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裁物语

出版时间:2005-4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山本祐司  页数:510  译者:祁玫,孙占坤  
Tag标签:无  

前言

世间变得喧闹起来。1993年,一党专制的自民党政权崩溃了。但取而代之的联合内阁由于矛盾重重,整个社会弥漫着“谁知明天会发生啥事呢?”的空气。加上官僚的堕落,国家三权中的“立法”(国会)和“行政”(政府=官僚)双双黯然失色。在这政情动荡、人心慌慌的年代,三权之一的“司法”(最高法院)能否不辜负国民的期待,秉持正义、毅然决然,益发显得重要。实际上,1969年,最高法院也曾遭遇过史无前例的“司法危机”。当时,因东京大学安田大礼堂事件大量遭逮捕、被关押在东京拘留所的学生们,包括半身裸露的女生,大家以赤身裸体抗拒出庭被审。法庭里只有法官和检察官,公审成为缺席审判。司法危机发生在这已难说是审判的背景下。最高法院同执政党的自民党就判决内容针锋相对;司法界头号大人物最高法院石田和外院长的内部肃清铁面无情。

内容概要

  日本战败后半个世纪(1947—1997年)以来,所有震惊日本社会的人事件纪实、牵动全体日本国民心弦的最高法院司法裁决、裁决幕后隐藏的令人惊愕的事实真相,都在本书中一一披露。  本书是以司法为题材的纪实报告,对日本司法制度实践、社会变革、历史事件、中日关系关心的人士会对此书感兴趣,作者怀着对社会正义的执着追求和严格的职业素养写就的本书,就是新闻记者写作的典范。  本书旨在透过审判之窗综观日本人的战后历史。光阴似箭,即将到来的21世纪将会成为日本导入陪审制的重要转折点。  最高裁,日本最高裁判所的简称,在本书中统称为日本最高法院。

作者简介

山本祜司,1936年生于中国沈阳。早稻田大学毕业后成为日本每日新闻记者。长年从事法院、检察院、律师等司法系统的采访报道,并曾任每日新闻横滨分社社长、每日新闻社总部社会部部长。1986年在担任社会部部长期间因脑溢血瘫痪,在进行回复治疗的同时,历时8年完成本书。作者目前为作家。        孙占坤,1962年生于河南省巩县(今巩义市)回郭镇。1980年入北京大学法律系学习。1983年赴日本留学,先后在熊本大学法学部、名古屋大学研究生院学习法律。1991——1993年任名古屋大学法学部助教。1994年至今任教于日本明治学院大学国际学部,讲授国际关系法。期间曾任美国波士顿大学法学院访问学者(1998——2000)等。与人合者有《全球化下的中国与日本》等著作。

书籍目录

第一章 败战   某晚的约会――丁野、细野和岩田   天皇的审判和司法独立――大津事件  “没有可原谅之处,予以处罚”   昭和维新下的大冤案   战争年代的法官魂 第二章 对决   不吉利的狼烟   民主化之风   “天皇问题”的杠杆――制订新宪法的过程   “理想主义者”欧普拉的登场   突然倒下的细野――第一轮法官任命咨询委员会   决定胜负的阴谋电报――细野彻底失败   离开大审院后的余生 第三章 最高法院的黎明   两个参谋   朝气蓬勃的法官们   法官饿死事件的苦恼   最初的大法廷判决――五一劳动节·标语牌事件   屈辱――平野农林大臣事件   排除干涉――浦和充子事件   病魔加上误判事件   三渊的升天 第四章 日本独立大事记   扰乱法廷和“鹰派”田中院长   信念之人――田中的履历   1952年频繁发生的公安事件   札幌市·白鸟警察被枪杀事件   长野县·辰野袭击事件   大分县·菅生事件   北海道·芦别事件   东京·青梅事件   东京·五一国际劳动节事件   大阪·吹田事件   名古屋·大须事件   名古屋·高田事件   众多的无罪判决 第五章 少数意见的奋战   激昂的“补充意见”   论客真野和硬汉齐藤   在“阴谋事件”中――围绕三鹰事件   真野舌锋仍锐利――《查理夫人的恋人》事件   孰鹤孰龟? 第六章 阴谋的影子   松川事件和广津和郎   不听杂音   谁是真犯人?   推翻伊达判决   无派无系,皎洁孤月 第七章 最高法院院长的谜   “机会主义者” 横田   同战后的决别――日美新安全防卫条约   右翼恐怖的泛滥   反军教授   “重视现实”的路线   学术自由・大学自治 第八章 风靡一时   静静的革命   自由主义时代的到来――两个横田   不追究刑事责任   百姓与包公   走向宪法审判――东京中邮事件   大势所定 第九章 精心策划的政变   闪电行动   学生力量   自由主义派的黄金时代――东京都教师工会事件   自民党的“宣战布告”   剑道真髓――随机应变・格杀自如   “政治”的墙壁 第十章  暴风骤雨   愤怒的学生受挫折   山雨欲来风满楼——平贺书信事件   石田的苦恼和决断 第十一章 另一个决断   闪光的“逆向思维”----找到了救济公害被害者的突破口   公害审判的原点——熊本·水俣病   因果关系论的新飞跃——新泻·水俣病   乡村医生和财阀三井的斗争----富山·疼疼疼病诉讼   综合污染以共同不法行为来处理——四日市公害诉讼   熊本·水俣病诉讼的新篇章——“怨”的控诉和司法追究   乌云中的亮光——四大公害诉讼 第十二章  激荡      最高法院的“思想标准”   肃清青法协   解任饭守所长   拒绝宫本助理法官的再任   司法研修所的最长的一天   被拒绝再任的真正原因?!   最高法院内一决雌雄——全农林警职法事件 第十三章 胜败分明   和冗长的审判一刀两断   “激荡”的终焉   尊属杀人违宪判决   春天已过   自己给自己打一百分 第十四章 惜别的青春   “那光辉的时代”   新时代的人权感觉——制定新刑事诉讼法   东京地方法院法官的自负和底力   人生的分歧点——岸和横川 第十五章 工作匠人的集团   寡言少语的院长   洗练的工作集团----迅速的审判   第二次违宪判决   误判救济———可疑成为被告的利益   东大事件的后遗症——吉隆坡事件   苦涩的决定——超法规措施   对政府不满——众议院选举区定员违宪判决   对“人性审判”严以待之­­----最高法院的双面脸 第十六章 开朗快活的院长   “临时内阁  洛克希德事件与“不起诉声明”   开朗院长的老谋深算   最高法院内部的“松垮”   难以饶恕的事件――鬼头助理法官的罢免   “基督徒”最后的抵抗 第十七章 实力派人物   塞翁失马――检察官出身的自信家冈原   又一次“超法规措施”   “免去辩护人审判特别法案”的对立   移交大法廷的“阴谋”――大阪机场诉讼 第十八章 摔碎的偶像   滥用职权的性丑闻   法官“渎职”的构造   不幸中的万幸――矢口的手腕  “我是普通的法官”――一直从事民事的服部   《四张半隔扇的里子》的猥亵性!?   大阪机场诉讼大法廷判决――禁止飞行的厚厚的墙壁 第十九章 宣战布告   多数派工作的高手――寺田   强者的论理――“有限解释”   同执政党的交锋――众院议员定额诉讼   补充意见所包含的“最后通牒” 第二十章 大人物登场   司法消极主义与谦抑美学   陆上工作与海上工作。   司法行政先生矢口   审判史上第五次违宪判决――森林法事件   传统的保守路线――自卫队员靖国神社合祀事件   时隔35年的判例变更――有责配偶之离婚请求   “法廷禁区论”与知情权   司法改革的总工程 第二十一章 飘摇的时代   变革的激流   先见之明的草场院长人事   最高法院的窘境   “酌情判决”和对最高法院的不信任   变革的时代与最高法院   彻底飘摇――洛克希德事件 第二十二章 市民政变   官僚的堕落――大藏省、社会福利省、官官接待   欧姆真理教――极端可怕的杀人集团的诞生   破坏活动防止法的适用与微罪逮捕及其功过   政治腐败所引发的疯狂事件   “飘摇时代”的最高法院院长三好   审判界要谦抑?   “人性的回复”――新自由派的登场   “政教分离原则”――爱媛县“玉串费”诉讼   陪审制与死刑判决 译后记

章节摘录

当天下午2点半急件送到了明治天皇那里。两小时后,代表天皇的北白川宫能久亲王就急忙赶往京都看望尼古拉皇太子;接着,明治天皇也在翌日早上6点半踏上赴京都的路程。天皇赶到尼古拉下榻的旅馆边致歉边劝皇太子“留在日本国内治疗直至完全恢复健康”,但遭到拒绝。由于俄罗斯皇太后的强烈要求,皇太子被移至俄罗斯舰队亚索法号进行疗养。这也可看出俄国的愤怒程度。8天之后尼古拉乘亚索法号回到了符拉迪沃斯托克,临行时明治天皇亲自登上军舰为其送行,足可见事态的严重。既然是世界最大陆军帝国皇太子被刺,对俄国动向就不能不做最大的留意。《警视厅史》写道:明治天皇痛心疾首。问题是津田为什么行刺?担任审问的大津地方法院检察局种野弘道检察官留下了如下的记录。检察官:为什么计划谋杀?津田:俄国皇太子太没礼节。来我国旅游,从长崎上陆后,先游鹿儿岛。然后偷偷摸摸来神户、京都,再跑到大津来。既然来我国,就应先拜访我天皇陛下。到我国内地鹿儿岛、大津等游览,却不打招呼,显然有支配我日本国之野心。检察官:有何证据?津田:对我日本存有支配之意的俄国,很难相信其皇太子是来游玩。皇太子实为勘察日本的地理地形,为改日夺取日本提供便利。如果这样放皇太子回去,将来,肯定成为统治我日本国之主。为了我国,万不得已,不得不绝其性命。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惟一后悔没有好好听从警察所长训示,把日本刀的上乘口味献给皇太子。尼古拉在日本活动期间作为国宾有栖川宫威仁亲王负责陪同,并由幕僚川上操六中将等高官负责安全。对于并非对日本进行正式访问的漫游者日本政府还不得不当国宾来对待,体现出当时国家之间实力的差距和日本的屈辱。

后记

经过一年有余的辛苦耕耘后,终于可以将这部译著奉献给中国读者了。对此我们感到无比高兴。本书沿用了原书正书名《最高裁物语》,直译就是“最高法院的故事”。作者山本祜司先生原为日本每日新闻社记者,在长年从事日本司法系统的新闻采访工作后辞职成为作家。作者除了这部描述日本最高法院的著作外,还有多部关于日本特别搜查官活动的著作。原著1994年由日本评论社出版,3年后经过修改,又由日本讲谈社以文库本形式出版。本译著即译自1997年的文库版。该书在日本一经出版,作者立即获得了1995年度日本新闻界最高荣誉——日本记者俱乐部奖。到目前为止,该书在日本共销售近5万册。如此高的销售量在以司法这种硬性题目为题材的著作中可谓罕见。在本书中,作者力图说明,1970年代初期形成了日本最高法院及日本整个法院历史的分水岭。

编辑推荐

1995年本书摘取日本新闻界最高桂冠:日本记者俱乐部奖。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最高裁物语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9条)

 
 

  •     如果不是翻译的问题,我对这本书会打上四颗星
      
      翻译中有多处问题,希望译者和校者不要浪费了这么好的原著
      日语生活活泼,言浅近却多有含义的风格被翻译的一些错误弄得很糟糕
      无法传情达意
      
      
      最高裁物语里面谈到的很多问题值得深思
      
      1.日本战后的改造比较顺利的一个重要原因可能也跟日本战前就存在一批尊重现代民主和自由的知识分子精英有关吧,不能完全归于美国的全面占领,否则战后初期最高法院也就无法运行了
      
      2.社会的总体稳定、经济发展、文化思想积累是每个民族进步最重要的条件,周期性的起义和破坏对文明的发展弊远大于利,妥协和共存,依照法律武器进行社会改革,促使社会进步是最可行的道路
      
      
      
      
  •     
       花两天时间读完了这本,虽然是课上推荐的,而且翻译有一点小小的问题,但总的来说还是很值得一读的。
       还是言规正传吧。这本书的副标题是:日本司法50年。顾名思义,这是一本以日本最高法院为主线的,进而总观日本司法发展历史的书,看这本书的原来目的是想进一步探究大陆法系。但是阅毕之后,还是发现了同为大陆法系,但除了成文法以外,基本没有相同点了。而对日本来说,应该已经不能算大陆法系了,应该算是混合法系了吧。
       从书名来看,这本书应该是介绍日本五十年的法制史,但从最高裁的角度来叙述,大量的真实案例和分析,充满人性化的观点态度,以及从五十年的法制史来中窥探到的日本五十年历史。都增添了这本书的乐趣,实际上成就了一本高质量的纪实文学。
       全书一共二十二章,并没有人为的分成部分。但我将它一分为二,第一部分是从第一章战败到第十三章胜败分明。第二部分就从第十四章惜别的青春到结束。我这样分割并不是因为两部分在长短上相同,或者是作者有意安排或者是巧合吧,总之这样分割的理由充分。
      第一部分主要描述了日本从战败,快速的立宪,最高裁的建立和名义上的司法独立一直到七十年代第五任最高法院院长石田和外卸任这段历史。相对第二部分来言这一部分也是相对精彩好看的,是全书的精华所在。
      因为在这二十多年是最高法院从战败后的一团乱麻并保留浓厚的政治干预的传统到各种势力不断的争斗发展最终平衡的二十多年,这二十多年里也实际上确立了日本现在司法的基础和雏形。这期间的五任院长的任期都很长,以至每个人在位期间都有时间做一些长时间的规划和改革。相对七十年代以后的院长,这些人真正在一段时间内把持了日本的司法权力。而之后的院长每任都只有一两年,也体现了七十年代后日本司法趋于稳定,院长的职能仅限于维持司法机关运转。因此后一部分相对零乱,且戏剧性不那么高。
      从明治维新后,日本就建立起了自己的一套司法系统,但在这样一个国家政权之下,司法显然漏洞百出,最明显的就是强力的政治干预使得司法独立性非常之差,司法的独立性差,就自然会导致了专制独裁的盛行,没有司法权的独立,国家就可以为所欲为,可以任意的打破法律限制控制人民,人民的自由,权利就无法保障。所以基于这一事实,最高法院的五十年就是不断斗争取得司法独立的五十年,也是日本人民不断抗争取得自身自由和权利的五十年。
      可以看到,就在明治维新这样政治高压时代,还是出现了大津事件这样的案例,它的意义在于表明了日本法律人的正义和决心。奠定了最高法院不畏权力独立判断,尊重法律的传统,为以后的司法独立铺平了道路。
      从日本战败后,由美国人仓促之间硬塞了一部宪法,强制的给了日本人民自由和人权。名义上实现了司法独立,建立了最高法院。从此在最高法院的舞台上,就展开了自由派与保守派,右翼鹰派与鸽派,政府与法院的争斗。而这一系列的争斗,只有一个方向,就是要不断的抗击当权党派的政治干涉,争取真正的司法独立,争取人民的自由与人权。
      这五十年的争斗,带给我极大的震撼,同时也给我对现行国家司法制度的深深失望。究其原因,主要是以下几点。
      第一:司法在日本,法律人在日本,是真正有着独立人格的,不受政治摆布的。司法虽然不可避免的仍要受到政治干预,受到最高法院院长政治立场的限制,但是一切都是按照法律程序来,所有人都会尊重法律,政府不满意的判决也照样会作出,法院院长的在十五位大法官集体投票时他的一票也只能算是一票,没有特别的效力。这和流氓国家不一样。比如在第二届大法官田中耕太郎任期内,出现了一系列的动荡和民权运动,自民党政府当然是希望强力地打压治罪,虽然田中是个保守派法官,但这一期间的案件大多数都被法官们顶了回去,大多数案件都得到严格的司法公正,被判了无罪,这即使是田中也没有办法。鹰派们暴跳如雷也没有办法,判决书上就那么写着。政治面前法律还是铁面无私的。
      第二:不管法官自身的政治立场如何,做为法律人,他们深知自己应该做什么,这才从根本上捍卫了司法独立,所以即使在七十年代以后自由派最终告负,最高法院被保守派把持至今,但司法独立的进程没有停止,即使是保守派的院长,也仍然不会因为政治立场的相同就将司法权拱手让给政客。所有问题还是在司法系统内部解决。自由派和保守派,其实区别也可能就在于更看重社会福利还是个人自由。
       这也导致了现在最高法院的“双面脸”,即在国家公共问题上的保守和严厉,在公民民事问题上宽容和温和。所以出现了在东大事件和四大公害事件中两种完全不同的判决风格。
      第三 敢于做无罪判决。在国家面前,人民是弱势的,所以要公平,就必须倾向于人民,国家和公民发生冲突时,就必须要倾向人民利益,对于一心想治罪于“刁民”的政府,司法就要主持公道。顶住巨大的压力做出无罪判决是法院要做的。读到这部分的时候我对无罪判决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判定一个法院是否真正维持正义的标准有时候不在于他对看似罪大恶极的人判了重罪,而恰恰就在于它对看似罪大恶极的人判了无罪。
      这就是独立,顶住各项压力,包括舆论的狂风暴雨,做出独立的,符合程序的判决,是法律的基本。在前几年的何涌案中,陈兴良使劲浑身解数最终获得了何涌案的判决,这一项严格的遵守程序的判决得出的虽然是错误的结果,但这维护了法律的正义,他得到了全国人民的口诛笔伐,这是人民无知的表现,对法律人来说这是真正的英雄所作所为。
      
      朋友们,现在知道为什么要三权分立了吧,反观我们流氓国家的治国方法,超集中,超僵化,超独裁的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
      旁的不说,就看司法。没有了独立的地位,常年受到干涉,宪法和人权一次又一次受到践踏,没有独立的地位,何谈司法。
      新一届领导班子上来,中央政法委由周同志掌管,公安部的一套被带到了司法,极左翼的思想被带到了司法。几次大会一开,近乎法盲的蛮横言论让法律人心寒,司法改革大踏步的退步。。。。。现在谈司法独立,五十年内都是天方夜谭。
      慰安妇常年到日本打官司,基本上败多胜少。国民往往大骂,但要注意到,在司法独立的日本,她们起码还保有打赢官司的可能。而如果反过来的话,结果可想而知。
      除了羡慕,没别的了。
      
      
  •   咕~~(╯﹏╰)b 你会日语的嗦。。
  •   真的不懂啊.......
  •   翻译的的确不怎么样,以前读过大下英治的《田中军团》感觉翻译还好,但这本书的两位译者还在名古屋大学读过书,按理说不至于把这书翻译的如此晦涩难懂,难不成是华语水平有问题?翻译的好不好,看好读不好读就能感觉出来,“信达雅”这三字标准,这本书译的只能令人叹气。
  •   应该是刘涌吧,陈兴良出的那个关于犯罪集团首要分子如何承担责任的所谓鉴定根本就是错误的,而且这种鉴定在法律上毫无意义。况且因为存在刑讯逼供而把死刑改判为死缓也没什么法律依据,谈不上程序正义。
    我觉得学法律的太自我陶醉了并不好,毕竟社会和民众的需要才是法律存在的唯一价值。而所谓“法盲的蛮横言论”则恰恰是民众所喜闻乐见的。现在老百姓根本不关心什么司法独不独立和司法改革,只关心司法腐败能不能被遏制,而司法独立和改革是治理不了司法腐败的,黄松有这样的学术派倒掉和传说中的司法黑市就是证据。
  •   楼上正解,说的应该是沈阳刘涌案。陈兴良等人出具的“专家论证意见书”虽说目的在于抨击刑讯逼供,但他们都对此收费不免让人猜疑。
    “司法独立和改革是治理不了司法腐败”这样的论断也太片面了。我认为司法腐败的根本原因是司法系统财政上无法独立。财政不能独立,则“人格”无法独立。因此根治腐败还得从司法改革入手,当然这只是其中一个解决的途径。
  •   羡慕死我了,你文字写的真好
  •   陈兴良……唉……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