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辞学发凡

出版时间:2008-1  出版社:复旦大学  作者:陈望道  页数:238  字数:246000  
Tag标签:无  

前言

  本书是一九三二年写成、印行的,过去曾经重印过多次,一九五四年也曾经重印过一次,现在又将重印,我趁这机会又从头校读了一遍。对于用语,略有改动。是否妥当,还请大家指正。  画清,又将若干不切合实际的古来定见带便指破”。除了想说述当时所有的修辞现象之外,还想对于当时正在社会的保守落后方面流行的一些偏见,如复古存文、机械模仿以及以为文言文可以修辞、白话文不能修辞,等等,进行论争,运用修辞理论为当时的文艺运动尽一臂之力。书中有些地方论争的气氛很重,便是为此。大白先生的序言,也是一篇参加论争的序言,当时文化界的朋友大约都知道。一九五四年重印时,我曾经想把这论争的部分减去,把刘大白先生的一篇序言也一并略去,因为事过境迁,这一部分已经成为陈迹;但若如此,全书就要大动,所以终于未曾实行,还是仍原书之旧。这次重印,也是如此。只有希望大家注意这两个部分的分别,并且分别对待这两个部分:对于当时同保守落后的偏见论争的部分,看看是否当时发生过一些影响;对于画清经界或者画清轮廓的部分,看看是否现在还有什么可以用。

内容概要

  本书是把存在于汉语语文中的种种修辞方法、方式,以及运用这些方法、方式的原理原则,加以系统的阐释,并且指明它的发展趋向。在阐释和说明中,引用了丰富、适切的白话和文言的例证。对于系统地研究修辞学,对于古今作品的阅读理解欣赏和练习写作,都有助益。
  全书共分十二篇。第一篇概括地述说修辞现象和修辞学的全貌。指出修辞现象有消极和积极两大分野,又指出修辞所可利用的语言文字的可能性和修辞所须适合的题旨和情境。第二篇述说修辞所可利用的语言文字的可能性。第三篇述说消极和积极两大修辞分野的互相区别和互相联系。第四篇述说消极修辞的一般情况。第五篇至第九篇述说积极修辞,其中第五至第八篇述说积极修辞中的辞格,第九篇述说积极修辞中的辞趣。第十篇述说修辞现象随种种不同情况而变化,以及它的统一的线索。第十一篇述说语文的种种体式,特别详述了体性方面的体式。第十二篇结语,述说修辞学的变迁、发展,并指出研究修辞学应有的努力。

作者简介

陈望道(1891—977),浙江义乌人,著名学者、教育家。1919年从日本留学归国,任教于浙江第一师范学校,同时投身新文化运动。1920年翻译出版了《共产党宣言》第一个完整的中文本,1921年参与中国共产党的创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早期活动家。1920年起,历任复旦大学、上海大学、安徽大学、广西大学等校教授。1952年至1977年任复旦大学校长。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常务委员。一生从事文化教育和学术研究达六十年,涉猎社会科学的多个领域。在哲学、法学、政治学、伦理学、因明学、美学、文艺学、新闻学等方面多有所成就;他学术事业的基点和重心在中国语文的研究方面,为语文改革、语法学和修辞学等学科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主要著译成果辑录于《陈望道文集》(四卷,1979—1990)、 《陈望道语文论集》(1980)和《陈望道修辞论集》(1985)。

书籍目录

第一篇 引言
一 修辞二字习惯用法的探讨
二 修辞和语辞使用的三境界
三 修辞和语辞形成的三阶段
四 修辞同情境和题旨
五 修辞的技巧和修辞的方式
六 修辞研究的需要、进展和任务
七 修辞学的功用
第二篇 说语辞的梗概
一 修辞和语言
二 “态势语”
三 声音语
四 文字语
五 声音
六 形体
七 意义
八 语言和文字的关系
九 汉语文变迁发展的大势
第三篇 修辞的两大分野
一 形式和内容
二 内容上的准备
三 两种表达的法式
四 语辞的三境界和修辞的两分野
五 两大分野的概观
六 两大分野的概观二
第四篇 消极修辞
一 消极修辞纲领
二 意义明确
三 伦次通顺
四 词句平匀
五 安排稳密
第五篇 积极修辞一
一 积极修辞纲领
二 辞格
甲类 材料上的辞格
三 譬喻
四 借代
五 映衬
六 摹状
七 双关
八 引用
九 仿拟
十 拈连
十一 移就
第六篇 积极修辞二
乙类 意境上的辞格
一 比拟
二 讽喻
三 示现
四 呼告
五 夸张
六 倒反
七 婉转
八 避讳
九 设问
十 感叹
第七篇 积极修辞三
丙类 词语上的辞格
一 析字
二 藏词
三 飞白
四 镶嵌
五 复叠
六 节缩
七 省略
八 警策
九 折绕
十 转品
十一 回文
第八篇 积极修辞四
丁类 章句上的辞格
一 反复
二 对偶
三 排比
四 层递
五 错综
六 顶真
七 倒装
八 跳脱
第九篇 积极修辞五
一 辞趣
二 辞的意味
三 辞的音调
四 辞的形貌
第十篇 修辞现象的变化和统一
一 格局无定
二 修辞现象也不是一定不易
三 修辞现象常有上落
四 修辞现象也常有生灭
五 适应更是形形色色
六 变化的统一
第十一篇 文体或辞体
一 文体或辞体和文体或辞体的分类
二 简约繁丰
三 刚健柔婉
四 平淡绚烂
五 谨严疏放
六 语文体式的繁复情况
第十二篇 结语
一 从修辞学术萌芽时期说起
二 修辞文法混淆时期
三 中外修辞学说竞争时期
四 结语
初版刘序
初版后记
《修辞学发凡》第九版付印题记
一九五四年版重印后记
一九六二年版重印前言
一九七六年版重印前言

章节摘录

  第一篇 引言  一 修辞二字习惯用法的探讨  修辞本来是一个极熟的熟语,自从《易经》上有了“修辞立其诚”一句话以后便常常连着用的。连用久了,自然提起了辞字,便会想起了修字,两字连结,简直分拆不开。但是解说起来,终究还是修是修、辞是辞的,被人当作两个单词看。直到现在讲修辞的还是如此。  而各人对于这两个单词的解说,又颇不一致,大体各可分为广狭两义:(甲)狭义,以为修当作修饰解,辞当作文辞解,修辞就是修饰文辞;(乙)广义,以为修当作调整或适用解,辞当作语辞解,修辞就是调整或适用语辞。  第一,是文辞还是语辞?这在过去,往往会回答你说:既然讲修辞,自然修的是文辞。如顾亭林所谓“从语录入门者多不善于修辞”(见《日知录》十九),便是隐隐含有这种意思的一个例。但若略加考察,便知这只是礼拜文言时期的一种偏见。在礼拜文言的时期,人们往往轻蔑语体,压抑语体,贬称它为“俚语”为“俗语”。又从种种方面笑话它的无价值。而以古典语为范同今后语言的范型。其实古典语在古典语出现的当时,也不过是一种口头语言,而所谓修辞又正是从这种口头语言上发展起来的。无论中外,都是如此。后来固然有过一大段语文分歧的时期,执笔者染上了一种无谓的洁癖,以谨谨守卫文言为无上的圣业。而实际从语体出身的还是往往备受非常的礼遇,如“於菟”、“阿堵”之类方言,竟至视同辞藻,便是其例。如所谓谐隐,逐渐发展,成为灯虎商谜,竟至视为文人雅事,也是其例。而(1)文辞上流行的修辞方式,又常常是受口头语辞上流行的修辞方式的影响的,要是承认下游的文辞的修辞方式,便没有理由可以排斥上游的语辞的修辞方式。(2)文辞和语辞的修辞方式又十九是相同的,要是承认文辞的修辞方式,也便没有理由可以排斥语辞上同等的修辞方式。(3)既是文辞语辞共有的同等现象,即不追寻源头也决没有理由可以认为文辞独得之秘。就修辞现象而论修辞现象,必当坦白承认所谓辞实际是包括所有的语辞,而非单指写在纸头上的文辞。何况文辞现在也已经回归本流,以口头语辞为达意传情的工具。而我们现在听到“演说的修辞”云云,也早已没有人以为不辞了。这就是实际上已经把语辞认作修辞的工具了。

媒体关注与评论

  这是近年来的好书。有了这部书,修辞法上的问题差不多都已头头是道地解决了。  ——叶圣陶  真正不顾复古派和礼拜文言者的对抗,采用由西方东方传人的科学的研究方法,彻底将中国的修辞学加以革新,写成了一部网罗万有、条例分明、有系统而又能兼顾古话文和今话文的修辞学专书的,是著名的修辞学家陈望道氏。  ——[新加坡]郑子瑜  这部具有里程碑性质的重要著作……使我认识到:修辞学是一个宽广的、很值得探索的领域,是一门既有理论意义,又有实用意义的学问。  ——张志公

编辑推荐

  这是近年来的好书。有了这部书,修辞法上的问题差不多都已头头是道地解决了。  ——叶圣陶  真正不顾复古派和礼拜文言者的对抗,采用由西方东方传人的科学的研究方法,彻底将中国的修辞学加以革新,写成了一部网罗万有、条例分明、有系统而又能兼顾古话文和今话文的修辞学专书的,是著名的修辞学家陈望道氏。  ——[新加坡]郑子瑜  这部具有里程碑性质的重要著作……使我认识到:修辞学是一个宽广的、很值得探索的领域,是一门既有理论意义,又有实用意义的学问。  ——张志公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修辞学发凡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46条)

 
 

  •   老师推荐的,讲解修辞,不错的。。
  •   陈望道先生的《修辞学发凡》一旦认真阅读或收获良多,同时书本身就十分有趣。
  •   陈望道,中国修辞学第一人!!
  •   修辞学的东西看似浅显,实则内涵丰富
  •   这是舍友推荐的关于修辞学方面的好书。
  •   字迹清晰,内容详实,修辞学的顶峰
  •   书很好,对学习修辞学这门课很有帮助
  •   陈望道的经典之作 修辞学的启蒙书
  •   封面不错,看了字体,纸张,暂时确定是正版的书籍。帮同学买来作为修辞学课本使用,愿我们考试都可以取得好分数!
  •   适合研究入门看的书,刚完买就没有货了
  •   大师的作品,值得细细阅读,必定会有收获。
  •   书到的有点慢,不过打开一看,纸质还不错,整本书很轻,阅读起来很舒服,内容也很不错,作者创作年代比较久远,所以,看起来有点隔阂,但习惯就好了,推荐哦。
  •   很早老师就推荐阅读了,终于拿到手,受益匪浅啊。
  •   是正版,很是不错,到货也快,正在阅读,很好读的书哦。
  •   通俗易懂 这是它最大的优点 其他无需多说 虽然个人感觉一般 但值得阅读
  •   很好的一本书 仔细地读了
  •   这本书内容真不错的
  •   内容没的说,纸质和设计也都古装古色
  •   在老师的推荐下买的,是一部好书,最近用来写论文,很有帮助!
  •   据说不错,朋友很喜欢
  •   体系完成,内容详实,观点深入人心。
  •   一直等待,终于买到本属于自己的书了。
  •   很著名的著作,对专业很有帮助。
  •   挺好,中文老师推荐的书
  •   印刷纸张什么的都很不错。很喜欢。
  •   没看过,纯粹拿积分!
  •   需要這本書,淘寶都不送香港,有當當真好!服務好!就運費貴了點。
  •   此书很实用,能够买到,很满意,谢谢
  •   翻了一下,还不错,待慢慢学习
  •   很喜欢,买到了,印刷很好,字体合适,是正版的
  •   希望包装能好一些,直接用塑料袋书会坏的。
  •   为师范技能作准备
  •   书很干净包装很好
  •   看了大师节目,决定买来看看,大致翻了一下,很值得一读。慢慢看吧。
  •   内容很好,真心不错,值得一看
  •   值得一读,不过读起来有些困难,毕竟在白话文过渡时期
  •   看上去很有感觉,超喜欢
  •   好 纸质不错
  •   价格稍微贵了些,内容还过得去。
  •   纸感一般
  •   书的内容毋庸置疑 不过纸张挺不好的 封面上还很脏 等这本书到等了十天结果让我失望了 感觉不再信任当当了。。
  •   快递、包装等各方面都不错,我来说下内容,因为是80年代编写的书,在用词等各方面还有很多白话文等的印记,对于具体的古文句法、以及文章意思的翻译等不够全面、系统。总的感觉,中等偏上,性价比还是可以的
  •   还行吧,作者很有修养
  •   经典修辞书籍
  •   有些功底的书
  •   专业要用到的,还算可以。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