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经济学

出版时间:2003-6  出版社:武汉大学出版社  作者:简新华魏珊  页数:234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介绍了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学科性质、研究方法和意义;说明产业分类的标准、方法和主要类型;论述产业结构的类型、变化规律和优化,定性分析产业之间的经济技术联系;介绍了投入产业法;阐述产业地区分布的原则、机制、影响因素、理论依据和合理化;介绍了产业组织理论、产业发展和产业政策的有关问题。

书籍目录

前 言 第一章 导 论   第一节 什么是产业经济学     一、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二、产业经济学的内容体系和特点     三、产业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     四、知识经济时代的产业经济学   第二节 产业经济学的学科性质     一、产业经济学是中观经济学     二、产业经济学是理论经济学     三、产业经济学不只是产业组织学     四、产业经济学与宏、微观经济学     五、产业经济学与工业经济学   第三节 产业经济学的研究方式     一、产业经济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二、产业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工具   第四节 产业经济学的意义       一、产业经济学的理论意义     二、产业经济学的实践意义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产业分类   第一节 产业分类方法     一、产业分类的必要性     二、产业分类标准和方法   第二节 产业类型     一、按产业发展层次顺序分类的产业     二、按生产要素密集程度分类的产业     三、按产业地位分类的产业     四、按产业发展状况分类的产业     五、两大部类产业     六、农业、轻工业、重工业   第三节 中国的产业分类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产业分类的形成和发展     二、中国产业分类的国家标准     三、中国产业分类的具体应用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产业结构   第一节 产业结构概述     一、产业结构的概念     二、产业结构的类型     三、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     四、产业结构效应   第二节 产业结构的制约因素     一、经济发展因素     二、需求因素     三、供给因素     四、科学技术因素     五、制度因素     六、社会因素     七、国际因素   第三节 产业结构演进的规律     一、产业按比例协调发展规律     二、生产资料生产更快增长规律     三、工业化过程中的重工业化规律     四、三次产业比重变动规律     五、生产要素密集型产业地位变动规律     六、产业结构高加工度和高附加值化规律     七、主导产业转换规律     八、产业结构由低级向高级演进规律   第四节 产业结构的优化     一、产业结构优化的概念     二、产业结构优化的标志和衡量     三、产业结构优化的机制和措施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产业关联第五章 产业布局第六章 产业组织第七章 产业发展第八章 产业政策主要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四、科学技术因素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技术创新是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科学技术进步是推动产业结构变化的最根本最主要的因素。科学技术水平、技术创新、科学技术进步等科学技术因素对产业结构的决定和影响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科学技术进步推动产业结构高度化  科学技术进步是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决定性因素。产业结构实际上包含产业的技术基础和生产的技术结构,科学技术进步直接改变产业的技术基础和生产的技术结构,从而推进产业结构的高度化。由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向以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的演进,由第一次产业为主向第二、三次产业为主的演进,由农业经济社会向工业经济社会、知识经济社会的演进,都是以科学技术进步、劳动生产率提高为基础。  (二)科学技术进步影响需求结构  科学技术进步能够开发新产品,使消费品升级换代,从而改变消费需求结构;科学技术进步可以降低资源消耗,增加可替代资源,开发新资源,从而改变生产需求结构;科学技术进步还能够减少生产成本、降低产品价格、改善产品性能、提高产品质量,使产品价廉物美,从而扩大市场需求,改变需求结构。需求结构又是制约产业结构的重要的直接因素。因此,科学技术进步通过引起需求结构的变化,能够导致产业结构变动。  (三)科学技术进步影响供蛤因素  科学技术进步能够改善自然环境,保护自然资源,开发新的资源,形成新的比较优势,从而改进资源供给状况;科学技术进步可以降低成本,增加收入,扩大积累,从而改善资本供给状况;科学技术还能够通过教育和培训,用先进的科学知识武装劳动者,提高劳动力的素质和技术水平,从而改善劳动力的供给状况。供给因素也是制约产业结构的重要因素。所以,科学技术进步通过引起供给因素的变化,也能够促进产业结构的变动。  (四)科学技术进步改善产业结构  科学技术进步除了推动产业结构高度化之外,还能够从其他方面改善产业结构。科学技术进步可以提高社会分工和专业化的程度,形成新兴产业,从而改善产业结构;科学技术进步能够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武装传统产业,提高传统产业的技术水平,  增强传统产业的生命力,从而改善产业结构;科学技术还可以提高产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促进出口产业的发展,从而改善产业结构。  五、制度因素  制度是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制约产业结构的重要因素。这里所讲的制度,主要指经济制度、经济体制、经济发展战略和包括产业政策在内的经济政策等,这些因素都会极大地影响产业结构的形成和变动。其中,有的因素对产业结构直接发生作用,比如市场机制或计划机制、重工业优先的不平衡经济发展战略或农轻重协调的平衡发展战略、出口导向战略或进口替代战略、产业结构调整的措施和产业政策等,就能够直接影响产业结构的形成和变动;有的因素对产业结构间接发生作用,比如微观企业制度、财政金融制度、收入分配政策、人力政策、技术政策等,则是通过影响其他制约产业结构的需求、供给、技术等因素的变化,间接地导致产业结构的变动。建立和健全合理的经济制度,形成有效的经济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制定和实施正确的经济发展战略,制定和执行恰当的经济政策,是产业结构优化的必要条件。  六、社会因素  由于产业结构涉及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环节和方面,所以许多社会因素也制约着产业结构的形成和变动。这里所讲的社会因素主要是指除了自然生态和经济因素之外的政治法律、军事外交、文化传统、生活习惯、教育事业、人口状况等因素。大多数社会因素都不是直接制约产业结构,而是通过影响其他制约产业结构的因素,间接地影响产业结构的形成和演变。政治法律涉及经济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经济体制的形成和健全、经济发展战略和产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关系到社会稳定、投资环境,影响着制约产业结构的制度因素、投资因素、需求因素等;军事外交因素制约着经济发展战略的内容、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产业政策的目标,比如为了保障国家安全、应付紧张复杂的国际形势和外交关系,都需要发展军事工业;文化传统和生活习惯影响着消费结构;教育事业的状况和发展影响劳动力的素质,关系到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和产业技术水平的提高;人口的数量规模、增长速度、性别、年龄结构和素质等状况及其变化,则决定着需求总量和结构、劳动力供给等重要因素,间接影响产业结构的状况和变动。  七、国际因素  产业结构不仅受到各种国内因素的影响,还要受到许多国际因素的制约。影响一国产业结构状况及其变动的国际因素,主要有国际分工、世界市场、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投资、国际产业转移等。  (一)国际分工和国际产业转移  国际分工能够发挥各国的比较优势,获得比较利益,合理的产业结构必须发挥本国的比较优势。在经济日益全球化的条件下,国际分工越来越发达,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置身于国际分工之外,都必须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促进本国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参与国际分工,意味着本国多生产或只生产具有比较优势、机会成本低的某些产品,少生产或不生产不具有比较优势、机会成本高的某些产品,而且国际分工、比较优势、机会成本会随着国内外经济的发展而变化,这就必然影响本国产业结构的形成和变动。  国际分工、比较优势、机会成本的变动,还会引起国际间产业的转移,资本充足和技术先进的国家往往会把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源消耗型产业向劳动力资源、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转移,这种转移对各类国家的产业结构都会产生重大影响,引起各类国家产业结构相应的变动。  (二)国际市场和国际贸易  国际贸易是国与国之间通过国际市场在产品、资源、技术、劳务等方面的交换,主要包括出口和进口两大部分。国际市场和国际贸易都是制约本国产业结构的重要因素。国际市场上供求的变动、价格的涨落、竞争的态势,都会引起本国进出口贸易的变化,进出口贸易的变化则会影响本国的产业结构。出口增加会推动出口产业的发展,但某些产品如初级产品出口过多,也可能会抑制本国某些产业的发展;进口的增加会影响本国同类产品的发展,又可能满足别的产业发展对机器设备、原材料和新技术的需要。这些都会对本国产业结构的状况和变动产生重大影响。  (三)国际金融和国际投资  国际金融是国际货币流通和资金融通的总称,主要包括世界范围内的货币流动、资金借贷、外汇、有价证券和黄金的买卖。国际金融为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提供服务,会影响一个国家的资金供求和金融稳定及安全,国际金融的投机和动荡还可能造成一个国家的金融危机,从而给一个国家的经济造成损害,这些都会间接地影响产业结构。国际投资包括外国在本国的投资和本国在外国的投资。外国的投资,会引起外国产业转移,增加本国的资本供给,导致本国产业结构的变化;到国外投资,则会减少本国资本供给,引起本国产业转移,也会导致本国产业结构的变动。  以上所有这些制约产业结构的因素,既有直接因素,又有间接因素;既有经济因素,又有非经济因素;既有国内因素,又有国际因素;既有正面的影响,又有负面的影响;既有促进的作用,又有妨碍的作用。各种因素的作用都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联系、相互交织、互相制约、相互作用,共同地综合地影响和决定着产业结构的状况和变动。

媒体关注与评论

  前言  从20世纪?0年代末开始的中国经济转型,包括三大方面的转变:第一是经济体制由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第二是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换,发展战略由传统赶超战略向现代化战略转换;第三是经济结构由传统二元经济向现代化一元经济转变,由产业结构畸型化向产业结构合理化转变。适应这种需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不仅形成了学习和研究市场经济学、发展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过渡经济学的热潮,而且产业经济学也得以引进、介绍和发展起来,人们发表了大量有关论著,仅产业经济学的教材就出版了十几种,为中国的结构调整和合理化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从“十五”计划开始,中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以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发展的新阶段,面临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同时实现发达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双重任务,产业经济学的作用显得更加突出和重要。  本书正是为了适应新世纪中国经济结构大调整的要求,满足经济类和管理类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教学的需要,新编的一本产业经济学教科书。本教材的特点是:  1.在参考、借鉴国内外大量产业经济学方面的论著和国内已经出版的10多种产业经济学教材的基础上,提出了我们认为体系更完整、逻辑性更强、层次更清楚、结构更合理的理论框架,尽量吸收最新研究成果,主要论述比较成熟的理论。  2.对目前产业经济学中流行的一些观点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比如产业经济学的定性定位问题、产业分类方法与产业类型问题、产业政策分类等,力求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和论述更为准确、科学。  3.补充了一些其他同类教材中没有或者论述不多、不全、不深的内容,如产业革命、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产业结构的类型、产业组织合理化、产业布局合理化、知识经济时代的产业经济学、产业发展的内涵等。尽可能克服目前产业经济学教材中存在的两种偏差,即一方面把不是产业经济学的理论如经济增长理论、经济运行机制理论等纳入产业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加以详细介绍,使得教材内容过于庞杂;另一方面又没有对某些本应属于产业经济学的内容进行必要的论述;努力使产业经济学教材的内容更为全面、准确、合理。  本书的理论体系按照产业及其类型一产业之间的关系(包括本质联系和数量关系)→产业的空间分布→产业内部企业之间的关系→产业的发展→产业政策(产业管理的主要内容和手段)的逻辑顺序构建框架结构。全书共分8章,第1章主要介绍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学科性质、研究方法和意义;第2章说明产业分类的标准、方法和主要类型;第3章论述产业结构的类型、变化规律和优化,定性分析产业之间的经济技术联系;第4章介绍投入产出法,定量分析产业之间的数量关系;第5章阐述产业地区分布的原则、机制、影响因素、理论依据和合理化;第6章介绍产业组织理论,主要从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等三个方面分析产业内部企业之间的关系;第7章论述产业发展的内容、途径、产业革命和产业发展战略;第8章阐明产业政策的  必要性、内容、类型和措施,介绍产业结构政策、产业组织政策、产业发展政策的主要内容。  本书由筒新华任主编,魏珊任副主编,参加编写的人员有:简新华(前言、第l章、第3章、第7章、第8章)、杨艳琳(第2章、第5章)、刘传江(第6章、第8章)、魏珊(第4章、第7章)、李雪(第8章)。首先由主编提出写作大纲,然后由作者分别撰写初稿,再按主编意见修改,最后由主编修改、定稿。  本书在写作中参考了大量国内外产业经济研究的论著和教材,吸收了许多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特在此致以诚挚的谢意!由于编者水平有限、研究也不够,疏漏和谬误难以避免,热忱;希望各位专家和读者批评、指正。  本书被列为武汉大学重点研究生教材和经济学系列教材,得到武汉大学研究生院的资助和武汉大学出版社的大力支持,也在这里表示衷心的感谢!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产业经济学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