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明西方文论史

出版时间:2003-9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李思孝  页数:455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西方文论”即“西方文艺理论”的简称。我不知道这个词是否是中国的发明,反正在西方,要么是文学理论,要么是艺术理论,似乎没有把二者合在一起,称作文学艺术理论的。文学理论在英语国家中,包含在“文学批评”里,它是从“批评”的希腊文原意“区别”、“判断”发展演变而来的,其中就包括诗学,所以英国传统的文学批评,没有纯粹的理论家,多是一些从事创作的作家,从16世纪的锡德尼到20世纪的艾略特,都是如此。拉丁语国家的文学批评,大体上也可作如是观。而在德语里,文学批评非常单纯和狭隘,仅仅指日常的书评,全以个人的感觉和经验为标准,却可视之为一种文学形式或文学体裁;而有关文艺理论的内容,则包括在美学里。德语的美学,除美、丑、崇高、悲、喜等美学范畴外,还包括一般的美感经验,它体现在整个文学艺术领域内,故在德国,对文学艺术的研究,也多在形而上即哲学的层面上,研究者也多是一些哲学家,而且名称不是诗学或文学批评,常常称之为美学或艺术哲学。我们现在所看到的西方有关文艺理论的著作,大体上呈现为上述两种形态,即一种是英语国家的文学批评,如斯彭干的《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批评》,圣茨伯里的《欧洲批评和文学趣味的历史》,韦勒克的《近代文学批评史》,卫姆塞特、布鲁克斯的《文学批评简史》(中译本为《西洋文学批评史》)、佛朗。霍尔的《西方文学批评简史》,拉曼·塞尔登的《文学批评理论——从柏拉图到现在》等。另一种是德语国家的美学或艺术哲学,如谢林的《艺术哲学》、黑格尔的《美学》、赫尔巴特的《美学导论》、洛宰的《美学原理》、伏尔盖特的《美学体系》、屈尔佩的《美学基础》、阿多诺的《美学珲论》等。

书籍目录

绪言古典的上古时代  第1章 古希腊:西方文论的滥觞  第2章 古罗马:继承和衰落信仰的中古时代  第3章 中古世纪:作为神学婢女的美学发现的近古时代  第4章 文艺复兴:古典文论的再生和发展理性的17世纪  第5章 古典主义:文艺上的规范主义启蒙的18世纪  第6章 法国“百科全书派”的美学  第7章 英国经验主义的美学  第8章 意大利:历史哲学的美学  第9章 德国:多元并存的美学  第10章 德国古典美学(上)思想体系的19世纪  第11章 德国古典美学(下)  第12章 空想社会主义:乌托邦里的真实  第13章 俄国革命民主主义:现实主义之路  第14章 镜与灯:从浪漫主义到现实主义  第15章 灵与肉:从自然主义到新浪漫主义  第16章 非理性主义:非理性中的理性分析的20世纪  第17章 精神分析学的批评  第18章 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  第19章 俄国形式主义  第20章 结构主义主要参考书目

章节摘录

书摘    一、贺拉斯和《诗艺》    贺拉斯(65B.C.一8),是从罗马共和转入罗马帝国时期的抒情诗人和讽刺诗人,原是一获释奴隶的儿子,曾作为共和派军员参加过内战。转入帝国后,参加奥古斯都的亲信麦塞纳斯组织的文人集团,并受其庇护和恩宠,从而写出歌颂统治者的《世纪之歌》,与维吉尔、奥维德并列为帝国初期的著名诗人。    贺拉斯在文论上的著作是《诗艺》,这原是给罗马贵族皮索父子的一封信,因是讨论文学创作的,1世纪后被昆提里安改为《诗艺》,它直接取材于亚历山大里亚学者托勒密的《诗艺》,而托勒密是亚里士多德的弟子,可见它受到亚里士多德的影响,但却没有达到理论的高度,只是一些经验之谈。就是这篇经验之谈,却成为古典主义的经典,对后来的新古典主义产生了很大影响,其因从其内容本身即可体现出来。    奥古斯都是要诗人就范于自己的政治需要的,不仅要向公民宣扬历史使命和责任感,以重振罗马道德和民族精神,还要为自己歌功颂德。贺拉斯是顺着这条路走的,他的《上奥古斯都书》写道:    雏吉尔和瓦留斯,陛下所爱的诗人,    却没有辜负您的赏识和您的赠品。    他们身受皇恩而使您扬名于远近;    诗人歌颂英雄人物的风度和精神,    比起古铜的铸像还要动人而逼真。①他还认为:    不懂得驶船的人不敢在海上航行。    不懂得药草用途的人不敢用它治病,    医生要懂得医道,木匠要能运刀斧,    但今日人人乱写诗,不论有无技术。①    所以,贺拉斯在《诗艺》中,把“艺”即写诗的技巧放在首要地位,但在这方面,罗马没有多少可供继承的遗产,在高度发达的希腊文化面前,罗马人总有一种自卑感,正如塞内加所说:他们对我们显得如此伟大,因为我们自己是如此渺小。因此,模仿希腊古典,就成了贯穿《诗艺》的一条重要原则,在他看来,“诗神把天才,把完美的表达能力,赐给了希腊人”,因此,“你们应当日日夜夜把玩希腊的范例”,④这包括从选取题材、构造情节、刻画人物、遣词用句,以及运用诗格等各个方面。比如,体裁上悲剧、喜剧不能混淆;题材上要多多斟酌,务必选择力所胜任的;结构上悲剧最好是五幕,而且不要“机械降神”;语言上要小心考究,巧妙安排;风格上要协调一致,十全十美;人物要区分不同的年龄、性格,同一性格的人要首尾一致,不能自相矛盾,等等。值得注意的是,当他把“合式”原则运用于同人性理性相联系的诗人的“判断力”上的时候,“合式”原则就同另一原则“合理”原则重叠在一起了,即不仅要合式合格,而且要合情合理。不过,他所谓合情合理只是一般意义上的,缺乏具体个别的特殊规定性,因而关涉到人物性格时,还都是类型化、定型化和概念化的东西。    贺拉斯提倡模仿,也不反对“创新”,要求“不在模仿的时候作茧自缚”,“不敢越出雷池一步”。③这是符合时代潮流的,因为罗马在学习模仿希腊时,也并非没有创造,罗马建筑就是罗马自己的一大发明,它把没有弹性、没有生长力、只用于区区一隅的希腊建筑,变成富有动感、富有张力、放之四海而皆用的罗马建筑。另外,一个要求文艺为政治服务的时代的政权,也不允许完全泥古和崇拜过去。不过,既要模仿,又要创新,这也表现出一种折衷主义的倾向。    事实上,贺拉斯的折衷主义在《诗艺》中多所表现。比如,在内容和形式上,一方面强调作者的“判断力”和“光辉的思想”,强调“作家到生活中到风俗习惯中去寻找模型,从那里汲取活生生的语言”①,另一方面又不忘“完美的表达能力”,如“文辞流畅,条理分明”,遵守规定的诗格,仔细琢磨,反复修改等。    又如在天才和技巧问题上,他认为:“若学而没有丰富的天才,有天才而没有训练,都归无用;两者应该相互为用,相互结合。”②所以他既反对了柏拉图的灵感说和迷狂说,也矫正了亚里士多德否定天才的偏颇,而提倡艰苦的劳动和训练:“在竞技场上要想夺得渴望已久的锦标的人,在幼年时候一定吃过很多苦,经过长期练习,出过汗,受过冻,并且戒酒戒色。”④    再如,在艺术的功用,即教益或快乐的问题上,他既重教益,又重快乐,第一次提出了寓教于乐的原则,他说:“诗人的愿望应该是给人益处和乐趣,他写的东西应该给人以快感,同时对生活有帮助。……寓教于乐,既劝谕读者,又使他喜爱,才能符合众望。”④寓教于乐的提法,已经突破折衷主义,含有辩证法的味道了。另外,他在追溯历史,探究源头,阐述艺术在启迪蒙昧、敦进教化的功用时,表现出一定的历史意识。    任何一个转折性过渡性的历史时代,在其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过程中,大概都会有一个古今杂陈、新旧并存的阶段,这可能是产生折衷主义的社会根源。从这一点上说,贺拉斯的折衷主义并非缺陷,而是像一面镜子似的真实地反映了他那个时代。二、维特鲁威    维特鲁威,生卒年月不详,大约与贺拉斯同时,即公元前1世纪罗马共和末期和罗马帝国初期,罗马的一名建筑工程师,曾给独裁者凯撒服务过,也参与过给奥古斯都制造轻重弩炮等军事武器,并因此受到赏赐,是一位学识渊博,既懂理论又谙熟技艺,亲身躬于实践的建筑师。这一点,从他写的《建筑十书》也能看得出来。尽管建筑在希腊古典时期就已取得惊人的成就,涌现出曾经设计了雅典卫城的帕特农神庙和巴赛的阿波罗·伊壁鸠鲁神庙的伊克蒂诺(Ictinus)等一大批杰出的建筑师,但他们有关建筑的著作,却没有留传下来,维特鲁威的《建筑十书》是惟一的一本西方最早的建筑学著作,它承上启下,继往开来,对中世纪特别是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产生了巨大影响,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伟大建筑家和建筑理论家,如伯鲁乃列斯基、伯拉孟特、阿尔伯蒂、维尼奥拉、帕拉第奥等,都袭其技艺,甚至连他们的论著形式,如阿尔贝蒂的《建筑十书》,帕拉第奥的《建筑四书》,都是模仿维特鲁威的。所以有必要把它作为这一时期专题艺术论著的一个代表来加以论述。    维特鲁威的《建筑十书》,可以说是建筑上的百科全书,内容丰富。在写法上是虚实结合,以虚带实,即理论与实际结合,以理论指导实际。它提出的理论问题,主要概括如下。……

媒体关注与评论

绪言“西方文论”即“西方文艺理论”的简称。我不知道这个词是否是中国的发明,反正在西方,要么是文学理论,要么是艺术理论,似乎没有把二者合在一起,称作文学艺术理论的。文学理论在英语国家中,包含在“文学批评”里,它是从“批评”的希腊文原意“区别”、“判断”发展演变而来的,其中就包括诗学,所以英国传统的文学批评,没有纯粹的理论家,多是一些从事创作的作家,从16世纪的锡德尼到20世纪的艾略特,都是如此。拉丁语国家的文学批评,大体上也可作如是观。而在德语里,文学批评非常单纯和狭隘,仅仅指日常的书评,全以个人的感觉和经验为标准,却可视之为一种文学形式或文学体裁;而有关文艺理论的内容,则包括在美学里。德语的美学,除美、丑、崇高、悲、喜等美学范畴外,还包括一般的美感经验,它体现在整个文学艺术领域内,故在德国,对文学艺术的研究,也多在形而上即哲学的层面上,研究者也多是一些哲学家,而且名称不是诗学或文学批评,常常称之为美学或艺术哲学。我们现在所看到的西方有关文艺理论的著作,大体上呈现为上述两种形态,即一种是英语国家的文学批评,如斯彭干的《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批评》,圣茨伯里的《欧洲批评和文学趣味的历史》,韦勒克的《近代文学批评史》,卫姆塞特、布鲁克斯的《文学批评简史》(中译本为《西洋文学批评史》)、佛朗。霍尔的《西方文学批评简史》,拉曼·塞尔登的《文学批评理论——从柏拉图到现在》等。另一种是德语国家的美学或艺术哲学,如谢林的《艺术哲学》、黑格尔的《美学》、赫尔巴特的《美学导论》、洛宰的《美学原理》、伏尔盖特的《美学体系》、屈尔佩的《美学基础》、阿多诺的《美学珲论》等。    这两种形态的著作,其结构和功能也各不相同。英语国家的文学批评,是描述性、实用性、历时性的,故多表现为史,即使美学的研究和论著,也多表现为史,如鲍桑葵的《美学史》、李斯托威尔的《近代荚学史评述》、吉尔伯特、库恩的《美学史》等。而德语国家的美学,是原理性、演绎性、共时性的,企图建构包罗万象涵盖一切的理论体系。前者具体、实证,后者抽象、思辨,二者各有短长,各有特色。    我在写本书时,参考了上述大部分著作,结合我的教学经验,也结合我们国家的实际情况,力图追求和实现下述三个目标。    首先,把上述两种形态的写法结合起来,使本书既包含文学批评的内容,也包含美学理论的内容。这种综合性的写作方式,起码具备三项优点:一是拓展了学习和研究的范围;二是可以吸引更为广泛的读者群和读者层;三是为读者提供尽可能多的选择空间。    其次,把文本和语境结合起来。语境是文本产生的具体条件,也是解读文本的必要条件。语境可以从微观上去把握,如一个文本的语境;也可以从宏观上去把握,如一个时代的文本的语境。我着眼于宏观语境,也就是大的历史背景,这些对西方读者可有可无,对中国读者就不同,如没有则“两眼一抹黑”,妨碍他对文本的理解,或只能背得一些干巴巴的教条,这是我从教学过程中深有体验的,所以我在每一单元的开头,先要介绍一下这一时期的历史背景,主要是文艺状况、历史状况、哲学状况,即所谓文、史、哲状况。这三者的结合,对任何形式的文艺理论,都是至关重要的,赋予它们以一定的高度、深度和可信度。最后,把论与述,或述与作结合起来。一般的历史类著作,大都述而不作,但文艺理论的历史,是以论为主,作者虽不能“作”,却是可以“论”的,也就是说,即使不能创作,却是可以评论的,我主张把二者结合起来,虽然我自己结合得不是很好。……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简明西方文论史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7条)

 
 

  •   对于那些对西方文论苦于没有门径的同学而言,这本教材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入门书,我相信,通过这本书的阅读,结合西方文论作品,一定能够为自己打开一扇门。
  •   教科书,编的挺好的,可以看看了解西方文论。
  •   考研用的,内容比较概括,稍微简单来些
  •   这本书改变了我对于教科书的不良印象。书中有总结的很好的理论,印象深的比如亚里斯多德的《诗学》,简单条理化。某些观点有问题。
  •   真的是很简明。可以看看。随意看看
  •   语言完全是按照西方人的思维方式翻译,产生的结果就是拗口。完全没有中国文字和美感,如同看马克思主义哲学之类的政治书一样。
  •   和我想的文论不同,它基本上就是一个哲学走向了,语言随意性很强,某些观点我甚至让我无法接受,看了20来页就放弃了。想了解文论的朋友可以先看看《西方文论关键词》。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