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评价与测量

出版时间:2008-7  出版社:武汉大学出版社  作者:郭熙汉,何穗,赵东方 编著  页数:167  字数:263000  

前言

  教育基础理论、教育发展和教育评价与测量成为当今世界教育领域三大研究课题,无论对于教育基础理论和教育的发展,还是对于教育的规划、管理和改革,教育评价与测量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而世界各国政府部门都十分重视教育评价与测量。事实上,教育评价与测量不仅在教育科学理论体系中占有显赫的地位,而且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具有重要而广泛的应用,甚至还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所以教育评价与测量在我国的教育教学改革和课程改革中备受关注。  当前,国内外有关教育评价与测量的思想、理念、模式和方法可谓层出不穷,颇有令人眼花缭乱之势。其中,有一些思想和理念比较成熟,相应的模式和方法也具有可行性,而有一些思想和理念比较空泛,其模式和方法则显得烦琐、晦涩,并没有多大的实用价值。因此,在充分关注国内外教育评价与测量发展趋势的前提下,为了深入研究当前教育评价与测量的理论问题,以及具体地解决在教学过程中有关评价与测量的实践问题,我们将研究的问题限定为“教学评价与测量”。一方面,希望我们的研究成果,能够有利于从事基础教育的广大教育工作者掌握、使用教学评价与测量的各种方法。另一方面,也希望从事基础教育的广大教育工作者能在自己教学评价与测量的实践中不断充实、完善教育评价与测量的理论,进而推动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所谓教学评价,简单地讲,就是对教学活动的评价。这里要明确两层含义,一个是教学活动,另一个是对教学活动的评价。  教学活动是以传承知识、锻炼能力、培养素质为目的而进行的,由教师、学生两个要素构成,由备课、教授、学习、自学四个环节组成的一个有目标、有计划、有组织的教与学的活动过程。  对教学活动的评价是对整个教学活动的一种价值测评,简称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应该针对教师、学生两个要素及其相互关系进行,还应该针对教学活动的四个环节在传承知识、锻炼能力、培养素质等方面所达到的实际水平分别进行价值测评,在此基础上,再对整个教学活动过程进行综合的、全面的评价。教学评价是教学活动的逻辑终点,又是新的教学活动的行为起点。我们对教学评价的对象,要给出特别的关注。也就是要强调,教学评价的对象不是客体的实体属性,亦即不是客体本身的本质和规律,而是客体的价值属性。

内容概要

本书共分5章,第1章对本书的主题加以定位,对本书的两个重要概念——教学评价和教学测量加以界定,并且论述了教学评价与教学测量之间的关系;第2章介绍了教学评价的基础理论,其中对于教学评价方法的分类,提出了按反映被评价对象的变量关系进行分类的新观点,有独到之处;第3章介绍了教学测量的基本原理,其中教学测量的量表的分类与教学评价方法按反映被评价对象的变量关系进行的分类保持一致;第4章、第5章分別介绍了关于教学评价和教学测量的大量案例,具有明显的借鉴和发展意义。    本书是华中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学院承担的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研究项目《教学测量与评价的理论与实践》(项目编号:20050186)的成果之一,该成果可以纳入教师教育的教学内容,规范教师进行教学测量与评价的行为;可以作为教育类各学科硕士研究生及本科生的教材;也可以服务于日常教学工作,有利于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为从事教学工作的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师和从事教学管理的各级领导提供教学评价与教学测量的咨询与参考。

书籍目录

第1章  问题的提出  §1.1  引言  §1.2  教学评价的界定  §1.3  教学测量的界定  §1.4  教学测量与教学评价的关系第2章  教学评价的基础理论  §2.1  教学评价的本质  §2.2  教学评价遵循的原则  §2.3  教学评价的程序  §2.4  教学评价的指标体系  §2.5  教学评价方法的分类第3章  教学测量的基本原理  §3.1  测量的概念  §3.2  四种测量量表  §3.3  教学测量中的量表  §3.4  教学测量的重要概念第4章  教学评价方法的应用案例  §4.1  被评价对象整体的水平评价  §4.2  被评价对象相对的水平评价  §4.3  被评价对象特殊相关的评价  §4.4  被评价对象专项差异的评价第5章  教学测量方法的应用案例  §5.1  信度的应用  §5.2  效度的应用  §5.3  难度的应用  §5.4  区分度的应用附表  附表[1]  标准正态分布表  附表[2]  正态曲线下的面积(P)与纵线高(y)表  附表[3]  X2分布表  附表[4]  τ分布表  附表[5]  F分布表  附表[6]  相关系数7检验表  附表[7]  符号秩检验表  附表[8]  秩和检验表  附表[9]  游程数检验表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第1章 问题的提出  §1.1 引言  权威的教育学家们认为,当今世界上在教育领域有三大研究课题,一是教育基础理论;二是教育发展;三是教育评价与测量。由于教育评价与测量对于教育的发展和改革,对于教育的规划和管理,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而世界各国政府部门都十分重视这项工作。又因为教育评价与测量不仅在教育科学理论体系中占有显赫的地位,而且在教育教学的实践过程中,具有重要而广泛的应用价值,甚至还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所以教育评价与测量成为教育教学改革和课程改革中备受关注的焦点。  近十几年来,国内外教育评价与测量的新思想、新理念、新模式和新方法可谓层出不穷,颇有令人眼花缭乱之势。其中,有一些新的思想、模式和方法是比较成熟的,具有可行性,也有推广使用的价值;而有一些教育评价与测量的方法则显得烦琐、晦涩,并没有多大的实用价值。因此。在充分关注国内外教育评价与测量的发展趋势的前提下,为了深入地研究当前教育评价与测量的理论问题,以及具体地解决在教学过程中有关评价与测量的实践问题,我们将研究的问题限定为“教学评价与测量”。  这样做的目的有两个,一方面,希望我们的研究成果,能够有利于从事基础教育的广大教育工作者掌握、使用教学评价与测量的各种方法。另一方面,也希望从事基础教育的广大教育工作者能在自己教学评价与测量的实践中,不断充实、完善教育评价与测量的理论,进而推动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我国具有世界上最宏大的教育工作者队伍,拥有丰富的教育教学实践的资源,只要我们以科学的态度,勤于实践,勇于探索,努力进取,一定能丰富教育评价与测量的理论成果,在我国和世界教育领域中做出应该做出的贡献。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教学评价与测量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1条)

 
 

  •   我报小学教育本科的自考,可惜在所在城市一直买不到,前段时间网上也没有,最近来看居有卖了,很开心,谢谢。
  •   数学专业的看一下!
  •   及欧普【空间机会解决哦考哪
  •   支持正版!
  •   很方便快捷呀很方便快捷呀
  •   这本书数理统计知识应用较多,适合专业人士阅读。
  •   内容很实用,但看起来封面与内部的纸质不一样。
  •   想统计一般的考试成绩,买来做参考的。到手后才发现,这是用来进行教育研究时,做统计用的。对一般的一线教师来说,用处不大。方法太麻烦。
  •   是正版教材,还买了两本中人教育的教师类考试用书,搭配使用,觉得挺好。
  •   帮同事买的,具体内容如何不太清楚
  •   买的时候没有仔细看,买错了。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