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史纲

出版时间:2004-3  出版社:新疆人民出版社  作者:苗普生  页数:485  字数:360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新疆史纲》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从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个方面探索新疆历史研究的真谛,对于远古时期至1949年之间新疆漫长历史情况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疏理和论述。真实的勾勒出一幅新疆各民族数千年历史演变发展的立体画卷。   该研究成果在中国历史演变的背景之下,以中国史传统的王朝变迁为纲,结合新疆历史发展的实际,将数千年的新疆历史简要地概括为九章,亦即第一章:先秦时期的新疆;第二章:汉代西域;第三章: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西域;第四章:隋唐时期的西域;第六章:五代宋辽金时期的西域;第七章:元明时期的西域;第八章:清代新疆;第九章:民国时期的新疆。章节的安排既突出厂新疆历史各个不同阶段的特点,又将其与中国历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充分体现了作者编写新疆历史过程中的政治立场的把握。该研究成果还摆脱了以往新疆地方史编写过程巾偏重于政治沿革史,或重点在于描述新疆少数民族发展历史方面,而疏于社会生活研究的缺陷和不足,在继续关注政治史研究的同时,将更多的笔墨用于对各族群众社会经济和文化生活,以及社会变迁的探索,有点及面,深入研究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研究成果中运用最新的考古材料肯定了史前时期新疆文化类型的东倾性特征,驳斥了所谓西域文化西来说的传统观点。该研究成果还从先秦时期中原地区与西域之间密切的经济交往联系人手,在各章节里详细记述了西汉后中原历代中央王朝对于天山南北各地末间断的政治管辖关系的必然性,以及各个不同时期中央政府对于新疆军政管辖的形式和政策特点,阐明了新疆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不可分割组成部分的客观事实。对于不同时期新疆境内古代各个部落、民族的历史活动状况的记述贯穿于《新疆史纲》各章节的写作过程中,尤其是对于近代新疆各民族形成和发展进程的探索充分吸收了近年来学术界的最新成果。历史上新疆各个民族都为新疆的开发和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特别是近代以来,新疆各族人民反对外来人侵和沙俄的扩张,维护祖国西北边疆安全的斗争,体现了中华民族团结一心,反对外来侵略的伟大精神,对此,该研究成果中也都做了充分的展现和记述。此外,对于诸如古代族源问题、社会形态分期问题、屯田戍边问题以及历史人物的评价等问题,也都以事实为根据,客观地进行了具有创新性质的探讨,并清楚地表明了自己的学术观点,为正确阐述和宣传马克思主义历史观作出了勇敢的探索和实践。  《新疆史纲》内容丰富翔实,观点鲜明正确,基本代表了二十世纪新疆地方史通史体著述的最高水平。

书籍目录

绪论第一章 史前时期的新疆  第一节 新疆的地理环境   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  自然生态特点  第二节 史前时期的新疆   旧石器时代  细石器时代   青铜时代  铁器时代  第三节 新疆史前文化及其与东、西方文化的联系   新疆史前文化的基本特点    新疆史前文化与内地的文化联系   新疆史前文化与西方文化的联系 第二章 汉代西域  第一节 西汉政府统一西域   西域及西域三十六国  匈奴的兴起及其称霸   西域  张骞通使西域  汉、匈争夺西域    西汉统一西域  第二节 东汉政府三绝三通西域   匈奴卷土重来及西域诸国的兼并战争   东汉三绝三通西域  东汉末期的西域  第三节 汉代西域经济    农业经济的发展 畜牧业生产   具有地方特色的手工业  第四节 汉代西域与东西经济文化交流    丝绸之路的拓展  西域与内地的经济文化交往   汉代西域与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 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西域  第一节 魏晋时期的西域诸国   曹魏、西晋对西域的统治  河西地方政权与西域  第二节 南北朝时期西域的政治动荡和民族融合   柔然的兴起和北魏对西域的统治   (口厌)哒、悦般、高车、吐谷浑的西迁以及强盛   西域政局的动荡和民族的融合  第三节 高昌王国的兴衰   高昌王国的建立    高昌麴氏王国与中央王朝和周围民族的关系      高昌麴氏王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第四节 突厥的兴起   突厥的兴起  突厥汗国的政治、经济制度   突厥的分裂及西突厥汗国的建立   第五节 魏晋南北朝埋藏西域的社会经济和文化艺术   社会经济状况  西域各地在丝路经济交流中的地位和作用   西域与内地的文化艺术交流 第四章 隋、唐时期的西域  第一节 隋朝重开西域与郡县化的推行  第二节 唐朝统一西域   第三节 安西、北庭二府与唐朝的西北边防  第四节 “安史之乱”后的安西与北庭  第五节 西域的经济和文化 第五章 五代、辽、宋、金时期的西域第六章 元、明时期的西域第七章 清代新疆第八章 民国时期的新疆新疆大事年表后记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新疆史纲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