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时刻刻

出版时间:2003-3-1  出版社:文化艺术出版社  作者:Virginia Woolf  页数:316  字数:190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时时刻刻》(又译《达洛维夫人》)是英国女作家维吉尼亚·伍尔芙的一部代表性小说。小说中以一天的活动为框架,展现了女主人公的一生事情、她的性格与命运、她的亲人和朋友、她与上流社会的丈夫达路维及平民情人皮特的三角关系等等——小说中有人际间的恩恩怨怨,有对青春少女的美好的描述、同性恋、自杀,有老年来临的种种恐慌,有对权贵的嘲讽和对社会名流的丑恶揭露,有对战争罪行的控诉,有对强国侵略弱国的抨击,有对下层民众艰难生活的同情,有对女权的呼吁;生与死、灵与肉、爱与恨、金钱与名誉、外在与内心、理智与情感、出世与媚俗……小说内容跌宕多姿,令人读得惊心动魄。
  维吉尼亚·伍尔芙在世界文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她是“作家中的作家”,维吉尼亚·伍尔芙与法国的普鲁斯特和爱尔兰的乔伊斯一起,共同开创了意识流文学流派,是意识流的代表作家之一。
  维吉尼亚·伍尔芙天资卓绝,她忍受着精神疾病的折磨,极为勤奋地创作出了大量的作品。对于她的作品,历来有许多争论,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今日西方对研究者越来越多、评价越来越高,比较公认的是,她的作品“变得越来越成为她的时代、她的精神世界和现代艺术思想的精髓”。

书籍目录

绝代风华――维吉尼亚・伍尔芙
正文
附录
1 漫话《时时刻刻》
2 《时时刻刻》与意识流
3 上帝的杰作――妮科尔・基德曼
4 影坛恒星――梅丽尔・斯特里普
5 激情洋溢的女人――茱丽安・摩尔

章节摘录

  维吉尼亚·伍尔芙死前遗言  亲爱的:  我感到我一定又要发狂了。我觉得我们无法再一次经受那种可怕的时刻。而且这一次我也不会再痊愈。我开始听见种种幻声,我的心神无法集中。因此我就要采取那种看来算是最恰当的行动。你已给予我最大可能的幸福。你在每一个方面都做到了任何人所能做到的一切。我相信,在这种可怕的疾病来临之前,没有哪两个人能像我们这样幸福。我无力再奋斗下去了。我知道我是在糟蹋你的生命;没有我,你才能工作。我知道,事情就是如此。你看,我连这张字条也写不好。我也不能看书。我要说的是:我生活中的全部幸福都归功于你。你对我一直十分耐心,你是难以置信地善良。这一点,我要说——人人也都知道。假如还有任何人能挽救我,那也只有你了。现在,一切都离我而去,剩下的只有确信你的善良。我不能再继续糟蹋你的生命。  我相信,再没有哪两个人像我们在一起时这样幸福。  —— 维吉尼亚·伍尔芙

媒体关注与评论

  《时时刻刻》因同性恋倾向在马来西亚遭禁  信报讯妮可·基德曼主演的奥斯卡热门影片《时时刻刻》由于片中有女性互相亲吻的镜头遭到马来西亚官方禁演。而科幻大片《夜魔侠》也同样遭此命运。  有同性恋倾向的电影在马来西亚被禁演并不算新闻,所以《时时刻刻》被禁演实属正常。而《夜魔侠》遭禁的理由则是,马来西亚电检局认为该片含有暴力内容,主角“白天是个律师、晚上却横行滥杀”,并且鼓励年轻人“对一个魔鬼的名字进行英雄崇拜”。近日当地媒体与民众纷纷批评政府当局过于保守,不合现代时宜,电检局则表示,他们只是执行既有的规范。  马来西亚电检局局长表示:“根据本国法令,电检局必须保护国家与人民的利益,阻绝电影中的有害影响与负面元素。”  《夜魔侠》并不是首部遭禁的大片。斯皮尔伯格的《辛德勒的名单》竟然被指为“宣传宗教”。不过马来西亚当局的标准有时也令人疑惑,最近正在该国上映的《绝命终结站2》,含有大量的血腥恐怖画面,却安然过关。(翟佳)  一本深具魔力的书  「时时刻刻」发想自英国女性主义作家"维吉尼亚吴尔芙"所着《戴洛维夫人》一书,电影描述三个不同时代的女性分别创作、阅读、及实践这部小说过程中的心境转折,她们身处三个全然不同的世界:二零年代英国伦敦、五零年代的洛杉矶、与今日纽约,令人惊奇的是命运的将她们紧紧联系在一起,让她们能够心有灵犀选择同样的生活态度。  五零年代的布朗夫人(茱莉安摩尔)是个传统的家庭主妇,认为服侍丈夫天经地义,她教育儿子做蛋糕是表示对父亲敬爱的方式,直到阅读了《戴洛维夫人》这本书才终于启蒙了她,让她的人生观有了一百八十度转变,由于她敏感、多疑的个性使她无法承受压力而崩溃,她说:「当你没有选择时,后悔有什么意义?」  2000年纽约的戴洛维夫人(梅莉史翠普),被往日青梅竹马男友(艾德哈里斯)昵称为戴洛维夫人,可想而知她和书中主角有相似之处,世纪初女作家超人一等的思维终于在世纪末被赋予真实生命,她敢爱敢恨与同性友人同居,但回首往事仍不免黯然神伤,少年时期的浪漫情怀已逐渐被每天的例行公事给淹没,才发现快乐原来就在剎那之间。  对于她们在片中纷纷出现若有似无的同性恋情节,我把它视为真正摆脱世俗成见追逐自我享乐的宣示,这样的安排并不会困扰我,因为如果不这么演,似乎很难表达出这层重要讯息。  上述两个女人璀璨生命的始作俑者,也就是《戴洛维夫人》一书的作者吴尔芙夫人(妮可基嫚),却在压抑的二零年代英国伦敦闷闷不乐,唯有遨游于自己的幻想世界,将情感以文字方式舒发,才令她得到一丝宽慰。她曾被诊断出罹患精神疾病,屡次自杀未遂,我们知道伟大的创作、发明常是在作者发狂的状态下完成,例如熟知的画家梵谷、「美丽境界」"约翰纳许"等人都是,因为情绪激昂才是创作的动力,用理智反而是难以分析出来的,这也是为何影评人不拍电影的原因。  「时时刻刻」引人入胜之处在于观察一本书的魔力如何影响后世,同时回头审视作者的创作过程,看她是处在什么样的情境下才会迸发出如此惊人的生命力?原来现实和梦想往往是背道而驰,当你快乐时你不会想办法写出活力四射的文章,快乐的源头是从苦闷中升起的希望。于是活在众目睽睽监视包围之下的吴尔芙夫人写成了《戴洛维夫人》一书道尽一切;活在传统束缚下的家庭主妇一夕之间乌云散尽天地开阔;一生敢爱敢恨无怨无悔的时尚女性,道头来也不免要感慨幸福难求。  除了三名女主角外,剧中的每名配角也都是费尽心思刻画,每段脱口而出的对话都富含人生哲理:爱滋病患作家(艾德哈里斯)在庆祝大会前夕却临阵退缩,担心自己不足以胜任大奖,担心派对后的落寞空虚;吴尔芙的先生(史蒂芬迪蓝)对她呵护备至,让她专心写作分散寻死的注意力,然而用理性的判断模式却无法取悦病人,令他无所适从;正值青春年华的女儿(克莱儿丹丝)正是母亲年轻时代的翻版,热力四射并不在意世俗的眼光等,这些角色都像真实活在你面前般栩栩如生。  「时时刻刻」把三段故事重整的精妙无比,处处充满关联性、可能性,以及对各各角色行为背后动机的解读,给人事后反复玩味探讨的空间,不用担心时代与时代之间会格格不入,你会发现生命中点点滴滴以及跨越时空的思维竟是紧密相连互相影响着彼此。结论可以是亲人的关爱与负担是一体两面,或是看清生命的本质才不枉此生,无论如何唯有亲眼目睹,才能体会到「时时刻刻」所带来分秒直击人心深处的美妙。  《时时刻刻》:音乐如时光流动  水,在这部电影中无处不在。维吉尼亚·伍尔芙的作品《黛罗薇夫人》中意识如水般流动,三位女性的命运被一本小说串连,音乐时时刻刻围绕着三个不同的年代,诉说时光的流逝,捕捉岁月的影子。  这是一张安排精致的原声唱片,气氛阴暗抑郁,正如伍尔芙那敏感脆弱的性格。在电影一开始,伍尔芙走向湍急河水的一幕已预示了全片的悲剧色彩。钢琴和提琴交织出伍尔芙混乱的内心世界。钢琴代表了坚定的意志,而弦乐则表现出忧郁的态度。原声唱片的开首篇《诗人的行动》已经展示了女主角的性格。如何表现三位女性在不同年代中的生活,让音乐自如游走在时光中,描绘出三者间的联系,这是菲利普·格拉斯在整张原声唱片中一直着力经营的。电影的蒙太奇切换着不同的年代,音乐隐喻每个场景中的意识流动。在《早晨片段》中,明快的钢琴让清新早晨充满希望。三个女人都看到了窗外的光线,无论在20世纪20年代的郊区还是二战末期的洛衫矶,还有纽约高层公寓里的女编辑。一样的阳光和鲜花,给不同年代的女人带来了美好的憧憬与希望,哪怕短暂或渺远。弦乐依然暗示着生活中的失望,犹如明媚阳光下的一缕阴影,与钢琴之间形成的矛盾拉锯不断加深。从《人为什么会死》到《选择生命》4段乐章的到来也围绕着全片最扣人心弦的部分展开。伍尔芙在构思小说中的情节,钢琴奏出她的思绪,这种流动的意识随音乐传送到罗拉的生活中。《流泪送别》和《逃命》两段连贯的音乐展现了罗拉与儿子告别、选择自杀、意识中被河水淹没、最后突然醒悟的起伏心理斗争。最终,她逃出心魔,选择了生活。  在电影的最后,伍尔芙缓缓走入水中,走向宽厚的时光河流。钢琴沉厚有力,配合急促的弦乐带出命运最终的抗争,当画外音平和响起:“Always the years between us,always the love ,always the hours。(我们之间总隔着年月,总会有爱,总有岁月的流逝。)”令人无限唏嘘。这是一张讲述了爱与矛盾的原声唱片,没有过多华丽的装饰与热闹的气氛,钢琴与弦乐的搭配贯穿始终,如时光流动,淌过每个年代,每个女性以及她们矛盾的人生。  奥斯卡热门影片催热《时时刻刻》 “达洛维夫人”即时改名  2003-04-15 09:10:24 作者:袁楠  本报讯 刚刚结束的第75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上,《时时刻刻》女主角妮可·基德曼如愿捧回最佳女主角桂冠,二十世纪文坛最重要的现代主义代表人物、英国女作家伍尔芙一时成为热点人物。中国图书市场也随即出现了两种《时时刻刻》。  电影《时时刻刻》根据美国作家迈克尔·坎宁安1998年的同名小说改编,第二年,该小说获得普利策奖,由译林出版社购得独家中文版权的中译本正在热卖。(见题图)  小说围绕伍尔芙讲述三个女人一天中的时时刻刻:伍尔芙在严重的神经衰弱影响下创作新作《达洛维夫人》;纽约女编辑克拉丽莎绰号即“达洛维夫人”,命运和小说中的达洛维夫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怀孕的中年主妇劳拉·布朗是《达洛维夫人》的读者,为生活的烦闷所包围。小说叙事手法别出心裁,思想内涵深刻,被好莱坞搬上银幕,经由妮可·基德曼、梅丽尔·斯特里普、茱丽安·摩尔演绎后成为奥斯卡的热门影片。  那么另一本《时时刻刻》是怎么回事?它的原名即是《达洛维夫人》,为伍尔芙晚年的一部重要作品,文化艺术出版社现将它改名为《时时刻刻》,显然是为了配合奥斯卡获奖电影热点推出。小说记叙一个国会议员的妻子在举办宴会的一天遇见旧情人,闻听自杀事件时的种种感悟。1998年这部小说被拍成电影。译林出版社也曾将这一作品与伍尔芙的另两部意识流力作合在一起出版《达洛维夫人·到灯塔去·雅各布之屋》。(袁楠)

编辑推荐

  本书原名《Mrs.Dalloway》,一本深具魔力的书,被另一作家写入小说《时时刻刻》(获普利策奖),后被改编为同名电影《时时刻刻》,轰动全美,获第60届金球奖、第75届奥斯卡9项提名。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时时刻刻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64条)

 
 

  •   看电影的时候觉得很闷,本以为是因为导演的表现手法不能接受.谁知道买了书来看,跟电影一样闷.我想应该是不同的生活背景,而无法产生共鸣吧.
  •     “《达洛维夫人》包含英语写作中最美丽、最复杂、最深刻以及最另类的语句,仅凭这一点就有十足的理由去阅读本书。它是二十世纪最感人深、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杰作。”这段话是迈克尔•坎宁安对《达洛维夫人》的评论。我觉得,对这部作品而言,没有比这段话更合适的评价了。
       伍尔夫是英国现代主义文学中的重要作家之一。在布拉德伯里1989 年出版的《现代世界: 十位伟大的作家》中,伍尔夫是其中唯一的女作家。而她的这本代表作更被《时代杂志TIME》评为1923-2005百部最佳英文小说之一。
       作为“意识流”小说的奠基之作,它产生的背景是19 世纪末期以来,现代社会的阶级关系、社会结构、道德观念、家庭、宗教、政治、妇女地位等方面的重大变化,传统的文学艺术表现形式已无法满足新的需要,因此出现了试验和创新。伍尔夫的特点是漠视传统的小说形式,用象征和意象将片段经历贯穿起来,她的《达洛维夫人》正是其写作特点的集中表现。该作品文笔优美而深刻,读后口齿留香。
      
  •     语言问题不论,毕竟欣赏角度不同,但某些地方译错了实在是不认真
      91页
      赛普蒂默斯问威廉爵士:“霍姆斯办的疗养院吗?”,威廉爵士回答的原文是:"One of my homes, Mr. Warren Smith," 翻译成了“不错,是我办的一个疗养院”,哪来的“不错”这种肯定的语气?
      
      93页的问题就更令人发指了:
      six months' rest; until a man who went in weighing seven stone six comes out weighing twelve.
      
      译成了“休息六个礼拜,直到病人的体重从进院时的七点六磅增加到十二磅为止”。这是说喵星人?
  •     关于意识流
      
      这是《达维洛夫人》,才几页伍尔夫就已经交代了这个故事的主要人物:达维洛夫人和在她情感和记忆中烙下深深印痕的彼得。像是在说一个我的故事,或是像一个同类在分享相近的生命经验。快感是来源于共鸣吧。
      “她记得他的眼睛、他的折叠小刀、他的微笑、他的坏脾气、还有,在网掉了成千上万件事情之后,还记得他说过的关于卷心菜的诸如此类的话——多奇怪呀!”
      我也记得他的眼睛,他放假回来多长的肉,他的提醒和玩笑般的承诺,在我忘掉各种作业的截止日期,朋友的生日、背过的单词、日程计划、老师批评时恶毒的话、一日三餐等等成千上万的事情之后,依然记得当初这个人是怎么进入我的记忆和碰撞火花的所有过程。包括那些我不愿意记住的。
      带着极大的好感继续读下去,我想起了第一次读伍尔夫的是《到灯塔去》。从我想读一直到我真正读完之间不少时光流逝,那大概是两到三年。那是个必须有足够安静的内心才能进入的世界,此刻这种体悟又有所进深。两年前我被虚无的压力和莫名的焦虑搅得心神不宁,翻开了又合上了再翻开又再合上。直至我真正地面对一切压力和该有的焦虑。但同时我感谢这一切。因为这两年所酝酿的,埋藏在《到灯塔去》背后的意义,比文本本身的诗意更浓烈、更有力地把“我”栓在这一线愿望之中。不需要翻开。真的。到灯塔去无疑是一个呼喊的欲望,久未实现的心愿。甚至是一个口号。它神圣、极具魅力,仿佛不可触及。高一的时候,我视茨威格的理想为我的灯塔,观测历史潮流的动向并尽致淋漓地展现。无论是史记、小说、传记、新闻……这一切的文体和职业取向不过是我通向最高理想的一种方式。当然,或许表意简洁浅显的摄影能在我的努力下成长为一条通向最高理想的道路。像庄子一样,“眼极冷、心极热”,以旁观者的清醒读懂现实百态的甜酸苦辣。我极喜欢清醒的状态。有时候,有很多时候,我迷失在现实的焦虑和具体的选择上,忘了自己的最高理想。
      拉姆齐夫人坐在宽阔的竹椅上,或更准确地说,是躺在上面。远方的海中央有一座灯塔,遥远而有力的光不断地循环。在深夜拉姆齐夫人静坐的卧室地板上,投下美丽而令人沉静的倒影。脱离了晚宴的喧嚣和家庭的负担,她成为了自己,在那灯塔之光的陪伴下。她变成一个安静的灵魂。她感受着自己,以及自己的欲望。那一刻她自由了,她不再属于别人,不再为了晚宴的欢愉,丈夫的平静,孩子的心满意足,年轻男女的未来而操心。她是自己的。她的美丽是智慧的。
      另外一个女人,在遥远的时空里的另一个女人,张晓风,在我久远的印象中,也有过这样的瞬间。独自坐在偌大的客厅,深夜,丈夫和孩子都熟睡了的时候。记得她用的动词是“漫”。完整的句子或许是:一条街的夜色漫上了我的客厅。相信,那里也有一种灯一束光,或许那只是路灯,但想必,晓风当时坐在那里,漫上心头的也是回归自我回归自由的感受。
      我还相信,有另外一个女人,她的生命图景里也有过这样的片段:龙应台。不过,传世之所以实现,共鸣之所以产生,或许就是因为它道出了所有女性在承担了男权社会里分配的不可轻移任务时,自我回归的普遍方式。
      或许也是我的未来。
      
      达维洛夫人在过马路,只见到春光烂漫的世界里可爱友善的朋友休和他妻子。我喜欢伍尔夫描写春天的活力和达维洛夫人喜欢活力的这个段落。相信没有人可以为伍尔夫续写。因为你完全猜不到她下一句要写什么,段落是怎么接起来的。停下反复阅读丝毫不影响总体的阅读快感,因为那不是逻辑,不是别的什么,而是一种印象。印象是不会因为它的反复出现而改变气韵,只会更加深刻和强烈。
      见到休的妻子让达维洛夫人想到彼得。当然,七年不见的老情人,即将重逢了。休的妻子显然不是让达维洛夫人想到彼得的主要原因。但很遗憾,彼得曾深爱过休的妻子,而她只爱休。相爱却同时具有强烈控制欲的双方终于分开了,分别有了自己的丈夫和妻子,七年来她从未回复过他那些枯燥无味的信,这不是一段让人乐观的爱情,但却让人充满了幻想和期待。
      
      
      2011.6.29
  •     翻译的非常粗鄙。
      更详细的可以看之前有人对这个版本做得评论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2174400/discussion/22037779/?start=0#comments
  •     看完Virginia Woolf的Mrs Dalloway已经有一段时间;书是从头到尾没有分章节,而且又是几乎纯意识流,读起来颇为吃力,于是读完之后困惑之下又多读了两遍。但是知道听了Avril Lavigne的新歌Here’s to never growing up之后,才突然心有所感,才想起来再回来写一点东西。用如此浅显易懂的一首歌来解读现代主义大师包罗甚广的力作,似乎是有些不敬;但随手写来的一篇笔记却没有那么多的禁忌;而且这书包容太广,在每个读者眼里都会有不同的解读,须怪不得我偷懒捡个浅显的来写。
      读到第三遍时,一幕奇异的景象突然充斥我的意识:满大街上的人都变成了两眼无神,肤色铁青,一个个歪着头拖着腿,把僵硬的手从四面八方伸向街心的女孩子;那女孩子却不是生化危机里的Alice, 而是本书的女主角Clarissa ,那个永远是十八岁的Clarissa。但是再定睛细看时,却又不是Clarissa;那张脸就好像地铁车站里人群中的脸一样,幻化成每一个人的面孔——我们每一个人,原来都困在这行尸的世界里不得脱身!
      女主角的身份,从第一页开始就明显是有蹊跷的。一方面她是大家眼中的Mrs Dalloway,优雅,漂亮,充满魅力,完美的女主人;她自己在镜子里看到的也同样是Mrs Dalloway,因为这个是通过婚姻取得的身份,是她拿出来给人看的身份。但是她却有个隐秘的真是身份,那就是Clarissa。也就是说,Mrs Dalloway和Clarissa是相互分裂开的两个身份。之所以费神制造出两个身份来,是因为社会是很有同化作用的;既要保持自己的身份不被同化掉,又要存活在社会之中,就只好造出一个‘壳’来保护自己。须知人类是很有主导他人生活的欲望的,就连Peter这样的知己,也不时地想要以个人名义‘吸收’Clarissa。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女主角一直在纠结的当初结婚选了Richard没选Peter的问题,应该说她完全选对了:Richard会接受她制造出来的Mrs Dalloway的身份并且相安无事;而Peter因为太熟的缘故,却不会买空壳的帐。而对她自己来说,固然是把Peter当知己来喜爱,真正能让她心里小鹿乱撞的却是Sally,让她觉得就算只是住在一个屋檐下也好幸福的也是Sally,让她三十年后还会听见有人进来就赶快藏起来的还是Sally给她的裙子。这种情况下拒绝Peter大概真是轻松自如的一件事,连牺牲都谈不上。只是Peter从此受了心灵创伤,三十年也没有康复⋯⋯
      Peter跟Clarissa碰头的一场戏,充分体现了‘壳’的概念:两个人不仅言语上互不相让,手中也各持兵刃,全无老友重逢的感觉。那其实是因为他们潜意识里感知到对面站的并不是熟悉的老友,而是个陌生人;如弗洛伊德所说,陌生感会产生威胁感,那么自然是手握兵刃会觉得安全些。说起兵刃来,Peter的小刀是尖锐之物,经常玩弄除了缺乏安全感之外,固然是增强他本来不足的男子气概的道具;Clarissa的剪刀却更有趣地既能分开又是锐器,似乎也是有所暗示。反正这一幕的结尾是Peter放下一切伪装,像个小女孩一样哭了,Clarissa立刻感到她所熟识的那个Peter回来了,刚也变身为Clarissa上前去说了两句好话,女儿来了,气氛结束了。Mrs Dalloway介绍说,这是‘我的伊丽莎白’——‘我的’两个字宣告Mrs Dalloway回来了,Clarissa的片刻结束了。正是因此,这两个字让Peter郁闷了一天。
      每个人内心都藏着自己的真身,但是每个人都造了一个空壳来放在社会里完成被同化。但是这样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他们就被囚禁在了自己亲手做出来的变异世界中,而这个变异的空壳世界同时也会存在于他们的心里,吞食着他们的孤独,越长越大。天上飞机拉线的时候大家各有各的奇异想法;但是总会是实体世界中的声音把他们拉回来。除了大本钟定点会响之外,另一个书中出现的重要声音就是街上的爆炸。这一声爆炸在故事里是具有重大意义的,因为本来就在现实里不是常驻的Septimus和虽然没那么多同样喜欢在意识世界里没事逛逛的Clarissa,这两个素不相识的人,因为这声爆炸,在这一时刻,也是唯一的时刻,他们两个的意识处在了同一个空间里。97版电影在这一幕还戏剧性地安排了两人隔着商店橱窗对视十几秒之久。Septimus是Clarissa的分身,这一点已经是公认的了;而同样可以认为,就在爆炸的那一刻,这个分身产生了。Septimus的自杀绝不是像福尔摩斯医生分析的那样,是懦弱的体现——这可是因为战场上表现出色而获得过多提升,并得过次帝国十字勋章的老兵。在Clarissa和Peter这些正常人眼里,在保持人格自由和被社会吸收之间是有中间地带的,而且他们也做了个没有灵魂的空壳放在那里,作为替身来完成被吸收的使命;但是对于Septimus这样一个精神疾病患者来说,他既没有能力去做那个空壳,他脑子也里已经没有了这个中间地带——要么自由,要么被吸收。所以当听见吸收的脚步近了的时候,他选择了脱离肉体而真正以灵体的形式存在;尽管在那之前他就已经是在实体世界中呆得不多了,以至于他的妻子Rezia抓住他胳膊得时候感觉抓到的是一把冢中枯骨。所以Clarissa在派对上听说一个年轻人的自杀的时候,很有认同感地支持了他对于人格自由的捍卫。
      但是同样是在这个孤独、陌生而毫无归属感的行尸或说是空壳组成的世界里,Clarissa还有‘家’可以去回,那就是Bourton。Bourton就是她和Sally和Peter三个人的世界。写到这里,陶潜前辈的《归去来兮辞》又突然在我耳边回响了。当结尾处她重新变身为Clarissa去找Peter和Sally的时候,Peter也很配合地感受到了她的存在:‘这是Clarissa,因为她曾经在那儿(也一直都在那儿)。’
      从Avril的第一张专辑Let Go我就在听,那时候她还是个17岁的小姑娘。不是别的,正是声音里的那种‘人格的自由’让我激动不已——那与歌词无关,是藏在她声音里的东西。后来听了几年,Sylvia有一次说她不喜欢这种歌手,唱来唱去听起来也没有长大过;大概这样说的人也不少吧,所以28岁的Avril就出了这样一首Here’s to never growing up,通译好像是《拒绝长大》,直译是《致永不长大》吧,挑衅一般地做出了回应。在我心里引起共鸣的,正是这种对社会同化根本无视,视保持人格自由如反掌的牛叉态度。与其说她像Clarissa,不如说更像是做出了激烈防御反应的Septimus,甚至是生化危机里免疫同化的无敌的Alice。
      但是Clarissa也是无比倔强的,以她自己的方式。在Mrs Dalloway的外壳之下,她永远都是Bourton的Clarissa。
      
  •      唯美主义是在19世纪70年代左右,欧洲大陆出现的一股美学思潮,在英法两国获得很大的影响,代表人物有佩特、王尔德等人。这种思潮根源于对当时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现实的低俗、虚伪、功利、冷漠的厌恶,因此他们激烈地反对客观的现实主义,具有鲜明的主观主义色彩,往往从个人的主观层面理解美的根源,在远离现实生活的艺术中寻找美,宣扬美的非功利性,强调艺术形式的重要作用。唯美主义是对于当时流行于文学、绘画等艺术领域中的创作倾向的理论概括,对当时和后来的现代主义文学创作产生深远的影响。
       英国的现代主义作家伍尔夫虽然被归为意识流小说流派的代表,但我们却很容易发现她的文学主张与英国唯美主义思潮的观点有很多相近、相似之处。在她的几部重要的代表作品如《达罗卫夫人》、《海浪》中,我们都能明显地感觉到一种纯熟的唯美艺术形式。早就有学者在思想上对伍尔夫的唯美意识做出了肯定的论证,如M. 维特沃斯在《伍尔夫与现代主义》中指出:“佩特关于艺术和感觉的理论对于伍尔夫而言至关重要”;哈罗德•布罗姆在《西方正典 ———伟大作家和不朽作品》中说:“伍尔夫是佩特真正的先驱和‘隐形鼻祖’”,“唯美主义即是她创作的核心”; 塞西尔在《Bloomsbury》中称誉伍尔夫的作品是“英国唯美主义运动绽放出的最雅致绚丽的花朵”。但研究者对其作品中所体现的唯美艺术的分析评论却很少,目前已经有人对《海浪》中的唯美艺术作出一定地分析,但对其意识流的代表作,唯美艺术亦表现的非常突出的另一部作品《达罗卫夫人》的评析还不曾见到,我想这样的研究对于伍尔夫作品的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试图通过细读文本对《达罗卫夫人》中的唯美艺术作出分析评述。
      1、“艺术便是对于艺术家个人的印象的永恒不断的“编织和解开”
       英国唯美主义思潮代表人物佩特发现,“每一件事物松散开来,成为观察者心中的一组印象……那个由印象组成的世界 ———这些印象是不稳定的 、闪烁无定的……每一个心灵像一个孤独的囚徒一样保持它自己对世界的梦幻似的感觉。”在《达罗卫夫人》的开头部分,作者描写了主人公为了给晚宴生色而去采购鲜花,一路上“克拉丽莎的心灵摄取了层出不穷的印象----琐细的、奇幻的、稍纵即逝的,或锐利如钢,铭刻在内心”。第一个印象是六月清晨的空气沁人心脾,她随即联想到少女时期,在故居布尔顿庄园度过同样清新的夏日之晨,从而勾起对往日的情人彼得•沃尔什的亿念,并把他同现在的丈夫理查德比较一番;尔后又想起大战中牺牲的青年士兵,从而触发对生与死的沉思;然后又设想晚宴将是何等情景,自己同赴宴的贵妇淑女们相比,兴许会逊色吧;于是又联想到女儿伊丽莎白(她将在宴会上露面),紧接着就想起专横的家庭教师吉尔曼,不禁怒火中烧,等等。不断变幻而又相互关联的印象及情思在克拉丽莎内心飘浮着,拨动着,伴随她沿着伦敦的大街去买鲜花。在小说后边叙述中,当克拉丽莎听到普蒂默斯自尽的消息时,一下子思绪万千,以往记忆中的各种印象飞速的闪过脑海,克拉丽莎在这一刹那间憬悟了生与死、孤独与合群、脱俗与媚俗、出世与人生等人生奥义。这一细节和心理刻画揭示了主题,总结全书,并曲折传递了作者的深层意识。正如佩特所言:“艺术便是对于艺术家个人的印象的永恒不断的“编织和解开”。
      2、从“艺术的真实”到“生命的真实”
       佩特认为“好的艺术与他再现那种感觉的真实程度是相称的”。继佩特之后对唯美主义理论作出重要贡献的唯美主义理论家兼作家王尔德,基于对当时资本主义的虚伪现实地深恶痛绝,提出“为艺术而艺术”的观点,认为“生命的奥秘在于艺术”。伍尔夫批判继承这二位所提倡的“艺术的真实”的创作标准,并在此基础上拓展出了“生命的真实”,现实生活中的真实被有意的遮蔽,人们无法认清现实,只有从艺术中去寻找真实,艺术要表现出真实才能成为好的艺术,要发掘真实,只能穿破现实的面具,深入到人们的主观内心世界去,“艺术的真实”的最高表现形式为对人内心真实感受的精确描绘所表现出的“生命的真实”。在《达罗卫夫人》中,作者没有从客观上触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社会现状,却通过对小说中人物的主观心灵感受的细致刻画,尤其是对在二战中成绩卓著,胜利归来的战争英雄赛普蒂默斯的精神状态的真切精微地描绘,非常犀利地为人们揭示了战争背后的另一种被社会蒙蔽的,人们意识不到的另一种真实:世界大战给人们精神上带来超乎人们想象的严重摧残。虽然肉体是健全的,虽然战争给他带来了荣誉、地位、舒适的生活条件,但赛普蒂默斯却再也没有办法正常的生活,没有办法平静的享受这就在眼前的幸福,冷酷、仇恨、拼杀、死亡,人与人之间的友爱亲情被残酷的战争毁灭殆尽,什么道德、正义,人性的可怕一面在战争中的暴露无遗让人自己感到震惊,所有的价值判断顷刻间都失去了意义。而赛普蒂默斯的妻子和周围的人却都不能理解他的痛苦,把他看做是神经病,可见日常生活中人们所受到的蒙蔽,心灵的真实无法被人们看到,而《达罗卫夫人》中运用艺术的手法所表现的生命的真实,才达到了真正的真实震撼人心的效果。
      3、美在形式
       佩特在谈到艺术鉴赏问题时认为,艺术鉴赏的最重要特点是寻求瞬间的美的享受。这是因为艺术美的创造是艺术家把自己心中的各种印象用特定的艺术形式组织起来的,欣赏者在对这些被精心嵌入特定艺术形式的瞬间印象的把握中去体验艺术美。我们在欣赏《达罗卫夫人》时,首先会被它精美的艺术形式所吸引,伍尔夫对意识流创作方法的开拓本身就给我们带来全新的阅读体验,作者发挥丰富的想象和精湛的语言艺术运用这个新奇贴切的比喻表现人物内心的各种奇妙变幻,让我们体验整部作品中所流动的一种鲜活的生命意识。其次,《达罗卫夫人》的结构框架看似松散却非常精致,小说通过对女人在一天内的生活和她在这一天中的所有意识流动的描写,展示了这个女人的一生。在共时条件下,又加入另一条关于二战归来士兵精神崩溃过程的复线,以助推动主线发展和揭示主题。小说篇幅不长,却容纳了非常丰富的内容,且所有内容的安排都非常恰切,同时作者在叙述中节奏的,有条不紊,娓娓道来,紧紧跟随意识的自由流动,使整个文本氤氲着一种律动。在叙述时,作者在纵向上严格遵循有限的客观时间限定,在横向上却任意识自由地流动蔓延到各种各样的人和事当中。这样将无限制的主观时间镶嵌到有限的客观时间中,使读者感受到人的内心意识与现实生活相比之下的丰富多彩,使作品在保证内容充实的同时不显得厚重累赘。此外,作者对象征性意象的运用,清丽、细腻而畅达的词藻,诗意荡漾,韵味悠然的表达,一些抒情插曲和哲理化意境,似行云流水,给读者的心灵带来高度的审美享受。
      
      
      
      参考文献:郝琳《伍尔夫之“唯美主义”研究 》收录于《外国文学研究文集》
      朱立元主编 《西方美学思想史》(中)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达罗卫夫人》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
      伍尔芙 : 《伍尔芙随笔全集》 , 乔继堂等主编。 北京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1 。
      赵澧、徐京安编译《唯美主义》。 北京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88 。
      
  •      ——我想批判这个社会体系,展现它是怎样以最为激烈的方式运转的。弗吉尼亚.伍尔夫关于写作《达洛卫夫人》的目的的这段激烈陈述通常被文学批评家们所忽视,因为这段言论呈现的她的文学志趣与她一贯被认为的形象不符——由她的幻想和对个人意识流的描写所塑造的诗意小说家形象。但实际上,弗吉尼亚.伍尔夫作为一位诗意小说家的同时也是一位现实主义作家,她是一位幻想家也是一位社会批评家。文学批评家们对伍尔夫的社会视角的忽视在严苛的审视下是显而易见的。
       在她的小说中,伍尔夫深入探讨了个人是如何被社会坏境所塑造的问题,以及历史力量如何冲击了个人生活,阶级、财富和等级在决定人物命运方面起了怎样的作用。她的许多小说都扎根于真实的社会背景,有着明确的历史时期。
      
      
      翻译拙劣,配原文。。。
      
      ——I want to criticize the social system, and to show it at work, at its most intense. Virginia Woolf's provocative statement about her intentions in writing Mrs.Dalloway has regularly been ignored by the critics, since it highlights an aspect of he literary interests very different from the traditional picture of the ----poetic novelist concerned with examining states of reverie and vision and with following the intricate pathways of individual consciousness. But Virginia Woolf was a realistic as well as a poetic novelist, a satirist and social critic as well as a poetic novelist, a satirist and social critic as well as a visionary: literary critics cavalier dismissal of Woolf's social vision will not withstand scrutiny.
       In her novels, Woolf is deeply engaged by the questions of how individuals are shaped(or deformed) by their social environments, how historical forces impinge on people's lives, how class, wealth, and gender help to determine people's fates. Most of her novels are rooted in a realistically rendered social setting and in a precise historical time.
      
      
      (下面是我写的。。)
      
      说到底,一个人的世界观由个人有限的感知所构建,用自满和鄙夷他人的观念来加固。作家的视角看见各种不同的观念,将它们之间冲突一一呈现,这个在《达洛维夫人》里确实做的很好。
      
      
  •       伍尔夫的这部作品读起来还算是有趣,虽然有时会对她突然变换主角陈述有些不适应,注意力稍微不集中就不知道作者所云何物了,但大量出色的人物心理描述读起来还是十分有味道。
        这本书是我第一次接触意识流小说,断断续续读完之后最大的感觉就是作者描摩了大量的人物心理碎片,不同人物在不同处境下的不同感受,这其中也有线索贯穿,倒不会十分混乱。从达洛维夫人出来买花开始,到晚上宴会筹备结束,整个过程中不时的会有大本钟响起,来提醒读者整个故事的发展进程。
         写作手法上,有女性视角的细腻陈述。从一开始的达洛维夫人,到后面的伊莉莎白,再加上塞普蒂莫斯的妻子雷齐娅,以女性视角的描述占据了小说的一大半。女性视角的运用使得在作揭示女性内心世界的创伤时显得更容易打动读者,加之细腻语言的生动描述,将女性复杂的内心世界呈现出来。以克拉丽莎为例,我觉得她是生活中追求现实实用主义女性的真是写照。五十多岁的克拉丽莎嫁给了身为下议会议员的达洛维,尽管如此,当她要举办宴会的当天见到自己初恋情人——彼得的时候,仍然会产生“让他带我走”的幻想。毫无疑问,她是深爱彼得的,这是她对爱情最初的梦想,是出自一个少女最原始的情怀。但面对现实时,梦想也只能是一种想象。她毫不犹豫地嫁给了达洛维,那个能让她衣食无忧的富贵人。而达洛维是一个简单的人,简单的想法简单的行为处事,简单到情感世界一无是处。即使他受到“彼得从印度回来”的刺激,买了鲜花给克拉丽莎,但是那在心中默念熟练的“我爱你”三个字始终没有对克拉丽莎当面说出。
        克拉丽莎和达洛维过上了富足的生活,她把那份曾经对于爱情的美梦藏在心底,并没有完全抛弃掉。每当触及旧物,随着意识的流动,那深藏心中的美梦便如花朵悄悄开放。说到底,克拉丽莎是一个有自我独立意识的女性,在她身上有理想(彼得)与现实(达洛维)的纠缠不清,也有一丝对于保守思想的反叛,这一点从她对莎丽的欣赏中体现出来。
        莎丽在我们今天看来应该是一个不拘小节的文艺女青年,可以光着身子从浴室中跑出来拿东西,也会影响克拉丽莎读众多名家作品。她是一个活跃的,与众不同的,具有独立意识的女性。作者也正是通过这样一个人物来反衬克拉丽莎,虽然年近五十余,但仍旧保持对于生活的敏锐,仍然具有对人生的独立思考。
        内容方面,有战争创伤使人内心震撼。书中除克拉丽莎以外,另一个着墨较多的人物便是塞普蒂莫斯了。这是一个饱受战争遗留的精神伤害的人物。在受到战友亡灵不断的折磨和来自现实社会的冷漠对待之后,他不得不以跳楼自杀来寻求解脱。作为战争创伤的直接受害者来说,塞普蒂莫斯以死亡结束折磨,但更为严重的精神伤害却被孤独无助的女性承受了,塞普蒂莫斯的妻子——雷齐娅便是其中之一。塞普蒂莫斯的疯狂主要是从雷齐娅的视角来呈现的,从她直观的感受中我们可以看到塞普蒂莫斯的疯狂给她带来的内心折磨。女人同男人结婚,无非就是期待从自己的丈夫那里寻得一出庇护,雷齐娅也不例外。但一切对美好生活的憧憬都在丈夫的疯狂之中化为泡影,而丈夫的死亡更是将她从生活的悬崖上狠狠地推下。
        男性是战争亲身经历者,因为战争,他们或身体伤残或精神伤残,而比之二者更为残酷的人生痛苦却一股脑儿地抛向女性。
        作为两次世界大战的亲历者,加之一个女性作家的敏感,伍尔夫有着比一般人更深刻的感触和思考。这种感触和思考深深埋藏在书中主人公流动的意识之中,如远方的钟声,由远及近,缓慢而沉重。
        
        
  •      在看完《时时刻刻》很久以后才拜读这本书,作为文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我曾满怀好奇:为什么意识流作家们都那样出名,可他们的作品却极少被公共大众所提及并讨论(也许跟我们国家的意识形态有关,也许是它们难以被改编成受众很广的电影作品?)。总之这些文字本身给我的感觉就跟它们构成的内容一样,隔着一层难以捉摸的面纱。
       读完《达洛卫夫人》的此刻,心里才有更清晰的感触。意识流的文字大概既不能作为消遣的书籍被广泛阅读,又无法是那种需要确立门派建立信徒从而被研究的名著。可它们从头到尾都在谈论人类本身和没有尽头的思维,如此贴切人类本身,却又像隔靴搔痒,未曾谈起任何本质或者涉及核心的问题。或许每个人意识发散的方式都十分相同,可产生的念头和它带来的情绪变化又趋于个人化。
       这本书很可能成为有生之年拖垮自己阅读速度的里程碑作品。两个小时居然只翻了60页。倒不是强调要一味追求速度,只是对于一本书能把眼睛拖慢这种现象充满好奇。读完之后它并没有给我带来任何强烈的感慨,甚至还不如当初吸引着我一定要看这书的电影本身。我大概只是迷上了woolf这个人。
       私人生活和作品同样精彩的作家似乎非常有限,甚至菲茨杰拉德都不能算在现实中活得如鱼得水的。可我相反觉得woolf的生命很精彩,至少在《时时刻刻》里是这样,一个任性的作家能遇到宽容的丈夫,并且有自己的印刷厂和朋友圈子,实在是件幸福的事(对我来说绝对是这样的)。好吧,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卡波特的。
  •      抱着一种尝试的心理借来这本书,于是乎在意识流的冲击下变得毫无招架之力。一天说完一个女人的故事让这本书充满了神秘,但时而穿插的叙述角度上的转换让它不仅仅只是一个人的故事,更是一本小册子,介绍了这场聚会上重要的嘉宾。
       达洛卫夫人在我看来,塑造地并不"成功"。她的身上并没有戏剧化的矛盾冲突,相反地,她是个很清晰的人物形象:相信她一切的信仰,比如说地位,比如说罗曼蒂克,比如说纯真与自由。这样一个女人是很难得的。这样一个活得纯粹的女人在当今是很难得的。
       彼得是另一个不得不关注的人物。在印度的一番沉浮后重新回到这里,面对自己曾经的爱大胆的幻想、意淫。试想,一个中年之末的男人在白天对着自己心爱的人幻想、意淫,不得不说是一件带着喜感而又夹着激泪的事儿了。
       至于其他的人物,像那个古灵精怪的伊丽莎白,就等下回再阅读的时候再来关注吧。
  •      读伍尔芙,就像跌进一个水坑里,泥泞而无法自拔,真想哭爹喊娘,为什么人的苦痛,她了解地那么透彻,又书写的如此淡薄。你甚至不知道它是怎么来的,伍尔夫是没法做技术分析的,她的表意单位太小了。
       她逼你去正视人生中那些无奈,也不给任何庄严悲壮的背景作为意义的陪衬,无奈就这么赤裸尴尬地静默矗立着。而写作的结构注定了她能以最强的密度去书写它们,它们扑面而来,就像你无法躲过的命运。笔调平静温柔,哀而不伤,不怒自威。它温柔的流淌过人群,让人停下手中的活,挪出一条路,就像遇到葬礼时做的那样。正如孔子说,死生亦大矣。
       如果接近真理的路有无数条,伍尔夫动用的东西最少,不借托历史、学术、故事、宗教,直接说尽该说的事,凭借的只是女性的直觉。
      
      
  •      第一次读意识流,不,应该是第一次主动地阅读,因为高中在课本上学过《墙上的斑点》。
      
       在这里我想插一句,鉴于序中的剧透、对人物的分析和我们顽固的先入为主的观念,我觉得先不要读本书开头类似与评论的译本序。我看完译本序之后难以摆脱它的影响,休还没出现我就已经开始勾勒他的英国上层阶级虚伪的形象了,看完后仔细想想我甚至都没有自己去思考过自己的想法。毕竟,看书锻炼的是思考能力,他家之言仅供参考。
       读完后的第一感觉是雾里看花,貌似懂了些什么却难以言明。不懂的地方列举一二:塞普蒂默斯为什么会变得那么“神经兮兮”的?是因为他人无法理解他的思想(我确实无法理解他的想法,如自己是上帝派来拯救大家的)?还是因为退伍后无法融入社会?对他的不解很多,因为伍尔芙其实在他身上所着篇幅不是很大,在有限的意识流般的描述中,请原谅我有限的理解。但,也不是没有任何思考和收获的。在我眼中,塞普蒂默斯代表的是极端。我所谓的极端是指激情源源不断地流出。塞普蒂默斯是疯狂的,他经常说“一旦你失足走入歧途,人性便缠住你不放”。这句话有两个含义,一个是映射社会对他这类人的残酷和不宽容,二是他自己对自己的决绝。战争中,他失去了“感觉的能力”,为此他恐慌并且和自己不喜欢的女人结婚。他不给自己回头的机会和借口,反思中他的“极端”让他看到了自己的缺点,看到了死去的战友埃文斯,看到了他人的丑陋。但,很难说他自己是一个清楚的人,因为时而清醒时而疯癫让我难以看出他的真相在哪里。
       我不喜欢达洛卫夫人这一类人,不够纯粹。她一面过着上层社会的浮华生活,每天逛街,买花,布置家居,为自己和丈夫举办社交酒会,一面又心怀纯真,感时伤秋,同情弱者。一个人要纯粹才能问心无愧。要么完全投入到那种奢侈浮夸的上层生活中,每天去伦敦各处走走逛逛,在商场里买首饰和鲜花,和家庭教师斗智斗勇,一心于女儿和丈夫身上,每天忘返于各种酒会晚宴中,应酬于各式夫人和议员中,为丈夫的前途铺路。这没什么不好的。要么就追求自己向往的自由的生活,可以公开反宗教,可以公开批评一些人的虚伪和恶心,可以拒绝举办无聊头顶的晚宴和应酬,可以追求自己喜欢的彼得,可以泛滥自己的爱心,可以在听到一位青年自杀的时候公开表示自己的遗憾,这也是一种生活。她的生活就如同自己说的那样“生命的核心一片空虚,宛如空荡荡的小阁楼”。两个自己相互折磨相互消耗,她却没想过做些什么。
       这本书最让我读的痴迷的地方莫过于关于彼得的篇章。他属于自由派,活的很纯粹,在55岁的时候还可以有勇气恋爱、离婚、结婚,还有勇气正视自己狼狈的初恋并保持友好的关系。他也许和塞普蒂默斯一样被那些社会人士所鄙视,但他仍然是个可以在社会一角生存的人,有朋友有亲人。无疑,他自由游走在社会内外的性格让我羡慕不已。
  •     >>>幕启
      “达洛卫夫人说她自己去买花。”
       仿佛在这一刹那拉开了剧场玫红的天鹅绒幕布,舞台繁盛的光影逐渐流泻出来,照亮了黑暗的观众席,开启了一段异度的时光。
       “听!钟声隆隆的响了。开始是预报,音调悦耳;随即报时,千准万确;沉重的音波在空中渐次消失。”
       钟声敲响了,演出真的开始了吧。你就像达洛卫夫人一样,在钟声敲响前提心吊胆。你在担心什么呢,她又在担心什么呢?她在威斯敏特斯生活了多少年?——二十多年了,还是这样习惯性的肃穆紧张起来。就像你有的时候讨厌听到钟表报时。你不知道为什么,达洛卫夫人也不知道为什么。
       随钟声而来的,是蒙太奇般剪切的画面,流丽华美,以诗歌般的节奏在伦敦的大街小巷穿梭,就像一片零落的羽毛,流动着记录下身边的声音、气息、色彩、光线。
       她是这样的热爱生活。可这不仅仅是她一个人的生活。
       “达洛卫夫人臂弯里捧满香豌豆走到窗前,皱起粉红色小脸向外张望,想知道出了什么事。人人都注视着那辆汽车,赛普蒂默斯也在看。”
      
      >>>交汇
       同时听到巨响的达洛卫夫人和赛普蒂默斯在此时如同两条彩色的线交汇在她的笔下。整个小说充斥着这样的交汇和分支,就像一张细致编织的柔软的网,充满丰富感和立体感。
       “在这白茫茫的纯净的气氛中,钟声敲响十一下,余音缭绕,消泯在海鸥之中。”
       钟声再次响起了。赛普蒂默斯望着湛蓝的天空,泪水从面颊滑落。在他身边,他的妻子痛苦的思索着。而远处,达洛卫夫人也同时在回忆着过去的生活,想着萨利,想着她未曾有过的肆恣放浪,想着她离开的彼得沃尔什……一个简单的时间点,在伍尔夫的笔下被扩展成了多少人物思绪的蔓延。
       这些人物,被钟声联系在一起,看起来流畅而自然,就如同人眼中的景象一般,充满了画面感:“赛普蒂默斯……含笑坐在椅子上,当下,钟声敲响了:一刻钟——十二点差一刻了。彼得沃尔什从他们身旁走过。”
      作为一种公共的时间载体,钟声的响起就像是一次游戏被迫停止的节点,一切飘渺到过去中的元素,都被这钟声拽住,幽幽的再次唤回到这个不真实的伦敦的6月,瞬时清醒,或者再次整合。时间静止着,不同的人物虽在不同的空间,却在此时被钟声汇合在了一个相同的,虚构般的共同的空间维度。
       “时间恰恰十二点正,大本钟敲响了十二下,钟声飘荡至伦敦北部,同其他钟声汇合,又与云彩及烟雾飘渺的交融,终于在蓝天翱翔的海鸥之间消逝了——当克拉丽莎达洛卫把绿色衣裙放在床上,当沃伦史密斯夫妇一起走上哈利街……雷西娅望过去,心想,那也许就是威廉布雷德肖爵士的寓所吧……(一圈圈沉重的声波在空中回荡而消融。)”
       此时,空间中的距离感完全被消除了,这些瞬间在不同地域发生的相同频率的人物行为,在串联起来的时候支撑起了极为丰富的行为内容,像海潮般规律而澎湃,并且再次为读者梳理了一次书中的内容:“这就像理发一样,用湿梳子将它整个儿梳理一遍,把分散写出的部分一起理顺畅。”伍尔夫在日记里这样写。
       这样意识流的表现方式,构造起舞台一般的画面感,不同的角落里,几束苍白的灯光照亮了达洛卫夫人,赛普蒂默斯,彼得沃尔什或是布雷德肖爵士,不同的人物兀自念着自己的独白,却在此时,听着同样的钟声。而在钟声的余音中,他们又会再次踱回自己的灯光下,开始又一段自我时间中的穿梭与驰骋。
      
      >>>召唤
       “钟声在说:十一点半了。圣玛格雷特教堂的钟声悄悄地钻入内心深处,消逝在一圈圈音波之中……”
       彼得沃尔什和克拉丽莎被钟声打断了谈话,前者怀揣着自己的心事,以与钟声相似的频率,念念自语,走在街上。钟声固然是公共的时间,却仿佛一个按钮,开启了他自己的回忆。
       “钟声……仿佛是什么有生命的东西,要向自己倾诉衷肠,驱散自己……正如克拉丽莎穿着一身洁白的衣裳,随着钟声走下楼来,彼得沃尔什心想。那便是克拉丽莎本人,他满怀激情,十分清晰而又莫名其妙的想起了她,似乎这样的钟声多年以前就在室内回荡,他俩相对而坐,心心相印,共享那缱绻的良辰……”
       是钟声召唤起了彼得沃尔什内心模糊而真实的回忆,他走在街上,却完全陷入了自己的思绪。钟声——公共时间——此时却与他的个人经历和感受紧密相连,成为了一种私人时间的开启点。时间仿佛静止了,凝滞了。方才潮水般涌起堆积又舒缓流散的人物世事已经不复存在,而每一声钟声就像亘古般长久,不知是此时此刻的回响,抑或是那分那地的记忆。
       “过了一会,当圣玛格雷特教堂的钟声渐渐减弱,他想到她曾经患病,那钟声表示虚弱和痛苦。他想象,那是她的心脏病发作;最后一下钟声蓦地响亮有力,那是震撼生命的丧钟,克拉丽莎在她的会客室内应声就地倒下。”
       此时的钟声已经不再是大家共同享有的了,而是彼得沃尔什自己的钟声。他借助这钟声回到过去,又在瞬间见到了未来。钟声的敲击,既是上一段意识流动的句尾,更是下一段意识流动的开始。钟声召唤中,彼得沃尔什几乎追溯了自己与克拉丽莎的半生岁月。横向的时间轴中,凝固了一点,向纵向延伸出他的过去和未来。
       伍尔夫将其称之为“隧道挖掘法”:“我该多说些《岁月》与我的发现,即如何从人物的外在表现中向纵深处挖掘,挖掘那幽深的洞穴。人性、幽默与深刻性,这些正是我感兴趣的东西,我想山洞与山洞该是相通的,而在此刻,每个洞穴都已露出了曙光。”
       她迷恋与普鲁斯特的细致入微,因而将人物的心理也描述得如同蝴蝶翅膀上的花纹。他们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就像挖掘一条隧道。这是一种停滞下来的追溯,也是一种跳跃着的随想。当下的时间召唤起了在人物心底发酵已久的回忆。
       无论是捧着花束听着钟声的达洛卫夫人,还是望着天空流泪的赛普蒂默斯,或者是彼得沃尔什,他们都是这样,于钟声里怀想着过去,怀想着人类,怀想着孤独,怀想着死亡。此刻,时间就像停止了,就像进入了他们自己的时间维度。在伍尔夫的剖析之下,他们繁杂而丰富的回忆,支撑起了一个个人物形象,也支撑起了这个短暂而漫长的故事。这也就是伍尔夫之所以能够在这样一本小册子里,这样的十几个小时里写尽这些人物半生时光的原因。
      
      >>>恐惧
       钟声,不仅仅引起了空间的汇合,时间的流溯,它也在打断着——作为一个强有力的仲裁者一般——打断着故事的前进。
       “在他们之间响起了大本钟铿锵有力的钟声,报告半点钟,犹如一个强壮、冷漠、不近人情的青年正使劲扯着哑铃,忽而扯向这边,忽而扯向那边。”
       之前仿佛在假设中生活、在剧散后准备离开的达洛卫夫人和彼得沃尔什,此刻就好像被警告必须结束他们的演出。一场漫长的交流就此草草的收场。“记住我们的宴会!别忘了今晚我家的宴会!”达洛卫夫人的喊声,也被淹没在了万钟齐鸣中,她似乎努力地想要延长一刻私人的怀想,却消泯在了强大的公共时间中。
       我们不难看出,在书中,达洛卫夫人对于大本钟声的敲响,并没有什么愉快的感受。
       “即使置身于车水马龙的大街上,或者深夜梦回时,都会感到一种特殊的寂静,或肃穆的气氛,一种不可名状的停滞,大本钟敲响前提心吊胆之感(人们说,那可能是流感使她心脏衰弱的缘故)。”
       “哈利街上钟声齐鸣,把六月里这一天又剁又切,分割又分割,仿佛在劝人驯服,维护权威,并齐声宣告平稳观念无比优越。”
       “钟打了三下,老天爷哪!已经三点啦!大本钟敲了三下,极其干脆,庄严得很,有一种威慑的力量。”
       ……
      大本钟的钟声,带着威慑力,是一支强硬而不可侵犯的力量。它代表着时间流逝的必然性,而这正是达洛卫夫人所害怕的。时间的流逝,让她所热爱的这一切:六月的伦敦,公园的花草,空气中的香气……都变得转瞬即逝,又充满了敦促之下运转的强大机械性,让她热爱的那些不顾一切的人变得和她自己一样逐渐世俗。她内心有着对于死亡的恐惧,同时又潜藏着对于死亡的渴望。而在她得知赛普蒂默斯自杀后的那次钟声敲响,格外值得注意。
      “须臾,她拉下百叶窗。钟声响了。那青年自尽了,她并不怜惜他;大本钟报时了:一下、两下、三下,她并不怜悯他,因为钟声与人声响彻空间。……她反复自言自语,脱口道:不要再怕火热的太阳。……不知怎的,她觉得自己和他像得很——那自杀了的年轻人。他干了,她觉得高兴;他抛掉了生命,而她们照样活下去。钟声还在响,滞重的音波消失在空中。她得返回了。”
      大本钟响了,时间还在继续,而赛普蒂默斯已经死了。他们很像,他们一样对生命有着恐惧和渴望,而他做了她不敢做的事,他死了,他的时间停止了,而她的时间还在被催促着前进。
      “评论家会说这部作品中的发疯场面与其他章节不相干,因而没有整体性。……它是否显得‘不真实’?是否写完就算了?我想不是的。”伍尔芙在日记里写道。赛普蒂默斯,代表着达洛卫夫人除了萨利赛顿外不敢表现的另一面——敏感,病态和恐惧——尤其是,之于时间的恐惧。
      “‘时间到了,”雷西娅道。
      “‘时间’这个词撕开了外壳,把它的财富泄在他身心中。……他放声歌唱。埃文斯在树背后应声而唱:死者在撒塞里,在兰花丛中。他们始终在那里期待,直到大战终止。此刻,死者,埃文斯本人,显灵了……”
      对于赛普蒂默斯,时间一词开启的是他战争时罪恶而恐怖的回忆。他恐惧于死者,又渴望死亡。这一点与达洛卫夫人何其相似。但是达洛卫夫人,生的愿望却大于死的。她热爱着生活,畏惧于时光流逝,但她同时又厌倦于这样的世俗生活,于是她曾经想到死亡。她高兴,因为赛普蒂默斯远离了这样的生活;但是钟声还在响,还在粗暴的宣告着时间的必然前进,和一切的必然世俗化与衰亡,死神来到了他们中间,达洛卫夫人陷入一场困境。
      她陷入了回忆与现实的对立,期待与恐惧的重叠,钟声催赶着她不愿移动的脚步,以公共性的强大压力,逼迫着私人时间的结束。
      就像是一出演出不得不结束了。依依不舍的,必须结束。
      
      
      >>>幕落
       钟声,人声,典雅的聚会,少有人为一个无关年轻人的逝去而悲哀,一切还是那么快乐。
       而彼得沃尔什回头的一刻,幕落下了。钟声停止了,余音仍在回荡。钟声让他们在舞台上交汇,钟声漫过了他们的人生,但是钟声也是他们的恐惧。他们终要告别,终要成为虚无。
       “我想倾吐自己的看法,可能想法太多了些:我想描述生与死,精神健康与异常;我要抨击这个社会制度,并表现它如何在起作用;要把它最紧张的运转方式表现出来。但或许我只在故作姿态。”
       或许就像伍尔夫自己说的,这一切都因为太过想要表达而变得故作姿态。但是,为什么听到散场的钟声你还是那样提心吊胆?就像是本能而做作的反应。不是紧张,不是期待。达洛卫夫人说,她也在提心吊胆。闻着夜晚清凉的芳香,你们一样的在钟声里瑟瑟发抖。
       因为又一段时间被开启了。我们流水般交汇,此时将要分开。我们走出了臆想的时空,而重新被时光的洪流推向了新的未可知时空。钟声仍在响着,我们相聚又分离,我们的脑海里浮现出的记忆片段那样多,又是那样深远而长久,而我们没有时间再表达,你听,那钟声多么蛮不讲理啊,推搡着你,让你无法停留。
       达洛卫夫人不再说话了。你也不再说话了。你们沉默,任钟声回响,任时光流逝。蒙太奇般剪切的画面仍在以诗歌般的节奏流动,伍尔夫于窗前书写着:“此书使我沉入大脑最兴奋处,使我充满活力,我可以创作、创作、再创作,这是人世间最快乐的感受。”
      
      
      参考文献:
      《达洛卫夫人》 伍尔夫(著) 孙梁 苏美(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1年5月
      《伍尔夫日记选》 伍尔夫(著) 戴红珍 宋炳辉(译) 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9年6月第三版
      
  •     I choose not the suffocating anesthetic of the suburbs but the violent jolt of the Capital. That is my choice. The meanest patient, yes, even the very lowest is allowed some say in the matter of her own prescription. Thereby she defines her humanity. If it is a choice between Richmond and death, I choose death.To look life in the face. Always to look life in the face and to know it for what it is. At last to know it. To love it for what it is, and then, to put it away.-------------------------------- The hours (film)
      
      
      
      Mrs. Dalloway said she would buy the flowers herself.For Lucy had her work cut out for her. The doors would be taken off their hinges; Rumpelmayer’s men were coming. And then, thought Clarissa Dalloway, what a morning — fresh as if issued to children on a beach.---------------------------< Mrs. Dalloway >
      
      
      We live our lives, do whatever we do, and then we sleep. It's as simple and ordinary as that. A few jump out windows, or drown themselves, or take pills; more die by accident; and most of us are slowly devoured by some disease, or, if we're very fortunate, by time itself. There's just this for consolation: an hour here or there when our lives seem, against all odds & expectations, to burst open & give us everything we've ever imagined, though everyone but children (and perhaps even they) know these hours will inevitably be followed by others, far darker and more difficult. Still, we cherish the city, the morning, we hope, more than anything for more. -------------------- The hours (novel)
      
      
      I don't think two people could have been happier than we have been.-----------------------quote from Virginia Woolf's suicide note to Leonard Woolf.
      
  •      自从《墙上的斑点》之后,已经很多年了都想读一读伍尔夫的书。原因很简单,喜欢她的想象和比喻,她眼中的世界是个存在着白骨、流水、植物的根茎、花和鸟、废墟和鱼的世界。她像是一个考古学家或者植物学家,她笔下的伦敦,浮现着长毛象和冰川,淙淙的流水和散落的白骨。即使是路边的歌女,也“唱起了她那死去几百万年的情人”。在她的文字中,时间的界限模糊着,真实和虚幻的边界也模糊了,只有美存在着,一瞬间或者百万年的存在着。
       就是抱着那种想要舒服的沉溺其中的希望,才读了《达洛卫夫人》。没料到却读的很慢,渐渐意识到伍尔夫的写作,并非只有那些皮毛的比喻和想象。也不是看完《时时刻刻》之后所意识到的女性的种种,她并非仅仅立意于此。这也不是一首关于克拉丽莎以及身边人的挽歌,声调哀婉地追忆爱情、追忆似水年华。
       “伦敦城容纳了成千上万名叫史密斯的青年,但对于赛普蒂默斯之类奇特的名字毫不在意。”不知怎么,这句话总是刺痛着我。读着史密斯的故事,不免想起《飞越疯人院》。伍尔夫却并非在批判疯人院的灰暗,她将疯癫对立的一面叫平庸。不管医学上怎样称呼史密斯的状态,伍尔夫并不倾向于讨论他的病情,在她笔下,史密斯只是一个出离社会常态的人,一个叫赛普蒂默斯的史密斯。一个聪明、温柔、善良的人,战争让他麻木了,又让他回到正常社会中。他却始终不能做回战争之前的那个自己,对一切没了感觉。“活着,还是死去”这个问题,徘徊在他的脑海里。
       史密斯虽然终究死了,他却在最后的时刻希望活着,活着多美好,阳光暖暖的。克拉丽莎听到他的死讯,为了这个陌生的青年,竟然一个人躲进了斗室之中。“无论如何,生命有一个至关紧要的中心,而在她的生命中,它却被无聊的闲谈磨损了,湮没了,每天都在腐败、谎言、与闲聊中虚度。那个青年却保持了生命的中心。”怀着这样的生之可怖的念头,克拉丽莎哀悼着这个被扼杀的青年。庆幸着自己在理查德身边,“可以蜷缩着,像一只鸟儿,渐渐恢复元气,内心涌起无穷的欣悦的浪潮,欢腾着,与万物为一。她逃遁了。而那青年自戕了。”
       然而,无论是克拉丽莎、史密斯、伍尔夫还是我们自己,同样面对着扼杀灵魂的生之可怖,时时刻刻。
  •     《达洛卫夫人》我看了很久,一点一点地读下去。有的时候是在空的教室里,有的时候是睡前,靠在枕头上,读了一会儿便不自觉地歪头睡过去,然后子夜再因为冷或是呼吸不顺畅醒过来,摘了眼镜,关上充电灯,把书阖上放在枕边。
      
      看《达洛卫夫人》的时候,经常觉得自己迷失在伍尔夫所织就的思维的网里。她在讲故事,可是不太像,她更像是在对我倾诉她的思想。她的思想之下,所有的人物变得微不足道。他们只是伍尔夫表达自己的一个个通道。诚然或许每一位写作者笔下的人物都充当着写作者情感发泄通道的角色,然而伍尔芙或许是对她笔下的人物最为漫不经心的一个。她不在意他们生活的连贯性,他们只存在于她笔下的这一刻,没有过去,更不存在未来。而如果一定要有过去,那必将也只存在于他们的回忆里,仅此而已。因此,所有的人物都是配角,而伍尔夫,才是她故事中唯一的主角,藏匿在书籍每一页纸张的角落。伊丽莎白乘公车的时候,伍尔夫就坐在她身后两排的位子上,怜爱地看着她,转过头对我讲述她的年轻和美好,她东方人一般的黑色眼睛和东方人一般的娴静。塞普蒂默斯和蕾西娅坐在公园的长椅上时,伍尔夫就在他们头顶的树上低头俯视,然后好似喃喃自语地向我描述赛普蒂默斯的战争后遗症。甚至当赛普蒂默斯纵身从窗口跳下去的时候她也在场,他的尸体就在她脚边,可她丝毫不惊慌,只是眉头拧在一起,很严肃地重复说"somebody has to die, for life itself is desperate"。然后踉跄地走开,去参加克拉丽莎的宴会。她透过窗子看克拉丽莎——达洛卫夫人在宾客间应酬。觥筹交错的瞬间,她伸出左手的食指指给我看。她说“你看,他们在这儿,这儿,这儿,他们痛不欲生。”
      
      而阅读的另外一些时候,我会觉得伍尔夫就在身边。我能看到她纤长的手指在笔筒里挑选一支钢笔,看到她坐在扶手椅里眉头紧皱地构思,吸手工卷的烟卷,不时咬笔尾,并自言自语。她身边的地上散落凌乱的纸张,到处都是纸。她不进食,也注意不到天色渐晚,完全沉浸在精神世界所营造的漩涡中。因此,意识流小说的写作者在我看来无一例外是自我中心的,并且厌世。他们不仅善于抓住自己每一个细枝末节的感受,也习惯于将自己的感受连同出于此的对外界的揣测加之于所接触的人和事物之上。然而世间人物与他们的期冀差之千里,因此有足够的理由感到失望。
      
      最初对于伍尔夫和《达洛卫夫人》的好奇来自于电影《时时刻刻》。它是我所看过的对小说最好的改编。在影片的开头和末尾,伍尔夫局促匆忙地走向河边,捡大块的石头放在衣袋里,平静地走向和煦阳光下闪光的河水,一点一点地走向中心,最后淹没在汩汩的水声中。河水冒着泡泡,她的花纹图案的裙摆,连同她左手无名指的戒指,下沉。
      
      她留给丈夫的信上写着:我不相信会有人比我们两个在一起还要快乐。你对我这样好,给我无以复加的幸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不愿谈论文学评论家对伍尔夫作品的褒贬之辞。事实上,这样的写作者,连同这样的作品,是势必会引起浪潮般的评论及争议的。然而这对于阅读者并不应该造成干扰,读者本身也应该极力保持自己独立的阅读体验。我有的时候偏好读一些已经逝去的作家的作品,因为稍一恍惚,便见着他们携着自己的故事翩然而来,坐在我对面,向我娓娓道来。并不是说现代作家不会翩然而至,只是现代作家的到来只穿越了空间,而那些已逝的人却穿越了时间与空间,不远万里为我而来,与我相见。这必然更加奇幻一点。
      
  •     伦敦,六月的一天。上午,克拉丽莎小姐意外见到旧情人从海外归来,她不免心旌摇荡;当晚,达洛卫夫人要在家举办名流云集的宴会,她又投身于优雅得体女主人的身份。她喜欢怀旧,但当旧人真的出现,又让双方都失措感慨。当年两个人情浓时要携手改变世界,如今呢,他仍然是浪子,她已然是官僚夫人,安于且乐于此道。作者说她没有天赋、不会思考、不会写作,但她一直对生活有相当的敏感——不然怎么做意识流小说的女主角呢,意识太贫乏干涩就流不起来哉。她明白自己要什么,也从未后悔自己的生活道路,不过这并不妨碍她同样不后悔年轻时的热烈和深情。在我看来,正是她在少女时对彼得和萨利的浪漫深情,拯救了她,使她免于直接跨入婚后家庭主妇的庸碌世界——尤其丈夫是达洛卫那样刻板木讷只图实际的人。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却无疾而终。这不是言情小说,而是情的破灭,但破灭后残留的幻影,留印着几十年暗藏的真心。当然,心旌摇荡之后,她还会坚守自己的生活轨迹,还能如何呢。达洛卫夫人如今五十二岁。
      当年的克拉丽莎小姐,“在夏天晚上,她能使月亮在布尔顿平台上升起”
      
  •     苏珊•斯奎尔(Susan Squier)曾经说过“无论伍尔夫把伦敦当作‘这个世界上最为美丽’或者‘最为邪恶’的地方,伦敦对于伍尔夫来说是一座她用尽毕生的经历来观察却又经常充满着矛盾情感的城市。” 伍尔夫从1882年出生在伦敦,幼年在伦敦海德公园附近的肯辛顿完成了她的启蒙教育,到后来历经双亲去世的打击搬迁到伦敦布卢姆斯伯里区的戈登广场。伍尔夫终其一生的五十九年头里把伦敦当作了她真正的家。
      在她的小说《达洛维夫人》当中,我们也能清楚的看出伍尔夫非常用心地将达洛维夫人的一天的生活安排在伦敦的市区中,通过对达洛维夫人去买花准备一场宴会这样一个简单的行为的叙述,实际上已经带领着读者游览了伍尔夫记忆之中的伦敦。在《达洛维夫人》中,伍尔夫反复的提到伦敦市区中的地标性建筑,或者是详细的街道地名。这也让《达洛维夫人》的读者们对伍尔夫笔下的伦敦市区的牛津街、邦德街、摄政公园、圣詹姆斯街、维多利亚街、威斯敏斯特教堂或者大本钟等等地名都熟悉不已。
      可是,我在阅读的过程中发现一个有趣的问题——伍尔夫为什么要让达洛维夫人反复的游走在她自己建构当中的伦敦市区?伍尔夫又为什么偏要让达洛维夫人选择伦敦这座城市的这些特殊的地方呢?特别是当我发现达洛维夫人在这天所经过的地方与伍尔夫一生所生活的地方基本重合,这些问题就一直吸引着我。并且,当我们读到弗吉尼亚•伍尔夫在她的随笔《一间自己的小屋》里面所谈起的伦敦,问题就会变得更加有趣:
      [……]此刻伦敦又兴奋了起来,工厂骚动了起来,机器开动了起来。读了半天书之后,又忍不住要想窗外望去,看一看在1928年10月26日的上午,伦敦在做些什么,伦敦在想些什么呢?[……]看来伦敦对莎士比亚的戏剧是全然漠不关心。对于小说的未来、诗歌的死亡或者一个寻常女人去创造一种能完全表达她思想的散文风格,谁都是不在乎的[……]
      在伍尔夫的眼中,既然伦敦对于小说的未来是毫不关心的,但她又为什么要把自己的小说构建在伦敦这座城市上呢?所有的这些问题都跟这座伍尔夫充满了复杂情感又承载了内心矛盾的伦敦城市有关。所以,本文从伦敦本身的文化符号和小说中几处典型的伦敦地标为线索,尝试解读伍尔夫的复杂而又矛盾的伦敦情节,以及它在小说艺术表现中的体现。
      
      伦敦的文化符号
      
      伍尔夫之所以要选择伦敦作为她小说《达洛维夫人》故事发生的场景,除了她在伦敦生活了几十年的所产生的感情之外,更为重要的是伦敦作为一个非常特殊的欧洲城市所具备的城市个性和文化符号。我们也很容易感受到,伦敦和他在大陆上的姐妹城市相比,具有的自己与众不同的气质。
      当我们结合伍尔夫创作的时代背景来看伦敦这座城市的时候,我们可以从以下的三个方面考察伦敦的文化符号,并以此来了解伍尔夫在《达洛维夫人》中的伦敦情节。
      
      伦敦的现代性:都市的违和感
      
      伦敦毋庸置疑的算作近代城市化进程中的典型大都市,所以伦敦在一伍尔夫的眼中也成为了城市化和现代性文化符号。现代都市化的快速发展使得伦敦城区也在经历着一场翻天覆地的巨变。我们也许可以借助伍尔夫《伦敦风景——六篇关于伦敦生活的随笔》中的一些段落来理解当时伦敦都市化的巨变和随之带来的社会现代性的转变。
      伦敦就像任何一种生物机体一样时刻都在生长[……]“你也许在一周的任何一天,都能看到牛津街[的建筑]正消失在工人们铁镐的敲打下。他们保持着平衡,危险的站在布满灰尘的房檐顶端,锤击着墙面,就像它们只是用硬纸板或者糖粉做成的一样”
      伍尔夫在《伦敦风景》这本书中描绘了伦敦城市的重建和扩张,因为她敏锐的观察着这迅速改变的街景。这是都市化和现代化的过程,也反映了伍尔夫关于都市性和现代性问题的态度和思考。保留着维多利亚情怀的伍尔夫对于伦敦都市的迅猛发展非常在意,甚至伍尔夫的怀旧情节有时让她对伦敦的都市性感到不大适应。
      但是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看到伍尔夫在《达洛维夫人》中让克拉丽莎说出“‘我喜欢在伦敦走走’达洛维夫人说‘真的,比走在乡间散步好’” 这样的话。伍尔夫在这里又借助克拉丽莎之口似乎在声明了她自己对于伦敦都市性的热爱。所以,伍尔夫选择了伦敦的都市性去发展她的故事,但却充满了一种矛盾的情感。
      
      伦敦的工业性:工业革命的技术浪潮
      
      伦敦是工业革命的策源地,而这场伴随着技术浪潮的革命从社会生活、政治经济的方方面面完全改变了世界。而伍尔夫当然不会忘记这一点,这也是她选择伦敦作为文化符号的第二个原因。
      在人们的眼光中,在轻松地、沉重的、艰难的步态中;在轰鸣和喧嚣声中;马车、汽车、公共汽车、货车、身前身后挂着广告牌蹒跚着摇摇晃晃前行的广告夫[……]在胜利的欢庆声、铃儿叮咚声和头顶上飞过的飞机奇特的尖啸声中,有着她热爱的一切:生活;伦敦;六月的这个时刻。
      我们可以看到在小说《达洛维夫人》的一开场,伍尔夫就运用一连串的描写来刻画伦敦市区战胜后欢庆场面。但是在这一段短短的描绘中,我们可以看到伍尔夫关于工业革命的技术浪潮所带来的社会改变也是非常留心的。伍尔夫反复提到汽车、公共汽车、货车和飞机,在后文里她也经常提到飞机和机车。我们可以回想一下小说中几个非常精彩的情节。一个是花店门口的撞车事件,另一个是飞机在空中为一种太妃糖广告的事件。两个情节都牵扯到了叙事中故事参与者的多重视角转换,非常精彩。但其中,我们也看到汽车和飞机被赋予了情节的重要位置,是情节发展的重要推动。而且,我们注意到“在轰鸣和喧嚣声中”、“奇特的尖啸声”等等描写都是对那个技术不断革新、科技飞速发展时代中伦敦的整体气氛非常形象描绘。
      此外,我注意到小说的另一个重要人物塞普蒂默斯•史密斯的名字也和伦敦的工业革命有关。在《达洛维夫人》中伍尔夫写到:“伦敦吞没了几百万个名叫史密斯的年轻人”。 史密斯这个名字的确是英国最为常见的姓,根据巴兹利的描述“正是在二十世纪转角的时期,[史密斯]这个姓在英国的领土上非常流行,甚至有一句话说到‘[这个名字]常见到在英格兰的每一个村庄,不论在东南西北都能发现叫史密斯的人。’” 而史密斯的本意为金属工匠,锻工,铁匠,这个职业所紧密相连的金属行业,特别是铁和钢,基本上成为了在后来工业革命中的技术浪潮中的所有新兴发明的材料。
      所以,伍尔夫对于工业革命敏锐的观察和思考也反映在了她《达洛维夫人》的作品中,这也是她为什么选择伦敦这个工业革命策源地的原因。因为工业革命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生存境遇。
      
      伦敦的政治性:欧洲战争的阴影
      
      伦敦作为英国的首都和政治中心,不可避免的成了英国政治行为的文化象征。在西方的传统中,也有用首都直接指代国家及其行为的惯例。而在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最令人关注的政治行为莫非刚刚结束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了。伦敦作为首都,不仅见证了整个大战从动员、战争、僵持到最后艰难胜利的过程,也见证了英国民众的从战前的奋勇参战的爱国热情到战后历经精神创伤后的迷惘。
      这也是为什么在《达洛维夫人》中,塞普蒂默斯•史密斯作为一战老兵在经历战争后退伍回到的是伦敦,而不是英格兰的某个乡下。因为把故事背景设定在伦敦会更容易让读者去联想当时的时代政治背景和历史背景。这样的方式使得小说更加富于现实感而非让读者认为仅仅这是一部虚构的淡化历史的心理小说。
      为了理解伍尔夫在小说中塞普蒂默斯在历经战争巨大精神创伤之后的疯癫,我们可以对比被称为“迷惘的一代”的这一代(即在一战结束后),其他欧洲作家的作品。比如,德国作家雷马克在他的作品《西线无战事》的结尾就曾经描绘过那一代参战军人的精神断层:
      一九一六年要是我回家,那么我会把所受的痛苦和磨练成的各种力量浓集成一场革命!但现在我们便只有疲倦、绝望、悲观、和无助了!我们脚下已经无路可去了!谁都无法理解我们此刻的心情!那些年纪大一点的,虽然和我们一块呆了这么多年,但他们很快会因工作、家庭把战争淡忘!而我们之后的年轻人,像我们那时一样,与我们无法沟通,会把我们置之不理!我们自己都觉得自己呆着是很索然无味的!我们会因年龄增长而去适应、去顺服。但我们终将有多半的人茫然若失在岁月的推移中毁灭!
      我们可以看到,即使在战后,战争给像塞普蒂默斯这样的年轻人的巨大精神创伤和精神断层也是难以修复的。所以在小说中塞普蒂默斯最终走向了毁灭。
      对于战争给人所带来的巨大创伤的思考是伍尔夫在《达洛维夫人》中想探讨的另一个重要主题。所以,这也是伍尔夫选择伦敦的政治性符号来发展她小说的原因。
      不管是伦敦的现代性、工业性还是政治性,伍尔夫想要借助伦敦的这些文化符号特征在《达洛维夫人》这本小说中探讨的是一个处在特殊时代和特定的英国社会中人们的生活境遇和生命价值。
      
      达洛维夫人的伦敦地标
      
      除了伦敦所特有的文化符号以外,在小说《达洛维夫人》当中,伍尔夫还特别提到了一些伦敦市区的街名或者教堂、公园的地名。其实也是经过她精心挑选的:牛津街、邦德街、摄政公园、圣詹姆斯街、维多利亚街、威斯敏斯特教堂或者大本钟。看似只是一些地名毫不在意的堆砌,但事实上却很有考究。我们结合伍尔夫的《伦敦风景——六篇关于伦敦生活的随笔》,我们能得到一些启发。
      
      牛津街和邦德街的达洛维夫人
      
      《达洛维夫人》这部小说其实是伍尔夫基于以前的两部短篇作品《邦德街的达洛维夫人》和《首相》改编而成。这样看来,达洛维夫人的原型其实是住在邦德街的。我们也能从此看出邦德街以及附近的牛津街在伍尔夫这部小说当中的重要地位。从小说开头部分到撞车的那一段场景故事都集中在牛津街和邦德街(达洛维夫人要去的花店也在这个地方)。而牛津街和邦德街在伍尔夫心中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呢?
      [相比于伦敦码头……]在牛津街这里,他们[货物]都经过了精制和包装。牛津街不用说是伦敦最著名的主干道。[……]这里有太多的廉价商品、太多的甩卖、太多标签着降价的商品[……]这里的叫卖喧闹而又沙哑。
      从伍尔夫《伦敦风景》中摘录的短短的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出关于牛津街和邦德街的有两种不同气质的混合。首先,伍尔夫提到牛津街和伦敦码头的对比,码头对于伦敦的重要性事不言而喻的。英国本身作为海洋性的国家,它的巨大商业贸易依赖着码头,而牛津街是码头货物商品的延伸,是市场性和商业性的繁荣的象征。牛津街在一方面与粗鲁的码头相比,它显得如此精制。但是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牛津街也象征了新兴的普通市民阶层,是反贵族气质的通俗文化的载体,这里充满了廉价的商品、打折、降价,极具市民气息。同时这也是现代化和现代性的象征。
      
      威斯敏斯特修道院和圣保罗教堂
      
      在小说的一开场我注意到《达洛维夫人》已经不再像小说原型那样,住在邦德街了,转而住在了威斯敏斯特城区了。伍尔夫的这个选择又是为了什么呢?
      又在在威斯敏斯特住了——有多少年了?二十多年了——克拉丽莎确信,即便在车流之中,或夜里醒来之时,你都会感到一种特殊的静寂或者肃穆;一种难以言传的停顿[……]
      相比于繁华的商业街,修道院和教堂是另一组完全不同的象征。我们都知道,威斯敏斯特修道院几乎成了伦敦的历史的象征,而更重要的信息在于维斯特敏斯特修道院与其他宗教遗迹不同之处在于它同时也承载了英国文学厚重历史。
      威斯敏斯特修道院以它著名的“诗人角”和英国的文学传统仅仅的联系在了一起。最早入葬的是《坎特伯雷故事集》的作者、“英国诗歌之父”乔叟。后来狄更斯、勃朗宁、吉卜林等文学巨匠也埋葬在这里,而莎士比亚则拥有自己的纪念碑。所以在这里几乎可以找到英国文学史上所有巨匠的名字。而圣保罗教堂也是伦敦最为著名的地标之一,一直以来圣保罗教堂也是伦敦最高的建筑。教堂也搜集了大量的艺术作品,承载了伦敦艺术的历史。
      伍尔夫自己也曾经提到过,一座城市的历史重量仿佛就是一座城市墓碑的重量,因为他们是这座城市历史中曾经拥有的伟人和巨匠。所以,伍尔夫在拥抱现代性、引领文学创新先锋的同时,并没有完全丢弃英国沉重的文学传统。我们也可以深切的体会到,伍尔夫在《达洛维夫人》和《一间自己的屋子》提到最多的也许就是莎士比亚的《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和《麦克白》。虽然她在作品的女性视角解读上也许有新的创新,但是根本上来说,她仍然背负了英国的文学传统。
      总而言之,伍尔夫在《达洛维夫人》中所表现出的她伦敦情节的确是复杂而又矛盾的。因为一方面伍尔夫欣喜于伦敦的现代化、都市化、工业化的气质,但在另一方面又对伦敦正在消逝的正统而又厚重的正统高雅文化表示担忧。所以,伍尔夫一方面是一个维多利亚式伤感的道德主义者,另一方面又是一个现代主义的激进的思想家。但是不管是从伍尔夫小说文本还是从有关伦敦的随笔散文的字里行间看,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伍尔夫深爱着伦敦这座城市。
      
      
      已刊载《阅微》十三期英国文学专刊
  •     个人:早晨(上午11点),达洛卫夫人出门,去买为晚宴准备的鲜花。她一个人,这是个预兆——尽管此刻和其后的一天里,无数熟人、陌生人的生活之溪流向存在的中心汇聚,个人与世界和事物的分离感,却仍然一点点尖锐起来:“她感到自己非常年轻,却又难以形容地老迈。她象一把刀子,插入每件事物之中,同时又置身局外,袖手旁观。”
      
      
      战后的一天:这是我向你推荐这本书的理由,如果不读,你绝想不到《达洛卫夫人》这薄薄一本、有着绚丽的似乎暗示资产阶级纸醉金迷生活的封面的小书(我在盛世情买的2000上海译文版),会在第24页上,就以女性特有的自暴自弃式的坦白,把整个人生无人知晓处的黑暗,轻轻摊开在伦敦——一战后——那明亮的一天的开始:卢克丽西娅,守着她所爱的被毁掉了的男人,在心里说道,“爱,使人孤独”。
      
      
      回忆:达洛卫夫人52岁,她有点老了,看起来却仍旧年轻。没有形象会在那一直行进而从不抵达的时间中改变,正如席勒的名言,“唯未曾来到已走向消逝者不会变老”;也没有事物会在一个一无所有的空间中变形,当她一个人躺在窄床上——“生命的核心一片空虚,宛如空荡荡的小阁楼。”
      
      
      从那以后:当年的克拉丽莎还在疑惑着,“可是,关于爱情这一问题,同女人相爱,这又是怎么回事呢?”现在的彼得则已经确认,——“真不可思议……当她穿过房间时,竟然仍有一股魅力,仿佛当年,在夏天晚上,她能使月亮在布尔顿平台上升起,尽管他厌恶月亮。”事实是,从那以后,三十年后,再没有人像当时那么悲伤。
      
      
      习俗:作为达洛卫夫人,“尽管她的才智超出达洛卫两倍,她却不得不用他的眼光看待事物……”;而卢克丽西娅同样明明白白地知道这一点——“每个人都有朋友在大战中阵亡。每个人在结婚时都得做一些牺牲。”
      
      
      奥德修斯归乡:克拉丽莎拒绝了他,戴西还在痴情地等待。帝国和远方,现实和想象,我们和他们,辞别克拉丽莎,彼得走在伦敦的大街上,景色慢慢地展开——“整个印度都是他的后盾:平原,山脉,霍乱,比爱尔兰更为辽阔的土地。”
      
      
      时间到了:为了英国,到法国作战。大战结束了,埃文斯站在兰花丛中,用死者尖细的嗓子歌唱;时间到了,人性的判决是死亡。如果,一瞬间成为永恒,赛普蒂默斯将不作为在十字架绞刑上走向死亡的上帝,只是人,在卢克丽西娅心中——“那是他俩相逢的第一晚,当时她和伙伴们在玩多米诺骨牌,他进来了——象一只年轻的鹰,不过他待她始终是温存的。”
      
      
      老年慈善家:为了谁、为了什么,达洛卫夫人要举办这盛大的晚宴呢?——“挖到自己的内心,对她来说,所谓生活有什么意义呢?哎,想起来真怪。就好似某人在肯辛顿,某人在倍士沃特,另一个人在梅弗尔;她每时每刻感到他们各自孤独地生活,不由得怜悯他们,觉得这无谓地消磨生命,因此心里想,要是能把他们聚拢来,那多好呵!她便这样做了。所以,设宴是一种奉献:联合,创造嘛。然而,奉献给谁呢?”
      
      
       抛:达洛卫夫人做着向心的努力,另一个人却向不同的方向跃去——“以前有一回,她曾随意把一枚先令扔到蛇河里,仅此而已,再没有掷掉别的东西。那青年却把生命抛掉了。人们继续活下去。他们,他们将变为老人……” 即使这样,他,他们,赴的总是同样的晚宴——“亲密变为疏远,狂欢会褪色,人是孤独的。死神倒能拥抱人哩。”
      
      
      不在场的恋人:宴会接近尾声,昔日女友萨利向达洛卫夫人走去,彼得口中说“我来了”,人却坐着不动,思忖“这一切——怎样的恐惧?!怎样的狂喜?!究竟是什么使我异常激动?乃是克拉丽莎……她就在眼前。”
      
      
      艺术:卡西尔说,“人不可能过着他的生活而不表达他的生活”;吴尔夫的表达是——“生活本身,生活的每一刻,每一滴,此时此地,这一瞬间……”
      
      
      注:所有加双引号、楷体字部分,皆为《达洛卫夫人》之原文引用。
      
      
  •     1,不流畅也就算了,你长句子没主语这算什么事?经常读了好长一段景物描写突然就出现了人物动词。靠,是谁啊,翻译你能交代一下吗?伍尔夫就算意识流也不会这么跳跃好不好!
      2,文中只要涉及人物在想或是在思考,翻译一定会用“思忖”。全书14万字有不下30个思忖。要么就朴朴素素的用思考考虑之类,要么你词汇多麻烦换个词,偏偏关于思考的词又只会这一个。看的我心里一阵阵堵得慌!
      3,116页有明显的疏漏,明明问句是“霍姆斯办的疗养院吗?”下文布雷德肖回答“是我办的疗养院。”驴唇不对马嘴,我没看过英文原版这里是怎么说的,难道流传了近半个世纪后伍尔夫的书里还保存了这么低级的错误?
      4,前文说理查德送给克拉丽莎“玫瑰”,在207页变成了“蔷薇”…
      5,119页,“直到病人的体重从进院时的七点六磅增加到十二磅为止。”注意,病人是一位发育正常的青年男子。他的体重要从大约7斤6两增加到12斤……无语……
      翻译,你脑残了吗?
      
      
      6,另外书内有好几处双人旁加空格加“行”字右半边的符号组合,我文盲,通过楼下回复的学习,知道了彳亍拼(chi chu)……
      
      好好的伍尔芙……我看时时刻刻培养起来的忧伤情绪,全给气跑了!
      大爷的脑残出版社脑残翻译,我##%%%XXOO……
  •     先要说,里面的心理描写让我很震撼,看了这本,随手翻起图书馆的其他小说,看到全是对话堆积起来的,觉得好无聊,一本别的书都不想看了。
      但是感觉伍尔夫在站在远处去看这些东西,没有撕心裂肺的痛,没有全情地投入,是诉说不是呐喊,现在在看她的《到灯塔去》,或许会有不一样的感觉
  •     伍尔夫是乐死痛生的。
      clarissa不是的,虽然感受到了死亡的诱惑力,但是还是选择了生,因为生活的无限美好。
      伍尔夫在构思的时候,本没有septimus这个人,后来加上,虽然clarissa与他从未谋面,却会心有灵犀的得知他的死因。
      书,确实一开始很难看懂,但是看透了之后,仿佛知晓了死亡的密码,
      仿佛也看透了世间和时间。
  •      人可以粗略地被分为3种:因为简单而简单,里里外外都复杂,复杂之后归于简单。hugh之类是第一种,septimus 和clarissa是第二种。
       martin eden死前的诗中:摆脱了对生命的过分的爱。
       这一关过不去,就没有第二条路好走。
       the hours中的标准家庭主妇,不是那个excellent hostess?
       virginia没有给出的答案,还是在电影里出现了:“To look life in the face, always, to look life in the face and to know it for what it is. At last to know it, to love it for what it is, and then, to put it away.”
       但是重点不在put away,而在to face。
  •     完全意识流的东西,之前我是排斥的,
      捉摸别人的内心是痛苦的,你总能读出令自己伤感的部分,
      从而陷入新一轮的忧郁。
      
      “达洛卫夫人说她自己去买花。”
      开篇就陷入沉思.......五十二岁知天命的女人,碰到曾经心仪的男人还是会有“假如”的遐想。
      看到昔日的情人彼得,回忆带来的是平静,可惜平静下还是深藏涌动,我们都知道。
      生与死的意义就像克拉丽莎看到皮卡迪里大街上往来的车辆,从容。赛普蒂默斯的自杀只有同为“灵魂已死”的达洛卫夫人所理解,泪水留在黑暗的斗室力无力的捍卫心灵的自由。
      离开彼得选择理查德,克拉丽莎就是不愿被操纵,不愿外力施加在心灵,然而疏于平淡却放纵了世俗。
      翠雀,香豌豆,紫丁香,三尾鸢,每一种花都闪烁着克拉丽莎可识透的人心,可又能怎样?面对形色各异的人们,沉默、掩饰、然后在黑暗中宽恕......
      
      彼得
      自负、不宽容,被情感折磨,强势的对待爱人,老是陷入情网,老是找错对象。
      我和你一样,都是孤独的漫游主义者,内心盲目的乐观,永远没有心灵的支柱。
      爱,在失去后强烈反省,乱撞一通后,恍然,原来从未得到。
      牺牲能换来什么?
      不置可否......
      爱的对象其实就像爱上上帝一样的虚无,我们都一样的........
      
      
      赛普蒂默斯
      知识分子总在做无谓的探索,清晨坐在公园的座椅上,踯躅内心。30岁之前参加了一战,直面过死亡。轰炸、惨烈的强刺激到了战争的完结才并发了后遗症——丧失了感觉能力
      也好,免受虚伪的侵蚀,感觉最后层次总是痛苦,失去了反而清净。
      但,无法排除他人感觉的折磨。智者总被愚人唾弃.......
      我知道你的,死亡,才能结束一切,才能达到理想的状态,舍弃肉身才有精神满足。
      
      灵魂都因怨天尤人而发霉了。
      深入人内心的路太艰辛,懂得,只是冰山一角,静下心抚摸,心.....不会有答案
      “痛苦犹如从平台上望去的月亮冉冉上升。”
      记住另一个女人的名字吧
      Virginia Woolf
      
      
  •     伍尔芙对于疯狂的描写很真实,很深刻。
      赛普蒂莫斯更多地是在享受疯狂,当他说:我是上帝,我是耶稣。他好像就真有了为人类承担一切罪责的勇气。他像一个哲人,像一个智者。他和妻子的玩笑片段多温馨。
      只是这个世界太严酷,或者仅仅是他一刹那的错觉。
      我很好奇,鸟用希腊语唱一个人的名字是什么声音?拟声的风声,书中用中文音译出的风声,听起来到底是什么意思?可惜我看不懂英文原文。
      达罗卫夫人是个理智的人,赛普蒂莫斯是个crazy的人,我倒原意把他们看成一个人的两面,就像是投射,把黑暗的一面转移了,囚禁起来,把好的一面保护起来,留着希望。可是哪一面是好,哪一面又是坏呢?
  •   现实生活中达洛卫夫人这样的人占多数吧。
  •   厉害··我最近在写关于这部小说的毕业论文··还知道从哪个方面入手··%>_<%
  •   正好最近老师出了这样的一个思考题,本文对我帮助很大,超级感谢
  •   楼主真是太强悍了
  •   关于空间的研究是我读完这部小说时第一想到作为论文题目的角度!(也就是感想最强烈的一方面)
  •   真的、读完后对伦敦地标描述印象深刻
  •   没那么多评论的原因应该是没几个人能看完吧…………
  •   我也这样觉得,读这版翻译然后发表翩翩感想的人简直让我匪夷所思~译者到底是什么地方学校什么专业出身我也相当怀疑~若世上有鬼,弗吉尼亚就算放过了两位脑残,她许多死去的粉丝大概也要咬死这两个人吧~
  •   怪不得今儿发短信自然而然就写思忖了= =
  •   是阿满眼思忖。。。
  •   如果对照原著阅读,你会对译者有所敬畏的。
    翻译本来就存在局限性嘛。
  •   看过原文,我觉得不应该什么鸟都来当翻译~貌似翻译们专八刚及格,而国文根本就不合格~
    没有那个水平,就别端那盘菜~
    假设他十分不可能的,万一有那个水平,这本书的翻译周期也极为敷衍的短暂~
    局限性和错误性也完全是两个概念~
    你凭什么认为伍芙的书可以在一年甚至几个月之内翻译好?
    你凭什么认为两个人翻译一本书不需要统一文风?
    你凭什么认为意识流可以断断续续,东扯西拉?
    当流畅被打断~翻译还有什么价值么?
    不是没有价值,是有混淆视听的负价值~
    当年的杨绛,为了翻译堂吉诃德,从准备到书的最终出版,花了18年之久~
    还需要我说什么么?
    无非是金钱至上的信条和浮躁的文学环境造就了这帮侮辱文学的出版社以及翻译~
    当然我只是就这本书说,不排除仍然有富有责任心的文字工作者存在着~
  •   哈哈哈哈哈……太逗了!大家快去看英文的吧~Virginia也不是经常用大偏词的,可读性挺强的~别被倒霉的翻译们所烦恼了
  •   玫瑰就是薔薇科的嘛- -
  •   童鞋们,意识流是翻不出来的,都去读原文吧!
  •   彳亍 这个你不知道么
  •   孤陋寡闻了,真的不知道……
  •   淡定不起来了呀,一直留意那个思忖。。。那个拼彳亍(chi chu)
  •   所以我是一边看着本书一边看原文的 老是纠结翻译还了得
    原文在此:http://ebooks.adelaide.edu.au/w/woolf/virginia/w91md/complete.html
    这个网站上还有许多经典
  •   原文本来就是意识流,这种interior monologue 的叙述方式,让读者理解原文就有难度。如果将译文和原文做比较,就能看出译者还是有水平的
  •   2010-03-28 11:05:47 91.7 Araxas  玫瑰就是薔薇科的嘛- -
    ---
    但是人类都知道玫瑰花和蔷薇花是两种植物。百度一下,苹果桃李还是蔷薇科呢,可以混着说吗?
    2010-07-06 13:01:03 阅读不够~~  原文本来就是意识流,这种interior monologue 的叙述方式,让读者理解原文就有难度。如果将译文和原文做比较,就能看出译者还是有水平的
    2010-07-06 12:34:44 丛林小白  所以我是一边看着本书一边看原文的 老是纠结翻译还了得
    ——————
    意识流不代表难以理解,同版本的《到灯塔去》《海浪》就翻译的流畅起码读者阅读无障碍。做翻译的就要有起码的职业道德,有水平就拜托拿点认真态度出来。且根本问题不在于水平,而在于态度。在于如果译文不顺漏洞百出,逼地读者去对照原文才行,那么翻译这个职业还有什么存在的意义?译文又有什么存在的必要?
    我们兴许不应该因为自己读的懂英文原文就放过翻译,算读得了英文原文,那你可以同时读俄文、法文、日文……的原文?
    所以,请严格起来,要求翻译的进步吧。
  •   我不是说这个翻译有多好 正因为不好才要对着原文读的 如果读的过程中总是纠结翻译 第一影响自己心情 第二影响对书的理解 我也是深受翻译之害 能读原文的就尽量读 共同期待翻译的进步吧 但是估计短期没戏 现在的翻译是没有责任心 以前的老翻译的确好 我就特别喜欢吕叔湘翻译的《文明与野蛮》如果翻译都是那种水平我也完全没有必要找原文读了
  •   我读着蛮流畅的啊
    “霍姆斯办的疗养院吗下文布? 雷德肖回答 是我办的疗养院。”这个有什么问题
    至于5,那个是磅好不
    1磅 = 0.45359237千克 我无语了
    至于彳亍的问题,那是两个字啊~~~~~~你不识字不要骂人家没文化啊
  •   “霍姆斯办的疗养院吗? 布雷德肖回答 是我办的疗养院。”
    关于这点~我也很是费解~
  •   2010-08-27 17:15:06 ceciliaamy
    ——————————————
    第一条,你觉得没问题?
    第二条,你也知道一磅= 0.45359237千克。所以啊:
    书里说,“直到病人的体重从进院时的七点六磅增加到十二磅为止。”也就是从差不多4千克增加到6千克。
    你觉得合理?
    第三条,前面的讨论中我已经知道原来这是两字了,并且长见识了。评论中也已经改了。孤陋寡闻见笑了。
  •   翻译的确烂,来反驳的我只觉得120%是托要么是亲戚~
    明摆的事儿我就不再说啥了~
  •   第三条,原文
    “One of Holmes’s homes?” sneered Septimus.
    ……
    “One of MY homes, Mr. Warren Smith,” he said, “where we will teach you to rest.”
    不知道翻译为什么多了一句”不错“在开头
    第五条,原文
    "……until a man who went in weighing seven stone six comes out weighing twelve“
    stone是另一种单位,汉语叫英石,1 stone=14 pounds,7.6 stones=104 pounds。确切地说,翻译不应该直接简化称其为磅。
  •    楼上真是有意思
      
      1.不能因为随便一个抱怨的读者没有资格或能力去翻译,就可以默认译者的失职,更何况,谁知道呢,lz也许的确有可能会比他们翻得更好
      
      2.文邹邹只在用词,语序或是逻辑混乱跟所谓“掉书袋”是无关的,只能说明译者在用big words掩饰自己的失职或是根本的无能。
      
      3.并能不因为lz假设中的无资历而证明这本书翻译的正确性,更无从知道骂人的动作是否“乱”。
      
      我实在不明白这样垃圾的翻译为何总有人来平反,还是那句话,若不是亲戚徒弟或文盲,大概也只能是收了什么费用。当当网把这本书降价到8.2,诚然不能说是没有什么确凿的原因的。
      
  •   在下不才,给军方做过翻译...逻辑不清楚,我就不知道你什么意思了...如果问题不在我,那就在你了...当然,在你的逻辑世界里,自然是倒过来。
  •   我至今都没注意译者叫什么,也无私仇,更不会偏偏闲来抨击。
    原文拿在手中,分明是清晰的意识洪流,却被译本打得魂飞魄散了。虽然lz的例子可能不尽贴切,但结论终归是事实。
    译本早已随鱼骨剩菜一起丢掉,倘若在手,翻起来也未免让人头疼,还望知理且诚实的看官们佐证。
    无论怎样,错终究堆在那里,颠倒黑白总归是要亏心的。
  •   lz本人英文不好,不通翻译。纯粹是从普通读者的角度来说,来举例。举例贴不贴切没有对比过英文版,就从纯中文的角度来说,lz就是读的这么不痛快。也认为译者最起码的义务就是让中文读者读通顺了!88年算个屁,有谁说过1784年的红楼梦不通顺?
    楼上上上上,你和此书翻译的脑仁儿一起被驴踢了!对译文有意见还不能提了?我非得变成下蛋母鸡才有资格说别鸡的蛋不好吃?擦!傻逼真多。
  •   还有,你不是托,不要抬高自己的能力。
    托有诡辩之功,你却只会反问和撒赖。
    你只是处于半蒙昧状态,书看少了罢了——俗称”半文盲“。
  •   原来大家都恨烂翻译
  •   你翻译的那本书呢?
  •   没弄上来吧
  •   阿佳妮!阿佳妮!
  •   我很喜欢伍尔夫,看了时时刻刻之后。但是我有点不敢看这小说,虽然真的真的很想看。我还没看透人生啊,但是在逐步看透的这条路上会不会越加虚无啊?
    我现在不想看透人生啊,那么壮年。。。。。。。
  •   伍尔芙后期每创作一本书都在精神崩溃边缘,耗尽了智力。。。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