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文化

出版时间:2009-11  出版社:文化艺术出版社  作者:赵承楷  页数:176  
Tag标签:无  

前言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就开始阅读中国考古,所涉及范围很广。从时间上讲,从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时期、夏、商、周、以及两汉时期;从地域上讲,主要是黄河、长江流域,以中国为主,兼及欧洲。由于所涉较广,终无一精处,未能成为一位研究者,仅是一个大略地了解一些考古文化者。再者,考古学是建立在田野发掘上,而我自己没有这一条件,仅仅是以阅读考古学家们写的考古报告,或一些重要的著作。二十多年来,也知其考古之乐趣,增长了些人类史知识,开阔了眼界,了解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启迪了智慧。我已进入老年,想来未能有所作为,谨以边学习、边整理,抄书、抄报写成这本《考古文化》,作为自己学习考古的一段总结。若有些同志欲了解些考古的概略知识,愿意捡起这本书一读,得到一些粗浅的了解,我也就满足了。

内容概要

  仰韶,河南省渑池县一个很小的山沟小村,因这一文化现象首先发现于此,故定名为仰韶文化。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为中国北方中原地区的两支大文化。仰韶文化在西部,大汶口文化在东部。仰韶文化,以中原地区的河南、陕西、山西为中心,西至甘、青一带,东至豫东,北至长城、河套,南达鄂西北。分布广、遗址多、时代长,内涵丰富,影响深远,是中国远古诸文化中的一支主干文化。尤为重要的是彩陶、房建等方面,为研究人类早期生活、社会、理念、意识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研究仰韶文化的学者们,将仰韶文化分为前仰韶文化、仰韶文化、后仰韶文化。为了让大家全面了解文化现象,并且对中国古文化有总体掌握,我也以此作介绍。

作者简介

  赵承楷,1935年出生,山西孝义人。系原山西大学师范学院教授。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一直关注传统文化与中国考古学。  主要著作:  《大学书法教程》、《书法启蒙》、《书法断论》、《艺术钩沉》、《走进汉画》、《木铎声声》、《闲静自省》、《楷字读写》。  赵承楷主要著作出版纪略  1991年56岁由山西高校出版社出版《大学书法教程》  1999年64岁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习字启蒙》,《书法论断》  《艺术钩沉》、《赵承楷书法集》  2005年70岁由上海书店出版社出版《走进汉画》  2007年72岁,由作家出版社出版《木铎声声》  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闲静自省》  2009年74岁由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考古文化》

书籍目录

一 序二 仰韶文化(一)前仰韶文化1.老官台遗址2.李家村遗址3.裴李岗遗址4.磁山遗址5.大地湾遗址(二)仰韶文化1.房建问题2.埋葬习俗3.彩陶文化4.分期与地区5.总述(三)后仰韶文化1.马家窑类型2.半山类型3.马厂类型(四)余述三 大汶口文化(一)分期(二)分布(三)类型问题(四)农业问题(五)手工业问题(六)葬俗问题(七)图像文字(八)大汶口文化的文化交流问题(九)大汶口文化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四 红山文化(一)先红山文化1.兴隆洼文化2.赵宝沟文化3.富河文化(二)后红山文化(三)红山文化概说(四)重要遗址牛河梁1.积石冢2.关于坛3.金字塔式的巨型建筑4.牛河梁女神庙(五)东山嘴遗址(六)红山文化的思考1.等级制2.石与玉3.方与圆4.对女性的崇拜5.生产的专业化6.玉文化之联想7.关于鹿、猪的联想五 河姆渡文化(一)水稻(二)骨耜(三)陶器(四)干栏式建筑(五)原始艺术(六)河姆渡文化的五个“最早”(七)其他遗存1.陶器2.石器3.骨、角、牙器4.木器5.墓葬6.家畜(八)余论1.河姆渡文化联想2.新石器时代中晚期东西部人群思维差异3.新石器中晚期东部及东南沿海一带的文化4.双头连体动物5.河姆渡双双对对乌纹六 楚文化(一)楚文化探源(二)楚文化遗址1.纪南城2.当阳季家湖3.宜城楚皇城4.淮阳陈城5.寿春城6.大型建筑基址(三)墓葬情况(四)楚系青铜器1.青铜礼器2.几种青铜器(五)楚国漆器1.曾侯乙墓主棺2.包山2号墓主棺3.江陵望山1号出土彩绘木雕小座屏4.虎座凤架鼓5.虎座立凤6.镇墓兽(六)其他1.黄金2.铁器3.玉饰4.丝织物5.帛书6.帛画(七)筠专论1.楚人尚双、尚对2.楚人尚乐、舞3.楚人崇鸟、崇鹿4.活跃的思想5.楚文化的前期巫术思想多,后期表现龙凤多,尤以凤鸟为最6.多元一体化的楚文化7.楚文化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七 汉画像石题说(一)厚葬(二)汉画像石的艺术1.无拘无束、自由驰骋的想象力和创造力2.大动作、运动感,生龙活虎的生命力3.浑厚、拙朴、大度、稳健、雄奇、夸大的表现力(三)汉画像石内容八 文字(一)苏美尔楔形文字(二)古埃及之圣书字(三)印度印章文字(四)玛雅文字(五)甲骨文九 青铜器(一)形制(二)纹饰(三)铭文(四)功能组合(五)工艺十 山东古文化与夏商周(一)夏与山东(二)商与山东(三)西周与山东十一 东西文化述(一)狞猎与农业1.原始状态下的欧洲与中国2.新石器时代的欧洲与中国(二)城堡与宫殿(三)东西方艺术1.装饰品2.雕塑、雕刻3.绘画4.陶器艺术5.青铜艺术6.总论(四)尾声附录附一地质年代简表附二中国新石器文化的谱系附三各大文化年袁附四楚墓葬情况附五主要参考资料后记

章节摘录

  3.马厂类型  马厂与半山类型遗址分布相仿,在陇西河谷和盆地、河西走廊、青海东北部,马厂又向酒泉、玉门一带伸展。年代在公元前2350~公元前2050年。彩陶带有红衣、用宽的黑边紫红条带构成圆圈纹、螺旋纹,变体蛙纹、波折纹等。晚期用单黑色为主,有时也用单红色构成波折纹、菱形纹、编织纹、变体蛙纹等。器形与半山相近、新器形有单把筒形杯,耳部加长。菱形纹与编织纹为主体,已向齐家文化转化,当是齐家文化的先驱文化。青海柳湾是一个重要遗址,依青海柳湾遗址的马厂类型情况看,墓葬有872座。墓的形制为长方形,有485座。带有墓道的凸字形墓387座,墓坑四角圆度过大,平面几乎成椭圆形。长方形墓小,凸字形墓规模较大。凸字形墓,墓道与墓室之间,往往有成排木棍或横板封闭。葬具有以榫卯结构的木棺,半山也有榫卯结构的木板棺。也和半山类型一样有吊头木棺,长方形木棺、独木棺、垫板形式。也是以单人葬为主,在872座中有769座。合葬墓仅44座。随葬陶器大都放在木棺内、墓室两侧,少数置棺顶上。柳湾墓葬中,最多的一座随葬物95件,91件是陶器,其他为石斧、锛、凿、绿松石各一件,以彩陶为主。二人合葬墓,多为男女合葬,三人合葬者,二男一女,四人合葬墓,三男一女。表明向父氏氏族社会转变。随葬品除陶器外,生产工具有:石斧、石锛、石凿、骨针、纺轮等。有382座墓有生产工具伴出。在82座男性墓中随葬石斧、石锛、石凿、石刀者有48座;随葬纺轮、骨锥、骨针者有13座;随葬绿松石、串珠者有16座。在71座女性墓中随葬石斧、石凿、石刀者8座;随葬纺轮、骨锥者38座;随葬绿松石饰,串珠有12座。说明,①女性也参与用石斧、石刀的劳动,②男性也参与纺织、编织工作。③男女都有爱美之心、并以装饰物、串珠等装饰。在872座墓中,除22座空无一物,5座只有陶器之外,有随葬品者有845座,其中生产工具的有382座,这证明随葬品除陶器外以生产工具为主,共出土石、骨、角、牙、陶工具869件。出土陶器在850座墓中出土13227件。这些陶器大部分是生活中使用过的。手制、泥条盘做法。泥质红陶最多,夹砂红陶次之,夹砂灰陶、泥质灰陶极少,大多数陶器在器腹部的上半部施薄薄一层米色陶衣。常见陶器34种。双耳彩陶罐较多,共1229件,长颈陶壶241件。发现有符号的陶器共679件,出于226座墓中。大致分为几何形符号和动物形符号。

编辑推荐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就开始阅读中国考古,所涉及范围很广。从时间上讲,从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时期、夏、商、周、以及两汉时期;从地域上讲,主要是黄河、长江流域,以中国为主,兼及欧洲。由于所涉较广,终无一精处,未能成为一位研究者,仅是一个大略地了解一些考古文化者。再者,考古学是建立在田野发掘上,而我自己没有这一条件,仅仅是以阅读考古学家们写的考古报告,或一些重要的著作。二十多年来,也知其考古之乐趣,增长了些人类史知识,开阔了眼界,了解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启迪了智慧。我已进入老年,想来未能有所作为,谨以边学习、边整理,抄书、抄报写成这本《考古文化》,作为自己学习考古的一段总结。若有些同志欲了解些考古的概略知识,愿意捡起《考古文化》一读,得到一些粗浅的了解,我也就满足了。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考古文化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