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异之美

出版时间:2010-6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刘岩  页数:326  
Tag标签:无  

前言

  本课题研究的是法国女性主义哲学家露丝·伊里加蕾(Luce Irigaray)的女性主义理论。  伦敦大学法国现代思想史教授玛格丽特·惠特福德(Margaret whit ford)在其研究著作中曾经从女性主义和哲学两个维度考察伊里加蕾的理论,认为她的理论是“女性的哲学”(philosophy in the fem1nine)。这样的考察观照了伊里加蕾理论的两个层面:女性主义、哲学。作为女性主义的伊里加蕾理论,书写并张扬着被男性文化抹煞的女性意识和女性欲望,因此激起男权社会的不满和男权体制的排斥;与此同时,伊里加蕾提倡性别差异以及尊重性别差异基础上的性别平等,在先前提倡性别平等的众多女性主义者看来,这分明是在迎合精神分析建构的、以男性生理特征决定意义的男权秩序,因此,伊氏理论在女性主义内部也引发了争议。而作为哲学的伊氏理论,颠覆西方哲学话语的立场和姿态在西方哲学史中独树一帜。人们常说:“女性最被拒绝做的事情就是哲学。”(“The thing most refused to a woman is to do philosophy.”)作为女性参与哲学话语的建构,这一举动本身的政治意义已经远远超越了研究者对其学说内容的争论。

内容概要

本书的研究重点是法国女性主义理论家露丝·伊里加蕾的性别差异理论。    伊里加蕾批判父权社会用单一的男性视角诠释世界,主张独立于男性主体而存在的女性主体,并试图在此基础之上建构尊重性别差异的主体交互性,以寻求理想的异性关系模式。她还把尊重性别差异的立场扩大到尊重文化差异、传统差异、语言差异等更广泛的领域,提倡在全球范围和跨文化视野中实施更普遍的尊重。    本书作者把伊里加蕾置于西方哲学和西方女性主义两大传统之中加以考察,期待对其性别差异理论的研究能够有助于人们理解性别意识、性别心理。性别身份、性别权利等相关问题。

作者简介

刘岩,1965年出生于黑龙江省阿城市。香港中文大学英文系文学研究方向博士,现任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语语言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外国文学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全国英国文学学会常务理事,全国美国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广东外国文学学会副会长。代表著作有:《中国文化对美国文学的影响》(河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和《西方现代戏剧中的母亲身份研究》(中国书籍出版社,2004年),编著有《美国诗歌导读》(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0年)、《女性身份研究读本》(合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母亲身份研究读本》(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后现代语境中的文化身份研究》(凤凰出版社,2008年)和《北美汉学界的中国思想研究》(合编,巴蜀书社,2008年)。她是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工程”省级培养对象,并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书籍目录

序言第一章 性别之探索——伊里加蕾的理论轨迹  第一节 学术历程  第二节 理论沿革  第三节 思想因缘第二章 性别之差异——伊里加蕾的女性观  第四节 性别差异的伦理模式  第五节 母女纽带与女性谱系  第六节 男女平等的和谐未来第三章 性别的文本——批评实践中的伊里加蕾  第七节 西方现代戏剧中遭遇放逐的恐怖母亲群像  第八节 奥尼尔剧作《月照不幸人》中的边缘母亲  第九节 品特剧作《回家》中露丝的多重文化身份第四章 永远的性别——伊里加蕾的理论旨归  第十节 对西方哲学话语的戏拟  第十一节 对西方女性主义的传承  第十二节 中国的本土译介与影响余论参考文献附录1 伊里加蕾论著目录附录2 伊里加蕾批评论著目录附录3 伊里加蕾经典语录附录4 伊里加蕾访谈后记

章节摘录

  有可能性。在拉康的理论中,视觉被赋予了更丰富的意义。拉康指出,比较心理学的实验表明,6个月大的小孩对镜像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由此产生对于自己身体的整体想象,拉康说,“[镜像阶段]为沉溺于空间认同之诱惑的主体生产出一系列的幻想,把一个碎片的身体形象纳入一个我称之为整形术的整体性认识中”。通过视觉的作用,婴儿把自己在母婴共生时期获得的种种破碎体验缝合到一起,把它误认为一个完整和完美的自我形象,凭此构建起想象的身体,为进一步成长为象征主体打下基础。在小孩成年后,这种想象的身体还继续对他或她产生影响,表现为理想自我,也就是人们在想象中自居的种种理想形象。  此外,拉康提到了“视觉驱力”(的概念。视觉驱力以双眼为工具,在观看客体的过程中主体无意识地把欲望投射到客体上,并围绕客体发展出种种关于完美自我的幻想。视觉驱力以享乐为目标,在每一次观看时发生作用,作用于任何被看的客体。暴露癖和窥淫癖是视觉驱力的极端表现形式。拉康进一步区分了“凝视”和“眼睛”:凝视是自恋性的,总是看见希望看见的事物,追求一种想象的完美;但是眼睛代表着象征界的要求和期待,总是以缺失的方式打破凝视的幻想。凝视不仅是“主体对物或他者的看,而且也是作为欲望对象的他者对主体的注视,是主体的看与他者的注视之间的一种相互作用,是主体在‘异形’之他者的凝视中的一种定位”。总之,凝视以他者为欲望对象,而这样做恰恰是为了迎合他者的欲望。

媒体关注与评论

  “性别差异问题即使不是我们这个时代唯一炙热的问题,也是最为重要的问题之一。海德格尔认为,每一个时代都有一个问题需要彻底思考,而且是唯一的一个问题。性别差异也许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问题,如果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彻底思考,我们就可以得到思想上的拯救。”  ——露丝·伊里加蕾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差异之美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条)

 
 

  •   文学化的哲学+哲学化的文学
  •   女性主义研究之作
  •   女性研究很好的参考,了解另一个角度看世界。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