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学档案

出版时间:2011-12  出版社:武汉大学出版社  作者:曾军 编著  页数:658  字数:615000  

内容概要

  《中国学术档案大系:经学档案》是一项重要的学术史工程,其宗旨是对百年来中国人文学科的学术进展分门别类地加以总结清理。凡属人文学科重要的学术研究对象,其学术史都可进入本丛书。每-种均包括三部分内容:对学术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论著加以评介,以期在展示代表性成果的同时揭示出学术发展的脉络;百年来学术论著提要,其特点是切实、可靠、完整;百年来学术史大事记,其特点是注重事实和可读性。这种新型的学术史著作,在将史料的客观性与作者的学术立场结合方面作出了新的探索。
  《中国学术档案大系:经学档案》体例新颖,视野开阔,内容丰富,必将对中国人文学科的发展起到卓有成效的推进作用。

作者简介

  曾军,女,生于1973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学院副教授,华中师范大学文学博士,武汉大学博士后。主要从事《礼记》学、经学及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研究。代表作有专著《义理与考据--清中期(礼记)诠释的两种策略》(岳麓书社,2009),整理古籍《四书章句集注》(岳麓书社,2008),发表论文《以学养德》(《光明日报·国学》,2011)、《从民间著述到官方教材--从元陈滞(礼记集说)看经典诠释的独特现象及其思想史意义》(《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7)、《从(缁衣)的三种文本看“引(诗)释礼”的诠释方法》(《江淮论坛》,2007)、《经典话语的另类诠释:纂编重陶--(礼记)诠释方式考察之一》(《山西师大学报》,2006)等20余篇。

书籍目录

经学略说(节选)
【评介】
经今古文学(存目)
【评介】
传统的诠释与诠释学的传统——儒家经学思潮的演变轨迹与诠释学导向
【评介】
出土简帛与经学诠释的范式问题
【评介】
明末清初经学研究的回归原典运动
【评介】
谈谈《周易》辩证法问题(存目)
【评介】
易学哲学与中国哲学的民族特点(存目)
【评介】
《彖传》的道家思维方式
【评介】
“卦气”溯源
【评介】
论易学对科学的影响
【评介】
论帛书《系辞》的学派性质
【评介】
讨论古史答刘、胡二先生(存目)
【评介】
古文尚书作者考(存目)
【评介】
洪范成书时代考(存目)
【评介】
说鱼
【评介】
诗经学四大公案的现代进展
【评介】
从经学到文学——论明代“《诗经>学”的历史贡献
【评介】
驷马车中的诗思
【评介】
略论“礼是郑学”
【评介】
《周礼》内容的分析及其制作时代(存目)
【评介】
对《士丧礼、既夕礼中所记载的丧葬制度》几点意见(存目)
【评介】
论清人《仪礼》校勘之特色
【评介】
《左传》成书年代论述(存目)
【评介】
春秋公羊学说体系的形成及其特征
【评介】
百年来经学论著提要
(一)通论类
(二)周易类
(三)尚书类
(四)诗经类
(五)三礼类
(六)春秋三传类
百年来经学大事记
后记

章节摘录

  他将20世纪百年来的经学与经学史的研究分为三个阶段:“五四”以前、“五四”至20世纪80年代和80年代至今。他认为,“五四”以前,康有为集经今文学之大成,发展了庄存与等常州学派至龚自珍、魏源的理路,把经学用于现实政治;章炳麟则集经古文学之大成,上承顾亭林、戴段二王、俞樾的汉学传统和黄宗羲、章学诚等浙东史学派的传统。  “五四”以来,经学研究基本上有三派:以顾颉刚为代表的“古史辨”派、以范文澜为代表的唯物史观派和以马一浮、牟宗三、徐复观等为代表的现当代新儒家。这三派是经学内部自身的发展与调整。“古史辨”派是清代汉学的延伸,其源头则在唐宋时代的经学家和理学家。唯物史观派的经学研究也很重要,接受了唯物史观的学者们的经学研究其实也源于“经学就是史学”的传统,经学本来就充满了古代的社会史资料。现当代新儒家的源头则是宋明理学。  80年代以后经学研究的范式:既不是汉学的,又不是宋学的,而是汉宋之综合;既不是“六经皆史”,又不是“六经注我”,也不是“我注六经”,而是三者之综合。这是经学自身发展逻辑使然,也是经学与西学、经学与现代学术互动的结果。当代中国学者的经学研究将综合哲学的进路与史学的进路,跳出今古文,汉宋的樊篱,并融合中西新旧的方法。  郭先生具有深厚的哲学素养和开阔的学术视野。他立足于当代中西学广阔的学术背景,总结百年来经学与经学史的研究范式,高屋建瓴,将其划分为三个阶段,清晰地勾勒了经学在20世纪的变化轨迹。这对于我们从总体上把握现代经学,提供了极大便利。  他还认为,对于经学和经学史研究来说,出土简帛中的新材料可以帮助我们在五个方面取得突破:第一,孔子与“六经”,特别是与《易》的关系。第二,诗经与书经。第三,礼乐文明。第四,大小传统。第五,经学史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经学档案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