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史评论(第2辑)

出版时间:2009-12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作者:刘新成 编  页数:297  

内容概要

本书是首都师范大学全球史研究中心主办的年刊性质的连续出版物,包括“全球史理论与方法”、“全球史专题研究”、“全球史/世界史教学”、“学人评介”、“书评”、“学术动态”等栏目。计划每年出版一辑,专门刊载国内外学者有关全球史研究的学术论文和相关学术信息。    全球史是目前国际史学界新兴的、发展迅速并广为人们关注的研究领域。它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其实质是史学界对于日益深化的全球化的学术反思与回应。它批判“西欧中心论”,主张从全球视角考察和分析世界历史的进程,专注跨民族、跨国家和跨地区的文化或文明交往和联系,是一种新的学术视角和方法,在今天的世界史学界影响很大。国内全球史方面的研究刚刚起步,但同样受到学者的普遣关注,是一个发展迅速的新的学术增长点。首都师范大学全球史中心是该领域研究的探索先驱和主要推动者,在学界有广泛影响。

作者简介

刘新成,是历史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首都师范大学校长、全球史研究中心主任。他长期从事世界古代中世纪史的教学和研究,主要学术成果集中在英国都铎王朝议会史、西欧中世纪社会生活史、全球史等方面。他领导的首都师范大学全球史研究中心成立于2004年,是国内第一个全球史研究的专业学术机构。成员除首都师范大学的学者外,还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名校和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的知名教授和学者。目前中心除编辑外,还有计划地翻译有关全球史的著作,现正在承担的科研课题《世界历史进程中的文明互动与共生>为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

书籍目录

全球史的理论与方法  互动:全球史观的核心理念  世界史、全球史和新全球史  当代史学发展的几个主要阶段:一种全球视角的考察  全球史与西方史学视角批判  从波里比阿的“关联原则”到《史记》:论全球史学的比较全球史专题研究  世界环境史:最初十万年  棉花:一部全球史  中世纪后期到近代初期欧亚大陆的科学和艺术交流  区域性“世界体系”视野下的古代两河流域史  葡萄牙帝国对印度洋贸易体系的影响全球史/世界史教学  编写一部简明的世界通史是时代的需要  把美国放到世界史中  “世界历史”在澳大利亚:一项历史学的回顾  相辅相成:美国大学的西方文明史与全球史教学学者评介  沃尔夫·沙弗的新全球史探索  跨民族史学研究:缘起、方法与进程——马蒂亚斯·米德尔教授访谈录书评  全球史的研究范式、趋势与学科性质——评《什么是全球史》  《现代世界的诞生:全球互动和比较,1780-1914年》评介  评曼宁《全球史导航》学术信息  [美国]世界史学会简介  《全球史杂志》简介  “亚洲全球史学会(AAWH)第一届大会”在日本大阪召开  [美国]世界历史协会第十八届年会简述  “文明的互动与共生”学术研讨会综述论点摘要  历史和史学的全球化:特征与挑战(摘要)  从“整体史”到“全球史”——西方史学史的一条线索(摘要)  从全球视角观察人类的过去——杰里·本特利的全球史思想和治史实践(摘要)附录  Abstracts of Major Papers  相关重要论文索引(2000——2008年)  《全球史评论》约稿及体例要求

章节摘录

科学研究的新进展对西方传统世界历史研究方法和“经典结论”也形成冲击。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出现以后,各领域的研究都不仅关注研究对象的孤立、静止状态,而且考察对象之间的“关系”,“关联性”备受关注,西方世界史传统理论忽略不同地区、国家和文明之间“关联性”的缺陷凸显出来。而系统论将无数变量之间的作用与反作用关系纳入一个体系,强调因果关系多重性的方法论特征,直接颠覆了片面强调“单线因果律”的“主导一传播”思维模式。按照西方当代知识论观点,确切的知识来自“在部分与整体之间往来如梭的”认识,对整体认识不清,或未将“部分”放在“整体”之中考察,对“部分”的认识不属于真正的“知识”。①这种观点是对将世界肢解为众多民族国家的西方史学方法的彻底否定。晚近遗传学研究证明,全人类同属一个“夏娃”的后代,同属一个本体,“种族”、“民族”等人为建构的概念并非客观存在,优劣之分实属臆想,基于“西方人种及其文化优势”的“西方中心主义”更显荒诞。西方包括史学在内的社会科学最新研究成果直接颠覆了某些传统结论。人类学家指出,自古以来,各种形态的人类“文化共同体”都处在不同形式的交往之中,并在交往中实现生物基因和文化基因的双重融合,因此把任何一种文化或文明作为纯而又纯的“地方现象”来研究都不妥当。现代化研究中的依附理论则认为,西方国家的现代化以特定世界环境为条件,忽略这一环境,单纯从西方国家内部挖掘现代化成因,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具有普遍意义的“现代化模式”,在理论上难以成立,在实践中,将误导发展中国家。在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不仅学术界和理论界,而且整个社会都感受到了世界历史理论的“贫困”。一方面,受过良好教育、以不同形式参与国际贸易或国际事务的中产阶级越来越不满足于对西方文明的了解,而他们系统了解世界历史的愿望又得不到满足;另一方面,由于知识、理论与实际脱节,大学里的历史专业日渐萧条,历史学毕业生求职越来越困难,以致美国全球史开拓者之一的麦克尼尔不无忧虑地表示:“如果我们的教授继续一味从事微观的区域性研究。

编辑推荐

《全球史评论(第2辑)》是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全球史评论(第2辑)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越来越好了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