拂晓长春

出版时间:2008-10  出版社:解放军文艺  作者:高杰贤  页数:27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1948年,长春地下党组织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只有茂昌大药房支部还在活动,在这个秘密活动站里,除了东家高玉德外,他身边的经理金子明、帐房先生周西同和“瘸舅”等人都是地下党员,面对国民党实行“搜粮养兵”、“军民同守”的严峻形势,他们发动了震惊全国的抢粮事件,不幸遭遇开枪镇压,为减少平民伤亡,关键时刻,一位地下党员以自焚的方式制止了事态的扩大……  这部再现“长春困战”中地下工作者对敌斗争的长篇小说,具有相当强的文学性和可读性,堪称《夜幕下哈尔滨》的姊妹篇!既有白色恐怖下的神秘暗战,更有战争夹缝中的震撼故事,小说在集中描写地下工作者献身精神的同时,也客观再现了战争中的饥饿和逃难。  作者用新视角在大事件的背后掇拾鲜为人知的故事,塑造普通而又非常的人物,并将灵魂升华与行为的扭曲置于战争夹缝进行考验。在写作特色上,善于将波澜起伏的悬念赋予诗意的文学象征,用现实主义的笔法不时地诠释看似荒诞的情节。同时特别尊重当代读者的阅读变化,舍弃琐屑的描写,使小说精粹而富有更大的审美和思考空间。

作者简介

  高杰贤 男,祖籍辽宁,定居长春。大学中文专业毕业,有过十余年的军旅生活,转业后做过文学期刊主编、市文联副主席等职务。现供职于吉林出版集团。  研究泰戈尔也研究博尔赫斯,喜欢萧红也喜欢余华和阿来……发表过短篇小说,出版过散文诗集。《拂晓长春》是第一部长篇小说。

章节摘录

  李云凡回到长春就没影了。没出三天,督察处的陈梦果然带人找方高参调查情况来了,方高参告诉他们,李云凡的父亲病危,请几天事假,现在已经超假了,我们已经决定将他免职,要是三天内再不回来,就彻底开除他。眼下正是危难之际,绝不能宽容这种现象。陈梦对方高参说:  “根据我们掌握的情况,李云凡有通共的嫌疑。一个被我们抓获的人,说他曾代表共党地下组织和他谈过话。其他情况还有待调查。”  方高参说:“你们可以放手调查,我这里绝不姑息,他要是回来了我派车把他给你送去。”  陈梦说:“方高参真是大将风度,我还以为你会很介意这件事情呢,因为李云凡毕竟是你一手栽培的。”  方高参说:“人才是人才,政治是政治,我当初看好这个人是因为他的人品和学识,他要是真的往那条道上走,我也没有办法。”  陈梦赞同地点着头,心里却嘀咕。尽管高参说得高屋建瓴,但真要是在他身边出了共党分子,在舆论上对他还是十分不利的。虽说领袖身边也难免出现共党分子,但到啥时不都是老子有病给儿子吃药吗?他想,在这件事上不能蛮干,一定要给方高参点面子,不管李处长是不是共产党,他都要通过这个案子拉近和高参的关系。陈梦想清了这里的成败利害,就对方高参说:  “方高参,说点题外的话,咱东北人干到少将的没有多少,您已经给东北增光了,要不是我这个位置特殊,我都不敢和您随便说话。您放心,李处长的案子我一定办好,决不让它有副作用。真要是见不着他,谁也没有办法。

编辑推荐

  1、白榆  一般说来,将三个月的史实写成一部长篇是很不方便的,因为它的时间跨度太小,不像从十年百年当中选材那么容易,但《拂晓长春》成功了,这主要是结构突破的原因。作者说他受到了秘鲁作家略萨结构现实主义的影响,我看说的不够准确,应该是受到了略萨结构创新的影响才对。因为略萨的《绿房子》是中国套盒式的结构,即故事里套故事,而《拂晓长春》则不是,我姑且认为它是游蛇结构。正是这种传统小说中不常见的游蛇结构救了命,不然写三个月的事情不靠大量的细节和心理描写,就不可能出现长篇的威严。  《拂晓长春》的结构是有特点的,不是不会写,就是非常会写才能结构出如此的特色。看看,长春围城的初期,书中的人物是总体是团聚在药房里的(想出去也不大可能)。后来因为地工出事儿东家受到了牵连,因为待不下去了才出现了走死逃亡情况。东家不辞而别是一条线,“地工”入狱是一条线,刘胜策反和准备营救是一条线,宝山送情报是一条线,瘸舅送太太逃亡是最长的条线。故事随着遇难、逃难的脚步在5条线上紧张地进行,这就使说小说开始了散开叙述,散状结构像游蛇一样游动。这种散,既符合生活的逻辑也突出了战乱带来的惊险和苦难,但靠什么将其有机地连在一张故事的网上呢,作者很机智,他靠人物互相牵挂的心理暗线,同时借用影视的蒙太奇手法,通过转换场景和镜头的切换来实现结构和人物关系。如此用多元、多线性经历来丰富小说的内容和文字,实现了型散神凝,人散梦牵的效果。  就小时空大小说来说,《拂晓长春》的结构是非常值得研究的,当然也是一种值得称道的探索与突破。  2、吉林市作协主席 邱苏滨  几乎是一口气读完了小说,可见小说还是很耐读的,几十万字呢!众人评说,各有角度,但却忽略了作者最重要的思想,这也是作者最狡猾的构思,他把它藏在了作品事件和人物的深处,那就是人生的尴尬和无常。而这恰恰是作为具有革命历史背景题材的小说所不能允许有的思想。作者很聪明,他把它藏得很深;作者也很圆猾,所以他没有把这种思想写透。至于说是写“地下斗争”还是写“困长春”,还是写“困长春”“搭上了地下斗争这条线”,都不是主要的。如果真能写深写透“人生的尴尬和无常”——无论对于普通人还是“地下工作者”,无论是对于“好人”还是“坏人”——显然,这部小说的思想力度就可以重新评价了。  3、高级编辑 龙欣:  我读书一贯是一目十行,可这次例外,《拂晓长春》我是一个字一个字读的,诚如各位评家所说,小说很成功。我概括小说的成功是:一是很好读,如潺潺流水,流畅,清澈,读起来很省力,很清析,印象深刻,立刻就记住了。这和近年的某些作品刚读就忘了或读完模糊一片,完全不同。二是小说塑造十几个特性鲜明的形象,这些形象是多棱角的,不是单色彩也不是脸谱化,他们一言一行无论是高尚的还是卑劣的,都合乎自己的性格逻辑,不牵强,有人性味。第三,小说有理性深度,涉及对战争、人性、生命、政权和历史的思考,这些课题是很重大也很尖锐的。当然,小说是引而不发的,让读者自己去领会。还有,小说写作上有一定风格,忒简捷,精粹。既有传统上的跌宕高潮处理(如军火列车开来的时候,枪响了灯灭了,作者一句“出大事了”,戛然而止,高潮留到了最后),同时也尊重当代读者的快阅读和浅阅读:“舍弃琐屑”,不拖泥带水,无繁文缛句。  我最想说的是我当初期望的失落。几十年来,我一直对长春的大饥饿抱有强烈的兴趣,一直期望能有作家直接直接面对这个重大的素材,可是读罢,发现不是。原来是侧面的,更确切说,长春大饥饿只是背景。小说一开头是写了饥饿,但那是7月,严重的饥荒还没开始。以后只在45章直接写了饥饿:周家几乎全家饿死了,只有座钟在滴答滴答地走。此外,只有一些细节,和作者的交代,比如,人肉包子事件是从对话间接透露的。我是说,在规避这个责任问题的时候,不该削弱对长春饥饿的描写数量和力度。现在,仅仅在个别几章里做背景托衬,太让人不满足了。  4、吉林市作家协会副主席 郝炜:  作家是在占有了大量的史料之后才动笔创作这部小说的,因此在《拂晓长春》中史料的运用随处可见,十分自如,较好地融合在情节的发展脉络中。说实话,我更欣赏其中大量成功的细节描写:比如采血车路过国民党守军哨卡时,军官雁过拔毛,居然从活“尸体”(我军化妆人员)嘴里拔下两颗金牙!对军官的贪腐嘴脸的刻画和描写入木三分;静美从韩参谋家逃走时不惜冒着重入魔掌的危险折回来,就是为了取半袋小米,可见米在当时的珍贵;高玉德为了能过卡子,不惜用石头把自己的手磨出茧子,因为在我军看来,茧子就是最好的路条,可后来因为手上的茧子反而差点被国军抓了起来,让人哭笑不得,量像这样生动鲜活的细节,使这部书变得厚重起来。可我不明白,一个如此好的题材,为什么非要搭上“地下斗争”这条并不新鲜的船呢  5、历史的想象与想象的历史  作者:李正委  《拂晓长春》一书,讲的是长春解放前夕,以药材铺为掩护的地下党组织机警而顽强地开展地下斗争,配合围城部队早日解放长春的故事。长春地下党组织遭到了严重破坏,只有茂昌大药房支部还在活动。东家高玉德不排斥革命,他的身份以及八面玲珑的圆滑态度使他能够为地下党提供掩护,药房的经理、账房先生、司机等都是共产党员。国民党“搜粮养兵”、顽固抵抗的政策使城内饿殍遍地,地下党发动了抢粮的暴动,牺牲了一名党员。他们千方百计为城外部队搞到珍贵药品,在运送过程中又牺牲了一名同志,并把高玉德的儿子宝山也牵涉进来。为了争取力量,早日解放长春,他们冒险策反了主动表示好意的警察四分局局长蔡受天。不幸的是蔡受天被敌方特务识破,他供出了共产党员金子明。金子明基于对东家高玉德的不信任以及把情况复杂化的愿望,把高玉德拉下水,不料党员周西同为了保护高玉德而主动投案。与此同时,国民党特务早已在药房安插了眼线,地下党组织渐渐暴露。党员刘胜为救金、周二人,紧急策反了国军一个班,却在救援过程中落入敌人圈套,刘胜不明不白地牺牲了。高玉德到沈阳暂避,宝山在帮助药房党组织偷送情报出城后就加入了卫生队,后来牺牲在随部队南下的途中。药房地下党组织最后一个党员“瘸舅”护送高玉德的家眷到安全的地方后,又回到药房调查敌人安插的眼线。长春已经解放,“瘸舅”终于确认了潜伏在身边的特务就是“傻子”。此时,“傻子”已经受命潜伏下来准备进行长期的暗中破坏和特务活动。“傻子”企图炸毁解放军一趟运送军火的列车,“瘸舅”发现并阻止了这个阴谋,自己却牺牲在“傻子”的枪下。“傻子”也现出了特务的原形,被枪毙了。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拂晓长春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当初是和长春的哥们儿吹牛,提起这本书。(不就是《夜幕下的哈尔滨》吗,《拂晓长春》你听说过没有?)其实真正打开读是在把关于麦家的论文忙完以后。
      
      我读过的描写长春的小说一共只有两本(另一本是虹影的《绿袖子》),却都是以长春解放前的战乱和围城为背景,也都有对命运无常的深切感慨。
      
      虹影关注的是战争环境下的边缘人,中俄混血的小罗与中日混血的玉子,两个人,恋爱加不革命,却不知道哪重身份才能保护自己,不在历史的洪流里迷失。而拂晓中的长春,边缘人又怎么会只有他们两个?迷失的又怎么会只有边缘人?天毕竟没亮,黑暗的人害怕光明到来,光明的人则害怕光明无法到来……又有谁能坚信天一定会亮?即使坚信,又怎么能清楚自己一定看到?
      
      《拂晓长春》写了就是更多在历史的洪流中难以把握命运的人们。1948年夏,围困中的城市,战火、饥饿、腐败、绝望……这样波澜壮阔的场景,用现实主义笔法如何保证结构不散?好在小说的情节相当集中,紧紧围绕着茂昌大药房展开。这里,有开明豁达也懂得明哲保身的东家高玉德,有经验丰富的地下工作者瘸舅以及周西同、金子明,有进步青年高宝山,也有中统的特务傻子……再加上高太太、静美、惠子等普通群众,矛盾错综复杂。上至官僚蔡受天和陈梦,下至拿男孩送人拿女孩换饭的静美的家人,都被有机地串了起来。后半部分随着地下工作被破坏,高玉德南下沈阳保家业,宝山送情报始终未归,高太太无奈之中带着孩子开始从有目标到无目标地流亡……人物分散开去,线索也随着人物而铺展开去。解放后,家人接连返回,但能收回来的线索还有多少?太多的人物已遭不测。
      
      这样传统的现实主义小说,故事自然是重头戏。非常的时代,非常的环境,为传奇的故事提供了足够场所。但在那样一种非常已成为常态的生活中,又如何保证现实主义的精神?好在作者落笔依旧在人物的平凡和生活的日常上。
      
      《拂晓长春》中的人物,确实不是个个都出彩。像周西同和金子明,开初简直不好区分。到后来,金子明拉东家垫背,固然显现出他性格的残酷,但因为前面对他交代得不多,所以这一笔也未能充分让人物活起来。周西同也是,总让人感觉隔阂。倒是后来一句:“我多想等到长春解放以后好好建设长春……”貌似口号式的话,却是积蓄已久的情真意切。
      
      不过,与之相应的是,主要人物相当出彩。
      
      高玉德,一看就是典型的东北虎,能成大事的人。他勇敢坚强,勤劳肯干,在尽心尽力地经营的同时广积人脉。虽然不乏八面玲珑的作风,但骨子里装的是直爽和义气。作为商人,他只想做好自己的家业。也是的,谁都有自己的理想,又何必非得是家国重任?何况他不是不关心国事。但党派之争,对他而言确实太复杂了,他更愿意去为自己身边的人做些什么。
      
      这样的人物,似乎也注定他在历史的洪流中左右为难。但公正地说,有些后果,又怎么不是他自己造成的?傻子说的傻话,明显有着内在逻辑,是聪明人在装傻,他就没觉察吗?还有,小娥子被洪水卷走的时候,他又在哪里?关键时刻怎么就目光短浅了?他付出的代价也是够沉重了,但这种性格又怎么只是他一个人的?作者似乎有了挖掘东北人的典型性格的念头。
      
      高太太,开初以为是个挺居家型的妈妈,信佛,心善,家长里短,老实本分。确是看到饥饿中,她带着儿女跟随瘸舅出城,显现出她作为母亲的坚韧和顽强。附录里提到她在三年困难时期藏着粮食扒卡子,默默支撑这个家,真是水到渠成。
      
      瘸舅恐怕是书中最传奇的一个人物了,地下工作经验丰富,又冷静机智,身手亦佳。但好看的还是他和高家人的日常生活。那么刚强的男人,生活中也是难得的心细。有一次,小牛子问他怎么脚上少两个脚趾,他说的是,小时候被猫叼去了……小孩儿话,不是谁都会说。
      
      高宝山,他的这条线索离家早,出场不多,总是隔着好几章才露面一次,却是我在书里最关注也最喜欢的一个人物。他出去送情报,衣服里的饭被饥民抢了,倒不是心疼粮食,只是心里不服气,便去跟人干架——真是东北孩子,受苦受累,但不受委屈,哪怕为了静美被父亲打断文明棍。这样的性格,在黑暗年代生活,又怎么会不进步?最后对静美的几分冷淡,也是心里憋屈得慌。天明一走,虽是任务在身,但终归带点儿绝情。附录提到他牺牲在平津战役中,这个结果不出意料。对宝山而言,似乎是一定的。回想起他送情报时险些饿死,那段描写难得舒缓。
      
      傻子,在高家装傻那么久,暴露的蛛丝马迹还是挺多的,《拂晓长春》也因此多了分谍报色彩,但好几次,还是觉得这个人真是碍眼。倒是结尾,他把悬念破了,抛下一句:gong chan dang如果能保证十年不腐败,我就从地底下爬出来投诚……大概,是一个洞悉世事后更为绝望的人。
      
      蔡受天,想来,虽然挺草包,但也是个在历史洪流中不知所措的人,自身难保。倒是死前蛮爷们儿的。
      
      文静美,显然,她是书里美好的象征。开始时在高家拉琴教课,和孩子们挺处得来,但骨子里并不总是这么静弱,要不,也不会求宝山带她走。只是,她这个人物,书里写得还是简单了些。倒是附录提到她终生未嫁,让她的形象一下子活起来,生命爆发力蛮强的。
      
      (不过,说句题外话——小说开篇,静美告诉宝山她17岁。那时,长春已经处于被围困的饥饿状态,就是说,应该是1948年。那么,静美大致是1931年出生。附录里提到,她每天去红旗街当初部队出发的地方南望,直到79岁……可是现在才2009年啊。老人还在吗?是不是有谁见到过?……)
      
      其实,书里有着一群最真实的人物,就是饥民。作者开篇便写苍蝇,便是暗示。往后,险些全部饿死的人家,还没死透就被狗吃掉的老者,鳄鱼般爬行的人……这是将死的人。而活着的,饥饿则成为主宰日常生活的逻辑。拿男孩儿送人,拿女孩儿换饼;见面时的问候是你还活着啊;静美为了半袋米而又入虎穴……拂晓中的长春,只有通向死亡的路试通畅的。难怪抢粮时,会有那么多人一次次涌上去。
      
      小说这种体裁,不在于阐释什么,而在于展示什么,于是小说有了还原生活自身的能力。即便后现代主义,也是为了传递某种感受。而现实主义,能让我们看到那时大家的真实生活状态,便是最好。《拂晓长春》,小处着笔,写了那段历史,便够了。写这篇文章时,刚刚在百度上查了下围困长春的历史。见一个回复道:长春居民的死时为革命而死,是死得其所,死的光荣……想来,这种宏大叙事,真是骗人,自己都没活明白。生活中的事,又有谁说得清呢?何况围困这座城市的……
      
      下次再去长春,坐公交路过胜利公园时,徒步穿过南湖公园时,或者在红旗街换54路时,又会想起什么呢?……历史洪流,日子还是要一步步走。只愿记住他们日常的样子,便够了。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