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基础

出版时间:2010-6  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社  作者:张满林,兰贵秋 主编  页数:206  

前言

  本教材是为非会计专业学生所编写的。教材是为课程服务的,课程是为人才培养目标服务的,我们从满足非会计专业学生对会计知识需求的角度出发,以培养学生掌握会计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为出发点,使学生了解掌握会计的基本岗位、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增强对会计的认知与操作能力,完善和拓展学生经济管理相关领域的综合知识结构。  本教材从编写指导思想到内容选择、体系设计、编写模式等方面均进行了多方探索,编写特点如下:  (1)知识和技能培养并重。本教材每章正文之前是本章知识点和技能点,包括内容提要和培养能力;正文之后是本章小结,包括本章主要内容的概括和归纳。这两部分内容可以帮助学生在阅读教材时,很快抓住学习的要点和难点。每章最后附有技能训练题,作为教学辅助内容,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  (2)实务仿真,易学易懂。打造充分体现仿真特色的实用教材是我们的主要目的。教材中采用了大量的真实的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缩短教材知识与实际工作的磨合期,使学生既学习了会计的账务处理,又了解到真实的工作内容。如第六章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介绍每笔业务时,先列示这笔业务涉及的原始凭证,再分析编制实际工作中的记账凭证,最后给出教学的会计分录,这样学生很容易理解。  (3)结构新颖。本教材以应用为导向,打破传统会计教材一贯到底的知识叙述型编写模式,最大限度地贴近岗位实际业务,所学直接对应所用。本教材知识体系逻辑严谨,层次结构新颖,如第三章将会计对象进一步分解成六大会计要素,每一个会计要素进一步分类分解成会计科目,逻辑严谨,通读本书会令你耳目一新。  本教材由张满林、兰贵秋担任主编,孙世路、汤常一、吕伟艳任副主编。参加编写的人员有:刘鹤(第一章)、孙世路(第二、三、四章)、吕伟艳(第五章)、张满林(第十章)、兰贵秋(第六、七章)、汤常一(第八、九章)。兰贵秋对本教材进行了初步修改和校改,张满林设计了编写大纲并对全教材进行了总纂、定稿。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加之本教材作了大胆的改革尝试,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内容概要

本书为非会计专业的学生用书、全书从满足非会计专业学生对会计知识需求的角度出发,以培养学生掌握会计知识和操作技能为出发点,使学生了解现实工作中会计岗位所需的基本专业知识、基本工作方法,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同时完善和拓展学生经济管理相关领域的综合知识结构。

书籍目录

第一章 总论 第一节 会计的含义  一、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二、会计的特点  三、会计的含义 第二节 会计职能、任务与目标  一、会计职能  二、会计任务  三、会计目标 第三节 会计的方法  一、会计核算方法  二、会计分析方法  三、会计检查方法第二章 会计核算的前提与原则 第一节 会计核算的前提  一、会计主体  二、持续经营  三、会计分期  四、货币计量 第二节 会计记账基础  一、权责发生制  二、收付实现制 第三节 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  一、可靠性  二、相关性  三、可理解性  四、可比性  五、实质重于形式  六、重要性  七、谨慎性  八、及时性第三章 会计对象、会计要素、会计科目与账户 第一节 会计对象  一、会计对象  二、《政治经济学》的概念引入  三、工商企业的资金运动 第二节 会计要素  一、资产  二、负债  三、所有者权益  四、收入  五、费用  六、利润 第三节 会计科目与账户  一、会计科目的概念  二、会计科目的分类  三、会计科目的设置原则  四、账户第四章 借贷记账法 第一节 会计等式  一、会计恒等式  二、会计等式分析企业运营示例 第二节 借贷记账法  一、单式记账法  二、复式记账法  三、借贷记账法 第三节 会计分录  一、会计分录的概念  二、会计分录的分类  三、会计分录的编制步骤  四、借贷记账法下会计分录和登记账户的举例第五章 会计凭证 第一节 会计凭证概述  一、会计凭证的种类  二、会计凭证的意义 第二节 原始凭证  一、原始凭证的概念  二、原始凭证的种类  三、原始凭证的基本内容  四、原始凭证的填制要求  五、原始凭证的审核  六、原始凭证中的错弊  第三节 记账凭证  一、记账凭证的概念  二、会计原始凭证与记账凭证的异同  三、记账凭证的种类  四、记账凭证的基本内容  五、记账凭证的填制  六、记账凭证的审核内容 第四节 会计凭证的传递与保管  一、会计凭证的传递  二、会记凭证的保管第六章 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 第一节 制造业企业基本经营活动概述 第二节 资金筹集业务的核算  一、资金筹集业务的核算内容  二、所有者权益资金筹集业务的核算  三、负债资金筹集业务的核算 第三节 生产准备业务的核算  一、供应过程的主要经济业务及材料采购成本的构成  二、账户的设置  三、账务处理 第四节 产品生产业务的核算  一、产品生产业务的主要内容  二、产品成本计算的程序  三、账户的设置  四、账务处理 第五节 销售业务的核算  一、销售收入的确认  二、主营业务收入的核算  三、主营业务成本和费用的核算 第六节 财务成果业务的核算  一、利润的构成及其计算  二、利润形成的核算  三、利润分配的核算  四、账务处理第七章 会计账簿 第一节 会计账簿作用及种类  一、账簿的作用  二、账簿的种类 第二节 账簿的设置与登记  一、账簿的设置原则  二、日记账的设置与登记  三、分类账的设置与登记 第三节 账簿启用与错账更正  一、账簿的启用与交接  二、账簿登记的规则  三、错账的更正 第四节 对账与结账  一、对账  二、结账……第八章 财产清查第九章 会计账务处理程序第十章 会计报表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三)充分利用会计信息资料及其他有关资料,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营决策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定和发展,会计工作也必须相应地进行改革,改变过去只是对经济活动和财务收支进行事后反映和监督的做法,要求在运用和掌握历史资料的基础上,根据管理要求,对经济前景做出预测;并通过对可供选择方案效益的测算和比较,为经营决策提供有用的信息,从而使会计工作在规划和指导未来经济活动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上述各项任务是互相联系、互为补充的。只有全面实现各项任务,才能充分发挥会计在经济管理和提高经济效益中的作用。三、会计目标会计的目标,是指通过会计实践活动所期望达到的境地或结果。由于会计是整个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目标当然要从属于经济管理的总目标,或者说会计目标是经济管理总目标的子目标。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管理的总目标是提高经济效益。经济效益是一个投入与产出、得与失比较的结果,在社会生产经营过程中投入的价值量,经过运动要实现一定的增值,已经投入及消耗的价值量与收回的价值量之比,就是经济效益。所谓提高经济效益,就是在投入一定价值量的情况下,尽量收回更多的价值量,或者是在收回的价值量一定的情况下,尽量减少投入的价值量。亦即扩大的投入与增加的产出,得与失之比。  会计管理活动的特点是价值管理,是对价值运动的管理,所以,作为经济管理重要组成部分的会计管理工作,也应该以提高经济效益作为最终目标。在将提高经济效益作为终极目标的前提下,我们还要研究会计的具体目标。会计的具体目标集中表现为会计工作在提供信息资料方面所要达到的境地或标准,具体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向谁提供信息、为何提供信息、提供什么信息以及如何提供信息。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会计学基础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纸张质量还不错,周末就开始学习了,有个好心情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