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德格尔论东西方对话

出版时间:2010-8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作者:马琳  页数:343  
Tag标签:无  

前言

时光已悄然走到了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哲学这门古老的思想技艺在蜿蜒曲折的历史长河中屡经淘漉,在主题、方法和形态上不断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然而,在自身中对自由精神的追求,在思想中对智慧境界的探寻,在反思中对历史与现实的把握,却是她一以贯之、经久不衰的品格。正是这些品格,使每个时代杰出的哲学思想成为时代精神的精华。我们正处在风云际会的全球化时代,纷繁复杂的时代变迁既为理智生活提供了足够丰富的思想材料,也向哲学提出了极其严峻的挑战:如何描述我们的生活世界?如何刻画我们实际的生存境域?如何让驰骛于外物的内心生活重新赢得自足的根基?如何穿越各种技术统治的壁垒,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我们也站在古今中西的十字路口,源流各异却又殊途同归的各种思想资源既为哲学提供了丰富的滋养,也让哲学面对数不清的艰难抉择:如果哲学真的是带着乡愁寻找家园的冲动,那么梦想中的家园是在古老的期盼中,还是在今日的创造中?既然以往的哲学已经提供了形形色色的安身立命和改造世界的指南,确立了各个层面的观念批判和社会批判的原则,当今的哲学又如何在继承、革新和创造中描画自身的范式?

内容概要

海德格尔对待东西方对话问题究竟是什么立场?这个问题的答案不可能是简单明了、泾渭分明的是或否,而必然是多重的。这不仅仅是因为海德格尔的思想永远是“在路上”踟蹰而行,而且是因为东西方对话这个问题本身犹如他所谓的“林中路”一样始终与其他的林中路以及路标相互交错、曲折多变,令人茫然若失。  本书参考了几十卷《海德格尔全集》,发掘了海德格尔与东亚思想之关联的最新材料,试图从海德格尔关于语言、技术、集置、第一启始、另一启始、异域之旅、对抗亚细亚、形上学与(西方)哲学之关联等主题的话语与论说的多重视域中来揭示他关于东西方对话问题的运思脉络及其凝滞之处。

作者简介

马琳,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副教授。1998年至2007年在比利时鲁汶大学哲学院学习与工作,2005年获得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曾赴奥地利、德国、丹麦、英国、爱沙尼亚、美国、加拿大等地参加国际学术会议。近年来在《英国现象学学会学刊》(Journal of the British Society for Phenomenology)、《东西方哲学》(Philosophy East and West)、《中国哲学季刊》(Journal of Chinese Philosophy)等国内外刊物上发表研究性论文三十篇。学术理想是融通欧洲大陆哲学、分析哲学、中国古代哲学等多方面的思想资源,促成具有时代、本土与全球意识的中国当代哲学出现与兴盛。

书籍目录

导  言 1.本书的主题与研究方法 2.海德格尔与跨文化哲学 3.各章主要内容概览第一章 海德格尔的亚洲关联 1.海德格尔在日本的接受 2.海德格尔的“无”(das Nichts)与佛教思想的关系 3.海德格尔与道家思想 4.翻译《道德经》的事件 5.道路(Weg)与道第二章 语言与存在:海德格尔哲学的中心问题 1.踏上道路 2.道路的转向(Kehre) 3.语言的本质(Wesen) 4.语言与人 5.相对主义抑或普遍主义?第三章 哲学、集置与东西方对话 1.第一启始(der erste Anfang)与另一启始(der andere Anfang)  1.1第一启始的开启  1.2转入另一启始 2.哲学与思(Denken) 3.技术的本质  3.1现代技术  3.2集置(Ge-stell)  3.3险厄(Gefahr)与命运(Geschick) 4.“轴心时代”说与“独语”论 5.集置与东西方对话  5.1可能的对话之境域  5.2不可避免的对话  5.3深度相遇第四章 异域之旅与“其他一些伟大的启始” 1.诗歌、诗人与思 2.异域之旅(Wanderschaft in die Fremde)  2.1家园(Heimat)  2.2异域之旅与归家(Heimkunft)  2.3异域之旅与文化间性 3.晨曦之国(Morgenland)与东方(Orient) 4.其他一些伟大的启始(den wenigen anderen grossen Anfängen)第五章 早期希腊与亚细亚之关系 1.历史背景 2.Auseinandersetzung 3.哲学的启始与神话话语 4.宿命(Fatum)与命运(Geschick) 5.与法国思想之交涉 6.与东方的神秘关系(geheimnisvolle Bezüge zum Osten) 7.希腊之行第六章 海德格尔与《道德经》的相遇 1.国际《道德经》研究概览 2.圣人不远游?——《道德经》第47章 3.对第15章的“翻译” 4.技术与艺术之间的较量?——《道德经》第9章及第15章 5.光明与黑暗——《道德经》第28章 6.有与无——《道德经》第11章第七章 海德格尔与亚洲语言之双重关系探究 1.本体论层面的阻隔? 2.与梵文之缘 3.日文中有“艺术”一词吗?第八章 《关于语言的对话》中的东方色彩 1.手冢富雄与《关于语言的对话》 2.粋(iki) 3.言葉(kotoba) 4.色(shiki)与空(kū) 5.《罗生门》与能乐 6.海德格尔是在与老子对话吗?第九章 我们所关注的是否“同一”?1.《关于语言的对话》的第一重解读 1.1“粋”与对话的险厄 1.2海德格尔的“对话”概念 1.3“对话”的转向2.《关于语言的对话》的第二重解读 2.1同一(das Selbe)与思想和存在之共属(Zusammengehören) 2.2同一的历史性意义 2.3同一与“独一源泉”(einzigen Quelle) 2.4同一能够变幻自身吗? 2.5“差异性”的两种含义结  语海德格尔摘录《道德经》的两份手稿相关领域的学者对本书(英文版)研究所作的评论本书所参考的海德格尔著作德文二手资料目录主题索引人名索引

章节摘录

近年来,一些德国学者把海德格尔思想与跨文化哲学关联起来,以下笔者简要评述相关著述。跨文化哲学是近20年来在德国兴起的一股哲学思潮,它主要受到伽达默尔诠释学的影响。根据其创始人之一拉姆·阿德哈·莫尔的解释,跨文化哲学“首先并且从根本上标志着一种哲学态度:它坚信,没有任何一种哲学能够成为全人类唯一的哲学”①;“跨文化哲学代表着哲学领域之内以及关于哲学本身的一种新导向,它显现在所有的具体哲学传统之中。跨文化哲学的倡导者认为“哲学”一词同时具有文化与跨文化的向度,主张从多种传统资源出发来进行哲学运思,注重不同文化之间生气勃勃的互动,而不欣赏思想史式的静止的观察与陈述。③跨文化哲学的主要倡导者之一海恩兹·齐默勒早年是一位黑格尔学者,尤其强调西方哲学与非洲哲学家的对话。他认为海德格尔犯有欧洲中心主义的病症,这明显地反映在欧洲哲学是一种同义重复的名言中,因此,海德格尔的思想对跨文化哲学的构建意义不大④,前面提到的莫尔也持相同观点⑤。然而,其他不少学者则认为海德格尔思想对跨文化哲学的基础、开端及其导向具有独特的意义,这种观点主要表述在90年代出版的一些德文专著与论文之中。

编辑推荐

《海德格尔论东西方对话》:哲学文库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海德格尔论东西方对话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4条)

 
 

  •   海德格尔论东西方对话(哲学文库),有英文版的作品。
  •   选这本书,主要听过她的课。收益于她在方法中所提及的and \or\on三种方法。
  •   论证比较能说服人 态度客观 值得细看
  •   内容不错,价格太贵了点,值得慢慢品读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