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中国畅销书史

出版时间:2009-1  出版社: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作者:伍旭升 编  页数:248  
Tag标签:无  

前言

  历史总有它自身的逻辑。2008年,在世界经济一片危机和恐慌之中,中国迎来了改革开放30年的伟大时刻。当世界把目光不由自主地聚焦在中国身上,不得不正视今日中国的崛起之时,已经赋予了诸多命题以历史的纵深感。的确,谈论今天的中国,在赞叹中国的经济奇迹的同时,世人更多思考的是奇迹背后的原因,是中国特色发展模式对世界的贡献与意义。换言之,30年中国改革开放不仅带来了极大的物质进步,也赋予世界以丰厚的精神的、文化的和社会的遗产。从这一视角出发,我们可以说,纪念中国改革开放30年,不单单要总结回顾经济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还要深入梳理精神世界获得的进步以及嬗变。在推动中国改革开放30年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巨变的历史进程中,尽管出版业作为一个行业或许还不是最重要的第一方阵,但它所传播的文化知识、所催生的观念革新、所服务的教育事业、所掀起的阅读热潮,以及它所孕育的产业进步、所推动的经济发展、所链接的世界通路、所面向的人类文明,却又是30年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不可或缺的鲜明影像。中国书业在30年中与这个国家改革开放的步履如影随形,与每一个家庭的物质与精神生活息息相关。事实上,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灵世界里,都或多或少地留存着图书与知识饥渴、与上学成长、与事业婚姻、与亲朋师友密切“链接”的难忘片段。书业,由此有了追忆梳理、鞭策励志的最广大的社会心理基础。回顾总结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伟大成就,书业自然不能缺席,也不应当缺席。  每一个领域的30年都是一个浩瀚的精神宝库,中国书业的30年也不例外。从哪些角度切入既能与社会大众的心脉一同律动,又能精当地勾勒出中国书业30年事业产业变革的轨迹?《中国图书商报》,作为一份沐浴着改革开放泽露而生而长,一份以推进出版产业、关注国民阅读为己任的中国书业的权威媒体;作为中国书业唯一面向产业市场又面向广大终端读者的权威专业媒体,我们的确颇费了一些思量。对主题的选择也经历了一个不断充实、调整的过程。  2008年1月8日,《中国图书商报》即精心策划推出了大型专题报道“改革开放激荡书业30年历史烟云”,用近20个整版篇幅,以专题综述和30忆、30事、30人、30图、30产业改革、30书业营销、30阅读等板块形式,全景式勾画了30年来中国出版业在对内改革、对外开放过程中取得的历史性产业进展、激荡起的历史性阅读文化烟云,同时发表了对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的独家专访《改革开放30年给中国出版业带来什么》。既意料之中又略显始料不及的是,反响纷至沓来,业内外强烈关注,全国有上百家平面和网络媒体做了转载。这坚定了我们对书业与社会与每一个家庭有着最广泛和紧密的联系的判断。11月18日,本报又以“风起云涌中国书业大变迁风生水起出版力量大检阅”为主题,重磅推出“30年书业/力量百版金刊”,再次对中国书业30年的历史变革进行全景式、亲历性、板块化的梳理,同样在书业内外引起强烈反响。  在对书业作为一个产业进行历史观照的同时,我们全力抓紧筹划“改革开放30年最具影响力的300本书”的大型推介活动,意图精心打造《中国图书商报》30年书业、30年阅读交相辉映的“双璧”。该项活动是个一揽子计划。经过反复论证、精心准备,在北京奥运会、残奥会举办期间,于9月8日在北京隆重启动。出版界、文化界、阅读界等社会各界都对“300本书”推介活动给予了热情的关注,积极参与到这项活动中来。由此也再度说明,图书阅读及其引发的文化现象,在1980年代改革开放之初文化“解放”之时曾造就一个民族渴求知识的盛景,而在互联网冲击传统阅读形态的今天,仍会成为全民乃至全球高度关注的共同话题。不论技术手段如何改变、如何革新,人们追求思想、净化心灵、分享智慧、获得知识,“诗意地栖居”的需求是永恒的。一个民族的心灵成长,也必然地与阅读(不论是纸本传统阅读还是新媒体阅读)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促使我们在筹划“300本书”系列推介活动中,能始终把大众对阅读的需求、向大众推介30年精彩阅读的需求作为我们工作的重心。由此,也就逐渐清晰了这样一个轮廓:围绕“改革开放30年最具影响力的300本书”的推介活动,举办一个推介书目揭晓的盛典暨召开“首届公共阅读文化论坛”,同时编辑出版三本图书,即《30年中国最具影响力的300本书》(另附300种提名书)、《30年中国人阅读心灵史》、《30年中国畅销书史》,并将这三本书列入“中国图书商报。中国书业书系”之中。三本书从不同侧面勾勒了30年来国民阅读价值取向的变化、个体和集体的阅读心像,以及出版界围绕畅销书这一大众阅读风向标在出版策划、运作机制、市场营销、作家培养、读者分析等方面进行的变革。直面心灵、留存历史、探究书业,写真中国书业流变与成长辙迹,推动中国出版产业温故知新、永续发展,促进中国国民阅读进步进而影响世界华文阅读乃至全球阅读与文化交流,是我们的编辑宗旨,也是《中国图书商报》作为一家书业权威媒体所孜孜以求的目标。  需要特别感谢的是,上述活动以及组编的三本书有幸被列入了中国出版集团公司有关改革开放30年105种重点图书出版项目及其“放歌30年”等系列活动之中,得到了有关主管部门的肯定与支持。中国出版集团公司领导还以开放的胸襟促成了这一活动及出版项目与江西出版集团联手合作,由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和江西教育出版社联合出版,再次放大了活动和出版项目的效应。我们殷切希望,在举国上下隆重纪念改革开放30年、前瞻未来30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图景之际,《30年中国最具影响力的300本书》、《30年中国人的阅读心灵史》、《30年中国畅销书史》将作为一面心灵之镜、精神之镜、时代之镜,既能烛照过去,更能点亮未来。  孙月沐(中国图书商报社社长、总编辑)

内容概要

本书勾画了改革开放30年中国大陆畅销书现象的产生、发展、演进历程。立足畅销书的出版运作与市场营销攻略的进步,剖析30年来经典畅销书案例。同时,注重通过对中国大陆和同期港台、国外畅销书潮流的对比,解读30年来,特别是近几年来图书市场上的类型畅销书。    本书撰写者既有出版集团、出版社知名高管,又有大专院校、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凸显了其史料性、权威性、专业性和理论性;既是出版文化从业者、研究和爱好者的首选读本,也是大专院校出版传媒及相关专业师生难得的教学参考书。

书籍目录

总序前言第1章 畅销书出版30年景观嬗变 第一节 书荒时代的阅读盛景(1978~1989) 第二节 文化多元开化的阅读新潮(1990~1999) 第三节 新世纪阅读人生的个性发现(2000~2008)第2章 畅销书出版运作机制追寻 第一节 畅销书出版运作的一般模式 第二节 畅销书出版运作的典型模式 第三节 畅销书出版运作的特征第3章 畅销书市场营销攻略 第一节 畅销书市场营销环境发展之势 第二节 畅销书运营全程策划之术 第三节 畅销书的品牌运营之道 第四节 畅销书营销案例之典第4章 畅销书作家风光轮替 第一节 畅销书作家的总体特征 第二节 大陆畅销书作家类型流派第5章 畅销书读者构成与认知嬗变 第一节 畅销书读者构成形态的变化 第二节 畅销书读者选择和购买行为嬗变 第三节 畅销书对读者阅读行为的促进与影响第6章 畅销书排行榜形态与功能进化 第一节 中国大陆畅销书排行榜的形态进化比较 第二节 畅销书排行榜的功能与问题 第三节 基于排行榜数据的文学类个案分析第7章 30年我国港台畅销书潮流甄析第8章 30年大陆海外引进版畅销书潮流甄析 第一节 西方经典文学与社科名著的井喷(1978~1989) 第二节 版权规范下的引进版万花筒(1990~1999) 第三节 类型分化的时代(2000年至今)附录 美国畅销书出版谁领风骚 第一节 谁是畅销书前十名 第二节 谁是畅销书作家前十名 第三节 谁是畅销书出版社前五名

章节摘录

  第1章 畅销书出版30年景观嬗变  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事业前进的步伐,中国书业在不断地探索与螺旋式上升中进入到第30个春秋。回首书业30载的发展道路,尽管有许多令人激动甚或困惑的重要事件,但梳理这段历史,人们无不承认,畅销书现象已经成为中国书业一道不容忽视的风景。畅销书的生产销售机制的形成,书业市场对畅销书的重视程度,畅销书在文化消费中的导向作用,则是中国书业在市场化道路上日趋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  畅销书的概念(英文为Bestseller),本源于英美等西方发达国家书业,是与市场化的运作相伴生的,实际上与全国性图书销售排行榜的诞生紧密相关。其实,销量比较大的图书,在中国早已存在。如各种通过行政手段系统发行,动辄印刷几十万乃至上百万的政治性辅导读物。但作为普遍意义上的畅销书概念,业内大多数人认为,其不应当包括通过行政手段发放的读物,而应当是通过市场,通过读者的自主购买行为产生的在目标读者和公众市场中销量最多的图书商品。中国的畅销书的产生,是伴随着中国出版业逐步走向市场、逐步从事业向产业转型的进程而产生、发展的。在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也曾动辄涌现出十几万乃至几十万、上百万图书,如金庸、琼瑶等人的作品。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30年中国畅销书史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9条)

 
 

  •   由中国图书商报策划的编著30年中国畅销书史的确是一本好书,从该书我看到我们中国出版业者的实践,学习和探索的过程,现在很多人说中国人没有创新精神什么都是抄国外的,但是我们忘了我们中国才改革开放30年,很多东西都是新的,在过去只是听说过没有接触,你谈什么创新。30年中国畅销书史中我们可以看到我们出版业者的学习和进取的过程,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我们最后才能超过外国。
  •   这本书对中国畅销书的盘点很齐全,出版人必备
  •   每一个出版业从业人员都应该关注的一本图书。
  •   临时抱佛脚,听说这个书挺有用,买来看看!
  •   还不错,有待进一步挖掘
  •   书是读了不少,但关于“书”的书,倒没怎么意识到要去读读。适逢当下从阅读的角度回顾改革开放30年,我作为一个纯粹的读书爱好者,读了这本《30年中国畅销书史》——不知是否算是当下国民阅读开始走向(受众)成熟、自觉的一个反映。这本书从三个方面扩展了我对“阅读”的认知。1、30年的“社会变迁”与畅销阅读(大环境)2、出版业的市场化改革与畅销书(卖方)3、读者自身的构成和阅读观的变化(买方自身)78~89年,属于改革开放前期,拨乱反正后的“书荒时代”;大众先是共同显露“伤痕”,然后一起开始“反思”,并同时将目光投向社会“改革”;这时期的读者,是激情的理想主义一代,有着文史哲“文以载道”的阅读观;而还处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出版社,面对解禁后的书荒局面,唯有“翻箱倒柜”式地把以前的文学经典拿来重新印刷。到了90年代,社会改革走向多元转型时期,人们从理想主义迅速跌向物质消费主义;人们的阅读观走向实用化,如:能直接指导日常生活的资讯类图书《上海棒针编结花样500种》的销量就达到了1227万册;而出版行业向市场化转型,“畅销书意识”逐步形成,出版市场呈现出各种利益竞相出场的一锅“大杂烩”。再到了2000年至今,商品市场经济逐渐形成,又逢上全球网络经济,个性、时尚的社会文化潮流大行其道;人们的阅读观也走向多元、多媒体、功利化,个性时尚的“轻阅读”;而出版行业则进入青春、少儿、励志、大众健康理财等多类别的畅销书营销时代。有了以上这些对中国30年来“阅读”的系统认知,再去看待当下国民阅读的快餐化、浅阅读乃至低俗取向的现象,及畅销书出版唯受众市场化的倾向——我觉得新的“阅读观”应该是基于读者个体需求整合的系统化、阶梯化阅读,出现个性化的阅读进阶书单;而出版、营销也走向更成熟的系列、搭配样式;并且,独立于出版、读者之外,提供公共书评、书单导读、阅读指导的第三方将作用凸显。
  •   出版界的读物!对我而言仅仅是阅读而已!大致了解一下三十年的图书发展历程!
  •   就当是学习图书历史
  •   书中所述,早已知道,没有让你和新鲜的史料。有的,甚至过时。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