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

出版时间:2012-2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孔宪臣,何瑜 主编  页数:323  

内容概要

  宏观经济学是能够让许多人感到困惑的课程。一位在读博士曾提出这样的问题:“既然模型有那么多脱离现实的假设,我们为什么还要学习它?”老师们也会困惑:“为什么学生对这么有用的课程不感兴趣?”问题的关键在于缺乏一本联系实际的教材作为老师与学生沟通的桥梁。据我们在国外留学的经历,西方国家的宏观经济学大部分乃至绝大部分篇幅用于联系实际,这与我国目前的做法形成鲜明反差。目前,宏观经济学的地位已经发生本质性的变化。人们已经承认西方经济学具有合理的内核,这些科学的方法可以用来分析中国的问题。在这种认识的基础上,《宏观经济学》争取做出三个特色:(1)从始至终提供可供联系实际的数据。(2)以某些节专门讨论我国的宏观经济政策实践。(3)在题库外单设联系我国经济的思考题。

书籍目录

第1章 宏观经济学导论
 1.1 什么是宏观经济学
  1.1.1 宏观经济学的定义
  1.1.2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1.2 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1.2.1 充分就业
  1.2.2 物价稳定
  1.2.3 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1.2.4 国际收支平衡
  1.2.5 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之间的矛盾
 1.3 宏观经济学理论框架
  1.3.1 从局部均衡分析推进到一般均衡分析
  1.3.2 从静态和比较静态分析推进到动态分析
 1.4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1.4.1 数理分析
  1.4.2 经济统计分析
  1.4.3 经济计量分析
  1.4.4 掌握宏观经济学分析方法的几点建议
 1.5 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联系和区别
  1.5.1 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
  1.5.2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是互补关系
  1.5.3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都属于实证分析
  1.5.4 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区别
 (本章提示)
 (学习与创新)
 (题库)
第2章 国民收入核算
 2.1 国内生产总值
  2.1.1 国内生产总值的定义
  2.1.2 理解GDP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2.1.3 用美元表示的GDP
  2.1.4 实际国内生产总值
  2.1.5 绿色GDP
  2.1.6 人均GDP
 2.2 生产法GDP核算
  2.2.1 生产法概述
  2.2.2 生产法中的部门划分
  2.2.3 生产法的工业产值核算
  2.2.4 实证数据:中国生产法核算的GDP
  2.2.5 三次产业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拉动
 2.3 收入法GDP核算
  2.3.1 收入法概述
  2.3.2 中国收入法GDP构成项目
 2.4 支出法GDP核算
  2.4.1 支出法概述
  2.4.2 居民消费支出
  2.4.3 政府消费支出
  2.4.4 私人总投资支出
  2.4.5 货物和服务净出口
  2.4.6 最终消费支出
  2.4.7 实证数据:中国支出法核算的GDP
  2.4.8 三大需求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和拉动
 2.5 国民收入核算中的其他总量
  2.5.1 国民生产总值
  ……
第3章 两部门经济中的收入决定理论
第4章 三部门和四部门经济中的收入决定理论
第5章 货币与货币创造
第6章 利率决定及利率对投资的影响
第7章 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
第8章 财政政策
第9章 货币政策
第10章 总供求模型
第11章 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
第12章 经济周期理论
第13章 经济增长
第14章 汇率基础
第15章 汇率理论与实践
第16章 国际收支理论
第17章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
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1995年修订后的工业总产值(新规定)包括三项内容:本期生产成品价值、对外加工费收入、在制品半成品期末期初差额价值。  本期生产成品价值指企业本期生产并在报告期内不再进行加工,经检验、包装入库的全部工业成品(半成品)价值合计,包括企业生产的自制设备及提供给本企业在建工程、其他非工业部门和福利部门等单位使用的成品价值。本期生产成品价值的计算方法是:自备原材料生产的产品的数量乘以本期不含增值税的产品实际销售平均单价,加上会计核算中按成本价格转账的自制设备和自产自用的成品以及按成本价格计算生产成品价值。生产成品价值中不包括用订货者来料加工的成品(半成品)价值。  对外加工费收入指企业在报告期内完成的对外承接的工业品加工(包括用订货者来料加工产品)的加工费收入和对外工业修理作业所取得的加工费收入。对外加工费收入按不含增值税(销项税额)的价格计算,可根据会计“产品销售收入”科目的有关资料取得。  对于本企业对内非工业部门提供的加工修理、设备安装的劳务收入,如果企业会计核算基础较好,能取得这部分资料,而且这部分价值所占比重较大,应包括在对外加工费收入中。  自制半成品在制品期末期初差额价值指企业报告期在制品期末减期初的差额价值,该指标一般可以从会计核算资料中取得。  生产法工业增加值的计算方法为:  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值一工业中间投入+应交增值税  工业中间投入是指工业企业在生产活动中消耗的外购物质和对外支付的服务费用。服务费用包括支付给物质生产部门(工农业、批发零售业、建筑业、运输邮电业)的服务费用和支付给非物质生产部门(如保险、金融、文化教育、科学研究、医疗卫生、行政管理等)的服务费用。工业中间投入的确定须遵循以下原则:必须从外部购入的并已计入工业总产出的产品和服务价值;必须是本期投人生产、并一次性消耗掉(包括本期摊销的低值易耗品等)的产品和服务价值。工业中间投入包括直接材料费用、制造费用中的工业中间投入、管理费用中的工业中间投入、销售费用中的工业中间投入和利息支出五个部分。  新规定的工业总产值按不含增值税的价格计算,原规定则按含增值税的价格计算。因此,在按新规定计算增加值时要加上增值税。  ……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宏观经济学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