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明比较文学原理

出版时间:2010-7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孟昭毅,黎跃进,郝岚  页数:239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简明比较文学原理》中如果说文学是一种文化的记忆,那么比较文学就是异质文化对话的记录,并力图通过自身的努力,去缩短两者之间的“距离”。文学为各种文化所共有的性质,使之具有了“人学”的美誉,并表现出鲜明的人文倾向。比较文学关注的恰恰是异质文化中的人通过文学进行对话时所感悟的人文精神。现在,这种人文精神正在“打通”世纪之门而成为12世纪比较文学研究的核心命题。

书籍目录

绪论 异质文化对话与我们的责任第一章 什么是比较文学第一节 比较文学是跨民族、跨文化、跨学科的文学研究一、比较文学是文学研究的一个分支二、比较文学的定义三、比较文学的特征第二节 比较文学在全球化时代的意义一、全球化与比较文学二、促进文化交流,推动文学发展三、倡导新人文精神,化解文化冲突四、维护文化多元化,有利于保护文化生态第二章 比较文学与可比性第一节 何谓可比性第二节 比较方法的思维特点一、比较法的客观性二、文学现象的可比性第三节 文化异质心理同构一、人的一致性形成文学可比性二、文学实践到理论认知具有可比性三、自我求证的文学昭然可比第四节 比较文学可比性举隅一、“徒劳”的主题二、“变形”作品的反思三、“睿智”与二妇争子第五节 世界文学与可比性第三章 比较文学的学派第一节 法国学派一、法国学派的形成发展二、法国学者研究的新动态第一节 美国学派一、美国学派的建构二、美国学派的崛起第三节 俄苏学派一、俄苏比较文学的轨迹二、俄苏学派的定型第四节 中国学派一、中国学派的出现二、中国学派的盎然生机第四章 影响研究殛其深化第一节 传统的影响研究一、影响的类型二、流传学三、媒介学四、渊源学第二节 影响研究的深化:接受研究一、接受理论的兴起二、接受理论的新建树三、接受研究引入比较文学四、接受研究与传统的影响研究第五章 平行研究第一节 平行的模式一、类比比较二、对比比较第二节 主题学一、主题和主题学二、王题学研究的王题三、王题学研究的分类第三节 题材学一、神话传说通材二、民间文学题材三、其他类似题材第四节 文类学一、不同文体比较二、缺类研究三、文学风格研究第五节 比较诗学一、中一西文论比较二、中一东文论比较第六章 跨学科研究第一节 文学与哲学一、文学与存在主义二、文学与结构主义第二节 文学与心理学一、文学与精神分析二、文学与“意识流”第三节 文学与宗教一、西方文学与基督教二、中国文学与宗教第四节 文学与艺术一、文学与绘画二、文学与音乐第七章 阐发研究第一节 阐释学的启迪一、传统阐释学及其理论意义二、现代阐释学与比较文学第二节 阐发法的出现一、阐发法的含义二、阐发法与中国学派第三节 阐发研究的勃兴一、阐发研究的实践二、阐发法与比较文学第八章 文学的文化研究第一节 文化的系统论观照一、文化系统的构成二、文化系统中的文学艺术第二节 文学的文化制约一、文学静态观照中的文化制约二、文学过程中的文化制约三、文学与平级子系统的相互影响第三节 文学在文化系统中的独特性一、文学是“小文化”二、文学的文化载体功能三、文学的文化超越功能第四节 文学的文化批评模式一、文化批评模式的理论基础与视角二、文化批评模式的特点第五节 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第九章 中国当代比较文学三十年第一节 三十年的纵向发展一、睁开天目走向世界二、回应西方走出躁动三、调整方向立于世界四、总结反思:特征和趋势第二节 基于文学的垦拓与建构一、中外文学关系研究二、翻译文学与文学翻译研究三、域外汉学和形象学研四、海外华人文学与流散文学研究五、新兴的文学与人类学研究六、比较诗学研究第三节 比较诗学研究的发展与现状一、学科定位二、热点透视结语 新世纪的比较文学后记

章节摘录

实感的缺乏往往将研究引向抽象的讨论,而不具备中国的历史经验或不关注当下的问题,那些汹涌流入的西方理论,纵然是真知灼见,也只能是身外之物。对知识的理论性阅读当然是需要的,但对于今天的中国,单纯的理论性阅读并不足取,因为它极易流为空谈。文化霸权和文化多元主义是两个很有“人气”的词汇,但是我们应该注意到,作为“西方中心主义”的“文化霸权”在多大程度上来源于西方?这其中是否隐含着东方学者自我设定的文化等级?此外,众生喧哗的中国知识界,相当多的人不习惯于思考、缺乏独立性、不具备对当下问题的根本性追问。思想的魅力绝不只是学者书房中的顾影自怜或者学术把玩,在这个因迅急发展而常常问题百出的现代世界,一手托世界、一手托中国的比较文学学者就更应该对当前的前沿性问题发问,真诚地体现自己的困惑与焦虑,表述自己的观点和思考,进而得以与世界对话。因为,没有问题意识,没有将世界问题中国化的气度与观念,比较文学或比较文化就没有存在的空间和必要。第三,干预意识。今天,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文化不再是一个轻松娱乐的舞台,已经成了不见硝烟的战场。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时代起,文化就被认为具有教谕与净化作用,19世纪60年代,马修·阿诺德仍然认为文化的概念中包含着隐在的高尚因素,它能减弱或者干脆消灭人类社会的侵害性因素。但互联网、电视等现代传媒的高速发展,已经使问题的复杂性和艰难性远远超出了我们的预期。大众传媒和消费主义成为关注的焦点时,作为思考者、发问者的知识分子必须言说,这个言说不是书斋里的自说自话,比较文学特别应在这个东西方由冲突渐人对话的时代里发出自己的声音,呈现个人化的、民族化的思考。更重要的是,在一个正在急剧变化的时代,知识不应再是“徒为稻粱谋”的手段,关注社会事务的热情不应该成为占有知识之后“富有涵养”的交换代价。如果怀着一颗仙风道骨的心对世界的变化、文化间的冲突熟视无睹,抱着庸俗社会进化论或者简单的文化普遍主义的观点,任其自生自灭,那么就完全丧失了作为一个比较文学学者的特征和存在的理由。清醒的东方视角与中国文化立场,是我们比较文学界普遍需要的意识。只有特别强调这一观念,针对中国的历史和当下的问题才会凸显,才不会追随在西方洪流般的理论之后,将很多真知灼见低级重复成陈词滥调。

后记

有一句关于读书的话,说读书先是越读越厚,接着应该越读越薄。其意无非是读书的开始对各类知识的胃口总是非常之大,但慢慢地,学会选择和消化,能够将“大块头”化解也成为读书的另一番境界。这不无道理,我们想写书也类似,尤其是教材。本书的蓝本有几个:1991年的一本小册子《比较文学探索》,1997年的《比较文学理论与实践》,2000年的《比较文学通论》,都是不断地增删、修改、充实,一本比一本厚,内容也更丰满。只有到现在这一本,删除了大量学科史梳理和案例举隅,比前一本“瘦了身”。但同时,本身不仅增加了更适合教材的“思考练习题”和“学习参考书目”,也增加了一些学科新动态和新成果:例如将部分重要的关键术语标注英文,这无疑更符合这门学问的“世界性”;在媒介学中加入了“译介学”的部分,是因为近年来“译介学”的势头不仅不容忽视,而且已经颇具规模;在“阐发研究”之后加入了“文学的文化研究”一章,是因为比较文学的文化研究趋势使得我们必须认真思考文学与文化的关系,在系统论的启示下把握文学在文化系统中的独特位置和价值,从而对文学的特质获得更加自觉和深刻的认识;此外,我国比较文学已经经历了三十年的发展,对这三十年的演变轨迹和实绩进行梳理,加以审视,以有益于学科的未来发展,这也就有了书中新写的最后一章。书越写越薄,主要是出于两个考虑:一是作为一本教材,我们希望它更纲举目张、线索清晰;二是比较文学作为一门学科,早就超越了争取承认的阶段,一些基本理论、方法、范畴也已取得一定共识,这使我们有可能用更少的篇幅勾画它的轮廓和架构。当然,这并不是说比较文学已经没有讨论的必要或者空间,恰恰相反,随着全球化浪潮的席卷,比较文学的活力、意义、潜能已经显得越来越巨大,这也给这门学科带来了“新的增长点”。

编辑推荐

《简明比较文学原理》:博雅大学堂·中国语言文学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简明比较文学原理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