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辽同志兴衰记

出版时间:2009年  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重庆出版集团  作者:德里特洛·阿果里,Dritëro Agolli  页数:263  字数:195000  译者:郑恩波  
Tag标签:无  

前言

  如今四十岁以上的中国人,大概都对《第八个是铜像》、《广阔的地平线》这两部阿尔巴尼亚老电影耳熟能详,可有谁能记得这两部片子的作者竟然是阿尔巴尼亚当代知名度最高、影响力最大的诗人、小说家、文学评论家,一连担任过二十多年阿尔巴尼亚作家与艺术家协会主席的德里特洛?阿果里呢?  四十五年前,笔者在地拉那大学读书时,阿果里才三十岁出头.刚刚从苏联列宁格勒大学新闻系毕业回国,在劳动党中央机关报《人民之声报》任记者。文学对记者来说,犹如母乳对婴儿那么重要,阿尔巴尼亚绝大多数的记者都具有很厚实的文学功底,他们写的通讯、特写,都是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的报告文学作品,很有可读性。阿果里的文章尤其是这样。  然而,我觉得,阿果里一生事业的主要成就,还是体现在上千首喷发着泥土芬芳的诗歌和真实而生动地反映阿尔巴尼亚人民历史与时代命运的大量小说中。迄今为止,他共出版了《我上了路》、《山径和人行道》、《迟到的朝圣者》、《半夜记事本》等15部诗集和《梅茂政委》拍成电影时取名《第八个是铜像》、《带炮的人》、《杯里的玫瑰花》、《居辽同志兴衰记》等十部长篇小说。另外,还有几十篇短篇小说和多部中篇小说。

内容概要

居辽•卡姆贝里,文化部图书处处长.后任文化艺术处处长,虚荣做作、自吹自擂、自欺欺人是他的一贯作风。居辽同志利用部下戴木克的演讲稿,发表了精彩的演说,一时风光无限。后来他同样因为戴木克的演讲稿而颜面尽失。其问交织着居辽同志的种种“精彩表演”和“杰出业绩”,如到农村访问时的诗兴大发、醉酒出丑.在海滨度假时的桃色绯闻、英雄救美等。等到戴木克最后一次为他撰写演讲稿,居辽同志的未来却成为未知之谜……

作者简介

德里特洛•阿果里,1931年出生于德沃利,阿尔巴尼亚当代最著名和最具影响力的诗人,小说家和文学评论家,阿四大诗人之首,主要代表作品有长诗《德沃利,德沃利》、《母亲,阿尔巴尼亚》等,小说《居辽同志兴衰记》、《梅茂政委》等。由阿果里小说改编的阿尔巴尼亚电影《第八个是铜像》等对当代中国人产生了深远影响。
《居辽同志兴衰记》是阿果里最著名的长篇小说世界讽刺文学的不朽杰作,为作家带来了国际声誉。西方评论家称阿果里是20世纪的果戈理,赞扬其艺术才华可以与卡夫卡、昆德拉相媲美。

书籍目录

译序:良师益友阿果里第一部 居辽同志在盛大会议上大放光彩 居辽同志期盼一份请柬 居辽同志未能休成假 居辽同志接待来访 居辽同志在医院里看望爸爸 居辽同志接待民间歌手第二部 居辽同志到山区去 守着酒,居辽同志在农民弟兄中间 居辽同志与人交锋 为了排忧解难,居辽同志写起评论和速写来 有人要求居辽同志紧急回地拉那第三部 居辽同志遇上点儿灾难 居辽同志在激化关系 彩排时居辽同志谈出几点想法 居辽同志气得直发抖第四部 居辽同志在海滨浴场休假 居辽同志晒破了皮肤 忧愁之事折磨着居辽同志 居辽同志不失幽默 居辽同志作最后一次演讲 居辽同志在传说的边沿上

章节摘录

  第一部  居辽同志在盛大会议上大放光彩  1  从前,我写的作品在报纸上发表,我的署名总是被读者所跟踪。可是,现在我写不成了。我感觉写不了啦,有的时候,一种痛苦的忧愁,竟然攫住了我整个的心灵。为什么,难道我不在写吗?我还是从前的那个我,脑袋还是从前那个脑袋,手还是从前那双手。我对我自己感到奇怪。我忘记写作了!莫非这是年龄的过错?为什么年龄有错?我没有老,还没满四十岁。四十岁的人是精力旺盛的人。我的精力到哪儿去了?是谁给吞噬了,嗯?  我待在自家的厨房里,坐在桌子旁边喝着稍微加了糖的咖啡,想着心事。我的面前放着一摞白纸,需要我在上面去涂写。在部里,人家要求我后天交出一份报告,现在需要我从头写起。报告将由谁来作,这个我不知道。我只知道一件事儿:报告需要我来写,它将在一次大型会议上宣读。  我喝着咖啡,开始写起来。我的笔在纸上耕耘,写字的手伴随着座钟滴滴答答的旋律活动着。人家喜欢报告写得长长的,写上二十页才好。我妻子坐在长条沙发上,使长针打一件毛衣,时不时地用斜视的目光望望我,感叹地喘着粗气。我很心疼她。“写这样一些报告你不累吗?”她在想。这一念头她不说出来,可是,我心里明白。  “你读过亚当?阿达希的文章吗?他写得很漂亮。”她头不扬眼不抬地说道。  亚当?阿达希是我的熟人,我文笔并不比他差。不过,他继续写作,发表作品,而我却搁笔,不写文学作品了。我在写别人要作的报告。  “我读过了。”我对妻子说。  她在叹息。她的唉声叹气我是理解的。这唉声叹气是在说:你也能写得很漂亮啊。  我从桌子旁边站了起来,双手插进兜里,满厨房走来走去。我在思考亚当?阿达希,思考他的文章、短篇小说和近来开始连续不断地问世的剧本。这些戏剧作品在观众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在评论界也引起了热烈的议论,在熟悉戏剧艺术的人士当中,还掀起了议论的热潮。  “还有好多没写吗?”妻子问我。  “有。”我对她说。我的心思都跑到后天去了,那一天我需要交出报告。“嘿,后天我就一身轻了!卸掉一个担子!我再也不去下保证撰写别的报告了!让作报告的人自己去写吧!我要重新开始写作,在报纸上发表文章和短篇小说。我不爱干那种差事,我累了!报告吸干了我的精力!我变成了机器!至此结束!亚当?阿达希,你瞧着吧!”  “你累了?”妻子对我说。  我用手擦了擦额头,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出汗了。  “我累了。”我说。  这时候,电话铃响了。这铃声刺着我的心,我想不去拿讲话筒,可是却机械地走到电话机前。  “哪一位?……啊,是赛尔曼同志……怎么样啊?……什么时候?……可是,赛尔曼同志,我很忙。有一个报告,我需要后天把它写完……啊,要十天完成?是什么内容?……《文化之家与生产》,要写几页?……十五页?这个报告你要在研讨会上去作?……那好吧,我一定去写。晚安!……”  我放下话筒,叹了一口气。嗐,我暗暗地在心里说,这个赛尔曼,为了一份只有几页的文字材料,还要请求别人来写!这叫什么人,什么人!  妻子内心凄怆地凝视着我。  “报告?”她问道。  “演讲稿。”我说。  “是教育和文化司司长要求写的?”  “是的,赛尔曼同志。”  “我说戴木克,你为什么对他下保证?你对所有的人都下保证,你要生病的……”她一边织着毛衣,一边说道。  霎时间我对自己责骂道:“我为什么要对他下保证?我不是部里N司报告专业毕业的,又有一份担子压在我的身上,亚当?阿达希不担承这种事儿,他在写作文艺作品。我一点儿也不比亚当?阿达希的才能差,可是,我枯萎了,全完了。”一种深深的痛苦再一次攫住了我,我为自己感到很难堪……  2  我写完了报告,并将它交给了我们部的N司,是这个司要我完成的这个任务。N司负责文化艺术处的工作。在办公室里,除了领导这个处的塞姆塞丁之外,还有领导图书处的居辽同志。塞姆塞丁收下报告,将它送给了Q同志。这位Q同志是负责这两个处的监视员。这两位处长到Q同志那里去了,同他们一起去的,还有我。我待在办公室里,听他们讲有关报告的事儿。这个报告将在一个大型会议上去作,许多杰出的名人雅士将出席这次会议。  Q同志把我们扔在办公室,一会儿,自己带着报告出去了。  “我来作这个报告。”塞姆塞丁同志说。  另一位薄薄的嘴唇上略带讽刺意味,在一旁听着。  “这个报告我也能作。”第二个人,即居辽同志说道。  “两个人都相信报告写得好。”我心里想,“如果他们不相信的话,那就不会争着去作这个报告,无论是第一个人,还是另外那个人,都不会作。”  “为什么你要来作?”塞姆塞丁急匆匆地问道,“命题是我给戴木克的。为了这些命题我一连苦干了十天,这事儿Q同志也知道。”  我脸上布满了愁云。塞姆塞丁同志没给过我任何一个命题,他只是同我一起交谈过报告的内容。不过,即使这次交谈也是非常概括,非常笼统的,其中没有谈到任何一个命题或命题的形式。  “报告要由我来作,这事儿我同Q同志交谈过。Q同志表示同意。”居辽同志简短而果断地说道。  塞姆塞丁同志从办公室桌旁边站了起来。  “我感到奇怪。我说居辽,你听着:我写报告,作报告的人却是你!你要在会议上大放光彩,这对你不合适!”塞姆塞丁同志说道。  “报告不只是你一个人写的,而是我们大家都帮了忙。我帮了忙,这一位也帮了……”居辽同志伸手指着我说道。  “真是怪事儿!我是帮忙的?不是我用这双手从头写起的?”我在想。  “报告是我的!”塞姆塞丁同志大声喊道,“你来要什么?你掌管的是另外一个处,尽管咱们是在一个部里,同属一个社会活动领域!”塞姆塞丁同志气冲冲地说。  居辽同志微微一笑,说:  “文化和图书是不可分割的。戴木克在你处里工作,但与我处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居辽同志对我点头示意。  这时候,Q同志进来了,手里拿着报告。  “你们有什么好争吵的?”他说道。  塞姆塞丁同志望着居辽,但未说话,Q同志把报告递给了居辽同志。  “拿去看看吧!再补充点儿什么,以便显得有理有据,并且准备去讲!会议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你明白重要的意义意味着什么!”Q同志将手指抬得高高的。  居辽同志接过报告,在椅子上坐下来,向塞姆塞丁同志投去一瞥胜利的目光。  “Q同志……”塞姆塞丁同志说道。  “讲!”Q同志说道。  “报告好像应该由我来作!”他说。  Q同志望了望他,微微一笑。  “报告将由居辽来作,他的声音比你的好,念起来更精彩,更稳健。你讲话感情太外露。”Q同志说道。  “我跟……太累。”塞姆塞丁同志说道。  “对于工作么,我们向你表示感谢,你也好,戴木克也好,你们都帮了忙,以至于报告写得好而精。我对人们讲的那些,你们全都写进去了……说到底,为了一个报告,几个同志一起干,可是,作报告只需一个人。”Q同志说道。  然后,Q同志拉起我的胳膊,我们走出了办公室。在走廊里,他停下脚步,慢条斯理地对我说:  “部里嘱告我参加讨论,需要准备一份简短的讨论发言稿,大概有那么八九页就行了。可是我的工作太多,瞧,现在我就要去参加一个会议。我诚心请你帮帮忙,坐上一个下午,给我写出来!内容嘛,是关于培养导演干部的问题。用一句话说吧,为了培养未来的戏剧导演,我们要干些什么。我喜欢一份清晰并具有很好的理论水平的发言稿。不允许我们讲些文化层次不高的话。会议是严肃的。戴木克,想一想,好好想一想!”Q同志拍了拍我的肩膀说。  “您什么时候要?”我问道。  “明天。”  “那好吧。”  他走进他的办公室,我留在走廊里。我感到自己很累。今天晚上,我又得到厨房里去写,妻子又要一边打毛线织毛衣,一边伤心地望着我,她将向我念叨亚当?阿达希的漂亮的文章。  我独自一人思考着,觉察到了脚步声和一声干咳,回头一看,看见了塞姆塞丁同志那个处里一位叫阿拉尼特的干部。我同他没有什么交情,人们说他是尖酸刻薄、蔑视他人。

媒体关注与评论

  米兰·昆德拉出版长篇小说《玩笑》五年之后,《居辽同志兴衰记》一书在阿尔巴尼亚出版了,这两本书在讽刺性方面很相似。  ——法国《新观察》杂志  《居辽同志兴衰记》是介于契诃夫、卡夫卡、索尔仁尼琴之间的一部优美、严厉、文学味道浓郁的芭蕾舞。  ——意大利《晚邮报》  在《居辽同志兴衰记》中,一切都带有讽刺味道,一切都得到美妙的均衡。但是,这种均衡不是靠臂膀支撑的。这是一颗用花瓣裹着的炸弹。阿果里是一位配得上获得全欧洲荣誉的作家。  ——法国《费加罗报》

编辑推荐

  阿果里阿尔巴尼亚文坛第一人与果戈理、卡夫卡、昆德拉相媲美的讽刺大师。  阿果里《第八个是铜像》作者,全球公认的讽刺文学的不朽杰作。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居辽同志兴衰记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5条)

 
 

  •   阿尔巴尼亚,地不大,人不多,可文艺水平不一般,如电影、文学就影响力奇强。
  •   还不错,慢慢看吧。
  •   喜欢。新且有塑封。还未看完,感觉不错。
  •   某种体制的荫蔽下,这种同志还是有生存土壤的,乐过之后,很有思考的空间。
  •   这是我读的第一部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先苏联外)作家作品,有些情节让我想起我国7、8十年代的事情。能够看下去,但不足于让人有迫不急待想看完的感觉。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