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头儿汪曾祺

出版时间:2012-1  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  作者:汪朗,汪明,汪朝  页数:442  
Tag标签:无  

前言

我们管爸爸叫“老头儿”    老头儿,是汪曾祺在家中的“别号”。妈妈这样叫,我们三个儿女这样叫,就连他的小孙女也这样叫。有时外人来了,我们在言谈话语之间,一不留神也常把“老头儿”冒了出来,弄得人家直纳闷:这家人,怎么回事?没大没小。    没大没小,是爸爸自找的。他一向主张父母与子女之间应该平等相处,从不讲究什么父道尊严。他甚至还写过一篇《多年父子成兄弟》,说什么“我觉得一个现代化的,充满人情味的家庭,首先必须做到‘没大没小’。父母叫人敬畏,儿女‘笔管条直’最没有意思。”有这样一个爸爸,不叫“老头儿”实在有点对不起他。    “老头儿”之称呼用于汪曾祺,是在他尚未到60岁时。后来他虽然戴上了“著名作家”甚至“著名老作家”的帽子,参加各种活动被人恭恭敬敬地称为汪先生、汪老师、汪老,但是在家人中问,他始终只是“老头儿”,平平常常,随随便便,还经常受点打击。孙女小时跟安徽小保姆念歌谣:“老头子,上山抓猴子。猴子一蹦,老头儿没用。”老头儿凑过来插话:“猴子没蹦,老头儿有用。…‘不对不对,老头儿没用。你这个老头儿就没用!”“没用就没用。”老头一缩脖子,笑嘻嘻地走了,继续写他的文章。    “老头儿”文章写得好,全家人都同意。惟一投反对票的是孙女:“爷爷的文章一点也不好,和别人的不一样,没词儿!”当时她上小学,老师让班上的同学从名著巾找点花哨的词藻用在作文中。她很用心地在“老头儿”的文章中找了半天,毫无所获,于是很恼火。“老头儿”听了哈哈笑:“没词儿,好。”    “老头儿”成了名人之后,写他的文章有不少,有些我们看了直纳闷:“这说的是谁呀?这么高大?是不是还有个汪曾祺?”还有的简直就是瞎编故事。“老头儿”在世的时候,对这些故事往往一笑置之,不去计较。可如今,我们做子女的觉得,还是应该让人知道我们眼中的汪曾祺是什么样子,这个“老头儿”未见得高大,但比较真实。    真的要提笔写东西了,我们兄妹还真的有点怵。在“老头儿”心里,我们都不是干这行的料,借用他评论别人的话——不是嗑这棵树的虫。这一点,虽然他没明说,但我们却心知肚明,不然岂不枉当了一回汪曾祺的儿女。尽管如此,为了还“老头儿”一个真面目,我们还是尽力把这件事完成了。文章大致分两部分,《岁月留痕》主要把“老头儿”的一生简要梳理一番;《往事杂忆》和《我们的爸》写的是我们与他生活几十年中的一些片段。如果有人看过之后觉得还有些意思,我们也就知足了。    时间真快,爸爸走了十几年了。他要是还在,今年该是91岁了。多想当面再喊他一声——“老头儿”!    汪朗  汪明  汪朝    2011年11月

内容概要

  《老头汪曾祺:我们眼中的父亲》是一部人物纪实类读物。汪曾祺是个作家,在儿女们眼中他是一位好父亲,爱家,爱孩子,爱写作,爱画画,爱做饭;性格平和,处事低调。同时也有缺点,爱抽烟,有酒瘾。这本书表现出来一个本真可爱的汪曾祺形象。

书籍目录

引子
我们管爸爸叫“老头儿”
岁月留痕
爸爸的身世
上学只有文科好
“夜猫子”最怵英文、体育
“高射”过闻一多先生
“比汪曾祺写得还要好”
习作得了120分
吃饭馆泡茶馆,苦中有乐
五年也没捞上毕业文凭
汪曾祺认识了施松卿
妈妈的档案
京沪之间的落魄才子
没能“混进”革命军队
救活没腿儿的“死马”
写过一篇表扬稿
写了几句词儿,认了几个人儿
三生有幸当了“右派”
随遇而安的三年
三篇小说与三个剧本
从《芦荡火种》到《沙家浜》
站在政治漩涡的边缘
赶进小楼成一统
稀里糊涂上了一次天安门
深受“三突出”之苦
几度改写《杜鹃山》
大乱十年成一梦
赋闲两年写闲篇
60岁后又成了作家
写了个小和尚的恋爱故事
老头儿成了“下蛋鸡”
一辈子只会写短篇
只写自己熟悉的事
搂草打了只肥兔子
也写书评也作序
“老头儿”三杂
误打误撞成了美食家
和京剧较劲,一拳打在城墙上
写话剧写电影一个没上演
集淡泊与执着于一身
“老头儿”如何看“老头儿”
往事杂忆
我们的爸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在爸的许多文章里,都提到过他的父亲——我们的爷爷。我对“爷爷”这个称呼很生疏,他在我们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我们没有见过他,父母也基本上没怎么提到过他。“文革”中,我知道了爸的出身是地主,这让我觉得很不光彩。对那个“爷爷”就更不感兴趣了。直到改革开放以后,爸在文章里写了一系列关于家乡的事情,我们才知道爷爷是个很有意思的人:他读过旧制中学,在学校里是个活跃的运动员;练过武术,会骑马,会游泳;会很多种丝竹乐器;会画画,会刻印;会糊风筝,放风筝;会做各式精致的玩意和手工,是个非常聪明而又心灵手巧的人。他性情随和,待孩子很平等。小时侯爸唱戏,他拉胡琴;爸画画,他在一旁看;爸上中学时写情书,他在一边瞎出主意;父子俩烟酒不分家,他还说“我们是多年父子成兄弟。”爸三岁丧母,父子间的感情是很深的。爸的青年时期有一个阶段好像他们父子关系不睦,有点紧张,弄不清到底是什么原因。可能是家庭琐事,也可能是爸青少年时期的逆反心理所致。现实生活不可能像父亲文章中写的那样,一片温馨,毫无芥蒂。爸十八九岁离家到昆明投考西南联大,正在抗日战争时期,音信阻隔,没有回过家乡。后来家里的景况很差。他的父亲解放后先是在县医院做眼科大夫,后来1959年“肃反”时被抓起来到劳改农场劳动,半年后因为年老多病放回家,没过多久就去世了。

后记

感怀    齐方    直到现在,我们一大家子人凑在一起的时候,还是习惯把作家汪曾祺先生叫作“老头儿”,好像其他任何叫法都显得不够顺溜、亲近、自然,显得生分,没有家庭气氛。    我上初一那年,老头儿连个招呼都没有跟我们打,就突然飘离了这个世界。    在上高中之前,我对老头儿的记忆只停留在他的烟、他的酒,他的菜、他的饭,以及家人对他的玩笑、外人对他的赞誉,和与他没大没小地厮混的片段上,但在那之后,所经历的种种,让我不知是该叹息声:“惜哉!”还是该嬉笑句:“缘,妙不可言”。    高中,我的偏科倾向越来越明显,文科像情人,理科似仇敌。理科成绩可以用“且战且退,涉险过关”来形容,而文科却是风景独好,捷报频传,作文常被当成范文。在那段纠结的日子里,我“阿Q”地想:老头儿数学也不怎么样,这是遗传啊遗传。    大学,我考入了前身为国立艺专的中国美术学院,这是老头儿当年在昆明欲投考的学校之一,后来他被西南联大录取。可是已经成了著名作家的他却一直对没能进入美术学院无法释怀。站在校门口,我得意地想:我考进了老头儿曾经神往的学校呐!    大一,期末的作业是写一篇中国古代画家的介绍,并模仿一幅这位画家的作品。我选了倪瓒,文章写的很顺利,但临画时却犯了难。随一位国画系的同学学了近两个月的水墨,才勉强交差。之后在老头儿的文章中居然看到了倪云林,还提到他早年临过倪的字!我后悔地想:要是小时候向老头儿学点中国画和画学理论就好了!    随学校去苏北考察时,我专程到“富春茶社”吃扬州干丝,茶社墙上嵌着一幅老头儿的书作,于是好感倍增。干丝很好吃,却不是老头儿做出的味道。没有记忆中的鲜美,没有记忆中的欢畅,更没有记忆中老头儿那一脸得意的笑容。我默默地想:早该珍惜的!    做毕业论文时,我的选题是“华嵒与扬州八怪的交往关系”,研读了大量的关于扬州八怪的古论今书,当然也看到了老头儿论述华新罗、金冬心、郑板桥的文章,于风趣的文字中领略到他精到的见解。我郁闷地想:为什么当初没问一句老头儿对扬州八怪的看法呢?这得是多高级一论文参谋啊!    现在,已工作的我,对老头儿的学识有了更深的了解,正在学着从他的字里行间汲取营养,享受快乐。有时候读着他的文章,似乎看到他的表情,听到他的声音,会忍不住会心地一笑。我理解了人们推崇他、喜爱他的缘由,对名叫汪曾祺的这位老头儿,我这个外孙女也开始崇拜了。    篡改一句电影《甲方乙方》中的台词,老头儿已经去世14年了,我十分怀念他。    2011年12月

编辑推荐

《老头汪曾祺:我们眼中的父亲》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老头儿汪曾祺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52条)

 
 

  •   第一次读汪曾褀先生的文章是1998年,那时候没想到汪先生已然作古;读《汪曾褀全集》是2003年,通过汪先生的文章,对他本人有了感性的认识;2009年才知道有《老头汪曾祺:我们眼中的父亲》一书,百般求索,终于无得。现在,最新版的书面世了,我们怎么能够放弃这次机会?
  •   好版本,读来舒服。这本书表现出来一个本真可爱的汪曾祺形象。
  •   汪曾祺的三个孩子怀念父亲的文章结集,多方位回忆父亲在家中的种种趣事趣闻,对于了解汪曾祺的为文和为人很有帮助。
  •   汪曾祺先生是我非常喜欢的作家~这个他的儿子们回忆他的书想买好久了~终于在当当找到了~很好~物流很快~书也是正版~
  •   挺厚的,装帧特别好,内容也丰富多彩,很喜欢汪曾祺,很有兴趣~打折的时候买特别超值!很有收藏价值!
  •   把汪曾祺的一点一滴都刻画得入木三分。
  •   老版没收到。终于等到新版本了。
    装桢不错,还编入了大量的书画作品。
    留得一份平常心,读汪曾祺的书,品一脉书香,真是一份奢侈。
  •   从儿女的角度诠释父亲的一生,从别样的侧面了解一代大家人生。
  •   好极了,物流也快
  •   读了一点,感觉不错。
  •   子女写父亲的,文章比不上父亲,情谊浓浓。
  •   据说简直就是汪曾祺写的:)
  •   真是汪老的三个子女写的,不错,喜欢汪曾祺的不要错过!
  •   了解汪曾祺。
  •   还可以吧,值得看看。
  •   有个疑问,为什么国内出版社,鲜有精装书问世呢?
  •   书中插图精美,内容也没意见!
    但是字体太小了,边距很大,干嘛不再大点字体,书就给人看的,搞什么花样!看得我头晕脑胀的!无法看!
  •     因为喜欢汪老的文字,所以对他的八卦故事也格外着迷。这本书是他三个子女的回忆之作,一般来说我对这类的书并不怎么感兴趣。但能让他写过《多年父子成兄弟》的孩子,回忆文字一定会不一般。他们写父亲既没有为亲者讳的毛病,更没有一味夸大。他们只是写父亲——一个有趣、有情、更有种的老头。子女的文字,往往能透露些外人难以道来的内容。尤其喜欢汪老的“自大”:高尔基的像不挂了,该挂我的了。不但这样说,而且还真这样做。他是文艺旗手江青同志控制使用的“得力助手”,虽然有这么多条条框框,可《沙家浜》《杜鹃山》还是别有一番味道。江霸道,也谦恭。否则,那只出了2000本的《毛选》是不会赠给汪老的。于会泳——那个特殊时期的是大红人,他怀疑过汪的文学水平,汪翻开《杜诗》给他顶了回去。可,于部长竟没有报复一下他,恃才傲物汪某人,奇怪啊。时过境迁之后,这两人都成了百无是处的妖魔人物,汪对前者的评价是:“懂戏”。对后者,充分肯定了其对音乐的贡献,还因为于被剥夺了署名权而耿耿于怀。  一位外国评论家说过,汪的文字总与水相关。其实他的性格更与水息息相关,故乡高邮、负笈昆明、帝都北京,以至于“发配”张家口,都流露着他水的性格,这与环境有关,也无关。水,植根于他的灵魂。书中记述他的一次发怒——破口大骂,这可以看做是汪对于自己不平遭遇的总爆发,也是对某些人,挨了整,还跪呼万岁的鄙夷。这也是属于水的性格,是汪老的闪光...点。没有这种破口大骂的性格,便不会有那样平淡如水的文字,两者不但不矛盾,反而是相辅相成的。  这本书,最妙的是配了汪老的很多书画做插图。文如其人,画如其人。他的画作信笔游弋,自然天成,得中国文人画的精髓。难得。  这是一本近五百页的书,定价49.6元,30多块买的,不贵。 阅读更多 ›
  •   真诚,详实。书中述及诸多与汪曾祺交往之人,只是对于与汪曾祺有过深交的黄永玉只字未提,读者很不解。
  •   新加上了很多老头儿的照片和字画,也添了两个孙女回忆祖父的文章。排版清爽,纸张好。汪迷必备吧哈哈。
  •   写的非常好,挺生动!
  •   很喜欢汪老,能了解很多汪老的性格,质量也不错
  •   有很多我们不曾知道的内容和细节,汪曾祺的逸闻趣事和他的绘画作品。值得一读。
  •   厚厚一本 内有所值!汪老的画、文章原稿、老照片...还没看内容 但绝对是要真脏的一本啦!
  •   质量很好,对得起价格,内容也不错。
  •   很不错的书,对了解汪老很有帮助。
  •   很厚超级厚无敌后然后就看不下去了- -
  •   喜欢汪老头的人,看这本书应该不会失望。虽然是孩子写的,但是文笔也不错,真情比什么都有力。
  •   多次购书,每每满意。包装严实,送货及时。
  •   本书的前身是人民大学出版社的《老头儿汪曾祺》。对照阅读,会发现10多年间的有趣变化。举个例子:前书引用袁复光的文章显然是对邵燕祥先生记忆力的“藐视”,呵呵,新版中,我们发现了真正由汪曾祺先生著文的《一封邮件的复活》。
  •      因为喜欢汪老的文字,所以对他的八卦故事也格外着迷。这本书是他三个子女的回忆之作,一般来说我对这类的书并不怎么感兴趣。但能让他写《多年父子成兄弟》的孩子,回忆文字肯定会不一般的。他们写父亲既没有为亲者讳弊病,更没有一味夸大。他们只是写父亲——这个有情、有趣、有才,更有种的老头儿。子女的文字,往往能透露些外人难以道来的内容。读此书,真有种如坐春风的感觉。尤其喜欢汪老的“自大”:高尔基的像不挂了,该挂我的了。他不但这样说,而且还真这样做。
       他是文艺旗手江青同志控制使用下的“得力”助手,虽然有那么多条条框框,可《沙家浜》《杜鹃山》还是有属于他自己的味道。有人说,江青这个人霸道,张口就自称“老娘”,对汪则有点客气。否则,那仅出了2000本,据说都让毛留下送人的《毛选》是不会赠给他的。于会泳——那个特殊时期的是大红人,他怀疑过汪的文学水平,汪气呼呼地翻开《杜诗》给他顶了回去。可,于部长竟没有报复他这个恃才傲物汪某人,奇怪啊!时过境迁之后,这两人都成了百无一是的妖魔人物,但汪对前者的评价是:“懂戏”。对后者,充分肯定了其对京剧配乐的贡献,还因于被剥夺的作品署名权而耿耿于怀。
        一位外国评论家说过,汪的文字总与水有关。其实他的性格更与水息息相关,故乡高邮、负笈昆明、帝都北京,以至于“发配”张家口,都流露着他水的性格,这与环境有关,也无关。水,植根于他的灵魂。书中记述他的一次发怒——破口大骂:“说的是屁话!右派是哪路人?不是都改正了吗?还他妈的没完没了!跟共产党有疙瘩?整他20年,看他还说着屁话!”这可以看做是汪对于自己不平遭遇的总爆发,也是对某些人,挨了整,还跪呼万岁的鄙夷。女儿说:一瞬间,父亲成了“火药桶”。这也是属于水的性格,是汪老的闪光点。没有这种破口大骂的性格,便不会有那样平淡如水的文字,两者不但不矛盾,反而是相辅相成的。
      这本书,最妙的是配了汪老的很多书画做插图。文如其人,画如其人。他的画作信笔游弋,自然天成,深得中国文人画的精髓。
        这本书,近五百页,定价49.6元,30多块买的,不贵。
  •     最早看到汪曾祺的名字,是看到余杰批判他、季羡林和南怀瑾都是老人文学,当时本身对于文学也没有好感,就一直没有关注汪曾祺。最近,因为重新对于文学有了新的认识,所以才重新翻出汪曾祺来读。不过,首先读的是他的三个儿女撰写的回忆,他们三人虽然都没有从事文字工作,但是在汪曾祺的影响下,文字功夫还是很高的。至少,感觉到那种恬淡和宁静。
      说到这里,我想必须说对于新文学的印象,完全是受鲁迅的影响,对于横眉冷对的革命文学有着着魔般的痴迷。但是,渐渐觉得这种文章会影响一个人的性格,从这个人的文章背后感觉得出鲁迅的冷峭。虽然有很多学生回忆鲁迅,包括周海婴都对鲁迅有着温暖的记忆,但是我仍然抹不去对于他的恐惧。这种对于文如其人的预期,导致我对于很多人的文章都很拒斥,至少是觉得恐惧,作为一个男人如此是会显得软弱,不够刚直。但是,我始终对于横眉冷对的文章有着天生的恐惧,而近几十年的文章,却因为受到文革大字报的影响,都有一股红卫兵的影响,所以对于现代学者和文人都敬而远之。
      另外,让人感觉到不舒服的还有现代学者中,因为留学导致他们的文章受到西方理论的印象,看起来到处都是鬼子影响的痕迹。这种感觉虽然不好,但是由于风气使然,仍然能够接受,但是受他们影响的年轻人的文章,完全就是一种概念游戏了,只有行内人才能懂的术语,虽然文章的主旨并不深奥,但是全文就像画鬼符,一句都读不下去。
      说到这里,我还没有进入主题,读汪曾祺的文章,就不会有这种困难,而且读他们子女的回忆,反而有一种快乐的感觉。这里,我再次强调文如其人的印象,从他们的文章中感觉到汪曾祺作为一个作家,不如作为他们的父亲来的更加亲切。他们的文章其实都是受到汪曾祺的影响,特别是那种娓娓道来的风格,简直就是遗传一样。与其说他们是遗传,不如说受到汪曾祺人格的影响,加上文如其人,都是一样的轻松,都是一样的思念。他们三人都提到,当年汪曾祺因为家里很小,无处写文章被憋的样子,就像一只找窝下蛋的老母鸡。不过,想到这里就好像这一幕就发生在眼前一样。很多人在追溯汪曾祺的写作传统,其实不如说他这样的人格是如何培养出来的。我见过一些古书比汪曾祺读的还多,但是文章却远远不如汪曾祺冲淡的老先生。
      对于汪曾祺娓娓道来的文章写作,看得我都手都直痒痒,觉得文章是可以这样写的。其实,文章就应该这样写,谁说文章有特定的规范,有具体的形式?汪曾祺在文革中,对于主题先行,三突出的写作表示了极大的愤慨。换句话说,就是对于形式主义的写作表达了自己的愤懑。因此,他一辈子厌恶撰写所谓的报告,甚至对于居住条件和女儿的病退申请都不会写。他能够撰写的是有生命,而不是形式化的文章。也许只有对于生命有感悟的人,才会将生命撰写悼文字中,作为一幅文字的绘画。说到这里,我们必须提到汪曾祺喜欢绘画,就像他喜欢写文章一样。其实,这是相通的,证实有这种对于生活美好的观察,才可能会有将其绘入画中,记在笔下的冲动。
      他喜欢与人交流,与家人交流,喜欢用文字交流,喜欢送画给别人,足可以看出这个人对于整个生活的态度,是开放和开朗的。他能够坦然地面对老同学朱德熙,不觉得有丝毫的自卑,而且每每讲的笑话能够让朱德熙笑得喘不过气来。想来,这种人格魅力,真是很少能够有人做得到。他的文章,能够将他的这种对于人生的态度和理解,通过各式各样的故事带出来。就足以看到汪曾祺独特的魅力。不是他小说散文的魅力,而是汪曾祺人格的魅力。只有这样干净的人,才能用干净的文字来表达对于世界的感情。也只有这种发自内在的情感,才能支持他在六十岁又开始新的文学创作。很多悲观的人,早就因为受到的种种打击,失去了自己的思考和语言。但是,汪曾祺在诸种打击后,仍能表现的开朗和豁达,这就非常难得了。这都是夸饰之词,我将两个故事,来说明对他的看法。
      第一个是五七年被打成右派之后,他被流放到张家口农研所改造。在改造期间,他能够绘成土豆花谱,并背很多土豆回家,分发给周围的邻居。想象一下,这是三年自然灾害期间,分发的对象想来少不了帮助汪曾祺带上右派帽子的同志。他能多年后,撰写回忆下放岁月时说,右派改造对于自己是三生有幸。这种下放的经历,如果换成旁人就很难免变成一种祥林嫂般的哭诉,但是汪曾祺却能够平淡的写出来,丝毫不觉得有半丝苦涩,这真不容易。
      第二个故事是改革开放后,他开始重新进入文学界,在与韩少功不认识的情况下,毅然站在韩少功一边支持。说起来,建国十年最大的问题就是人际伦理断裂。最近不断曝出红卫兵忏悔的事情,都是与当时革命思维对人际关系的摧毁有关。汪曾祺在五七年和文革前后都受到了类似的遭遇,甚至他的爱人曾因汪曾祺是右派,害怕会影响子女的前程,所以劝孩子们与汪曾祺划清界限。可是,他夫人却在汪曾祺被批判后,好肉好酒来安慰他。子女们就拿他夫人这种作为来反驳,让汪夫人无话可说。但是,我们知道家人的背叛是最大的背叛,而汪曾祺就曾经有这种背叛的可能。在文革结束后,他立刻又恢复了对于人伦关系的信仰,所以才会站出来支持韩少功——一位素未谋面的作家。
      正如很多人认为他受到传统老庄道家的影响,但他曾经反驳别人这种对他的评价,认为自己还是受到儒家的影响。从这里,我们不妨看出他的行为,恰恰证实了他这种自我的评价。如果对于人性没有信仰,是无法做到上述故事中的作为。也恰恰是这种人性的关怀,又渗入到他每一篇文章之中,让人感觉到温暖和恬淡,正如汪曾祺本人一样。
      
  •     他们仨都谦称自己不是嗑那棵树的虫,可是他们的文笔清淡感人,大有乃父之风,比很多不会说人话的出书的虫好得没倍了。
      
      买了新版,和从图书馆借的旧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版)对比,整篇添加的内容:
      写过一篇表扬稿(附表扬稿全文。老头儿的文风太好辨认了,虽然是表扬稿这种比较板比较官样的东西,依然是娓娓道来,淡淡的,温情满满,清新温柔。)
      误打误撞成了“美食家”
      曾遭“退货”的“葡萄”
      “西门鱼”时期的汪曾祺
      孙女外孙女的文章各一篇
      
      删掉了:
      琐事三篇
      与爸爸一起看戏
      
      不知道为什么删掉。
      
      此外,汪朝执笔的部分有内容的添加。个别篇章有语句的增删,部分小标题有标点或字词的调整。
      
      非常让人不爽的是,看了一会儿就看见几个地方不大对劲。
      P211,味逍——味道
      P409,涌人——涌入
      P426,其实后来还是他很喜欢——其实后来他还是很喜欢
      P447,河东狮孔——河东狮吼
      
      新版增加了很多照片和字画资料,做得很用心,却出现这种低级的错误,虽说无错不成书,毕竟很遗憾。
      
      2012年11月14日 星期三补记:写完又看见一个,昏死,说妹妹躺在幼儿园老师背后,躲在吧?= =||
  •      我有一好处,平生不整人。
       写作颇勤快,人间送小温。
        最近在读汪朗、汪明和汪朝合著的《我们眼中的父亲——老头儿汪曾祺》,在书里,子女们称汪曾祺“老头儿”,大呼小叫,老头儿依然乐的颠儿颠儿的。
        我也很想叫他一声老头儿。
        老头儿应该是个蛮不错的父亲,不然做子女的也不会费这么大的劲儿合著一本砖头厚的书来纪念老头子。从身世、求学、恋爱、文革十年到老头儿各个时期的作品背景,老头儿的老友,老头儿的厨艺,如此种种,简直就是汪曾祺的人生通史。书中不是假正经的“父亲”,而是一口一口的“爸爸”或是“老头儿”,透着温暖的家常,看得人嘴角上扬。
        开头的小诗是老头儿自己写的,很能概括他和他的文章。他这辈子经历过的最重要的事情大概就是文革,先被打成“右派”,写报告,作检讨,后又被摘帽,成了“摘帽右派”,被江青赏识,写样板戏,“四人帮”被打倒后又被审查,又是没完没了的写报告,作检讨。可是老头儿却说“我这个右派算是很幸运的,没遭多少罪。”被下放到涸源,是个鸟不拉屎寸草不生的绝塞孤城。老头儿一个人看守马铃薯,每天对着一堆土豆,寂寥又寂寞,却还做出了《中国马铃薯图谱》这样的奇书,得意洋洋的跟孩子们讲从没看过和吃过那么多品种的马铃薯。在老头儿的眼里,即使是马铃薯的花也是值得描摹和赏玩的。在那个疯狂偏执的时代,老头儿似乎还挺享受这样“而无车马喧的”的生活。有些人就是有这样的本事能从苦日子里尝出甜头,哪怕只有一点点,因为他们对于世界永远保持孩童般的好奇心,在一粒沙中看世界,一朵花中品人生。
        老头儿当然傲,为什么呀,有才!恃才才能傲物,老头儿的才华是要竖大拇指的。我记得第一次读到老头儿的文是在一次语文考试的阅读理解里,写的关于岳阳楼,他说范仲淹根本没来过岳阳楼,《岳阳楼记》是瞎掰。我读着读着就笑了,后来读过很多老头儿的散文和小说,越发的喜欢。他的散文很好读,就和老头子本人一样朴实,蔬菜、瓜果、今天吃的什么,小孙女今天闹脾气了,想起了昆明的雨,啰啰嗦嗦一大堆,寻常人觉得这有什么呀,可是老头子的笔下,这些平常事物像雨后空气中漂浮的泥土气息一样清新,像幅画。老头子说自己“眸子炯如虎”,果真是这样的,你恨不得从他的书里看出两只眼睛,对你眨巴眨巴,你差一点就使劲点头了,竖起大拇指,“老头儿说的对!”。老头儿没有长篇小说,他从不追求宏大叙事,却始终奉行“人间送小温”的宗旨。他写市井中的人物却没有市侩之气,不极端不尖锐,也没有大是大非大悲大喜,轻快的行文,却让人看得心酸。好像也说不出人物的命运有多悲惨,但心底最温柔的那根弦就被拨动了。老头儿的“小温”就是这样淡淡的。
        我希望等我老了也能像老头儿这样,被一堆子女没大没小的宠着,左手牵着老伴儿,右手中还握着笔,还能写,还能有感受美的能力,还能做一桌子的好菜。
        
        
  •     是汪曾祺先生三个孩子分别执笔,回忆父亲的集子。
      
      大女儿汪明写得感性细腻,读着数次落泪。
      大儿子汪朗写得内容最为丰富,笔端关于父亲的创作观的表述,我最受启发。摘录如下:
      爸爸一向认为,小说贵在含藏,有些话不能全说出来,要留给读者思考品味的余地。
      爸爸认为,文革给民族带来最大伤害莫过于,人们没有了爱美之心。没有爱美之心是因为他们已经不知道什么是美。因此,爸爸在这个时期十分强调文学的美感作用。
      出于这种信念,这个时期写下了许多淡化苦难,美化生活的作品,想以此让人觉得这个世界是美好的,温暖的,是可珍惜的。
      在《我是一个中国人》中写:我的人道主义不带任何理论色彩,很朴素,就是对人的关心,对人的尊重和欣赏。
      爸爸对于长篇小说,根本没打算写,他看不上。他认为,长篇小说就其体裁来说就不自然,就不符合生活的真实情况。生活是由一个个片段组成的,有的精彩有的平常,短篇小说所选取的是其中的精彩片段,而长篇要构成体系,非要个好总事实都串起来,难免良莠不齐。除了大作家外,很难写好。实际上,大量的长篇小说都是凑合起来的,很芜杂,没法看。
      再有,长篇小说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快速发展的节奏。现代小说是忙书,不是娴熟,读者读小说都是抓空,没心思听作家的长篇宏论。没时间度那么多的抒情,对话,风景描写,心里刻画。他们有时成熟的人,不想听人说教。
      1984年,爸爸在一篇文章里列举了对他风格影响较深的作家:古人里归有光,现代作家鲁迅,沈从文,废名。外国作家是契诃夫和阿索林。
      至于莫泊桑,欧亨利的短篇小说,他简直不能容忍,觉得太做作,太离奇,总在编造一些额生活中不可能有的东西。
      爸爸很少用华丽的辞藻,更不用一般人不熟悉的词句唬人。他所重视的是语感,是用词的准确性。
      和家里人聊天时,爸爸对解放以来的散文评价不高甚至很不高。认为行时的不少作品,不是剑拔弩张,盛气凌人,就是过度抒情,顾影自怜。文字也过分雕琢,败坏了中国散文的传统。
      一次80年代初,一次电台正在播放配乐散文《荔枝蜜》,我们听得用心。爸爸从隔壁走出来,甩出一句话:“散文配乐是最恶劣的做法。这样的文章也不要学。散文的大忌就是作态。中国的散文一坏于杨朔,而坏于刘白羽。。。。”
      爸爸对沈先生所主张的人性进行了分析:他的“人性"不是抽象的,不是欧洲中世纪的启蒙主义者反对基督的那种“人性”。简单地说,就是没有遭到外来的资本主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侵略,没有被洋油,洋布所破坏前中国土著抒情诗一样的品德。
      他在文章中从来不忆苦,只是思甜,把各种日常吃食写的有滋有味。这其实是他对待生活的态度。他觉得,生活中尽管有种种坎坷,但总归是美好的,应该学会欣赏。
      文革时我们这个民族的扭曲的文化心理的一次大暴露。盲从,自私,残忍,野蛮。。。
      爸爸认为他的老师沈从文最突出的有两点,一个是一个真诚的爱国主义者;二是他见过的真正淡泊的作家,这种淡泊不仅是一种“人”的品德,而且是一种“人”的境界。爸爸觉得,淡泊,是人品,也是文品。一个甘于淡泊的作家,才能不去抢行情,争座位,才能真诚地写出自己感受到的那点生活,不耍花招,不欺骗读者。
      爸爸是如何评论自己的呢?爸爸认为:我是一个极平常的人,我没有什么深奥的思想。
      
      上面都是从儿子汪朗文字里关于汪曾祺文学观念的摘抄。
      大女儿汪明写的有几处,父母对孩子的教诲,我也必须要留在这里。
      有一段时间,因为莫名奇妙地被人明里暗里地整治,我觉得心灰灰的,信上说,人世间充满了狡诈,防不胜防。爸爸说,看到我这样年纪轻轻就学得世故起来,心里很不安。他说,不要因一叶而障目,把自己缩在一个壳子里。一个没有真诚的人,不会有朋友。无论在什么时候,还是应该相信这个世界是美好的,好人比坏人多。
      连里的“战友”回京探亲,对爸和妈说,汪明干活挺棒,就是最太损了,有时一句话能噎得人掉眼泪。告状的还没有回东北,爸的信已经到了。他说,一个人不能学的尖酸刻薄,让人生畏。有时只图嘴上舒服,伤了别人的心人家会记住一辈子。
      
  •     少时读书,无法可循,无经典可参照,读的大多数是一些杂七杂八的书,很多都是名作家选集或者名篇选集之类的读物,认识汪曾祺就从这些选集中获取的印象。现在回想起来,都是名家,为啥偏偏对汪曾祺的文字印象最深?大概就是感觉到他的文字与那些主旋律的名家不一样。
      
      《老头儿汪曾祺》收录了子女们对他的印象,算是一本回忆录或者传记性质的书。其中提到,他的孙女上小学五六年级时,老师让学生从文学名著中摘抄一些华丽的辞藻,以便写作文时应用。她把名作家爷爷的书翻了一遍,也没发现什么好词儿,因此断定:“爷爷写的文章一点儿都不好。”后来还真诚地帮助爷爷分析一下他的文章为啥“不怎样”,总结出了三大罪状:一个中心思想不明确;其次是段落分的不好,最后是乱用标点符号。因此在学校老师眼中,这位著名作家的文章最多得个“二类中”,也就是七十多分吧。
      
      这话现在看确实有几分逗乐,孩子的乐趣透着十分的天真。但是孙女的分析大体是不错的,我们小时候读书,认为最好的散文是杨朔的《荔枝蜜》,尽管从来不知道好在哪儿,总觉得都收到语文课本了,当然是最好的。但阅读的天性是靠直觉,喜欢什么样风格的文字不是语文课本能灌输的,业余翻书的时候读到汪曾祺,总觉得这个老头写的东西跟那些名家不一样。虽然说不出来好在哪里,但已经能感觉到这是另外一个阅读的世界,是课本的那些范文所不能给予的。
      
      《老头儿汪曾祺》中提到一个私下里的段子,大意是汪曾祺跟家里人聊天时说对解放以来散文评价都不高,认为不少作品“不是剑拔弩张,盛气凌人,就是过度抒情,顾影自怜,文字过分雕琢,败坏了中国散文的传统”。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一次电台正在播放配乐散文《荔枝蜜》,老头儿从隔壁房间出来说:“散文配乐是最恶劣的做法。这样的文章也不要学。散文的大忌是作态。中国的散文一坏于杨朔,二坏于刘白羽。”这两位“大家”都有文章收录在中学语文课本,作为范文推崇。小时候读书,我们写作文就从这两位散文大家中总结出某种套路和模式,一套一一个准儿。不过,长此以往写作文,味同嚼蜡。
      
      汪曾祺曾提到现当代作家里他最为推崇的是鲁迅和沈从文,解放后与他同时代的作家他推崇的是孙犁。推崇前两位不奇怪,少年读书都喜欢鲁迅,而且他的早期作品模仿鲁迅的痕迹很浓,喜欢沈从文更不用赘述,某种程度上说,汪曾祺延续了沈从文的文脉,这是中国作家中唯一的一对师徒获得了同样高的赞誉。至于他推崇孙犁,是觉得他把革命题材写成了真正的小说,超出了一般意识形态的局限,很是难得。
      
      现在也有很多人喜欢孙犁,不是因为他的小说,更多是因为他的书话。孙犁的创作生涯长达六十多年,以“文革”为界,分为风格不同的前后期。前期作品明净柔美,以淡笔勾勒出如画的乡土民风,被称之为诗体小说,代表作是《荷花淀》模仿者很多,这也是汪曾祺提到的那些小说。但解放后尤其是文革后期,孙犁的作品趋于平淡简洁,明显继承了中国古典的精髓,于平淡之中深蕴着文化和人生的思考,存有大量的读书笔记。年轻时,孙犁主要读新书,到了新社会,新书就读得少了,开始买旧书,读旧书,并且认为,读中国古书是利于养生的。他曾自嘲“十年荒于疾病,十年废于遭逢”,这种经历与汪曾祺遭逢极其类似,某种程度上,他们是精神上的同类。
      
      老头儿汪曾祺,其实性格极其清高,能入他眼睛的当代作家确实没有几个。我年少时喜欢过贾平凹,尤其是《商州三录》为代表的作品,还有邓友梅的京味儿小说,林斤澜的小说。说实话,当时读书是闷葫芦,没人指导,杂书为主,基本都是有书就读。但就在这种极其贫乏的阅读经验中,也能察觉出这几位作家他们的文字质地具有某种同一性。来自晚明小品也好,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也好,在一个普通读者的阅读经验来看,那就是比教科书上的文章好看,真诚,有人情味,再拔高点就是,富有人文情趣,不板着脸说教。
      
      不要小看这些琐碎的标准,其实真正做到这种文章的境界很难。汪曾祺去世后被人称为中国最后一位士大夫。这个“最后”很值得玩味之处就在于,没有人像他那样写文章了。这种遗憾是源于文化的断裂,还是源于生活的日益粗鄙和平庸?值得当今的写作者深思。
      
      至今还记得汪曾祺自我评价的一段文字:“记人事、写风景、谈文化、述掌故,兼及草木虫鱼、瓜果食物,皆有情致。间作小考证,亦可喜。娓娓而谈,态度亲切,不矜持作态。文求雅洁,少雕饰,如行云流水。春初新韭,秋末晚菘,滋味近似。”这是他的特点,可以对照我们的缺失。
      
      思郁
      2012-5-23书
      老头儿汪曾祺,汪朗 汪明 汪朝著,中国青年出版社2012年版,定价:49.60元
      
      
  •     一直不理解为什么汪被认为是“京派”小说的代表之一,他明明写的都是里下河平原(其故乡高邮是其中一部分)的故事,带有浓重的乡土人情。
      
      读他的书,我常常会把描述的场景在脑子里勾勒出来。这样的状态于我,是很少见的。读完此文,更容易理解汪:家庭背景在文革中带来的遭遇,部分人群对于“苏北”的地域歧视,又或者是离开家真的太久太久...但是越不愿提及,感情却越深沉。他在汪朗从高邮回来后带来了家乡的鸭蛋、诉说了在家乡的所见所闻之后,才写出《受戒》、《大淖记事》、《异秉》等浸透了高邮风土人情的小说。这更让我感动——汪是如何地思念着高邮,是怎样深沉的情怀能让他写出这样优美的文字。
      
      渐渐开始理解高中语文老师对他的推崇之情了——除了那份清新的文字和人文关怀,它还唤起了我们幼年的记忆,尽管我所生活的地方距离高邮还有一百多公里。最后弱弱的问一句:有童鞋想去高邮看看么?征人前往。
  •     很多年之后,要通过孔夫子买来读的,十成新,加上五元的邮寄费,共12元弱。真得抵哦。
      我要做汪那样的爸爸!
      
  •   哈哈哈,我也发现 好多错字。。。直接书上改正了。。因为是借的不知道是不是正版。。您有与爸爸一起看戏这篇文章吗??新版虽然也提到了一些,但是还是很想多了解些
  •   没有,删了。虽然有点大胆但是既然已经出版过且没问题,就应该可以继续的。也许他们觉得文学性不高?
    这本书,从腰封这种让人深恶痛绝的东西上都能看出来做得蛮用心的,彩插收集了照片和手稿,各种设计上都比旧版好,有这么低级的错字真的可惜了。
    不过你借的书也不可能是盗版啦,它又不是什么大红的书,哪至于盗版呀,还不够版钱呢。
  •   好的,我去买一本旧版的,谢谢
  •   有心人
  •   沙发,啧啧啧 坐上贵宾席O(∩_∩)O蒽,要多识于草木虫鱼鸟兽
  •   又增长知识啦
  •   孙犁的《荷花淀》其实也上了课本。
  •   老看到LZ的书评,今天这篇是唯一看明白的。。。。
  •   汪老头写了一篇四方食事
    晚上放在床头
    看了之后饿的睡不着
  •   不容易,有意思,就不错就不一样了
  •   小时候写作文或读书,常常重视辞藻的华美,可能与当时的教育有关,不过年纪大了后,倒是越来越觉得平淡自然的文风更见功力,也越来越喜欢玩味淡若轻烟般的情思。
  •   我是高邮人。当初在家乡觉得高邮不怎么样,但现在到无锡上大学,才思念起故乡了啊!!!
  •   一直不理解为什么汪被认为是“京派”小说的代表之一,他明明写的都是里下河平原(其故乡高邮是其中一部分)的故事,带有浓重的乡土人情。
      
    ================================
    其实,所谓“京派”最初是和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海派”相应而称的,主要是指聚集在北京(北平)的作家群落,其实这些人的作品风格是有着很大差异的。比如,沈从文、闻一多、徐志摩、林徽因等当时都属“京派”,籍贯却并非北京,文风也异。另外,“京派”也不同于“京味”。
  •   我想去。。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