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据学

出版时间:2010-11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作者:陈一云 编  页数:293  

内容概要

本书着求真务实的学风,对我国有关证据的立法和司法实践中运用证据的经验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对国外的证据制度、证据(法)学理论进行适当的介绍和评析,有吸收也有摒弃;对理论探讨中的重要问题和不同观点进行客观的阐述,并以翔实的材料和严密的逻辑论证自己的观点。全书具有鲜明的中国证据学理论特色.力求深刻的理论性和较强的实用性的统一,是本教材的一大特点。

作者简介

陈一云,教授,1925年生。四川广安(现为华蓥市)人。1948年6月毕业于原北平朝阳法学院后,又入华北大学学习。1948~1950年在华北大学工作。1950~1973年在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任教,1973~1978年在北京大学法律系任教。1978年以后在中国人民大学任教,历任讲师、副教授、教授

书籍目录

绪论 第一章 证据学概述第一编 史论 第二章 外国主要证据制度的沿革 第三章 旧中国证据制度的沿革 第四章 新中国证据制度的创立和发展第二编 总论 第五章 证据的概念和意义 第六章 证明任务 第七章 证明对象 第八章 证明责任 第九章 推定 第十章 证据的分类 第十一章 运用证据的基本原则 第十二章 收集证据 第十三章 审查判断证据第三编 分论 第十四章 物证 第十五章 书证 第十六章 视听资料 第十七章 证人证言 第十八章 刑事被害人陈述 第十九章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和辩解 第二十章 民事、行政诉讼当事人的陈述 第二十一章 鉴定结论 第二十二章 勘验、检查笔录

章节摘录

证据学研究的诸方面和各个问题,都是互相联系的。将证据学的内容,依其内在联系,按一定的结构形式予以阐述,就构成证据学的体系。如何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证据学体系,学者们有不同的见解,还有待于深入探讨。但是,不能将这一点与表述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过程完全等同起来。按照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人们对事物的认识过程,总是先由特殊到一般,然后再由一般到特殊,即先认识个别的特殊的事物,然后逐步扩大到认识一般的事物;当认识诸种事物的共同本质以后,再以此为指导,去继续研究那些尚未研究或未深入研究过的具体事物,揭示其特殊本质,并补充、丰富和发展对共同本质的认识。证据学的研究丁作,当然也应如此,以个别证据的运用为起点,然后根据对各种证据的研究,揭示诉讼证据的本质和运用的规律。然而,证据学的体系,却是将研究所得的成果,即通过研究所获得的正确认识,用某种结构形式来表述。这不仅要考虑各个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顺序得当与否,而且还要有利于逐步深入展开论述,便于读者学习和掌握。根据上述建立证据学理论体系的要求,本书的内容,分为以下四个部分:绪论为证据学概述,分别论述证据学的研究对象、体系、研究方法、与相邻法律学科的相互关系等,以便读者了解本学科的特点和其对完成诉讼任务的意义。第一编:史论,分三章,先后论述外国的主要证据制度和我国证据制度的沿革,揭示其特点和阶级属性,剖析其利弊和兴废的原因,同时还评介一些证据理论,以便读者从纵的方面对中外古今证据制度和理论有个全面的了解,从中得到启迪。

编辑推荐

《证据学(第4版)》:21世纪高等院校法学系列精品教材,高等学校文科教材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证据学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条)

 
 

  •   最新版本
  •   公司要买的,能够学学,也是很好的,能够在打官司时能有胜算大点。
  •   我是再读了一半才来评价的
    1:内容还没有我在司法考试辅导班学的东西多
    2:本书所涉及的概念有以下两种情况A:概念模糊(读完了这不能了解xx是什么)B概念定义清晰,但是仅仅是罗列概念,没有深入探讨。
    3:整体内容感觉很肤浅,有种是粘贴复制的感觉,就像是大学生写论文一样。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