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拷问

出版时间:2011-12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江荣海  页数:382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江荣海主编的《传统的拷问: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现代化研究》内容简介: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的许多观点,如和谐理念、忧患意识、人格尊严、以民为本、求贤纳谏、义利关系、政治合法性、教化之道、孝亲伦理、官民合治、义务对等、宽容仁智、以德治国、严于律己、修身自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公利优先、公平正义等都具有超越历史时代而蕴含普世性、永恒性的价值,与现代的政治理念不相冲突。即使在实践的层面形成的实际专制制度,也并不是儒门思想家的初衷,而且这种制度的弊端也一直受到思想家们的非议,并在明清之际形成了一股强烈批判君主专制的思潮。《传统的拷问: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现代化研究》至于广大的农民的权力依附或权力崇拜心理意识和士大夫的双重性格虽然有维持社会稳定的积极意义,但显然对当代政治发展也有很大的负面作用,需要在现实的政治条件下通过法律制度的建设予以改造和转化。

作者简介

江荣海,北京大学博士。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中国政治思想史和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教学和研究工作。自著或合著的著作有《玄学及其对政治影响之研究》、《中国政治思想史九讲》、《20世纪中国思想史》、《现代中国政治思想流派》、《从孔子到毛泽东——中国政治思想撷英》等,以及有关中国思想文化的论文若干。

书籍目录

总论篇
散论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
政治思想篇
儒家不主张君主独裁专制
论儒家的功利思想
先秦儒家的政治哲学
政治统治篇
中国古代帝王政治文化传统及其现代转化刍议
论“以德治国”的操作合理性
政治情感篇
中国传统农民的政治情感及现代转化
也谈传统中国农民的政治情感及其现代转化
政治人格篇
作为政治人格的狂狷、乡愿与伪君子——以晚明东林诸君见解为据
中国古代士大夫政治文化传统管窥
政治意识篇
试论先秦儒家的忧患意识及其现代转化
中国化的宽容与和谐——从传统到当代的政治文化整合
文化冲突篇
近代中西政治文化冲突对中国政治现代化的影响——中国早期资产阶级改良派政治思想透视
治理比较篇
中国社会结构与社会意识对国家稳定的影响——以中国国家强制职能的发展为视角
启示篇
教化之道:传统中国的政治社会化路径析论
刍议先秦法家政治文化中的合理因子及其现代启示
中国古代“天学”理念与政治合法性信仰的建构
论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对当代政治发展的意义
研究方法论
“知识论”在中国传统政治思想史研究中的意义——为什么需要对中国政治传统做“知识的拷问
中国思想研究的独特视角——从《知识与文化》看“中国思想”研究之方法论问题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包括国家安全机制、保持秩序的机制、经济福利制度、学校教育制度等。但由于儒家在价值体系中对安全、秩序等民生最基本要素的忽视,而产生了明显的制度设计缺陷。首先,安全是国家存在的前提,是政治的基本问题,从逻辑上讲也是儒家政治思想之价值体系的一部分。因为如上文所述,安全是关系到民众道德培养之生活环境的一部分,所以也是政府应当改善民众生活环境这一职责的一方面。但是实际上,儒家很少谈论安全及与之相关的军事问题。虽然孔子本人“能执干戈,以卫社稷”,冉有的军事才能也是“学之于孔子”,但包括孟子在内,儒家对于能够长期保证国家安全的制度设计几乎未置一词。儒家认为在国际竞争中“仁者无敌”,即统治者的仁政可以保证国家的富强。但问题在于两方面:一是,仁政虽可以使民众富足且“孝悌忠信”“出以事其长上”,但是民间的财富必须聚集于国家,民众的忠信必须转化为服从,才能满足军事与安全的需要,这种聚集和转化就要求一个主权机关和相应程度上的公共权力,但儒家并没有根据上述需要明确设定君主作为其理想主权者的权力范围;二是,即便仁政能够保证国家安全,那么什么又能保证君主必须实行仁政呢?除了君主自身的“不忍人之心”,儒家并没有提出任何外在的约束和保障机制。这都是儒家在安全问题上的制度设计缺陷。

编辑推荐

《传统的拷问: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现代化研究》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传统的拷问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条)

 
 

  •   对中国传统文的见解可以借鉴。
  •   传统文化有精华有糟粕,对精华部分我们应该珍惜。
  •   北大的书一向都比较贵,但这本书很是一般,编的论文集,这些论文在知网上都可以下载。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