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科化时代的通才

出版时间:2011-11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作者:朱潇潇  页数:288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专科化时代的通才——1920-1940年代的张荫麟》由朱潇潇所著。
《专科化时代的通才——1920-1940年代的张荫麟》以张荫麟在20世纪
20—40年代主要的学术活动为线索,从张氏求学和任教的主要场所清华大学、他所参与的各类刊物及其著述进行考察,研究中国现代历史学科的建立及其规范的过程。

作者简介

朱潇潇,现为复旦大学社会科学基础部讲师,历史学博士。研究方向为中国近代思想史、学术史。曾在《中共中央党校学报》、《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现代大学教育》等期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

书籍目录

绪论
一、问题缘起及概念界定
二、研究状况
三、研究路径与资料状况
四、研究框架
第一章 制度转型下的个人范本:张荫麟与清华
第一节 学校教育与社会引导的交织
一、“整理国故”影响下的国文教育改革
二、大师的引入:梁启超与张荫麟的学术渊源
三、清华历史系与分科意识之始
第二节 清华历史系:学科化建设进行时
一、归治于教育部与罗家伦的改革
二、蒋廷黻新政之一:课程改革“中西兼通”
三、蒋廷黻新政之二:新型学者及教师群体的建构
第三节 妥协与分歧:专科规范化时代的个人史
一、一波三折的入职与升迁
二、清华对教师的专业化需求与张荫麟的妥协
三、专业学会的建立:自下而上的学科化呼应
第二章 学术专业刊物:以张荫麟与20—40年代报刊关系为中心的考察
第一节 学缘、地缘关系主导下的学术起步
一、学缘建构:张荫麟与《清华周刊》、《清华学报》的书报介绍
二、《燕京学报》与张荫麟学术联系的地缘解读
第二节 从《学衡》到《大公报·文学副刊》
一、“学衡余孽”还是《文学副刊》先锋?
二、《大公报·文学副刊》:学术批评的公共空间
三、辩中求道:张荫麟在《文学副刊》上的学术批评
第三节 学科聚合的形成:边界的清晰化
一、《世界思潮》:与哲学家群体的对话
二、史学专科化的内部表征———社会经济方法影响下的史学研究会
三、张荫麟与《大公报·史地周刊》
第四节 危难时代的跨学科思想
一、其刊其人:跨学科的萌芽
二、张荫麟主编时期的编辑与撰文
三、在传统与现代之间的选择背后
第三章 史学学科化的内在之维(上):科学之真,还是艺术之真?
第一节 理想史学之实现,须赖理想史料之养成
一、科学疑古的理论化倾向
二、张荫麟史料观的分析
三、如何造就理想的史料
四、默证之争:新史学的逻辑学洗礼
第二节 循环论的循环?
一、史观溯源
二、五种传统历史哲学之总结算
第三节 科学、艺术的纲目之辨
一、科学,成为历史学的上帝
二、张荫麟:直觉与价值共同作用下的史学艺术性
第四章 史学学科化的内在之维(下):“致用”的史学与通史写作
第一节 危机·通史·《中国史纲》
一、危机的理论分析
二、《中国史纲》编写肇始
第二节 对读:理想通史的标准
一、《中国史纲》与《国史大纲》
二、《中国史纲》与《中国通史纲要》
三、“夏商周”样本的三分法
第三节 通史编撰的哲学思考
一、时间问题
二、传统叙事与现代叙事
三、真历史与编年史
结语 张荫麟:走向乌托邦的征途
一、一场有意为之的中西对话
二、史学家张荫麟:影像的叠合
三、另一场讨论:关于清华国学研究院
附录:张荫麟报刊文章发表目录
参考文献
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另一方面,张荫麟则依照梁启超所指示的门径,在近三百年的学术史中,寻找与西方科学精神以及学术理路相合拍的人物和观点。此时,梁启超正与胡适一起,通过对戴震“科学界的先驱者”、“哲学界的革命建设者”的形象构建,而完成“对传统的重新诠释与理解”,这也是当时“整理国故”运动的主要潮流。张荫麟与贺麟在这一时期的学术论文显然都深受这一风气的影响,他们所选择的一般都是具有“科学精神”的汉学家,并且试图用一种西方学术的眼光来给清代学者定位。贺麟不仅在梁启超的直接指导下写成《戴东原研究指南》,并且在阅读了梁借给他的《雕菰楼全集》后,把焦循称为一个“以经学作基础的哲学家”、“散文、诗歌、戏剧、文学批评兼优的文学家”,“于纯科学也用了苦功的博大精深的学者”。而张荫麟则是选择梁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没有深入研究的人物,比如乾嘉时代就被一直推崇的钱大昕,张称他是一位贡献在考古方面的“‘科学的’史学家、小学家、天算学家、地理学家”,撰写了《钱大昕和他的著述》对他的生平和著作进行了详细的考订。另外就是对梁启超在清代学术史中有所遗漏的学说观点,张荫麟尤其注意加以发掘。比如洪亮吉及其人口论,“在当时及后世皆未尝有丝毫之影响,徒为今日历史上之资料而已”;再如湖北学者李元及其所做的“研究动物之作”《蠕范》,“不独晦然无闻于当世,且二百余年来久湮没不彰”。

编辑推荐

《专科化时代的通才:1920-1940年代的张荫麟》共分为四章。第一章以张荫麟的清华经历为明线,历经求学、求职与任教等不同阶段,考察清华历史系从模糊的国文意识中独立到现代学科体制建立的过程;第二章以张荫麟学术活动密集的《清华周刊》、《学衡》、《大公报•文学副刊》、《大公报•史地周刊》、《思想与时代》等刊物为线索,探讨史学转型过程中学人通过刊物所构建的学术网络以及在学术发表过程中对学科化过程的接受及反思;第三章以张荫麟的学术著述为源,将其关于史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思考的观点变化,作为透射当时史学前沿问题的具体视角;第四章则是以张荫麟的代表作《中国史纲》为研究对象,纵向以通史撰写在这20年间的流变为参照,横向以钱穆的《国史大纲》和缪凤林的《中国通史纲要》等作比对,从史学与世变的互动中反映史学转型中“求真”与“致用”意识交织的现实局面。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专科化时代的通才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4条)

 
 

  •   这是第一本系统研究张荫麟的学术专著,很有价值。
  •   该书是博士论文修改而成,还是不错的。
  •   研究张荫麟比较全面的书,但是总感觉写的一般了!
  •   张荫麟(1905—1942)是民初新文化运动中脱颖而出的天才学者,十七岁进清华时,其史学论著就名满学林。可惜英年早逝,三十七岁病逝贵州遵义浙大。不久中国大陆出现了严重的文化断裂,张荫麟也随之被人遗忘。上世纪90年代,在陈寅恪的研究中,人们惊异地见到了陈氏对张荫麟的高度评价:“张君为清华近年学生品学俱佳者中之第一人”,“其人记诵博洽而思想有条理,以之担任中国通史课,恐现今无更较渠适宜之人。若史语所能罗致之,则必为将来最有希望之人才”云云。于是,张荫麟被大陆学界再度发现。在对张荫麟的深入研究中我们得知,这位才、学、识俱佳,以史学为志业的青年学子留美归来,虽有陈寅恪的鼎力推荐,却不被中国现代学术机构所见容,被中研院史语所、北大历史系拒之门外。就是张荫麟的母校清华历史系,也仅给他“合聘”而不给“正聘”的资格。其情何以如此?一个主要的原因即是新的“专科时风”与张荫麟通才学术道路追求的冲突。朱潇潇的专著选取了这一特殊的视点,展现了张荫麟的学术命运和人生历程,从中也引起了人们对中国现当代学术发展道路的深度思考。 朱潇潇的这部作品也是中国大陆首部关于张荫麟的专著,该专著的出版,为大陆的张荫麟研究开启了一个新的层面。可以有把握地说,在近几年之内,研究张荫麟的专著将会接踵问世,因为尽管张荫麟的研究难度较大,不少人望而却步,但毕竟学界已有了二十来年的研究积累。朱著的出版,犹如报春花,一个更加全面和深入研究张荫麟的时期已经到来。 读者:竹仁天中 2012.2.1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