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惧的哲学

出版时间:2010-1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拉斯·史文德森  页数:149  译者:范晶晶  
Tag标签:无  

前言

这本书是我的恼怒不断积累的结果——恼怒我们的日常生活沦为了恐惧的殖民地。恼怒之下写出来的书往往火药味十足,这本书也不例外。它抨击了以恐惧的视角来看待所有现象的倾向。我们有理由说,今天的社会比人类历史上任何一个时代都要安全。但就是在这样一个安全的社会里,却诞生了一种恐惧文化。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悖论。我之所以反对恐惧文化,最重要的理由之一就是:恐惧文化损害了我们的自由。之前我写过一本书,内容是我们生活于一种无聊文化中。现在这本书又说:我们生活于恐惧文化中。看上去有些奇怪,因为这两种关于文化现状的论断——无聊和恐惧,表面上是不相容的。如果一个人深感恐惧,他无论如何也不会觉得无聊。但事实上是:无聊与恐惧是生活的两面。在《多克里与儿子》(Dockery and Son,1963)一诗中,菲利普·拉金(Philip Larkin)似乎认为:这两种情绪大致组成了完整的人生——“生活就是先感觉无聊,接着恐惧便会袭来。”

内容概要

无处不在的监控摄像机、越来越严苛的机场安检措施、传染病疫苗的各种传。言……我们每天都在见证这个社会的恐惧。新闻永远在播报:最近又有一起发生在家里的犯罪案件、恐怖主义的威胁又在上升,等等之类。这一切都在不断提醒我们:我们面临环境越来越危险。    事实上,在整个人类的历史中,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是最安全的,在这个安全的时代,诞生出了一种恐惧文化,更可悲的是,社会增加了对危险事件的防范,但是防范本身却加强了人们的不安全感。如果说人要远离恐惧也就罢了,可是为什么恐怖小说、惊悚电影却大行其道呢?为什么人们在逃避恐惧的同时又在追逐恐惧?    拉斯·史文德森,一位睿智的挪威学者,在《恐惧的哲学》一书中,为我们展示了他的分析。透过恐惧,我们能看到更多世界的真相。

作者简介

作者:(挪威)拉斯·史文德森(Lars Svendsen) 译者:范晶晶拉斯·史文德森(Lars Svendsen),挪威卑尔根大学(University of Bergen)哲学系副教授。他的作品包括:《邪恶的哲学》(The Philosophy of Evil)以及虽有争议仍受热捧的《恐惧的哲学》(A Philosophy of Fear)、《时尚的哲学》(Fashion: A Philosophy)和《无聊的哲学》(A Philosophy of Boredom)。

书籍目录

前言第一章 恐惧文化 ——安检让我们感到更安全,还是更害怕第二章 什么是恐惧 ——兔子不会害怕远方的老虎,而人类会第三章 恐惧与风险 ——坐飞机还是坐汽车,这是个问题第四章 恐惧的魅力 ——恐怖电影和极限运动,它们让人着迷第五章 恐惧与信任 ——没有好人坏人,只有危险分子第六章 恐惧政治学 ——恐怖主义和反恐,谁更容易引发恐惧第七章 超越恐惧 ——我们唯一应该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

章节摘录

在机场,接受安检已成为一种例行的折磨,让人不禁怀念过往的时光——仅仅几年前,只需将口袋里的硬币和钥匙掏出来,便可畅通无阻。旅行时,我往往当天就能返回,所以行李很少,只有两三本书和一些文件。但我经常带着被视为安全隐患的一样物品——打火机。因此,接受安检时,我必须把它从口袋里掏出来,放进一个透明的塑料袋,让它从另一通道经过,再取出来放回口袋。长途旅行时,我们可能还要随身携带牙膏、除臭剂和洗发水。这其中的任何一种,都可被定义为“流体”,每一种都不得超过100毫升,加在一起放入一个透明塑料袋,总体积不得超过1升。如果你恰好带了一瓶容量为150毫升的洗发水,尽管只剩半瓶,依然无法通过安检。想带上一瓶水或一瓶酒,那更是天方夜谭。这些新的规定,起源于2006年秋天在伦敦侦破的恐怖计划——恐怖分子打算用液体炸药引爆飞机。这些规定虽然每年都在限制数百万旅客的自由,却因这场未曾发生的恐怖事件而获得了合法性。旅客们也都毫无异议,默许了这种限制。在此,对于恐怖分子的恐惧,超出了其他任何考虑,成为决定性的因素。以此为例,可说明恐惧是如何影响了我们的活动空间。类似的情况比比皆是。恐惧几乎无处不在,社会上已找不到任何未被其染指的领域了。恐惧已成为公众普遍的情绪,一些社会学家甚至声称:今天的社会可以被最恰当地描述为“恐惧文化”。恐惧已成为一种被文化所决定的放大镜,我们透过它来观察世界。在《逻辑哲学论》(Tractatus logico-philosophicus)中,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Ludwig Wittgenstein)写道:“幸福者的世界不同于不幸者的世界。”将这句话稍作改动,我们可以说:内心安稳者的世界不同于心怀恐惧者的世界。让-保罗·萨特(Jean-Paul Sartre)也强调说:“情绪完全改变了世界。”内心安稳的人生活在一个踏实的世界中——安稳意味着不受恐惧、疑虑和脆弱情绪的侵扰。而内心不安的人却活在恐惧的阴影中,时刻担心着可能会突如其来的灾难。危险触目即是:在黑暗的小巷中,甚至在我们自己家里;既可能来自陌生人,也可能来自我们最亲近的人;既有自然界中的事物,也有技术上的新发明;可能存在于我们人体,也可能存在于外界。似乎真正安全的事物已经不再有了。在恐惧中,我们意识到了外界一些事物的存在。大体而言,这些事物是我们愿望的反面。我们害怕所珍视之物被破坏或夺走,比如自由、尊严、健康、社会地位,极而言之,生命。我们不仅害怕自己失去,也害怕别人失去,尤其是那些我们所爱的人。一旦珍视之物受到威胁,恐惧就会产生。我们试图保护自己,不受这些威胁的伤害。人类总是生活在恐惧之中,正如蒙田(Montaigne)所说:“人类的脆弱性意味着,我们更多的是要逃离,而不是争取。”恐惧是人类生存的基本维度。无独有偶,恐惧也是《圣经》中提到的最初的人类情绪:亚当吃了智慧树上的果子后,发现自己赤裸着身体,所感觉到的恐惧比羞耻之心更为强烈。我们赤裸裸降生于人世,没有任何装备。与其他大多数动物不同,这种赤条条的状态将一直持续到死。即便如此,也不能证明恐惧就是观察人类生活的最合适的视角。可以说,对于风险的敏感甚至沉迷,比任何实际存在的风险伤害更大。当然,这并不是说我们生活于一个没有危险的世界。譬如,全球变暖显然会给整个星球带来严重的后果。在许多大城市中,某些特定的时间不宜到一些特定的地点去,否则很容易受到攻击;横穿马路之前,必须左右观察。如此等等。在上述情况下,我们必须抱有一种战战兢兢的谨慎态度。问题出在:我们的谨慎被放大了,对一切事物都从恐惧的视角来看待。检索近10年来的英国报纸,我们会发现,“在危险中”的使用频率大大增加,从1994年的2037次到2000年的18003次。在挪威的报纸数据库中,我们也发现,“恐惧”一词的出现频率从1996年的3331次增加到2006年的5883次。对此现象,有人可能会指出,9·11事件,连同一些其他相关因素,是导致该增长的主要原因。但事实上,这些增长早在9·1l之前就已经开始了。因此,我们可以断言:恐怖袭击符合此前已经发展出来的模式,并且加剧了对于恐惧的敏感。

媒体关注与评论

拉斯·史文德森关于无聊、时尚和恐惧的三本书立意入微,巧思新奇,它与此前我读过的以乳房、阴茎、眼泪乃至茅厕为主题的泛人文专著近似,都是在文化软肋人性褶皱处下刀,噗的一声让人进退失据。惶然错乱。不过,拉斯·史文德森所站位置刚好就在乳房之类对面儿——就好像一座镶满碎花玻璃的教堂站在Shopping Mall对面儿,一座荒革没关的墓园站在富豪排行榜对面儿。在烃斯·史文德森笔下,无聊逼近伟大,对尚血战无聊,而这一切,都来自我们与生俱来的恐惧——它是我们生命的默认后缀,也是我们赖以为生的欣悦之源。没有它,肘尚、无聊顿消,生命之宴也随之索然无味。   ——作家、语词收藏人 黄集伟每个人都会恐惧,但很少有人认真去想恐惧到底是怎么回事,这本书正是把恐惧的概念从社会学、政治学和文学等学科的角度作了详尽的阐述,并不艰涩,语言风趣,旁征博引,引人入胜。  ——社会学家 谢立中适度的恐惧能让我们洞察现实,但一旦过头,很容易让人丧失正确的判断力。作者对“恐惧”的思考之所以有意义,在于他深入分析了恐l具背后隐藏的观念及原因,教我们认清本质,与恐惧保持恰当的距离。  ——心理学家 张伯源

编辑推荐

《恐惧的哲学》:透过恐惧,我们能看到更多世界的真相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恐惧的哲学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6条)

 
 

  •   生活中不是没有“恐惧”,而是我们没有仔细去研究“恐惧”。本书从哲学的高度研究作为美学基本范畴的“恐惧”,颇有启发。
  •   看过同一系列的时尚的哲学,挺好看的。
  •   字有点小,还不错。字有点小,还不错。
  •   很好,帮同学买的
  •   现代西方哲学的新走向之一,了解是必然的。值得一读。
  •   由肤及里,从感性到理性,视觉不同
  •   什么都好就是书封面破了一块,怪不爽的~
  •   一般,内容不多,装订也不精致
  •   时尚的哲学 还有 邪恶的哲学 希望全 求完整~~~
  •   烂透了的一本书。。。浪费我的时间!!!既然买了,还是硬着头皮抵抗困倦把它看完。。。这根本不是一本书,而是一些名人名言名人观点的合集!这种书是人都能写好吗?!虽然说天下文章一大抄,也没你这么草草了事吧!而且作者完全是个两头草,什么观点都似是而非,说完了正面说反面,两头都不敢得罪,我说你就没有自己的观点吗?!这个作者别写书了,麻烦去写商品说明书去吧!太合适你了!而且很多章节严重跑题!麻烦去看看心理医生吧。烂书!!!
  •   通俗,但是第二章让人看得很晕.不断提出各种理论,然后一一推翻.总的来说,语言很通俗.但不会说的很深入.另外,装订不太好,总觉得会散掉的样子.不知道是不是自己运气不太好.
  •     作者拉斯的這次努力,揭開人類生活中不可或缺,又令我們紛擾不斷、困惑不已、著迷無算的人性一角;是在人性肋下、股溝之褶皺隱秘處霍霍然的一刀——呼喇一下,豁然開朗,昭然清晰。而在此書之前,慚愧得緊,某甚至不曉得這算是一個話題?!
      
      《恐懼的哲學》全書共七章,內容安排在邏輯上不是遞進式,但都圍繞“恐懼”為話題展開。基本涵蓋:恐懼,對人的自然(生物)屬性和社會屬性之價值與意義;之源頭,之副作用,之政治價值,之——我稱之為——“凝視黑暗之瞳仁”的象徵,等。“恐懼”,這個話題本身雖不能不說是幽曲逼仄,然從哲學、心理、政治等角度翻開來檢視卻也意味深長;加之作者的行文簡單、通曉、淺近,可謂對讀者相對友好、頗具啓發性的著作。
      
      當嘗試用儘量精簡的字句濃縮作者在各章的結論時,得到的就是以下:
      
      第一章 恐懼文化
      
      恐懼籠罩著我們。而我們的恐懼感不僅是被營造出來的,而且被利用以營造恐懼。絕大多數的恐懼是誇張而失當的。
      
      第二章 什麽是恐懼
      
      “恐懼是一種受文化影響的‘習慣’”,固然有神經的或生理的機制作為基礎,但從更廣義的範疇進行日常考察不難發現恐懼更多是一種文化現象。
      
      第三章 恐懼與風險
      
      人們在現代社會的恐懼很大程度上來自想像和被誇大的風險。而恐懼的對象早已從自然界轉移到了技術進步,乃至技術本身。結果卻是束縛我們自身的自由,通過結成隔絕想像的風險的“繭”來建造令心理感到舒適的避風港。
      
      第四章 恐懼的魅力——恐怖電影和極限運動,它們讓人著迷
      
      恐怖題材的藝術作品,屬於美學作品的一個種類。最直接的作用和價值,就是讓觀賞者重新發現和品位普通日常生活的美好和趣味。
      
      第五章 恐懼與信任——沒有好人壞人,只有危險分子
      
      即便不是目的,但恐懼在人類社團組織中產生的副作用之一便是摧毀——至少是削弱——了信任關係。進而也帶來“組織”內交易成本的上升和收益的減少。
      
      第六章 恐懼政治學——恐怖主義和反恐,誰更容易引發恐懼
      
      以恐懼來對抗恐懼試圖謀求安全是無望的。因為“恐懼的策略危及民主的核心思想——自由。”
      
      第七章 超越恐懼——我們唯一應該恐懼的,就是恐懼本身
      
      恐懼,目前早已超越了對自然界不確定性的擔心,也許可以被認為是對理想世界無望之後的反應;恐懼,在現代人內心已通過從希望那裡沒收價值而膨脹成為新的上帝,成為我稱之為“凝視黑暗的瞳仁”。
      
      也許最為振聾發聵的詰問就是這句——“什麼時候開始,未來從希望變成了威脅?”
  •      题记:事实上,在整个历史长河中,我们所处的时代是最安全的,然而这个时代却诞生出了恐惧文化。更让我们惊异的是,当人们在逃避恐惧的同时却又在追逐着恐惧。透过拉斯•史文德森的《恐惧的哲学》,我们能看到不一样的世界。
      
       马斯洛早就得出安全对于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他认为只有我们感觉到安全之后,才有可能产生更高层次的追求。然而,从《恐惧的哲学》看来,史文德森挑战了需求层次的权威:我们生活安逸,却感到从未有过的恐惧。
       是的,我们似乎很“安全”:无处不在的监控摄像机,严厉的近似苛刻的安检,各式各样的报警系统。但我们又似乎很“危险”:愈演愈烈的恐怖主义,耸人听闻的谋杀案件,超级强悍的流行病毒。于是,我们开始恐惧,恐惧不确定性的未来,恐惧小概率事件。大卫•休谟说:即使是明知道不可能发生的危险,也能在人们心中引起恐惧。
       这种看似盲目的恐惧并非空穴来潮,史文德森认为,大众传播媒体是一大元凶。刚席卷全球荧屏不久的《世界末日2012》曾引起了社会极度幻想症患者的恐慌。更令人咋舌的是我们的上海已经开始规划建造避难所了,将于2012年竣工。有学者证明:消极的消息新闻更能吸引注意力。这让我更能理解了大众媒体炒作小概率悲观事件的行为。利益驱动下,媒体的责任感也学会了掺水分,从而放大了恐惧因子的杀伤力,挑战着我们的恐惧的极限。
       然而,《恐惧的哲学》是足够辩证的,你能从中嗅到马克思列宁的味道。“恐惧有破坏性”,史文德森理论到,“但同时它也具有建设性”。中国人骨子里是认可这种观点的:居安思危,置之死地而后生是我们的生活态度。这种角度同样可以解释一种娱乐现象:人们对死亡感到恐惧,却乐此不疲的追逐攀岩、蹦极等极限运动。恐惧的魅力在于,“它是有力的当头棒,把我们从迟钝麻木中唤醒”。试想一个完全没有恐惧的乌托邦,还有任何趣味?生命之质量也会随之变得轻飘。
       我们最近一直被经济危机所困扰,报纸、杂志上的每一篇文章,都会冠以“金融危机”这个大背景,着实为这紧张的气氛平添了一阵凄凉。但无论对于当下的组织、企业还是政府来讲,这种不可预见的“黑天鹅”事件,对我们的意志都是强烈的考验。面对庞大的失业群体、不正常的市场变化,互相之间的信任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可以恐惧,但必须思考。再更坏的事情没有到来之前,正如文中的最后一段所告诫我们的:面对恐惧我们最需要的是人性的乐观。
      史文德森之前的《无聊的哲学》、《时尚的哲学》两本著作,也以同样的手法来描述着世界的另一面。无论主角如何变幻,其精髓就在于:悖论存在于每一个事物之中,我们要做的就是趋利避害。
      
       写于2010年5月
  •      花了两分钟决定在书店买下这本书,花了一个上午,老师在讲台上授课,我坐在下面,翻完了这本书。
       恐惧是什么,是害怕,我们害怕在人群中演讲,害怕受到批评,害怕失去,害怕对于未知的不确定。但过于确定的未知,又能给生活带来什么呢,没有加速的心跳,没有新鲜的感觉,没有情绪的波动。
       最近生活波动,脱产学习期间,公公要做胆结石的手术,自己也查出了问题,近一段时间也可能要做一个手术,心中惴惴不安,在医生没有给出明确的方案之间,只能在网上搜索相关的信息,以增加对相关情况的了解。
       先生倒是泰然处之。
       既然是必须面对的事情,又何须让恐惧的负面情绪在心中滋长,不如做一些什么事情,可以使得事情变得不至于那么坏。如同作者在最后一页所引用的“关键是学会去希望。希望的光芒还没有隐去,它伴随着成功而非失败。希望高于恐惧,原因在于:它不会消极,也不会坠入虚无。希望能开阔人们的心胸,而非限制他们的视野”——布洛赫《希望原则》
       不知道为什么,自己在经历一些事情的时候,总是会把哲学书当成励志的书。
  •     去年年底的一场炸机未遂事件,让一项传说为将人扫描为裸体的安检措施提上欧洲国家机场的改进日程。其实从新闻提供的图片来看,“裸体成像”远未如人想象的那般香艳。全身扫描之后的形象和在澡堂里看到的裸体有相当距离,照片中举起双手的人体,往大了说,也不过像医学院实验室里的人体标本和橱窗里的塑料模特的混合产品。由此有低俗评论者畅想的,凡遇李嘉欣或者卡梅隆·迪亚兹过乘机便成为安检人员节日,基本已经成空。
      
      不过,这一事件倒是给挪威卑尔根大学哲学教授拉斯·史文德森的描述做了一个注脚。史文德森在他的著作中认为,一桩坏的事件激发的是一连串的放大效应。首先媒体如获珍宝,相比街上有对模范夫妻三十年未吵嘴的消息,炸机未遂自然更有资格上头条新闻,为了预防类似事件,大量的资金将投放到预防措施中去,而一种利用毫米波技术的全身扫描设备,被充满想象力的媒体再度利用,称为“裸体安检”。毫无疑问,安检人员的数量和乘机人的时间都会被相应延长。于是人们在惊恐中稍感心安,一轮由单一事件引起的连锁反应暂告一段落。
      
      书名叫《恐惧的哲学》,事实上,也可以叫《关于恐惧的那点儿事儿》,它有趣、丰富、睿智,作者列举了很多恐惧的现象和思考,成了一个反思自己和透视生活荒诞性的窗口。
      
      如果我们仅通过检索新闻和记录来判断,毫无疑问,我们似乎处在人类历史上最不安全的时代,确实,我们被狼咬被熊啃的可能性降低了,不过似乎更有可能陷入凶杀、暴力威胁、恐怖活动、地面塌陷、山崩和洪水泛滥,虽然说除了个别地区之外,我们这辈子能遇上这些倒霉事的几率小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这并没有减少人们的悲观假设。按照史文德森的说法,人和动物不一样,人是符号的动物,具有抽象思维的能力,一旦听说有某种危险,哪怕在千里之外,也会视为对自己的威胁。一只兔子不会害怕远方的老虎,但人会。
      
      毫无疑问,恐惧是一种情绪,也是一种重要的预警机制,如果没有它,我们会在危险到来时麻木不仁,无法自保。但人在恐惧状态的时候,也往往丧失理性,导致更坏的结果。“9·11”之后,很多人放弃了坐飞机,而选择开车,而这至少导致了1200个美国人死于车祸,相当于掉下5架飞机无人生还。
      
      任何一件事都会有风险,在风险社会中选择躲避什么样的风险,变得越来越难以估算。这直接影响到风险社会的生存教育。在100多年前,一个善于掩饰恐惧情绪的孩子是勇敢的,他显然值得作为其他孩子的榜样,一个大惊小怪的孩子长大显然没什么出息。而现在大家会觉得一个从来不知道害怕的孩子是缺心眼儿,甚至会怀疑他的父母有没有尽到安全教育的职责。幼儿的第一课通常是:不要相信一切陌生人,他们可能会把你骗走、卖掉,甚至绑架。而这显然也不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于是家长们在矛盾中反复挣扎,往往选择了一条过度保护的方案,将孩子置于最精密的关照之下,不让他们有任何冒险的可能。
      
      在1980年代,上小学一年级开始就从没家长送到学校门口一说。孩子只要能在父母能承受的最晚时间前回家,活动也都是自由的。我们现在最容易听到的理由就是“那会儿哪有那么多车?哪有那么多坏人?”如果翻译一下的话,无非是,我害怕车祸,我也害怕哪怕是小概率的犯罪落到孩子头上,宁可累死,降低生活质量,也要防范于未然。最麻烦的是,如果大家都这么做,你似乎别无选择。
      
      不过事分两头,恐惧导致保守主义,人越来越谨小慎微,自由活动的空间越来越小。但人又愿意尝试一些危险运动,比如蹦极。埃德蒙·伯克认为,人类最强烈的情感体验,总是产生于面临危险的时候。这种体验往往能升华为“崇高感”。史德文森对这种矛盾的解释是,恐惧的事情确实让人避而远之,但如果我们跟它保持距离,经历“他人代理的恐惧”,比如看电影或者小说,就会获得愉悦。危险性是有魅力的,这是我们胆战心惊地追逐它们的根本原因。人们对有限恐惧的追求形同儿童游戏,尖叫着,同时万分亢奋。
      
      史文德森在书的最后提出了“超越恐惧”,不仅因为它是一种悲观的文化,也因为我们抗拒恐惧的大多数行为都得不偿失。我对此有点怀疑,恐惧的机制也来源于人的同理心和想象力,如果人真正超越了恐惧,绝大部分文化产品也失去了存在的可能,正如作者所言,很难想象,一个完全驱逐了恐惧的世界,还能有任何趣味可言。
      
      作者:春服
      
      原文地址:http://www.21cbh.com/HTML/2010-3-2/166767.html
  •   很有用的目录,让我确定了本书不是学术著作。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