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旗人艺术-岔曲

出版时间:2007-12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金启平,章学楷  页数:335  
Tag标签:无  

前言

  前言  岔曲是清代旗人的艺术,郑振铎先生称其为可怪的、漂亮的新体诗。溥叔明先生说岔曲“实近代俗曲之最雅者。予髫龄即深喜之,以其束缚少而变化多也。以言其词,则字句之多寡长短,押韵之或平或仄均无定式”,“以言其调,则因字而为腔,不因腔而填字”①。姑妄云之,岔曲类似于现代流行歌曲,所不同者因世事不同,乐理不同,生活观念以及内容或不同或有别矣。  岔曲盛行于清中期,且经久不衰,当时举凡京城人家宴聚喜庆,常邀擅此道者赓歌。由于得到了清廷的支持,那些喜爱岔曲的旗籍子弟也以此为荣,称作票友。其词亦雅亦俗,上撰自名公巨卿,逮诸文人墨客,下至衢巷之语、市井之谣,无所不涉及,无所不包容,或吉颂或闺情或世风或缀言或感怀或改古人文赋,“风花雪月之词,登山临水之作蔚然并兴”②。岔曲有小岔、中岔、长岔,少则几十字,又称六八句脆唱,多则数百字,也有千余字的岔曲。每首均不留作者姓名,但绝大多数岔曲或雅驯或真挚或奇俊,既不知费去了多少文人心血,传递和积淀了当时文化上的情结和关怀,又体现了北方民族的粗豪、自然和洒落,往者流行岔曲之多有比之“树叶之谚”③。清末票房凋敝,岔曲亦随之式微,但是,随着票友们的纷纷下海,岔曲之声不绝,与京畿种种适观适聆者斗奇争妍。赵俊亭先生①说:“八角鼓一门尤为北京特有之曲词,津门虽盛发源始自北京,荟萃之地洵非虚言。每上场必先唱一段名曰岔曲,声调铿锵词句幽雅,皆爱好者文人消遣之作也。”留及至20世纪50年代,很多京城旧人尚喜、尚能歌之③,但自20世纪80年代,这门艺术实如荒草,自生自灭。在田野访谈中知,20世纪50年代前从师聆教、颇通此艺者,现京中仅数人而已。我慨叹其凋寂将消,故与章学楷、杨世安二位先生爬梳旧本,搜民间所藏,个中滋味,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本书之旨归乃如实辑录、理其大观,分为“前言”“岔曲研究”“岔曲曲目汇编”“岔曲曲词选录”“附录”五部分。  “前言”包括了凡例:  撷取之岔曲取自《霓裳续谱》④《白雪遗音》⑤《车王府曲本》⑥《升平署岔曲》⑦《别茔堂》⑧《百本张》⑨《百万句全》⑩《岔曲选录》⑾岔曲选集》①《岔曲六十九种》②《另有一种情》③《岔曲八十六支》④《岔曲三十九种》⑤《岔曲汇编》⑥《岔曲二十九种》⑦《曲辞》⑧,以及民间藏本如《岔曲选存》《蕉雪堂》《学敏堂抄本》等数十种,上限为清中叶,下限为20世纪60年代前后历百数十年的岔曲内容。  “岔曲曲目汇编”“岔曲曲词选录”以首句为题,以起句头一个字为准,按笔画依次排序,笔画依循1990年12月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辞海》缩印本;  “岔曲曲目汇编”记录首句,但不注其出处;“岔曲曲词选录”注其出处;  凡有曲名者均标明,“岔曲曲词选录”中曲词之曲名为同字号楷体,加括号;  选录之曲词的“过板”“卧牛”一一标明,加括号;《升平署岔曲》曲词因多不能歌,故选自《升平署岔曲》者不再标注“过板”“卧牛”,用“·”标示“卧牛”;  辑录之曲目和曲词,对原本抄写之讹误,在理由充分的情况下采取径改法,不另说明;对属于疑或似之间的,又没有确切的把握,则仍其旧,不作更动;  以改成简体字、统一异体字、不通假为原则,加现行标点符号,横排。  “岔曲研究”一文撰自章学楷先生。章学楷1935年生,满族,北京人,师承赵俊亭,德俊峰,后列入谭凤元门墙。该文对岔曲形成、发展、格律、演唱形式进行了研究,对岔曲曲词作了分类和剖析,对八角鼓票房的建立、过排、走局等活动作了论述。  “岔曲曲目汇编”共辑录岔曲1289首。傅惜华先生所编《北京传统曲艺总录》(中华书局,1962年第一版)为继承与整理中华民族的民间文化遗产做了杰出的工作,该书收录的岔曲曲目(卷一至卷三)1026首。傅惜华先生辑录的特点是:1.钩稽出处;2.有时以首句为题,有时以曲名为题。但因同一首岔曲可以不同的方式出现,故有重复。比如“似松不露松一支”(曲名,第51页)与“赞松一支”(曲名,第192页)与“形似老龙蟠(盘)一支”(首句,第55页)实为一首岔曲。我们因为严格遵循“首句为题--曲名--第一乐句”之规则,所以避免了同一首岔曲的重复出现。傅惜华先生辑录的岔曲曲目很多我们查检不到,并且与“往者流行岔曲至多,有比之树叶之谚”①亦远矣。  “岔曲曲词选录”共收录598首。我们把岔曲内容分为九类:景物类、赞咏类、文赋类、闺情类、遣怀类、故事类、吉颂类、世风类和缀言类,并依此选录曲词。所收录曲词既有名段和文人雅作,又有吉颂之辞、衢巷之语、市井之谣,严格遵循如实辑录,理其大观之旨,不拘泥于雅驯,不拘泥于今“不能歌”②。我们所以这样考虑,是想把岔曲实事求是地展示出来,为整理北京特有的这一文化遗产准备一些条件。  “附录”收有《霓裳续谱》之王廷绍序、《白雪遗音》之华广生序、《升平署岔曲》之齐如山序和原北平故宫博物院文献馆的引言、《升平署岔曲(外二种)》(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中“升平署志·升平署始末”、《岔曲选存》之溥叔明序;另,曲者歌也,故收有六首谱上简谱的岔曲和一首《北平俗曲略》中的工尺谱。  世易时移,岔曲从北京人的文化生活中远去,作为满族文化虽然独具标格,今却鲜为人晓,姑试云之。  岔曲迄今已两百余年,盛行于清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朝的京城内外,又在20世纪30~40年代再展风华,故容纳、积淀的文化理念、生活情景、历史消息是非常丰富的,是研究北京历史文化的一个窗口,也是寻索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窥点。  窃以为岔曲独具标格处有二:其一,“卧牛”。“卧牛”一词,技师相传,停顿的意思,满语音、蒙语音均无此义,故有言源之古建,或依声托事或依循象意。《升平署岔曲·引言》中说:“盖度曲至此处,一字重唱,故为顿挫,以便引起下文。”“卧牛”或叠字或不叠字(参见“岔曲研究”),但如果一首曲子没有“卧牛”,就未必是岔曲了。其二,岔曲讲求京腔京味儿,就是说唱岔曲要用北京话。北京话属北方方言,但绝非仅是语音问题,也包括北京人常用的土话、谚语,乃至语境。齐如山把此称为字眼,认为只有用这些字眼才能把那种情景、神态、心路描摹出来,如果不弄懂那些字眼,言语的精神便不能彻底地了解。他说:“就是极平常话,看着好像极普通,其实也有它特别的意味,特别的地方性。比如:《红楼梦》中第十六回凤姐对薛姨妈说'可不是呢',《儿女英雄传》第三十七回长姐看见程师爷之后,说'这是怎么话说呢',《品花宝鉴》第十一回荷珠摇头说道'不稀罕'等等的,这些句子乍一看,仿佛平平无奇,其实,它真正能够把各该人的心思神气描画得出来。”①在岔曲中,北京土话不时点缀其中,尤见于世风类和缀言类的岔曲,或盎然生趣,或引起聆者共鸣,或令人忍俊不禁。这些字眼能入木三分,能意味绵长,是因其所见者真切,所会意者深透。  小曲历来被人看不起,也为斯文所轻,然今涉足其间,却颇有读《庄子·秋水》篇之感触。窃以为,传统文化少宏大叙述可能与汉字的构建风格有关,也与因此而追求意须称物、文须逮意的境界有关,因为即使小曲,像岔曲,也同样具有这样的人文精神。比如“换解罗裙带”一曲(参见“岔曲研究”),词中仅仅因为用了“忙”“拽”“慢”“茶”这样几个字,竟把这位俏妇人描摹得出神入化;比如“过山林狂风如吼”(风雨归舟)一曲(参见“岔曲研究”),曲词本来就像一幅山水画,而那个“贪午睡的小牧童儿”的现身,竟然使这幅山水画一下子活了起来。这种通过几个字或者通过某一插叙,就能使意境迥然、更富情趣,进而言之,使其文更为深透的文化现象,在现在的宏大叙述中是很难看到的。  随着北京的都市化进程,北京传统世俗生活中的许多观念被解构了。值得注意的是,被解构了的观念未必都是没有生命力的和过时了的,但在这一进程中,却渐渐遗失了文化传统赋予存在的某些生命智慧。岔曲中有吉颂词,比如“一门五福”“天假良姻”“画堂欢庆”“福字安康”等,《升平署岔曲》序中亦云“可谓尽颂祷之极至”。愚痴长数十余年,曾以为颂祷之类纯属粉饰旧世升平或歌功颂德,不屑一顾。其实,这是一种偏见,有违人类的智慧。孔子说:“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②人们逢年过节或遇有喜庆去祈求吉祥,古往今来的人心是一样的,中西也没有区别。所以,说吉祥话不仅是礼的内在要求,也是善的现身,尤其是在现在一个安定的和构建和谐的人文环境里,祈祷和平、冀望福祉、谋求发展,是社会的共识。儒家在此处抬出“诚”,是说无论内省自身还是及于他人、社会、自然,都要真实无妄,不自欺不欺人,此亦善也。岔曲不刻薄吉祥,不诅咒生命,不尖酸喜庆,恰恰体现了传统的一种生命智慧。  岔曲中的世风类、缀言类多俚言谚语,多市井之谣,其风格与文赋类、赞咏类、吉颂类迥异,或唱出道里山川、民风物产,或记录节日习俗,或绘出此情此景,或传播历史知识,即使是满语、蒙语也有立足之地,内容十分丰富。例如“今日下班儿”一曲(参见“岔曲曲词选录”),写的是京中一位小官盛夏到京城外散心时所见所闻。这首曲子土气十足,但又那么怡然自得。人怡然自得,那辽远的晴空、郊外的野景、浓荫中的茅店、正当时的虫蛙也是那么的怡然自得。这种情景在现代的都市生活中绝难体会得到了。人们或许能通过遗失着的小令、俗曲,去探寻、追问生活本身,应该说这首土气十足的岔曲意蕴是很深的。  排遣、宣泄人在世间的焦虑、不安、寂寞.、孤独、失意,放任于自然,旷达于山林湖河,这类曲词在岔曲中是十分亮眼的。这样的人文观念在传统文化中也占有重要地位:道家崇尚自然,佛门超凡出世,其实儒学也不缺乏这样的思想①。士大夫津津于此,以求与仕途互补,渔樵耕牧亦然,随缘顺生,安之于命,更得自然之神髓。这类岔曲虽然缺少震撼力,缺少庄子深沉的批判精神,没有曹雪芹那种使人潸然心碎的述说,但是恰恰因为如此,反而使其生活的含量更高,更能为世俗生活认同和接受。例如“秋水长天”②一曲颇有陶渊明的意境,聆之焦虑释然,精神一爽,放松了压力,调节了心理,翌日推门可见“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例如“悟透浮生”③一曲,其之潇洒之不俗令人堪羡。这类曲词或其趣绵长,或畅叙幽情,或珍惜当下生活,或与倦鸟孤松争韵,特别是不求伤悲的心路是岔曲能在京畿这片人杰地灵的土地上绵延不断的重要原因,这不仅是岔曲的独具标格之处,也为诸小曲小令之冠。  适逢盛世,挖掘、梳理传统文化,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曲部其一也。  以文化言,岔曲从多个方面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心路和人文关怀,这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实有启发性;以史料言,岔曲堪称百科,提供了研究北京的资料,尤其是曲词中留下来的历史情景和历史动感实为珍贵;以遗产言,七十余年前齐如山即慨叹岔曲曲词散失难得,今天如果不注意它,难免烟消云散的命运,无论文化上抑或情义上,都可惜了。  我们尽了心力,仍有缺憾,间有讹误,敬请谅解。  2006年8月16日于海淀大有北里

内容概要

  “岔曲”是清代满族文化或者说是八旗艺术的代表之一,是形成于清代中期的曲艺曲种。它由民歌及戏曲高腔中的曲调发展而成。曾在军中传唱,后流入北京,为旗籍子弟所喜爱。他们在演唱中,逐渐把基于民歌时调形式的岔曲,发展成为最具民族风格和艺术特色的一个独立的曲种。继而在岔曲的基础上,发展形成了北京八角鼓艺术体系。  《北京旗人艺术:岔曲》比较完整地收录了岔曲曲目和曲词,追溯了岔曲艺术的历史,并梳理了不同时期的发展形态,介绍了近年国家对岔曲艺术的保护措施,在整理传统文化、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具有重大意义。在收录的曲词中,有的表现了老北京下层生活的实景,展示了老百姓生活的历史,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作者简介

金启平,男,满族。1947年生于北京,1978年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获学士学位。现供职于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多年从事哲学编辑工作,数次获奖,发表论文多篇。参与阎崇年先生主编的《20世纪世界满学著作提要》的编辑与撰写,对北京的满族作了两年的采访调查。章学楷,男,1935年生于北京,满族,北京市曲艺家协会会员。自幼喜爱八角鼓艺术,曾师从赵俊亭、德俊峰先生。以演唱岔曲、牌子、快书知名,尤以联珠快书著称。现致力于曲艺理论研究和创作。著有《联珠快书》等。

书籍目录

前言 第一编 岔曲研究第二编 岔曲曲目汇编第三编 岔曲曲词选录附录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岔曲相传起于征金川时,军中有宝小岔者创为此调,故名其调日岔曲。后盛行都中,撰词之旨以写景为主,或闺情,或咏物。或写山林隐逸之事,或改古人文赋.大要出入于诗词之间,实近代俗曲之最雅者。阿桂平定金川后奏凯还朝,岔曲也随之传人了北京,军民百姓相互传唱,嗣后传入宫中,得到了乾隆皇帝的嘉赏,允许旗籍子弟在外演唱,在宫中则另制曲词,由南府太监歌演。如《升平署岔曲》引言之所述:班师后。从征军士遇亲友喜庆宴聚,辄被邀约演唱。嗣后流传宫中,高宗喜其腔调,乃命张照等另编曲词,由南府太监歌演。尝于漱芳斋、景祺阁、倦勤斋等处聆之,盖室内均有小戏台,颇便演唱此类杂曲也。至同光时,慈禧后尤嗜八角鼓曲词,曾命内务府掌仪司挑选旗籍子弟擅长此道者。入宫授太监演唱,名日教习,赏给升平署钱粮。据传内务府掌仪司的档案中存有经乾隆皇帝批谕,下传达到左右两翼的“龙票”。其内容大意是,上至皇亲贵胄,下至贩夫走卒,都可以自由组织演唱岔曲等活动。用以夸耀大清盛世,歌舞升平。喜好岔曲的八旗子弟皆以此为荣,称作票友。岔曲有了清廷帝、后的喜爱和支持,皇亲贵戚、士大夫在内的八旗子弟的传播演唱,很快传遍京畿各处,吸引了社会上不同阶层人士的参加,促进了岔曲的普及和发展。演唱中票友们相互间各展才华,标新立异,百花齐放。他们编作新词,谱制新曲,稚调俗腔相互兼容,自娱娱人,雅俗共赏,一时盛极。自嘉庆、道光以来京城百姓几乎无不识岔曲者。至此原本基于情歌小调范围的岔曲,已发展成为题材内容广阔,结构、韵律、板式、音乐、伴奏和演唱形式等都有严格规范的一个独立的艺术形式,独领风骚于京城。据清末老年票友所说:“早年岔曲犹如树叶之多”,虽是句夸大之辞,但凭传留下来数以千计的曲词,也可说明早年岔曲流行之盛况。自咸丰、同治朝以来,子弟八角鼓票房林立,立排传习,或应茶社之邀,或为亲友之请,走局演唱。

编辑推荐

《北京旗人艺术:岔曲》是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版的。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北京旗人艺术-岔曲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条)

 
 

  •   看上去很好 ' 希望多些类似活动 值得购买的书
  •   很不错的一本书 喜欢传统艺术的朋友一定别错过。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