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新闻学

出版时间:2007-3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作者:朱菁  页数:278  字数:300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电视新闻学》主要内容包括本体篇、节目篇、制作篇等三篇,分为电视新闻概述、电视新闻事业的发展、电视新闻的表现元素、解说词写作要求、写作构思、各类新闻体裁解说词的写作特点、标题写作、节目内容的开发和组织、节目内容的处理、新闻节目编排意识、新闻节目编排工作等。

书籍目录

第一篇 本体篇
第一章 电视新闻概述
第一节 电视新闻的界定
第二节 电视新闻的传播特性
第三节 电视新闻的社会功能
第二章 电视新闻事业的发展
第一节 电视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节 电视新闻事业发展概况
第三节 电视新闻发展新气象
第三章 电视新闻的表现元素
第一节 图像
第二节 声音
第三节 电视新闻的视听构成
第二篇 节目篇
第四章 电视新闻节目分类
第一节 消息类电视新闻
第二节 系列(连续)报道类电视新闻
第三节 专题类电视新闻
第四节 评论类电视新闻
第五章 电视新闻深度报道
第一节 深度报道概述
第二节 深度报道与新闻思维
第三节 新闻背景
第四节 新闻调查性报道
第六章 电视新闻现场报道
第一节 现场报道概述
第二节 现场报道与记者素质
第三节 现场直播报道
第七章 电视新闻节目类型化发展
第一节 电视新闻节目
第二节 电视新闻谈话节目
第三节 电视新闻杂志节目
第三篇 制作篇
第八章 电视新闻采访(上)
第一节 电视新闻采访概述
第二节 采访类型
第三节 采访线索
第四节 采访准备
第九章 电视新闻采访(下)
第一节 现场观察
第二节 现场采访提问
第十章 电视新闻拍摄
第一节 摄像机及其操作
第二节 拍摄的基本要求
第三节 拍摄方式
第四节 采访摄影
第十一章 电视新闻写作
第一节 解说词写作要求
第二节 写作构思
第三节 各类新闻体裁解说词的写作特点
第四节 标题写作
第十二章 电视新闻编辑
第一节 节目内容的开发和组织
第二节 节目内容的处理
第十三章 电视新闻节目编排
第一节 新闻节目编排意识
第二节 新闻节目编排工作
参考书目
再版后记

章节摘录

书摘    连续报道是在新闻事态进程中的报道。每个报道单元都是依据事件的发展进程报道事态的最新变化,是新闻事件每一天甚至更短时间内的最新进展。    例如,广东中山电视台的连续报道《广东警方迅速破获“东星”轮千万元劫案》(以下简称《劫案》),1995年6月13日案发后,记者紧紧把握住案件侦破过程的信息,24小时跟踪报道破案的最新进展。从6月16日开始,先后14次报道了有关这个震惊全国的大劫案的破案过程和该案案犯被判决的过程。特别是前9天,几乎每天都播出一集,及时地向观众传递了破案过程中的最新动向。    (二)连续性        连续性的特点指两个方面:一是形式上的连续。指报道次数的连续性、多次性。记者在反映新闻事件时,不必等待事态的结局,而以时间为顺序,就新闻事态发展变化的最新动态连续追踪,随采随报;二是内容上的连续。反映了报道对象——新闻事态本身发展演变的连续性。连续报道一般取材于不可预知的事件性新闻。整个报道大体上与新闻事件相始终。事态本身的发展进程决定了各报道单元之间的次序不能颠倒,不能随意变动。    (三)完整性    连续报道从新闻.事件的发生、发展,一直追踪到事件终结或告一段落。整组报道结构完整,有头有尾,让观众看清楚整个新闻事件的来龙去脉、表里因果。《劫案》从案发后警方开始侦破工作到法院判决罪犯,围绕侦破工作全过程共发连续报道14篇,使观众能全面而完整地了解这起震惊全国的大劫案。    连续报道的完整性和报道事态持续的时间跨度有关系。事态本身持续时间短,连续报道的完整性较强;反之,事态进展旷日持久,结局为期尚远,报道的完整性也就减弱了。    (四)递进性    连续报道在报道层次上是不断递进的。它根据新闻事件的发展变化,采用分段持续、层层递进的方法来报道事件发展的全过程。《劫案》利用新闻悬念,如事件进展到底如何?结局会是怎样?引起观众追究事物谜底的向往,激发观众的收视兴趣。而报道也是围绕侦破工作,根据侦破进程,不断报道侦破劫案、搜出枪支脏款、案犯投案自首、劫匪落网、押解归案、法庭判决等过程,整个报道随着案情的明朗而深入,抽丝见蛹,环环相扣,逐步递进,效果明显。    (五)密集性      连续报道是围绕同一新闻事件或受众所关注的问题而多次进行的报道,虽由若干条消息集合而成,但它以整体组合的优势使得在一段时间内形成对同一新闻事态信息韵密集传播。其信息传播的大容量是单条新闻消息不可比拟的。        连续报道可对新闻事态的反映作纵向追踪、横向分析,多角度、多侧面地反映事态的方方面面,内容广博,信息量大。    《劫案》在追踪报道破案全进程的同时,又横向开拓报道广度,生动地展层现了我公安干警的英勇群像。观众在了解事件进程的同时,也看到了公安干警大智大勇的风采,信息传达极为丰富。      (六)显著性        由于多次连续地对同一事件作报道,不断神击观众的视听感官,势必引起全社会对所报道事件的关注,从而产生强烈的社会影响。因而,报道声势和传播效果的显著性使得连续报道成了反映事实真相,引导社会舆论的有力手段。尤其是一些问题性报道,一追到底,加大了舆论监督的力度。例如,辽宁电视台连续报道《一根电杆难住千人企业》中涉及的沈阳开关厂,由于一户人家的阻挠使该厂停产一个多月无人解决。连续报道播发后,不到10天时间就恢复了供电,不能不说是强大的舆论压力的结果。    (一)平行式组接      平行式组接,是将两条或两条以上的情节线索并列表现,强调的是同时性。它的表现形式采用依次分叙的方式,类似章回小说的平行写法,话表几头,话说一头再表另一头。例如,1997年7月1日,举国欢庆香港回归电视新闻报道,用一个地区、一个地区的画面分别表现这同一时间不同地方的庆祝活动,就是平行式组接。这种方式在综合新闻编辑中运用较多。    (二)平行交叉式组接    平行交叉式组接,是由平行式组接发展而来。平行式组接注重情节的统一,主题的统一,注意事件的内在联系,及事件的平行发展。而平行交叉式组接则强调它所表现的两条或数条线索的严格的同时性以及密切的因果、呼应关系。它采用频繁的交替表现形式,其中一条线索的发展,往往影响、决定另一条或数条线索的发展。它们相互依存,交叉组接;形成强烈的戏剧冲突,造成戏剧悬念。在电影、电视中,追逐场面便是这种结构的典型形式。    (三)对比式组接    对比式组接,通过镜头、场面或段落之间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强烈反差,产生相互加强、相互冲突的作用,以对比组接表达寓意或强化所表现的内容、思想和情绪。    对比的内容可以是画面所表现的内容,如贫与富、苦与乐、强与弱、高尚与卑下、文明与野蛮等;也可以是画面的形式,如景别的大小、角度的仰俯、光线的明暗、色彩的冷暖、声音的强弱等等。电视新闻《检查团来了!走了!》充分调动镜头语言,以同一地点检查前后卫生状况的“强烈反差”构成全篇,突出了检查前的“高度负责”和检查后的“放任自流”,并通过画面上整洁与脏乱的强烈对比,使新闻主题更加鲜明、深刻。    (四)积累式组接       积累式组接,指由几个主体形象或内容相似的镜头组接在一起,造成一种效果的积累。它可以渲染气氛,加强气势,烘托情绪。如将数个表现惊涛拍岸的镜头重叠组接在一起,就比单个镜头更有气势。       在电视新闻中,也常使用这一方法。例如;,将一组展示商店柜台、橱窗陈列摆设和顾客购买商品的镜头并列组接,表示节月市场繁荣的景象。在电视新闻专题《难圆绿色梦》中,当徐治民老人坐车来到园子塔拉,屏幕上是这样一组镜头:被砍伐得七零八落的树墩——老人呆滞的眼神——小单羔啃吃树叶——老人痛苦的表情——终于,老人流泪了。镜头的重叠反复,既强化了老人此时的悲愤之情,也引发观众的情绪共鸣。    在积累式组接中,就每一个镜头而官,内容比较单一,时间也不太长,但当它们一组接在一起,却可以从中综合、概括出某种特定的含义。    (五)比喻式组接     比喻式组接,通过前后不同的主体形象的画面组接,使观众产生某种联想,造成心理冲击,从而能更深刻地理解片子所表达的思想。这种结构形式如同修辞上的比喻手法,画面的比喻是在上下两幅(或两组)的冲击中产生的。并列的镜头中一有一个(或一组)是戏剧(或事件)元素,而另一个可取自剧情(或事件)本身,也可以同整个剧情(或事件)毫无关系,这个镜头只有同其他镜头建立联系才具有价值。如电视片《小木屋冲,编导将小木屋的镜头与宗教徒们双膝跪地爬行去朝圣的镜头并列组接,隐喻小木屋主人为了攀登科学高峰,也如宗教徒一般具有那种’坚韧不拔的精神。若单纯从叙事角度看,宗教徒们爬行的镜头与主题毫不相干、没有任何意义,只有当它们与事件元素的镜头相并列组接,才能产生价值,引发意义。    ……

媒体关注与评论

序浙江电视台副台长施泉明同志拿来一叠书稿。书名《电视新闻学》,请我为浙江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朱菁老师的这本专著写序。这使我有点畏难,因为自己长期办报,没有办过电视台,虽然也为报纸记者、编辑撰写的专著写过一些序。但并没有为电视新闻工作者的专著作过序。考虑到报纸与电视的新闻规律都是一样的,也就逐渐消除顾虑,学着写吧!    电视是新闻大军中的新生力量,而且影响日益扩大。以浙江省来说,改革开放前20年。只有一个电视台,如今已有87个了。电视与报纸、电台一起,已经成为广大干部群众生活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电视新闻学》以丰富的内涵,从电视新闻的概念到电视新闻的分类、采访、拍摄、编辑、写作直至节目的编排。都作了比较详细的论述。《电视新闻学》总结了电视新闻的实践经验,值得很好借鉴。同时。我们要在借鉴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电视新闻与报纸新闻都要坚持党性的原则,坚持实事求是,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这是党的新闻工作的根本任务。党的新闻事业与党休戚与共,是党的生命的一部分。新闻工作者要牢记江泽民同志的教诲:“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要牢固树立“福祸观”,把我们采写的每一条新闻、每一篇评论、每一个节目、每一幅图片、每一组镜头,都与党和人民的“福祸”紧密联系起来,以我们对党和人民事业的忠诚,努力为人民大众创造幸福。同时,我们要认真总结新闻实践中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与教训。探索、掌握以正确舆论引导人的规律,更好地服务于大局,服务于人民。    电视新闻与报纸新闻在传播方式上虽然有所区别,前者是以视为主、视听兼备,以画为主、画声并茂向受众进行传播的;后者则是以文字为主体向读者进行表述的,但是,如何提高传播与表述能力,增强新闻报道的吸引力、感召力和说服力,则又是共同的。提高新闻报道的艺术水平,对于报纸来说,要多写正确而感人的文章;对于广播来说,要多讲正确而动听的语言;对于电视来说,要多拍正确而精彩的节目。当前,我们要特别注意提高热点引导、典型宣传和舆论监督这“三大件”的报道质量。热点引导,要注意报道的深度,要选准宣传的角度;要把握语言的适度;典型宣传,要坚持实事求是,要处理好数量与质量的关系,要突出人物或群体的个性;舆论监督,要抓准问题,要事实确凿,要注意分寸,要解决矛盾。总之,在把握正确导向的前提下,不断提高舆论引导的水平,提高新闻报道的质量,天地十分广阔,是大有作为的。    电视新闻与报纸新闻一样,也存在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主要是:新闻如何“出新”?按理讲,新闻就是以新取胜,然而现状并非完全如此,有几种情况要认真改进:其一,新闻“不快”,即时效性差,新闻变成了旧闻。日报少“昨日新闻”,晚报少“上午新闻”。电视新闻也有类似问题。其二,新闻“不短”,即文字冗长,内容庞杂。长,表现是形式问题,实质是内容问题。长新闻的毛病主要是“大导语、大背景”,弄不清什么是新闻,什么不是新闻,新闻在哪里,价值有多大。其三,新闻“不活”,即平面式、叙述式的东西太多,缺少立体感、现场感。    要大力提倡现场新闻。新闻在现场,现场出新闻。电视新闻的记者都是在现场进行报道的,比报纸的记者有优势,然而有些现场报道缺少深度,缺少灵气。    ……

编辑推荐

《电视新闻学(第2版)》由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电视新闻学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条)

 
 

  •   不错的考试教材书,很实用。
  •   学会新闻,就要学会电视新闻。还在看呢,速度很快哦
  •   其实当时是为了考研而买,说实话,里面的内容思想上说不上,主要是一些概念了,分类了,介绍了。其实真想学到东西,最好看一些外国的,写的更有内容,也更吸引人。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