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新闻的采写与解读

出版时间:2010-4  出版社: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作者:宋晓秋,白宇 著  页数:328  

前言

  人类的任何传播形象都离不开人与事,事的传播也是由人主宰的(当然,有的大自然的现象除外)。那么,关于人物的新闻,或者叫做人物新闻就至关重要了。  这部《人物新闻的采写与解读》是关于人物新闻采访、写作、传播技术层面图书。在我看来,这是采访、写作、传播人物新闻的实用手册。因为,在这部新闻理论著作里,除了比较前沿的理论概括与具有辩证逻辑的论述外,还有具有实战性的操盘技巧和方法。  值得一提的是《人物新闻的采写与解读》这部著作,还有中外人物新闻的名篇赏析。其中大多数是获普利策新闻奖、中国新闻奖等世界各国优秀人物新闻作品。对这些经典作品的点评鉴赏文字都很精到且具有指导性和实用性。在这部著作里给人物新闻下定义是:人物新闻是对具有典型意义的和新闻价值的人物进行的报道。既然如此,典型意义和新闻价值就成为人物新闻的关键词了,也就是说,人物的典型性和人物的事迹的新闻价值是人物能不能成为新闻、传播在新闻受众的时候能否经受住考量的重要的一点。为此,这部著作都做了诠释和具体的指点。

内容概要

这部《人物新闻的采写与解读》是关于人物新闻采访、写作、传播技术层面图书。在我看来,这是采访、写作、传播人物新闻的实用手册。因为,在这部新闻理论著作里,除了比较前沿的理论概括与具有辩证逻辑的论述外,还有具有实战性的操盘技巧和方法。

作者简介

宋晓秋,女,黑龙江人。新华社辽宁分社新闻信息中心大连办主任,新华网辽宁频道大连地区执行总监,主任编辑。出版《机遇与挑战——加入WTO对中国各层面经济的影响及对策》(主编)、《新闻论语.网络新闻卷》(副主编)等多部著作。

书籍目录

序第一章 人物新闻概论 第一节 人物新闻的界定 第二节 人物新闻的释义 第三节 人物新闻分类第二章 人物新闻的采访要求 第一节 采访的思维 第二节 采访的准备 第三节 采访的形态 第四节 采访的方式第三章 人物新闻的采访技巧 第一节 采访的一般方法 第二节 采访的提问方法 第三节 采访的观察方法第四章 人物新闻写作的基本原则 第一节 真实性原则 第二节 思想性原则 第三节 时新性原则第五章 人物新闻写作的一般方法 第一节 主题的深刻性 第二节 体裁的多样化 第三节 事例的典型性第六章 人物新闻写作的艺术要求 第一节 多样的写作手法 第二节 灵活的结构系统 第三节 新颖的新闻语言 第四节 活泼的写作风格第七章 人物新闻的写作角度选择 第一节 选题角度 第二节 选材角度 第三节 写作角度第八章 各类新闻体裁的人物新闻解读 第一节 消息类人物新闻解读 第二节 通讯类人物新闻解读 第三节 特写类人物新闻解读 第四节 专访类人物新闻解读 第五节 评论类人物新闻解读第九章 不同领域的人物新闻解读 第一节 政治领域人物新闻解读 第二节 经济领域人物新闻解读 第三节 文化领域人物新闻解读 第四节 军事领域人物新闻解读第十章 各类传媒的人物新闻解读 第一节 通讯社传媒人物新闻解读 第二节 期刊传媒人物新闻解读 第三节 报纸传媒人物新闻解读 第四节 广播传媒人物新闻解读 第五节 电视传媒人物新闻解读 第六节 网络传媒新闻人物解读第十一章 不同品质的人物新闻解读 第一节 正面人物新闻解读 第二节 反面人物新闻解读第十二章 不同时空的人物新闻解读 第一节 历史人物新闻解读 第二节 现实人物新闻解读第十三章 不同国别的人物新闻解读 第一节 中国人物新闻解读 第二节 外国人物新闻解读第十四章 人物新闻的美学解读 第一节 语言艺术的愉悅 第二节 情节的构筑 第三节 细节的描写 第四节 境界的烘托和升华主要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一是用辩证的观点研究时弊。即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分析研究时下社会上的恶习、不良倾向,甚至是有违法律、道德的生活习惯和社会活动。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的,有些弊端并不代表社会主流,虽然大有蔓延趋势。一定要看到另一端,好的一面,这样,提炼主题时才能认清什么是社会主流和本质,才能扬善抑恶,正本清源。  二是用鲜明的立场对待时弊。一个记者,无论采取什么报道形式、采取什么手法,都要立场鲜明,态度端正,不可模棱两可。尽管你采用客观手法,尽管你不发表评论,但你的基本立场会通过事实的选择体现出来,你的新闻主题也会让新闻受众一览无余。所以,提炼主题,必须首先要旗帜鲜明,对时弊的抨击要不失时机。三,记者的思维要大中取小记者的思维要大中取小要求记者在一个大的题材、大的问题面前,选择一个小的侧面、小的内容进行采访的方法。大中取小一定要在宏观事实的基础上,根据本媒体传播特点,采访那些既有新闻价值,又是一个侧面内容的事实。编辑部向记者交待的采访或报道提示,只是从宏观角度提供的思路,可谓“大”,面对一个大的事件,可以是一个国家大事,也可以是一个省级大事,但是,能从这个“大”的角度,泛泛而采而报吗?不能。这就需要我们大中取小,从宏观意识和背景下,取一个“小”的突破口进行采访和报道。  大中取小的思维方法在运用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不能以小代大。在具体运用题材时,以一当十,但在采访时,不能只采“小”的事实,而忽略“大”的事实,“大”是背景,是“小”的依托。  二是不能以偏概全。“取小”时,不能取偏而概全,做到小而不偏,要小而正,小而见大。  三是采访取“小”时,不是指采访细节,是指小的新闻事实,不能以“细”代“小”。四、记者的思维要注重同中察异记者同中察异的思维采访要求记者在相同的题材寻察和选取相异之处。同中察异的思维要求记者在选择采访题材或采访对象时,在众多相同中发现和体察出不同之处,即发现个性的问题。世上万事万物都按自身发展规律进行,都有其各自特点和个性。绝不能划一类同。那么,在同类比较中,发现相异之处,不仅是人们观察事物的思维方法,也是记者选取采访题材的技法。  ……

编辑推荐

  《人物新闻的采写与解读》:人类的任何传播形象都离不开人与事事的传播也是由人主宰的那么关于人物的新闻或者叫做人物新闻就至关重要了。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人物新闻的采写与解读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4条)

 
 

  •   此类教材偏少,这本不错!
  •   书呢,介绍了人物的采写方法,例子很多,不枯燥,入门级别的,我觉得不错,有启发,有收获
  •   公司内刊的人物专访,一直按自己的想法在组稿,看看这本书,才知道专访可以这样做啊!
    值得一看!
  •   内容还没来得及细看,通过目录看感觉比较中规中矩,但封面封底上有很多划痕与灰尘,就像是一本旧书。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