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题材造型

出版时间:2012-4  出版社:中国林业出版社  作者:徐华铛  页数:119  字数:142000  

内容概要

  《中国传统题材造型:佛陀》主要内容包括:佛陀及其造像常识、释迦牟尼佛及其造像、阿弥陀佛及其造像、药师佛及其造像、燃灯佛及其造像、弥勒佛及其造像、比罗遮那佛(大日如来)及其造像、过去七佛及其造像等。

书籍目录

阿弥陀佛
灵山大佛(局部)
释迦牟尼佛
队佛
此中别有一方天——为华铛君的“中国传统题材造型”系列丛书作序
 阿弥陀佛
 弥勒佛
 弥勒大佛
 弥勒大佛
 卷首语:一道永恒而宏浑的佛像艺术风景线
 灵山大佛
 敦煌臥佛
 释迦牟尼大佛
 龙门石窟
 敦煌菩萨罗汉和力士
 布达拉宫
 白马寺菩萨造像
 蒙山大佛
 臥佛
 重庆大足石刻
一、佛陀及其造像常识
 佛陀高大肃穆而威猛
 佛陀头部造像
 释迦牟尼坐像
 结跏趺坐中的“降魔坐”
 室外立像 (福建晋江灵源寺大佛)
 室内立像
 臥佛
 禅定印之一
 禅定印之二
 禅定印之三
 降魔印之一
 降魔印之二
 降魔印之三
 右手施无畏印。左手施愿印
 右手施无畏印。左手施愿印
 说法印之一
 说法印之二
 说法印之三
 右手施说法印,左手施愿印
 智权印
 弥陀定印之一
 弥陀定印之二
 合掌印
 毗卢印
 “圆形”吉祥纹背光
 “火焰形”卷草纹背光之一
 “火焰形”卷草纹背光之二
 ”宝珠形”卷草纹背光
 “放光形”宝相花纹背光
 ”火焰形”宝相花纹背光
 “莲瓣形”飞天背光之一
 “莲瓣形”飞天背光之二
 “宝珠形”千佛纹背光
 佛陀胸前的卐符号
 佛陀胸前的卐符号
 佛陀胸前的卐符号
 佛陀胸前的卐符号
 佛陀胸前的卐符号
 佛陀胸前的卐符号
 莲花清香万里
 莲花座上的佛陀立像
 白莲花座上的降魔坐
 踩在莲花瓣上的灵山大佛巨足
 南传佛教造型之一
 南传佛教造型之二
 南传佛教造型之太子佛
 藏传佛教造型之一
 藏传佛教造型之二
 藏传佛教造型之三
 藏传佛教造型之四
 藏传佛教造型之五
二、释迦牟尼佛及其造像
 释迦牟尼佛
 太子佛
 花开见佛
 四川大足宝顶山臥佛
 释迦牟尼大佛
 露天大佛
 释迦牟尼佛
 释迦牟尼佛
 释迦牟尼佛
 释迦牟尼佛
 华严三圣
 华严三圣之释迦牟尼佛
 华严三圣之文殊菩萨
 华严三圣之普贤菩萨
 一佛二弟子
 一佛二弟子之释迦牟尼佛
 一佛二弟子之迦叶
 一佛二弟子之阿难
 一佛二弟子
 一佛二弟子
 一佛二弟子
 一佛二弟子
 一佛二弟子
 一佛二弟子(全景)
三、阿弥陀佛及其造像
 阿弥陀佛头像
 阿弥陀佛
 西方三圣之阿弥陀佛
 西方三圣
 西方三圣之阿弥陀佛
 西方三圣
 西方三圣之阿弥陀佛
 西方三圣之观音菩萨
 西方三圣之大势至菩萨
 接引佛之一
 接引佛之二
 接引佛之三
 接引佛之四
 接引佛之五
 接引佛之六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无量寿佛阿弥陀佛
 台湾高雄佛光山众佛像
 台湾高雄佛光山480尊接迎佛(局部之一)
 台湾高雄佛光山480尊接迎佛(局部之二)
 台湾高雄佛光山阿弥陀佛
四、药师佛及其造像
 药师佛之一
 药师佛之二
 药师佛之三
 药师佛之四
 药师佛之五(泥塑)
 药师佛之六(泥塑)
 头光药师佛
 三面药师佛之一(设计稿)
 三面药师佛之二
 横三世佛之一
 横三世佛之二
 横三世佛之阿弥陀佛
 横三世佛之释迦牟尼
 横三世佛之药师佛
五、燃灯佛及其造像
 燃灯佛
六、弥勒佛及其造像
 弥勒佛
 弥勒大佛
 柯岩大佛
 弥勒
 露天弥勒大铜佛
 大肚弥勒
 笑口常开
 和谐满人间
 乐在其中
 百子戏弥勒(大型铜雕)
 永享人间烟火
 知足常乐
 祥和
 欢乐走天下(陶瓷)
 欢歌走天涯
 笑看人间
 喜来乐
 和气生财
 心安理得
 欢乐无涯
 步步走春风
 欢乐永相伴
 前程如锦
 欢乐在前方
七、比罗遮那佛(大日如来)及其造像
 卢舍那佛
 金刚界大日如来之一
 金刚界大日如来之二
 毗卢遮那佛
八、过去七佛及其造像
 过去七佛
 过去七佛之中间三佛
 过去七佛之一
 过去七佛之底座
九、华夏大地上的五方五佛
 释迦牟尼佛
 龙门的卢舍那大佛
 乐山的弥勒大佛
 香港的天坛大佛
 无锡的灵山大佛(释迦牟尼佛)
十、佛陀脸部造型集萃
 佛陀脸部造型之一
 佛陀脸部造型之二
 佛陀脸部造型之三
 佛陀脸部造型集之四
 佛陀脸部造型之五
 佛陀脸部造型之六
 佛陀脸部造型之七
 佛陀脸部造型之八
 佛陀脸部造型之九
 佛陀脸部造型之十
 佛陀脸部造型之十一
 佛陀脸部造型之十二
 佛陀脸部造型之十三
 佛陀脸部造型之十四
 佛陀脸部造型之十五
 佛陀脸部造型之十六
 佛陀脸部造型之十七
 佛陀脸部造型之十八
 佛陀脸部造型之十九
 佛陀脸部造型之二十
 佛陀脸部造型之二十一
 佛陀脸部造型之二十二
 佛陀脸部造型之二十三
 佛陀脸部造型之二十四
 佛陀脸部造型之二十五
 佛陀脸部造型之二十六
 佛陀脸部造型之二十七
 佛陀脸部造型之二十八
 佛陀脸部造型之二十九
 佛陀脸部造型之三十
 佛陀脸部造型之三十一
 佛陀脸部造型之三十二
 佛陀脸部造型之三十三
 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豪华的宫殿和五欲的迷醉,并没有拴住太子的心,反而使他感到人间贫富的反差而坚定拔除人类痛苦的决心。在他29岁那年,毅然离开王宫,来到遥远的罗摩村,剃除须发,披上袈裟,出家修道。他参访古印度的许多名师,了解各派的修持方法,修学各种苦行与禅定,平时仅以野生的麻米为食,经6年苦修,终于在12月8日这天夜观明星而彻底明悟宇宙的真相,知道了天地的奥妙、人生的真谛,而成为大悟大觉者。 释迦牟尼的这一觉一悟,是佛教建立的源泉。此后,他走向人间,开始了漫长的传教活动。他说法度人,无论国王、佃农、贵族、贫民、豪富、乞丐、圣徒、盗贼,均一视同仁。他认为只要听闻、思维正确,修行努力,人人都有觉悟的能力(即佛性)。经常听他传教的达1250多人,并收授了不少弟子,其中著名的有十大弟子。由于他的家系属释迦族,因此人们尊称他为“释迦牟尼”,意为释迦族中的圣人。 释迦牟尼一生,历经人世沧桑。他在80岁那年,游化时得了重病,他便在两棵娑罗树之间卧了下来。此时,突然光明普照,众弟子预感到释迦牟尼即将“涅槃”(即圆寂,佛教修行达到的最高理想境界),感到无所适从。而释迦牟尼则头朝北方,右胁而卧,款款地安慰大家:“世上无永生不灭的法身,却有千古长存的法门。我灭后,你们以法为师,精进修行。”在公元前485年的佛历二月十五日子夜,释迦牟尼安祥地圆寂于日月光华、山川大地之中。 据传,释迦牟尼遗体火化时,烈焰燃烧七天七夜,留下舍利(骨灰粒)八斛四斗和四颗佛牙,成为传世之宝。 人们常用“世尊”来指释迦牟尼,世尊在婆罗门教中是对长者的尊称,而更流行的则为“如来佛”。密宗还把释迦牟尼称作“毗卢遮那佛”,意译为光明遍照的大日,即“大日如来”。 佛祖释迦牟尼的造像大多座落在石窟和著名的佛寺中,是我国大型佛教造像中数量最多的一种。 释迦牟尼的造像有坐着、站着或卧着的,形体均十分高大。山西的大同、应县;四川的资阳、大足、安岳、荣县、潼南;甘肃的天水、夏河;山东的梁山;河南的浚县;陕西的彬县;内蒙古的包头;台湾的台北、台南、新竹;香港的大屿山;无锡的灵山……,均有10米以上的释迦牟尼造像。其中四川省大足县东北角的宝顶山大卧佛长达31米,头部朝北,右胁而卧,大佛只现上半身。佛前侍立的弟子、天王、帝释等也只雕半身,给人以“从地涌出”之状。整组造像营构出释迦牟尼佛祖涅槃时宁静肃穆之氛围。

编辑推荐

《中国传统题材造型:佛陀》由中国林业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国传统题材造型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条)

 
 

  •   很多造型很好,相当好
  •   不错的佛陀 。很好的佛陀 。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