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会偷懒的教师

出版时间:2012-10  出版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作者:常作印  页数:178  字数:126000  

内容概要

苦干不如巧干,“偷懒”是个好习惯。
本书的精髓在于使你变成一位“懒教师”。全书以宏大的视角、新颖的观点、典型的案例,总结了一系列可供老师们学习借鉴的“偷懒”通则和方法。这些智慧的“懒”方法,可以使你的工作更加轻松自如、事半功倍。在仔细阅读和认真实践中,你会发现自己不知不觉中变成了优秀的“懒”教师。
这不仅是一本写给一线教师的书,对于任何需要充电学习、提升工作效率、改善生活质量的人来说,它都大有裨益。

作者简介

  常作印 中学高级教师,全国优秀语文教师,全国中语十佳教改新星,全国中学语文优质课竞赛一等奖得主,河南省十大教育新闻人物,河南省名师,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河南省教师教育专家,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教学标兵,《教师博览》杂志封面人物。先后主持省级以上课题6项,获得省级以上教科研奖项20多项,发表文章200多篇,出版《不做庸师》等著作5部,应邀到全国各地做学术报告上百场。个人事迹曾被《中国教师报》等十几家报刊头版重点报道,被媒体誉为“教改新势力的代表人物,本土教育变革的领跑者”。
  邮箱:changzuoyin@126.com
  博客:http://changzuoyin.blog.163.com/

书籍目录

前言:“偷懒”是个好习惯
第一章 走出忙与累的误区
1.教师过劳死,一个沉重的话题
2.教师为什么这么累?
3.不做宣传的煽情者和牺牲品
4. 教师不是“救世主”
5.不做完美主义者
6.教师的责任和教育力是有限的
7.你大可不必那么忙和累
8.闲暇出智慧:给自己的心灵放个假
9. 有所为,有所不为
第二章 做自己时间的主人
1.有效管理自己的时间
2.掌握时间管理的法则
3.抓住时间管理的核心
4.利用好时间的“边角余料”
5.十大自我时间管理技巧
第三章 学会自我管理
1.运筹帷幄:制订计划和目标
2.冷静抉择: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3.学会反思:一小时的思考胜过一周的忙碌
4.化繁为简:“简单”才能“减担”
5.欣赏自己:不为别人的评价而活着
6.进德修业: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
7.借力借智:合作中实现共赢
8.现代IT:“懒”教师的良师益友
第四章 阅读,可以让负担减半
1.阅读,一种积极的“偷懒”
2.阅读,可以让负担减半
3.阅读,将有限的时间花在经典上
4.阅读,不能少了哲学
5.阅读,必须有思考的参与
第五章 把班级还给学生
1.相信学生,解放自己
2.学会分工和授权
3.摒弃人治,实施法治
4.每个学生都是班级的主人
5.每个学生都是老师的助手
6.我的座位我做主
第六章 把课堂还给学生
1.把选择的权利还给学生
2.把思考的权利还给学
3.把说话的权利还给学生
4.把体验的权利还给学生
5.把作业的权利还给学生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最后一点“懒”建议

章节摘录

  2.冷静抉择: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要学会控制情绪,而不是让情绪来控制你!如果没有积极兴奋的情绪,掌握多少时间的管理法则技巧也无济于事,聪明的教师总是坚持现在就做。当你产生了厌倦怠惰的情绪时,必须及时除掉这些情绪的垃圾,否则时间必遭浪费。  许多教师习惯于“等候好情绪”,花费很多时间“进入状态”。请记住:栽第一棵树的最佳时间是20年前,第二个最佳时间是现在。努力从能改变的地方去改变。西部有西部的忧伤,东部有东部的无奈,净土永远只在你我打扫过的那片土地!“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我们的眼睛是用来寻找生活中的美的。工作上的成功与失败都是正常的,不要给自己套枷锁,我认为现在教师的压力多半来自自己,要容许失败,不可能什么都完美,只要认真去做了,就有收获。心态放松了,自己也就解放了,心理上解放了自己,才能真正提高工作效率。  很多事情都是我们可以选择的,改变一下,结果就会有所不同。会不会为职业倦怠所累,实质上取决于选择一种怎样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你无法防止忧愁的鸟儿从你头顶飞过,但你能阻止它们在你的头发里筑巢。”其实,发展中最大的障碍不是别人,正是我们自己。    我们来看一个故事:  琼斯在一家公司里干了15年,从未被提升过。这时,部门里来了一个精明的小伙子,一年后便提上去了。琼斯很生气,他找到经理,对他说:“我干这工作已有16年的经验,可是刚干了1年的新手却爬到我头上了。”  “很抱歉,琼斯先生。”经理耐心地回答,“但是你并没有16年的经验,你只有1年的经验,只不过您又把它用了15次而已。”  这位经理的话发人深省。如果我们年复一年地走老路,岂不就是琼斯先生吗?如果你总是一遍又一遍地复制自我,你收获的多半就只是疲惫和焦虑,永远做不成快乐明哲的老师。快乐的前提是明哲。  多年来,我总是劝接触过的老师——“想象自己,面对自我”,可是我总看到有一种极其强大的习惯势力引导老师们回避自我,诉诸外因——用环境解释自我,把自己的忙与累完全归因于环境和体制:“都是体制惹的祸,都是考试造的孽。”老师们特别喜欢沿着这样的思路情绪化地想事情。其实,这是一种自我欺骗。外因当然重要,但是在同样的外因下,为什么有人就和我们不一样?这才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重点,这才是我们行动的起点。王晓春老师说:“10个中小学教师中能有1个人认真地这样思考(10%),教育形式就会大有改观。可惜,目前的比例远没有这么大。”  第一节正好是小张老师的课,对于这节课的教学内容他早已做了精心准备,所以信心十足地早早就来到教室。同学们见老师来了,都安静下来,主动地预习新课。看着学生们认真的样子,小张心里非常高兴。  上课铃声响过,小张开始上课。按照惯例,他首先询问昨天的作业上交情况。课代表站起来说:“老师,只有A没交!”A是学习成绩较差,又十分调皮的学生,交作业老是拖拉,前天他刚被小张批评过,满口答应以后认真完成作业,可今天又没交作业。小张一听就火了,真想冲过去揍他一顿,好歹强忍住了,但只见他把书往课桌上“啪”地一摔,滔滔不绝地大声讲了起来,从A的分班情况讲到现在的表现,从古今中外的伟人成长讲到班里表现突出的优秀学生,从A的学习讲到他的思想、品质……等他感觉有点口干舌燥要打住时,下课的铃声也响了。他狠狠地瞪了A一眼,心里想:哼,又让你耽误了一节课![13]  “头脑发热时,聪明人也会变成傻子。”学会克制自己的不良情绪,是做好教师的一种重要修养。上述案例中的小张老师,正是没有学会控制住自己的不良情绪,任由情绪泛滥,结果白白耽误了一节课!  孩子毕竟还是孩子,不成熟是其固有的特点,犯错误是他们特有的权利。教室就是孩子出错的地方!夸美纽斯说:“犯了过错的人应当受到惩罚。但是他们之所以应受到惩罚,并非因为他们犯了过错,而是为了使他们日后不去再犯。”为此,我们必须学会换位思考,心平气和、设身处地地为孩子们想一想,然后冷静地寻求最佳办法,而不是怒气冲天,动辄上纲上线,伤心伤神,小事化大,越急越糟。  会“偷懒”的聪明教师总是先控制好自己的情绪,等待一个更有利的时机,静观事变,然后找准一个最佳的介入点。  不少老师总是把自己看成一块泥巴。有人问:“您怎么这副尊容呀?为什么这么忙?”他们往往就心安理得地回答:“人家就把我捏成这个样子的呀!我有什么办法?”老师啊!不是这样的。只会适应环境,那是动物的特点。我们是人类,我们有主观能动性、主体性,我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选择自我、设计自我、实现自我,我们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作用于环境。所以,主体性的缺失,是我国教师的最大心理问题。  如果你是一个做事思前想后、犹豫不决的人,那你想一想,这种习惯是否既浪费了时间又加大了工作压力?改掉这个毛病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可悲的是有很多人并不知道自己有这种坏习惯。  非常不幸的是,经常有一些人习惯于将自己的工作推给别人,如果你太软弱,没有说“不”的习惯,你将花大量时间去完成别人的工作,这种状况会影响你的心理健康。因为唯唯诺诺的人总是感到愤怒、迷惑、被利用,更糟的是连他们也不知道为什么自己会变成这样。  不要被无聊的人缠住,也不要在不必要的地方逗留太久。我们要有勇气对别人说“不”,对不合理的要求说“不”。坚持是自己要行动而不是别人要行动,不要把前途放在别人的嘴巴里或者眼神里,也不要放在与他人的比较中,而要放在自己一点一滴的行动上。我们不能仅仅为别人的评价而活着,而要通过专业发展和成就学生去书写自己的生命轨迹!    精选朋友。多而无益的朋友是有害的,他们浪费你的时间、金钱、精力和感情,甚至会危及你的事业,要和有时间观念的人来往。  避免争论。无谓的争论不仅影响情绪和人际关系,还会浪费大量时间,往往解决不了问题。说得越多,做得越少。  积极休闲。不同的休闲会带来不同的结果。积极的休闲有利于身心的放松、精神的陶冶和人际交流。  提前休息。在疲劳之前休息片刻,既避免了因过度疲劳导致的超时休息,又可使自己始终保持较好的状态,从而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搁置的哲学。解决不来的问题记在心里,不要钻牛角尖。  另外,在工作之余要保证充足的睡眠、能够供给自己足够体能的健康食谱和经常性的户外锻炼,同时增加与家人、朋友共度的时光。花时间去休息和享受家庭生活,不但能够削减压力事件的绝对数量,而且可以运用社会支持系统去抵抗已经形成的压力。  ……

媒体关注与评论

  决心“不做庸师”的作者以宏大的视角、深邃的思考、典型的案例、优美的文字形象而生动地告诉读者“偷懒”是科学,是艺术,是智慧;“偷懒”是给学生施展才华机会的灵丹;“偷懒”是给教师创造休闲、放松心灵、摆脱倦怠、提高生命与教育质量的妙药。让我们都来做一个会“偷懒”的教师,享受生活,享受教育,享受人生!  ——张万祥(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著名德育特级教师)    这是一本让中小学教师多一份清醒的书。它凝聚了研究者的思想和实战者的智慧,处处洋溢着创新的魅力,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操作性,在很大程度上超越了一般教育技巧类的读物。跟着作者踏上“偷懒”之旅,把自己的工作变成一项有思想和技术含量的工作,改变被“牵着鼻子走”的局面,你的生活也会多一份阳光。  ——刘铁芳(全国著名教育专家,湖南师范大学教授)    做一个会“偷懒”的教师,这是一个吸引人的话题,因为现在的教师大多太累。常老师用自己的勤奋寻觅可以“偷懒”的良方。书中的故事和常老师的思考可以帮助您理解和实践“会偷懒”。  ——陈大伟(全国著名教育专家,成都大学师范学院副教授)    教师的成长就像爬山,初时兴奋,继而艰辛,随后迷失。“偷懒”不是目的,而是方向,其着力点在于提升工作效率,着眼点在于学生成长,核心内涵是教育智慧。这本书思路简明,案例丰富,可操作性强,能帮助教师走出迷失,找回方向。  ——万玮(教育部国培项目班主任培训专家,上海平和双语学校副校长)    会“偷懒”是人生的一种境界。会“偷懒”的教师,一定是懂得教育艺术和教育真谛的,一定是懂得人治之害和法治之益的,一定是懂得生命至上和效率之重的,一定是懂得做减法、除法比做加法、乘法更重要的。此书开卷有益。  ——方心田(全国著名教育学者,《教师博览》杂志社副社长、副主编)

编辑推荐

  《做一个会“偷懒”的教师》的精髓在于使你“变懒”,但要“懒”得有成效、有水平、有收获。河南省名师常作印带您学会“偷懒”的技巧,掌握教育的艺术和真谛,做一个事半功倍的幸福教师!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做一个会偷懒的教师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0条)

 
 

  •   有人说:“偷懒”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原动力。仔细想想,这句话的确不无道理。当然懒不是傻懒,如果你想少干,就要想出懒的方法,要懒出风格,懒出境界。常作印老师的这本书《做一个会“偷懒”的教师》,其精髓就是要让你学会“懒”。书中既有“偷懒”的理论高度,也有“偷懒”的方法指导。读过此书后你一定会从中学到“偷懒”的方法,学会自我管理,做时间的主人,学会把讲堂回归学堂,把班级还给学生,成为一个智慧的偷懒者,在新课标的指引下且懒且乐!亲们,心动不如行动,让我们相伴“偷懒”,做一名智慧的教师吧!
  •   作者常作印老师以宏大的视角、新颖的观点、典型的案例,总结了一系列可供老师们学习借鉴的“偷懒”通则和方法。
  •   做一个会“偷懒”的教师(万千教育)
  •   教师太辛苦,常常干了也没有好的效果,领导白眼你,名誉、奖金远离你。这本书就像及时雨,指南针。我和学生都不要太辛苦!什么是低付高效,什么是现代教育理念,快来看《做一个会“偷懒”的教师》。这书值得买!
  •   此书真好,不是真的叫你偷懒,是教你改变观念、改变方法,做智慧的教师!
  •   它凝聚了研究者的思想和实战者的智慧,处处洋溢着创新的魅力,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操作性,在很大程度上超越了一般教育技巧类的读物。跟着作者踏上“偷懒”之旅,把自己的工作变成一项有思想和技术含量的工作,改变被“牵着鼻子走”的局面,你的生活也会多一份阳光。
  •   教师的懒,还得依靠足够的智慧
  •   做一个“偷懒”的老师,这可不是不负责任的行为,因为学生才是整个教育活动过程中的主体。这本书可以教会你怎样“偷懒”。呵呵呵,好书。
  •   现在的老师真的觉得忙,但正如这本书所说,忙,就是心亡。闲暇出智慧,一个老师一定要从思想上明白越俎代庖的危害,从行动中采取既不忙,效果又好的“懒”教学方法。这样不但解放自己,而且把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权利还给他们,培养真正有自主能力,创新能力的学生。
  •   这本书不是让老师偷懒,而是让老师多动脑筋,该老师做的老师做,能让学生做的尽量让学生来做,不但锻炼了学生的能力,还为老师省了时间。就是告诉我们工作要高效
  •   我争取能做一个偷懒的老师
  •   实用的教育方法,一线教师必读
  •   是一线教师的心得
  •   一流的教师是思考型的,但愿本书能给我好多启迪
  •   每个人都想轻轻松松把工作搞好,阅读本书会帮你找到轻松地方法。让你教的轻松,活得轻松,幸福一声。
  •   这本书的理念其实已经有了,但总想看到更多人的做法,这本书有些做法还是不错的,但更重要是自己的理念的改变,自己不想着巧干,不想着提高效率,那只有经常接受累而且挫败的感觉
  •   不错的书!有创意!有胆识!有方法……值得一线的老师们研读!
  •   名师!
  •   还不错,里面介绍了一些帮助老师自身发展的书
  •   这本书很值得中小学的老师一看
  •   每个老师都值得拥有一本。
  •   要学会使用边角料的时间
  •   当当购书,灰常好!
  •   帮朋友买的,还算行吧。
  •   受益匪浅,值得推荐
  •   有时间要好好读
  •   观点还不错,但都是理论性的比较多,实际操作性太少。
  •   为了补充点管理学生的理论,看上去还可以的
  •   还可以吧,我是小学谈的中学,实用性不强。
  •   这本书我给最低评价,因为本书作者大量的选用了“别人怎么说”,自己的东西少得可怜,换句话说没有自己的观点,纯属东拼西凑,如果打算购买此书的朋友们不信,当你看完之后会有自己的评价的。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