志的拼搏精神。
      故事以文化大革命后期至改革开放时间段为时代背景,那是个充满斗争、暴力的黑暗时代,物质极度贫乏,甚至人性扭曲。有人说那已经成为历史,不再适应我们日新月异的今天。但是如果我们不了解那段时期的困难,生存之不易,人们精神世界的荒芜,我们就无法理解书中人物的伟大之处、我们父辈那代人生活的艰辛。黄土高原上的一个小村庄,几代人命运的起伏,是中国广大农民的生活的一个缩影,反映出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他们生活的悲欢离合,让我们领悟人生的一些真谛。
      少平是一个穷人家的孩子,穷到吃饭只能在同学们散尽之后去吃一份“丙菜”。这与享受无关,而是现实刺痛了他内心中的自尊。作为一个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繁重的体力劳动是他生存下去的条件,而活下去就是命运对他的回报,随看似不公,但这就是当时农村的生活。少平家境在改革开放后得到改善,但少平却毅然决定出去闯自己的世界。就如同他读书一样,没有任何功利性,只是单纯追求自己精神世界的升华。他希望经过外面世界风雨的洗礼,能够让自己涅磐重生,过上一种区别于父辈的生活。
      少平在打工时,哪怕是后部因背石头被磨得血肉模糊,他依然在咬牙坚持。更让人感动的是他连睡觉的地方都没有,在一座烂楼里,忍着身体的疼痛,点着蜡烛读书。读到这让我不禁猜测,少平吃了那么多苦,总该出人头地了吧。但是现实是残酷的,即使在故事的结尾,少平依然是个身体残疾的煤矿工人。
      曾国藩有句话叫“是好汉,打掉牙,和血吞”。相比现实的残酷,少平的精神也遭遇磨难。先是初恋为逃离贫困的生活选择别人。有过一段温暖而美好的恋爱,满以为有个幸福的结果,但恋人却突然死亡。后来又遇到矿井事故,险些丧命,最终身落残疾。即使少平经受现实和精神的双重苦难,他依然咬紧牙关坚信自己选择的路,以一种强劲的姿态去迎接生活。
      路遥始终将一种强劲的价值观植入小说中,哪怕是在灰暗的日子里也能留给人们在这个社会上最光明的希望——奋斗。或许在今天的物质条件下,绝大多数人无法体会少平当时需要多大的毅力走过那段路,但他教给我们理解什么才是真正的生活。我相信不少人在读这本书的时候会产生共鸣,能依稀看到父辈辛苦劳作的身影,理解他们的艰辛;能驱走生活中的颓废,努力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能充满斗志与不屈,勇敢地迎接生活的苦难!
      
  •     
       看完了路遥的《平凡的世界》,这本书买来好些年了,一直被搁置着,春节回家拿出来时,纸张已有些泛黄了。
      
       看完这部小说,内心涟漪泛泛。
      
      故事的背景是在黄土高原,那个离我的生活很遥远的地方,故事里的人物的生活方式也是我所从未接触过的,居住在窑洞里,吃着馍馍……这让我这个长在南方小城的孩子对这样的生存环境有些好奇。然而,对那片黄土地的陌生,并不影响我对故事本身的感触,也许因为都是农村长大的娃娃,都曾面临相似的境况,我的心情也总是跟着他们的命运起伏。
      
      
      
      关于奋斗的人生
      
      故事围绕了孙少安、孙少平及其周围的人物展开。在我看来,孙少安是整个故事里最具戏剧性的一个角色。他的人生经历是一部十足的励志成长史,而且与那些遥不可及的名人的崛起相比,他的足迹离我们更近。社会的动荡、家境的贫寒,让这个俊朗的少年早早地退学务农,这个经历让他在本该充满朝气的年纪担上了不应有的成熟和干练,但后来也把他禁锢在了有限的思想层面。孙少安从一个食不果腹的孩子,到早早退学的少年,到一个家庭的“大家长”,再到砖厂的老板,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普普通通的人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奋斗的光芒。他从一个借200块钱就两腿打颤的青年,成长为头戴光环的“农民企业家”,这期间的酸甜苦辣一言难尽。在关于他的记述里,有两次,我印象很深刻,一次是他通过他的同学刘根民接触到建筑用砖几个月的拉砖生活,让这个农民看到了市场需求,从此走上了开砖厂的路。命运的改变,往往始于某一个瞬间,路过你生命里的某一个人,某一件事,也许是你转折的契机。第二次是他的小砖厂破产以后的那段时间,说到底,他也是个普通人,当事业遭受重创时,他陷入了巨大的痛苦,身上背负的巨额债务、同村人的嘲讽、精神上的挫败……都打压着这个男人对生活的信心,即使家人关怀备至,即使爱妻温柔体贴,依然难以磨灭心上的绝望,直到事业再次遇上转机。这两段描述让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小说与生活的切合,命运虽不相同,但是,我们也遭遇着类似的境况。小说最后,安排少安的妻子——秀莲得肺癌。即使在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这个病症依然是人们的心魔,在那时间,在少安刚刚成长为一个新星时,他可爱的妻子却倒下了。这样的情节多少让我觉得有些遗憾,这个女人陪伴他成长,与他共患难,共同走过那段外人难以想象的艰苦,可是,当希望之光洒下时……也许是过去的艰辛耗尽了她的心力。
      
      我想,在整部小说里,孙少平可能是很多女孩子喜欢的人物。他高中毕业,算是“高学历”了,他当过老师,身上总有着一股书卷气,即使后来当揽工人,也没有抹灭他的孜孜书生气。书中有一次叙述他和少安的交谈,少安劝他回去帮忙经营砖厂,剖析他的内心世界,说他总觉得生活除了要想办法把日子过好以外,总还应该有点儿别的什么,但是这到底是什么,他也说不上来。书中用这样一段话来描述他:他永远是这样一种人:既不懈地追求生活,又不敢奢望生活过多的酬报和宠爱,理智而清醒地面对着现实。(这也许是所有从农村走出来的知识阶层所共有的一种心态)用这样的文字来形容他很合适,他一边做着最辛苦的体力工作,一边保持精神上的奋进;他一边和粗莽的挖煤工人较劲儿,一边和他的知音探讨人生。他有他的志气,他不接受哥哥的物质照顾,他将自己的劳动所得分给妹妹和家人。这个刚毅的男子,身上的傲骨让我钦佩,他一直保持着的读书的习惯也值得我深深地学习。
      
      
      
      关于爱情
      
      书里描绘了几段年轻人的感情纠葛,润叶和孙少安、兰香和吴仲平、孙少平和田晓霞。我最喜欢的是田润叶,这个别扭的姑娘呀,这个勇敢的姑娘呀,这个让人忍不住想喜欢的姑娘呀。她和少安青梅竹马,当她意识到自己喜欢那个俊小子时,“傻乎乎”地去表白,这个姑娘胆大的行为可吓坏了少安。她小心翼翼却又大胆奔放地呵护着她的爱情,她毫无顾忌地畅想着她和她少安哥美好的未来。一个姑娘在这个年纪的可爱活灵活现地跳跃于纸上。当这个傻姑娘得知她心心念念的少安哥娶回来一个山西姑娘时,心里是什么感受?我想外人很难感同身受。她匆匆忙忙和李向前结婚,却又过着修女般的生活,折磨的是谁?是李向前?是彼此的家人?还是自己呢?看到这个姑娘陷入生活的死角,心里也跟着压抑。还好,她醒过来了。虽然李向前的不幸唤醒了这个姑娘心底的温柔,她终于开始正视她的生活。尽管这个姑娘的丈夫不再是一个四肢健全的人,可是我还是想为这个姑娘喝彩,她走近李向前,不仅仅是情感上的归属,更是她的成熟。褪去了青春的浮华,她身上有了岁月的沉淀,我们不忘她情感懵懂的稚气,也依然喜欢她成熟女人的韵味。
      
  •     又是一本在旅途中读完的书。
      不知道为何,随着年纪的增大,渐渐的不能很好的集中注意力一口气做完一件事,比如说,看一部超过30分钟的电影或电视剧,看完一本非小说的书。
      好不容易趁着出远门的机会开始看这部很早就标记想看的书。
      好在书的内容不算太枯燥,胜在真实。
      少平这个同志虽然嘴上总是说得大道理一套一套的,可实际上碰到真实生活了他还是做了一个投降者。
      说什么内心强大,实际上还不是向命运低头,和生活妥协。
      也许是我生活阅历还不够多,现阶段的我无法赞同少平做出的选择。
      
      撇开少平这个人,来看看整本书对于中国动荡几十年的描写还是真的很有代入感,和以前同爷爷辈还有父母辈人交谈所了解的情况差不多。很多书中的情节见证了中国的改变。写实的小说还是很推荐一读的。
  •     农村、劳动。一向对这类内容无感。距离我们太远,很难被打动。文笔和故事低于预期。平凡倒是真的。一次飞机上旁边一个美丽白白的姑娘手里拿着一本平凡的世界,顿生好感,结果过了一会儿还没起飞,她接了个电话,脏话噼里啪啦那叫说的一个溜,全员侧目,于是对这书的内容从那一刻好奇起来,第二天就买来读了。
  •     路遥的书带着读者走过一遍新中国成立后那几十年来的历史。文革,大公社,农业学大寨,包产到户,恢复高考等等等等,人物的命运就在历史大事件中逐渐展开。这些当年在中国经济史的课堂上学过一遍的东西,从另一个视角铺陈在了我眼前,着实惊喜和感慨。
      
      80年代的作品,没有跌宕起伏冗长繁杂的爱情纠葛,人物跟随着时代的转变,在社会的洪流当中起伏,这就是我们的生活。平凡并且不堪一击。
      从原书中摘到一句,非常喜欢:
       只能永远把艰辛的劳动看做是生命的必要,即使没有收获的指望,也心平气静地继续耕种。
      所以,坚强地奋斗吧,青年!
      
      
      
      
      "从文学上看《平凡的世界》并非好书,写作手法单一老套,全知视野表现的过于膨胀,人为支配情节发展过于明显,语言有欠丰满,人物性格有些扁平化不够丰满。"
      ------大概因此读起来容易产生疲惫感。
      
  •     1、这是一部用质朴语言却表达了时间洪流中挣扎这得人们的史诗巨著。
      2、书中结合着那个特殊于骚动萌芽的年代,串联的毫无痕迹,故事虽不是跌宕起伏,但读罢,却回味悠远。
      3、那是不断挣扎着成长,不断屈服着抗争,不断妥协着生长的作品。
      4、请原谅我不能穷语言之奥妙表述的更倔强而坚硬的你。
      
  •      路遥先生的三部曲读完,着实让人心头一怔。诸多人物,各种描写串联起双水村与黄原甚至整个大西北的平凡的世界,我并不认为,平凡的世界是悲观的结局,虽然秀莲最后得了肺癌,虽然少平最后拒绝了秀的爱甚至乎依然愿意留在矿上工作。读完此书,最大的感觉就是真实而又不乏希望的描绘了平凡人眼中的世界,路遥更多的考量在每个人内心的情感刻画以及此种情感刻画带来的行为后果。诚如席勒先生《动物精神》一书,着重强调行为对经济带来的影响,路遥用他的世界,展现了多姿多彩的心理对行为的影响,进而对各自平凡的世界的刻画,这无疑是值得称赞的,这样一部作品,不需要过多的修饰,不需要华丽的辞藻,它正如禅宗的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一般,它领着你窥见真正的平凡。佛家所说的平凡,真正是指放下羁绊,其实也无物可放,全凭着一心作祟。若能当体即空,则物我两忘,那是真正的平凡,那是胜义谛里的微妙,而在尘世中,缘起万物的,便是路遥先生给我们刻画描绘的人情冷暖,世事变迁,这是体悟改革变化,人心行为的最好的作品。与君共勉。当然,瑕不掩瑜,书中一些地方的描绘,略显突兀和冗长,但是并不碍这个小说的成功。
  •     初衷是好奇
      后来才想到,是否多少可以与父辈年轻时所经历的,更近一些?最近有不少的分歧。曾经很苦恼于同父母间的分歧,障碍似乎尽全力也无法越过,某一天突然想起,若干年后我也可以对一直习惯却改变了的事物和想法包容么?
      至少目前,不是的
      所以 这本书刚好是个契机,它给我时间空间去接近爸妈年轻着的那个年代,不同的生长背景,却经历了类似大环境剧变
      
      第三部有些匆忙
      
      改革后大家再不用愁吃穿,盖房,娶媳妇,上学……但随之而来的问题,包括环境的污染,人心的隔阂等,虽然笔触比较温和,结局大多是美好,但现在看来仍不失警醒,尤其在当下。
      
      
  •     医院珠海开病假条【ΩΩ:535982237】珠海医院开诊断证明医院珠海开病假条【ΩΩ:535982237】珠海医院开诊断证明医院珠海开病假条【ΩΩ:535982237】珠海医院开诊断证明医院珠海开病假条【ΩΩ:535982237】珠海医院开诊断证明医院珠海开病假条【ΩΩ:535982237】珠海医院开诊断证明医院珠海开病假条【ΩΩ:535982237】珠海医院开诊断证明医院珠海开病假条【ΩΩ:535982237】珠海医院开诊断证明医院珠海开病假条【ΩΩ:535982237】珠海医院开诊断证明
  •      花了大概一周的时间把《平凡的世界》阅读完了,这可能是迄今为止我阅读的最长的小说吧。我看书一向很快,因为好奇心较重,一本长篇小说一般都是在两天之内看完的。但是《平凡的世界》我却读得很慢,基本上每天下午翻阅1个多小时。不是说《平凡的世界》无法吸引人一口气读完,而是它内容本身的朴实就需要我这样去阅读,就像每天过的日子,如流水,是要缓缓的。
       读完,其实感概不是很大。感概不大,不是说这不是一本伟大的小说。很多珍贵的东西它本身给人的震撼并不是很大,就像亲情,在岁月的流逝中越发的让人感动;就像真理,在历史的长河中才闪闪发光。也有可能是读者自身的局限性,因为年龄和经历的限制,现在还无法体会到书中的一些内容它更深层次的内涵。
       读完全书,最大的感受就是首先映入脑海这本书的名字------平凡的世界。以前读小说,都总是想寻求一种与自身迥然不同的生活。读简•奥斯丁时,向往英国宁静美好的乡间生活;读《百年孤独》时,希望能与家族一起经历百年的兴衰;读《飘》时,希望自己像斯嘉丽一样敢爱敢恨。《平凡的世界》却叙述的是我们的生活,朴实无华,就如我们脚下的土地,虽然我们常常忽略它,但一旦真正注意到,就能感受它所散发的魅力和给人的力量。
       书中每一个人,都不是遥远的,都不是我们无法想像无法接近的。他们都是我们身边的人,是我们的祖辈,是我们的朋友,也是我们自己。我们一辈子就是这样过来的,我们的世界就是这样“平凡”的,但就是这样平凡的世界却处处透露着不平凡的地方,因为有着骨子里不甘于平凡的人们不屈服于生活中的种种压迫,不屈服于命运的种种折磨而不断创造着生命的奇迹。而人的生命力,是在痛苦的煎熬中强大起来的。
       “人们宁愿去关心一个蹩脚电影演员的吃喝拉撒和鸡毛蒜皮,而不愿了解一个普通人波涛汹涌的内心世界”。这是很多人的真实写照。可如果我们用心去关心了解身边的人包括自己,就会发现每个人一辈子的故事都是一本情节曲折,饶有趣味的小说。
       书中的句子虽然不是什么“生存还是毁灭”这种哲理性的、很多人一辈子无法参透的格言,但一些朴素的、像父辈们对我们唠叨的话,却可能成为今后人生中不时会出现的指路明灯。“生活包含着更广阔的意义,而不在于我们实际得到了什么;关键是我们的心灵是否充实”,“ 他慢慢的懂的,人活着,就是得随时准备经受困难。知道不论是普通人还是了不起的人,都要在自己的一生中经受许多的磨难……”,“生活永远是美好的,而人的痛苦却时时发生”,“ 什么是人生?人生就是永不休止的奋斗!只有选定了目标并在奋斗中感到自己的努力没有虚掷,这样的生活才是充实的,精神也会永远年轻”•••••••我相信每个人去阅读这本书,都会记住几句对自己今后生活有指导性的话语,以及改变或者修正自己的一些看法,这也是读一本书的价值吧。
       虽然正值青春,正当年华的我没有资格做过多对未来的预设,但我觉得在这样一个平凡的世界里,我们可能希望自己不是那芸芸众生之一,不甘于平凡如蚁,但不可置疑的是,我们在历史的轮回中,都是渺小的,我们的幸福和痛苦都不是唯一的,但我们也要为自己能在这世上走上这一遭拥有自己不平凡的经历而高兴和自豪。
       最后用《平凡的世界》我很喜欢的一段话结尾。“在我们这个星球上,每天都要发生许多变化,有人倒霉了;有人走运了;有人在创造历史,历史也在成全或抛弃某些人。每一分钟都有新的生命欣喜地降生到这个世界,同时也把另一些人送进坟墓。这边万里无云,阳光灿烂;那边就可能风云骤起,地裂山崩。世界没有一天是平静的。”
      
      
  •     这是第二次读完这本书。
      
      不知道怎么来说,平平凡凡的文字记录,平平凡凡的生活琐事,读出来的却不止是平平凡凡的世界,是让人触动的一种真实,一种回味,一种写照。
      
      自己对书中描写的景象再熟悉不过,虽然自己没有住过窑洞,但是从窑洞里搬出来的,至今老家还能找到昔日村里的窑洞,一排排黑的让人感觉陈旧沉重的东西永远埋藏在了里面,现在只是再也没有人居住了。
      舅舅家在延安,而且现今依然是在窑洞里住,大致情形就和书中描述的更切切了,所以读这本书,让人很有种回味的厚重感。去年看白鹿原,写的各种方言文字也是感觉温馨而感动;再到今年重温平凡的世界,就觉得一切平凡的琐事经过这些作家的妙笔,让人感到某种心灵深处的共鸣与默契,委实不错。
      
      自己是看到她有在读,所以才放到手机里,一天天闲暇时间中也就翻过了。
      
      不知道要从哪里说起,就单说少平吧,我能想象得出他是如何的一个人,也能感受得到他那份敏感而又坚韧的心。平平凡凡的出身,吃不起好饭,穿不起好衣服,家里到处缺钱,一颗要强的自尊在一种无形的压力下变为一种理解,一种无谓,一种坦荡。所以他懂得包容,懂得感恩,懂得面对,懂得坚强。妹妹兰香,哥哥少安都是这种从困难生活中走出来的,所以他们更懂得力所能及,更懂得为他人着想,更懂得一种家庭的和谐美满,无私友好。
      前段时间在朋友圈看到一个分享《就算选错,人生也不会毁了》,讲的是一个孩子是该像这三个孩子那样懂得退让和理解,还有一个孩子固执的一切都要最贵的最好的,甚至不惜撒泼胡闹。这两个孩子到底谁更走的好,更走得远呢。那篇文章的作者似乎是承认一种放任,认为或许第二个孩子还更能适应社会,更懂得生活。其实我还是挺有看法的,觉得真不是这样。孩子的退让和懂事彰显的是一份家教,一份品德,一份满意,让人从心底里觉得认可和感动。而孩子的固执追求最好最贵,有时候是一种缺失是一种麻痹。虽然或许部分人走向了成功,但很明显会有一部分人走向极端,我瞬间就想到了天龙八部里的康敏,不说也罢。总之,我觉得,我很欣赏这种懂事,哪怕只是懂事的这种姿态,我依旧能给他最好的,而不会支持孩子的固执,固执的就要这个就要那个,这是一种宠溺和助长。
      说的有点远了,转折回归到少平的爱情吧,第一个同病相怜的人开始,到被抛却,再到他渴望与之交流,渴望与她对话的田晓霞,是啊,那种感觉,如此强烈,如此美丽,如此振奋人心,如此让人着迷。而且两人之间的影响是相互的,这种感觉就更高尚美好不过,我始终认为两情相悦的美好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事情,还有什么事情能比知道她喜欢我,而我更喜欢她,两人一起甜甜蜜蜜的快乐和感动更让人心动的么。我羡慕少平,有这么一位也喜欢着自己的知己和爱人。若能得妻如此,夫复何求。
      现实总是残酷的,包括晓霞的离去,包括少安媳妇的病故,包括润叶姐与李向前的苦尽甘来。有时候说不清楚什么才是真正的美好的,什么才是真正的想要的。就像你曾经分享的世事何曾是绝对。润叶对李向前谁能知道结果会是这样,让人说些什么好呢。少平和晓霞,和金秀,有些事情总是让人不敢去琢磨,可这就是生活,就是现实。不过眼下的现实世界已经不是我能理解的范畴了,现在的世界和平凡的世界中的世界已经不是一个世界了,所以有时候感慨是不是自己已经老化,已经真的脱离这个社会了,当下世界的物欲情欲已经不是你理想中的那种充实和温馨了,而是一种放纵和某种说不出来的所谓的“自由”,让人感慨自我克己复礼的坚持是什么,什么都不是,或许很多人会嘲笑嗤之以鼻,但心中总觉得如此是对的,也许自己真的老了,真的太食古不化了。
      
      结局中我们的少平依然消耗在了劳动的充实中,在他的工作生涯中也将划上最终的句号吧。我们的少安同志虽然事干的越来越大,可是却即将失去最亲最亲的的人,这更是一种悲剧。据说玉亭同志又光荣的入圈子了,那是很好的事情,想起玉亭同志对自己女儿出嫁时写的两句话,你就不能心里带有丝毫的嘲笑与灭弄,这才是那个时代的烙印,信仰的力量,一般的人谁又会信得这么深,所以,祝福他吧。还有我们的金波,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位好姑娘,让这也成为我们心中的念想吧,永远永远。因为在我心底,也始终有你这位一生难忘,不离不弃的好姑娘。
  •     刚开始读的时候真的不觉得好看,简直就像在读小学生作文,全是流水账般的叙述,真的很让人怀疑这本书的质量。我一直跟同学说这书真不行啊,为啥还有那么多人强烈推荐呢?看到后来(大概是第二部)我就越读越觉得有趣,主人公们善良朴实并且热爱生活,尽管生活环境和条件都很差,但他们都们有抱怨,没有放弃,没有失去爱与被爱的能力。最终,他们凭借自己的双手过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可是生活并不是一切都那么的如人所愿(少安那勤劳善良的妻子在生活踏上正轨的时候去世了),这也许就是真实生活(与主体平凡的世界相呼应)。等同学们都走了自己才去拿一份“丙菜”的少平让我想起了小学时代的自己,因为身上的每一件衣服都是“捡”别人的,让我更加了解这个小伙子的高傲与自卑;贫穷的少安遇到好心的包工头、愿意为自己转户口的雇主,让我想起了曾经帮助过自己的那些好心人,因为自己曾经受到过别人的帮助,所以不愿意做一个冷漠的“现代人”;少平和好朋友谈起苦难与欢乐并互相慰藉,让我懂得友情的重要性,一个人可以没有爱但不能没有朋友,如果有可能,知己两三真真儿是极好的......少平后来又回到了煤矿,迎接他的将是什么?作者并没有告诉我们,因为生活还在继续,不到最后谁都不知道结局。
  •     作者浓缩了中国西北农村的历史变迁过程,在小说中全景式地表现了中国当代城乡的社会生活。在近十年的广阔背景下,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刻划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劳动与爱情,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日常生活与巨大社会冲突,纷繁地交织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很喜欢这本书,很现实也很心酸,但是却很激励人上进。
  •   看过30页放弃的飘过~
  •   手工点赞~
  •   刚开始看,你的评论更增加了我的阅读兴趣。
    “故事没有大多数小说中所谓完美的结尾,最初我也不能接受。但后来想想,所谓的完美结局只是为了满足人们对现实生活不满的逃避的心理,而真正的生活正是充满缺憾和未知的。我们要做的就是用自己的方式去努力的生活”。这段话真心喜欢。
  •   @"周总理" 恩,很伟大的一部书。
    建议看完书后看看路遥对这本书的笔记《早晨从中午开始》,你会对这本书有更深的感悟。
  •   一定会看的,谢谢推荐。
  •    你说你一直在漂着,我懂。
     我伸出残破的双臂迎你降落,你可愿意?
  •   医院珠海开病假条【ΩΩ:535982237】珠海医院开诊断证明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