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中文系的人

出版时间:2010-12  出版社:文化艺术出版社  作者:林文月  页数:203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这本书共收二十二篇长短不等的文章,作者把它们分为三类:第一部是分文随笔类;第二部是赏析评论类;第三部是近年来翻译《源氏物语》的相关文章。作者之所以把这三种类型不同的文章收在一起,乃是因为尽管内容性质有别,却都是读中文系的人始终努力用功的三个方向。每个方向又与在台大读中文系的那一段日子有深厚而又温暖的关联,因此书名也已《读中文系的人》命之。

作者简介

林文月(1933年-)
  台湾彰化县人,曾执教于台湾大学,担任美国华盛顿大学中文系客座教授、史丹福大学客座教授、捷克查尔斯大学客座教授,身兼研究者、文学创作者、翻译者三种身份。她的散文《京都一年》《读中文系的人》《午后书房》《交谈》《拟古》《饮膳札记》等作品在台湾影响很大,多次获奖,部分篇章还被编入台湾语文教材;翻译的《源氏物语》目前为华语世界最优秀版本。曾获时报文学奖、台北文学奖、中兴文艺奖等文学奖项。

书籍目录

第一部 偷得浮生二日闲  生日礼物 ——为蔚儿十六岁生日而写 过年•萝卜糕•童年  说童年  读中文系的人  马兵营之行  重游神保町  一本书  终 点 ——为《源氏物语》完译而写第二部 《诗经》“国风”中所表现的我国古代妇女 曹丕曹植兄弟的文学观 陶渊明、孟浩然与王维 读晏殊的几首春秋之词 “悠然见南山”与“池塘生春草”——兼谈古典文学欣赏的一种态度 读《台湾诗荟》的广告启示  平冈武夫与《白居易》 简评海涛著《中国文学讲论》 James Robert Hightower∶Topics in Chinese Literature第三部 漂洋过海到东瀛的中国爱情典范 我怎么开始翻译《源氏物语》 《源氏物语》简介 物语的世界 《源氏物语》中的和歌  日本平安贵族的一生行事 后记:一个读中文系的人

章节摘录

  说童年    “咦?你的台湾话为什么讲得这样好?”这是我跟人用台语会话的时候,常听到的恭维。但是,如果我告诉他:我本来就是台湾人,是一个道地道地的台湾人——父亲是彰化县北斗镇人,母亲是台南市人,别人又会惊讶地重新打量我说:“不像嘛,一点儿都不像!”  我这个年纪的本省人,多多少少都还记得一些日本话,有时候我跟日本人或只会说日本话的人(譬如日本华侨)用日语会话,也往往会听到:“你的日本话很漂亮,完全没有台湾腔。”之类的恭维。  我不知道一个人应该长得怎么样才像台湾人,可是我知道别人说我台湾话讲得不错,正表示我这个台湾人讲出来的台语实在不十分标准;人家以为我不是台湾人,却能说一口“流利”的台语,所以才会如此夸奖我。至于说到我的日语不带台湾腔,则又可能意味着我另有一种别的腔调也说不定。  这些话语我经常听到,所以平时总是不置可否笑笑而已,若要解释起来,实在有些麻烦,势必要牵涉到我的童年和我的生长背景。然而,前些日子,与一些朋友谈及此事,竟觉得有些情绪激动起来,想要温习一下逝去的童年,同时也借此给自己一个比较客观的分析和答案。  别人对我产生那种奇怪的印象,其实是有缘由的。  我虽然是一个道地道地的台湾人,却不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台湾人。我出生在上海,我家八个兄弟姊妹当中,除了弟弟因避民国二十六年的“上海事变”而于东京出生外,其余七人都诞生于上海。双亲很早便从台湾迁居于上海。抗战结束以前,父亲一直任职于日本“三井物产株式会社”的上海支店,所以我们几个兄弟姊妹,先后都在上海市江湾路的家生长。  当时的上海,四分五裂。我们住的是日本租界闸北地区。那里面的日本人占着很大的人口比例。他们有许多就学年龄的子女,所以设有日本小学多达九所,其中一所专为朝鲜人而设。那时的台湾人,依据马关条约,也算是日本人,但是闸北地区的台胞子女大概没有朝鲜人多,因此日人并没有特别为我们开办一个小学,却令我们按学区划分,与日本儿童共同上学。我八岁时,先进入“第一国民学校”,次年因学生人数增多,新设立“第八国民学校”, 便与附近的日本学童们重被分配到那所新开的小学读书。直到抗战胜利,我小学五年级以前的教育,都是在那里接受的。  我家邻近的台湾人不多,所以当时“第八国民学校”,全校只有我和妹妹两个台湾学生。老师和同学总是以奇特的眼光看待我们。我们因为从小与日本孩童一起长大,语言习惯都颇为日本化;父母则因为我们还幼小,也就没有灌输我们台湾如何割让给日本的历史,所以我们根本无由了解何以自己与别的同学有差异。我们在家里大部分是讲日本话,跟父母偶尔讲极有限的台湾话,和娘姨(上海人称女佣为娘姨)则全部讲上海话;可是在外面,我们绝不说台湾话和上海话(当时在闸北的台湾人都不得不如此);即使这样,大家还是以奇特的眼光看我们。  记得那时最愁学校举行母姊会一类的活动,因为我的母亲在那些日本妈妈们当中总是显得十分与众不同,尤其她把那一头长发在颈后挽一个髻,那是一般上海中年妇女的标准发型,没有一个同学的母亲梳那种头发。每回母亲来学校,我总是尽量躲开她,很怕她同我打招呼讲话。可是,偏偏有时校方会邀请家长们进入教室参观上课情形。有些同学的母亲会穿一身华丽的日本和服来,那真让做子女的感到很光彩;可是,母亲的来临,却徒增我的困窘,因为同学们会指指点点,猜测那是谁的妈妈?使我羞愧得几乎想冲出教室门外。虽然我是班上唯一的台湾人,平常这个差别还不太明显,只有在母亲来校时,就像用放大镜照射似的,我会变得十分怪异奇特起来;而且这种事总是余波荡漾,使我好几天都成为大家窃窃私议的中心。  小时候,我相当好强用功,品行也优良。做一个小学生,最高的荣誉莫过于当班长,因为只有最优秀的学生才有资格当班长。父亲勉励我们时,也总以当班长期许我们。那时很流行在学校操场上溜冰。溜冰鞋卖价很贵,我常常梦想拥有一双自己的溜冰鞋。父亲答应说, 如果我能荣任班长,便买一双送给我做奖品。有了这个目标,我更加努力读书,而我的成绩也果真超出班上所有日本同学之上;然而那位日本男老师却只让我当副班长,因为我是台湾人。我也就始终没法子得到一双发光的溜冰鞋了。  战争快结束时,盟军的飞机常来轰炸上海的日本租界。有时一天之中会听到好几次警报,得要躲好几次防空壕。当时闸北的各个日本学校都有日军驻扎着,所以防空壕里经常都会有日本兵与学生老师混杂在一起的情形。有一回,我们在防空壕里躲避许久,警报不解除,外面却无甚紧张气氛。无聊之余,有一个年轻的二等兵便逐一询问学童们的籍贯以解闷。有人来自东京,有人来自大阪,也有来自九州岛乡下地方的,轮到我吞吞吐吐说是台湾人时,那个二等兵竟愣住了,许是他一时弄不清楚这个陌生的地名吧;继而想起什么似的,他的眼神忽然变得很奇特,表情变得很冷漠;顿时,先一刻那种“他乡遇故知”的热烈气氛完全消失了。我至今犹记得那个日本兵脸上的表情变化,也一直忘不了自己当时的屈辱和愤怒。“台湾人有什么不好?台湾人和东京人、大阪人有什么两样!”我心里很想这样大声叫喊,但是我不敢;事实上,我只是红着脸低下头而已。  日本小学生往返学校都排队走路。我们经常会在路途上遇见中国孩童;双方总是像仇敌似的,往往一方叫喊:“小东洋鬼子!小东洋鬼子!”,另一方又叫喊:“支那仔!支那仔!”,气氛紧张时,甚而会互相捡地上的小石子乱扔。我也曾经跟着喊过“支那仔”,也曾经对中国孩子投过石子。因为我那时以为自己也是日本孩子。  有一次放学途上,走过每日必经的“六三园”,那是一个整洁可爱的小公园,我们看到一个日本宪兵,不知何故,正对一个中国孕妇拳打脚踢。我们都止步,好奇地围观;没有一个人同情那个哭叫哀嚎的女人,大家反而欢呼拍手。当时大概是认为中国人——无论男女老幼都是坏人,而日本人全都是好人的吧。  战争接近尾声时,局势相当紊乱。各级学校都被日本军队占用,我们也就不再上学了。邻居们各组小团体,将附近的学童们集合在一起,使大家每天仍有几小时见面的机会;其实,那时已经没有心境读书,这种安排,无非是由家长们推选代表,轮流看顾精力旺盛而又调皮捣蛋的孩童们罢了。我和弟妹便与“公园坊”、“永乐坊”的日本孩子们一处嬉戏着, 并不怎么费心去理会大人世界里所酝酿着的事情。  一九四五年八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我们那一区的日本居民,有一天被召集到广场上。一个表情肃穆的里长模样男人叫大家安静,因为无线电台要广播“天皇陛下”的重要圣旨;他并且要大家低首恭聆。不多久,日皇沉痛地宣布日本战败,向盟军无条件投降。先是一阵骚动,接着,我听见此起彼落的啜泣声,后来又逐渐变成一片哀号声。男人在哭,女人在哭;大人在哭,最后,孩子们也在哭。不知什么时候开始的,我发觉自己竟也跟着大家好似很悲伤地哭起来。  接着而来的是一片混乱的日子。日本租界里天旋日转。那里面的日侨,一下子从天之骄子,变成了丧家之犬,开始匆匆忙忙迁返他们的家乡。有些上海人却乘势搬运日本人遗留下来的家具物品等,甚至还有一些不肖之徒冲入尚未迁走的日人住宅里,肆意抢劫。  我和弟妹们躲在二楼浴室的小窗口前,好奇地偷窥街上紧张而混乱的景象。我家门口插着一面簇新的青天白日满地红的中国国旗,所以很安全。不过,父母还是不准我们出去。从大人口中得悉:我们不再是日本人,我们现在是中国人了;我们没有打败战,我们是胜利了。其实,我们并不明白这个天大的变化。我们真的来不及明白这个道理。  然而,实际上我们的安全也没有维持多久。等日本人走光后,有些地痞流氓开始转移注意力到我们头上来。他们说我父亲曾在日本人的“三井”做事;骂我们是“东洋鬼子的走狗”。气氛越来越紧张。一天夜里,父亲和母亲去找一位住在法租界的朋友,而把我们暂时交给一位年长的堂兄照顾。第二天中午,母亲单独回来。她不许我们探问父亲的情形。  两三天后,有一个中年人和一个少年闯入我们家来。那个男人手中有一支手枪——那是我生平第一次亲眼见到的真手枪。当时母亲正好购物回来,手里提着一些果物。见了那两人,她吓得双手发软,整袋东西撒了一地板。我们也都很骇怕,可是没敢叫出声来。大家手拉手,紧紧的。陌生人命令我们只准带卧具和简单的日用品,把我们全家大小赶到楼下的客厅,楼上所有的房间都被他们用长长的封条封住了门。以后的事情,我记不大清楚。那两个人好像大声而严厉地用上海话说了一些恐吓的话才离去。  大约有数日工夫,我们一家人委屈地挤在客厅里起居。母亲的脸色十分凝重,脾气也变得焦躁起来。我们只好小心谨慎,以免挨骂。堂兄忙进忙出,似乎负责联络什么事情,时而与母亲轻声商谈;我们也不敢去偷听。不过,我和弟妹们常乘大人不注意时,溜上楼去看看那些紧闭的房门,和贴在门上的封条。真奇怪,自己的家,却有一种陌生而神秘的气氛。但说实在的,我们当时并不觉得怎么难过,反而感到异常兴奋刺激,仿佛自己变成侦探小说里头的人物一般。  过了一星期光景,那几张写着潦草毛笔字的封条被堂兄撕去了。父亲也从法租界回家。事情究竟是如何解决的呢?我们小孩无由得知;我至今也没有弄清楚。  后来,汤恩伯将军来到上海。上海市的台籍居民组织了一个同乡会,派代表到坐落于北四川路的前日本海军陆战队,去拜会汤将军。他们要物色一个十来岁的女孩任献花的角色。大概由于父亲也是代表之一,所以我被选上了。那天一清早,父亲一再提醒我献花的礼仪。战战兢兢完成任务后,汤将军好像还笑着摸摸我的短发。而当时我身上穿的,仍是那一套整洁的日本小学制服呢;只是,胸前没有佩带“第八国民学校”的徽章罢了。  日本人撤退后,上海的“三井”自然也解散关闭了。我的舅舅因为参加政府收复台湾的工作,于一九四五年十月,先行返台。舅母带着表弟从重庆来到上海。姨母一家人也自南京来沪。三十五年二月,我们三家人共乘一船回台湾。  离开上海时,天寒地冻。咖啡色的扬子江上,飘荡着一层冰凉凉的雾。母亲身上穿着虎皮大衣御寒,我们大家也都穿好几件厚毛衣。可是,船靠妥基隆码头时,却见一幅热天景象。有些光着脚的男孩子背着木箱,在叫卖“枝仔冰”。岸上的人全都讲台湾话,用好奇的眼光瞪视甲板上的我们;而我们对这个陌生的家乡,也觉得十分新鲜兴奋。  从基隆乘坐舅舅来迎的汽车到台北,路途虽远,我们却丝毫不觉得疲倦。对于生长在上海的我来说,此地抬头可见的青翠山峦,毋宁是颇具吸引力的,而三线道上成排的大王椰, 迎风飞舞,则更是前所未见,简直充满异国情调。“这就是我的家乡吗?”“这是我的家乡!”我心里反复不停地自问自答。我终于回到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地方,回到一个与别人都无差别的环境了。最高兴的事,莫过于此。  然而,我当真不再与别人都无差别了吗?事实却未见得如此。把家安顿后,父母最操心的便是我们几个孩子的学校了。初来时,我们住在东门町(即今仁爱路一带),弟妹们都进入“东门国小”,没有问题;唯独我最麻烦,因为那年我理当读六年级,而附近各小学的六年级生都已毕业升学(大概是光复之初,仍沿用日本学制,采春季开学的办法)。几经打听,始知只有在万华的“老松国小”还有六年级班。我只好每天从东门步行,经过被轰炸而尚未修复的总统府,再穿越铁路,去那所小学读书。路程远,已令我疲倦厌烦,而陌生的环境,语言的隔阂,更使怕羞的我视上学为畏途。  当时“老松国小”的六年级只有两班:一是男生班,一是女生班。头一天去上学,级任老师特别向班上的同学介绍,说我来自上海,希望大家待我友善。于是,下课后,所有“友善”的眼光都集中在我身上。同学们说的台湾话,我听不懂,她们说的日本话,又带浓重的台湾口音,同样使我似懂非懂。那种年纪的女孩子特别好奇,她们对于我这个唯一来自内地的台湾人,有许多不可思议的奇怪问题,又对于我的一举一动都特别注意品评,就好像我是来自另一个星球的人似的。那时候,本省人喜欢叫外省人为“阿山仔”—— 表示来自唐山的人,同学们便管我叫做“半山仔”。 我虽然是在上海长大的“半山仔”,但受的是日本教育。我会讲上海话,可是不会说国语,也不认识多少中国字。光复之初,本省籍的国文老师多数是前一天去国语补习班,第二天便来教学生,而上课时则用台湾话解释国语。这使我的学习十分困难,何况我到班上时, 别的同学已经大体学会注音符号,而我却连ㄅㄆㄇㄈ都不认得。上学不久就逢考试,这真叫人难堪。我回家请求母亲让我休学,母亲说什么都不答应,百般劝慰我。犹记得第一次在“老松国小”考国文,成绩是三十分,我从来没有考过这样低的分数,也真成了难忘的回忆呢。  以后的日子,我加倍努力读书,同时也努力跟大家学习带北部腔调的台湾话。逐渐的,我和别人的差距减少到最低限度;这才感觉自己真正融入了生活的环境里。半年以后,北二女中招考新生——那年秋季班,北一女中没有招生,我幸而录取。  我想,一个人的童年应止于中学生活的开始,所以我童年的回忆纪实,也该在此结束。  其实,跟许多人一样,我的童年也有不少温馨甜蜜的故事,只是较别人多了一种复杂的彷徨感。这是由于我生在一个变动的时间里,而我的家又处在几个比较特殊的空间里;时空的不凑巧的交迭,在我幼小的心田里投下了那一层浅灰色的暗影。那种滋味实在不好受,到现在都无法彻底忘却。不过,我知道自己已经迈过了那一层浅灰色;一切甜蜜的与悲辛的, 都已经随时光的流转成为往事了。  我庆幸自己毕竟有一个完全属于自己的环境,以及不必再感到彷徨的现在。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    一九七七年八月

媒体关注与评论

  能让“大学精神”代代相传的,不是政府的文告,也不是校长的演讲,而是无数像《读中文系的人》这样的好书,以及背后所蕴含的故事与人物。  ——陈平原

编辑推荐

  林文月的散文淡而有味,从自我对世情的慧心体察而发,用细致闲适的笔调描述生活的滋味,自成“似质而自有膏腴,似朴而自有华采”之风格。从上海江湾路的童稚岁月到台大校园里的学院回忆,让读者们看到一个读中文系的人逐渐成长的过程。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读中文系的人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77条)

 
 

  •   又一个林徽因。
    陈平原:能让“大学精神”代代相传的,不是政府的文告,也不是校长的演讲,而是无数像《读中文系的人》这样的好书,以及背后所蕴含的故事与人物。
    “似质而自有膏腴,似朴而自有华采”淡而有味道。
  •   这本书我看完了,其中最喜欢的是为蔚儿十六岁生日而写的那篇,此书看到后面有点深,像三曹的文学观啊之类的,推荐给语文老师他也很喜欢,还拿其中那篇读中文系的人去上港台文学的选修课了呢。
  •   很喜欢林文月作品,已经迫不及待读完了《读中文系的人》,喧嚣红尘中守护一方安宁纯净的心田
  •   很早就知道林先生的大名和《读中文系的人》这篇文章,但很长时间都没有在内地出版,所以无缘得见。这次碰上想买另一本书,就顺便搜了搜,发现正好有,《读中文系的人》既是书名,又是其中一篇文章的名字。林先生文笔细腻,娓娓道来,深情扑面而来,如同面对一位温柔的长者,在听她诉说如歌的往事。现在已经很少见到这样令人舒服的文字了。确实值得拥有一本,细细读来,如品清茶。
  •   延续了林文月一贯的风格,读她译的《源氏物语》便觉其文笔极佳,她自己著的散文集亦不俗。
  •   这本读中文系的人很薄,没有大块头的身体,黄色的封面,看着淡雅又舒心。作者就想封面淡雅的美,文字更是美,我多想告诉你,文字是永恒感人的!
  •   第一部分语言较平实,第二部分涉及学术内容严谨,第三部分取部分重点翻译《源氏物语》的情况。总言,值得一读。
  •   感觉林文月先生的文章很美、很柔,偶尔翻翻觉得很甜,连续读则觉得有点腻。
  •   书本质量不错,内容可观,有台湾书籍的feel···可部分了解林文月其人其事
  •   中文系的骄傲,喜欢她的书
  •   凡中文系者必读此书!
  •   林文月的文章平静优美。。。。。。
    值得推荐!!!
  •   版本、印刷都很好。

    林文月的文字一流。有岁月流淌感觉的一本书。
  •   作为读中文的学生,更得看这本书,它教会我们如何面对传统文化以及应有的文化态度,也告诉了我们好的生活态度。它适合于每一个有文学修养和文化责任的人去细细品读!
  •   喜欢林文月的散文,清新平时。
  •   沉淀于文字中的细腻,岁月的流逝在文字中凝结成精炼。很喜欢林文月的书。书的质量很好,和书店里买的一样。
  •   其实一直很羡慕读中文的女孩,气质儒雅,文笔迷人,而这本书给了一切所期望的。如果你也曾有过一个中文梦,不妨一读。
  •   奔着名字来的,也因为在看源氏物语,后面有几篇她对源氏物语的分析买了这本书,内容略少。。。。。。性价比一般吧
  •   我很喜欢林文月~这本书装帧很典雅~内容不用说的。
  •   这本书我买来寄到韩国送给韩国学生的,哈哈,她说很不错。自己有本台湾繁体版的,确实不错!
  •   林文月的经典,文字温婉动人,令人深思
  •   林文月的文笔很有味道
  •   林文月的文字,值得读读,不错的。
  •   读这本书让我忆起了太多太多读书时的事情,仿佛就在昨天,感谢作者,感谢当当。
  •   很喜欢林问月的书,非常细腻的文字,还爱她的源氏物语
  •   这本书可以买来读一读
  •   很喜欢的作品 印刷很精致 就是页数不好似很多 大多是偏学术的作品
  •   看着这本书的内容,让我想起大学的生活。
  •   一个对语言驾轻就熟的人,华丽与质朴并存而不向害,大家风范,原来就是大家啊,连站先生的姑表妹,有渊源的家风
  •   给人以启示,发货速度不错
  •   看了书名买的书 一直放在书柜里了
  •   一贯很好的文笔 回忆往事 娓娓道来
  •   首先这是这个系列里我最喜欢的一本,推荐。
    其次文化艺术的这套质量真的相当好,从页面到油墨到封面到切边,我无话可说,排版的行距过大,不过也能接受,软皮这个价格还是可以的。
  •   纸张和印刷质量挺好,内容也还可以
  •   喜欢她的文字,买了很多文字真挚。
  •   这个真的不错,孩子很喜欢
  •   还没有看 看看再说吧……
  •   文风不错
  •   没有想象中那么好看。感觉有点水
  •   很不错的文笔,睡前读读很好
  •   刚接到书,首先感觉印刷质量挺好,很有质感。
  •   大品牌,值得信赖!一直关注这款产品,恰逢促销买的!有发票保障,用起来感觉挺不错!推荐购买,下次还会再来!
  •   我觉得文笔不错,推荐购买
  •   早就想买了··
  •   还没有开始用还没有开始用
  •   在读这本书之前,书名就已深深地吸引了我。中文系是我长久以来的向往。我认为并不需要多少文化功底或是文笔,热爱母语、热爱文字对我们来说本应是天经地义。很遗憾的是从很久以前我就发现现实并不是这样。没关系,我还是向往中文系。
    “真是想让你知道,文学是永恒感人的。”这大概也是我此刻最想表达的想法。
    全书分三个部分,生活相关的散文随笔,读书时对诗词的鉴赏分析,与作者所翻译《源氏物语》相关的一些文章。通篇文字给人的感觉就是朴实无华,没有什么晦涩难懂的词语和咬文嚼字的篇章。但是看完全篇,你丝毫不会怀疑这些文字是出自一位读中文系的人的手笔。平淡的语言中充满了独到的见解,细腻的分析。
    作者说,她从不后悔选择读中文系;她说她满足于这种单调而充实的生活。从中我能看到一个平凡的女性形象,不在于她的出身名门,不在于她在台湾文坛的极高地位,这只是一位平凡的母亲,一位平凡的读书人,用她平凡的文笔书写着平凡的故事而已。
    平凡,却让人感动。
    林文月真是一位很有才气的女作家,读她的文字,一个淡雅从容的形象就会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看到有人会把她与另一位才女林徽因作比较,林徽因同样也是我所喜爱的女性形象。这两人在我看来,各有各的才气,各有各的美丽,她们原本都是淡泊优雅之人,若是被人拿来比来比去,不免显得有些唐突了佳人。还是不要的为好。
    书中我最喜欢的一篇文章,就名为《读中文系的人》。 其中提出的一个疑问也曾令我困惑不已:“何以今日文坛上找不到几位中文出身的人?中文系的人都在做什么工作呢?”
    作者是这么回答的:“我想中文系的人最重要的任务是在传递我们的传统文化--从各个角度和立场,小心翼翼地承担我们的古典文学的保护者,甚至于发扬者。人类的生活虽然要求前瞻,但是也应该回顾;何况在前瞻与回顾之间,还有必然的连属关系。虽说“文化复兴”是全民众的事情,但是在这一方面,中文系的人理当更责无旁贷。”
    我真想做一个读中文系的人。
  •   首先要说一句,我不是读中文专业的;也许真正学中文的人,反而对这本书没什么兴趣。其次,买这本书算是因缘巧合,刚好下订单的时候在链接中看到这本书的封面,喜欢上了,再看看介绍,觉得蛮好,买了。
    先说说这本书的设计,拿到手很有质感,因为我喜欢封面摸起来有点点粗糙的感觉,有点小网格的纹路;整本书不厚,感觉有点米白的颜色,很舒服。
    再来说说我的标题吧,优雅是指看书时,作者给我的感觉。书刚拿到手时,翻开封面,封面的侧页是作者的相片和说明。是一张黑白的相片,微测着头的、很有七十年代电影海报感觉的一位女士,第一眼很喜欢。里面的内容,特别是第一部分,那种细细道来也给了我优雅的感觉。
    优美则是想形容林女士的文笔。书里面的第二和第三部分,是和作者的专业、职业有关,并不是我喜欢的内容;而第一部分是一些小随笔,这才是我更喜欢看的。从一些生活的小细节的记录,和儿子的对话(这篇文章让我想起龙应台女士的《亲爱的安德鲁》,都是从妈妈的角度写对儿子的期盼),回想自己小时候的事情,看的欢喜。而且确实文笔很美,里面的遣词用句没有华丽,而不像现在有些作者会故意用一些晦涩难懂的词语以及绕来绕去的句子来显示他的高深;里面有的,是五、六十年代受教育的人特有的味道,实在但有特色;特别是有些词语和说话的方式是我们现在已经很少使用的了。
    总体而言,这是我阅读林女士的第一本书,还有兴趣去看第二本,但不是近期。
  •   不读中文系的人可以从中感受到中文系的人的生活、思想、阅读,不管你的专业是什么,多读一些好书,看到不同的人生,对自己的眼界广度都是有好处的
  •   毕业以后,我发现我跟中文系的关系已经越来越淡了。无论是散文、诗词还是大部头的理论著作,都跟我的生活毫无关系,甚至跟我的工作也毫无关系。
    中文系的人也许多少有几分理想主义,外界对中文系大概也都怀着几分美好的想象,只是离开了象牙塔以后,要保持理想和美好愈发艰难。
    看到这本书的时候,忽然就引发了一些感触,就当是重新寻找一些关于中文系的情怀吧。
  •   冲着林文月先生买的,收的是林先生的散文,文笔雅致,很喜欢。书的装帧也许比台湾的版本要差一些,不过还是蛮好看的。
  •   看了很久了.很有才气.那个时代的人,或者更能潜下心去学习去做事.很向往的时代,很向往的生活.
    作为中文系的读者.很觉惭愧.
    但是相对而言,更喜欢另一本<拟古>
  •   读文科或想了解文科的人可以看看,第二篇还涉及了简短的文学评论,是本有营养的散文集。
  •   如题!!林文月的散文挺好的值得一读!
  •   也是读中文出身,从事的工作虽然也与写作有一点关系,可毕竟已远离文学。书不错,可惜总不是很适应台湾作家的文笔和措词。还算喜欢!
  •   我原以为是本散文集的,谁知是捧了一本好像念书的课堂上的教学用书,林文月大概还是翻译什么的要好吧
  •   让人觉得读完心里会变得柔软,适合文艺青年阅读。
  •   还行吧,感觉跟台湾一般文人的散文差不多,没有啥特别深刻的感触。
  •   之前一直没有买到林翻译的枕草子,在光合作用发现这本书,拿起来读了几页还是很喜欢,于是回来就在当当买下了。看中的是林对诗歌的体会,喜欢这种平淡安静的感觉。
  •   林女士的源氏物语也狠好,可是咋还涨价了?
  •   都是七十年代写的文章,如果是整正喜欢古典文字的,是一本不错的书。
  •   看这本书的时候,心特别静,也许是作者文字的力量将浮躁的心沉了下来。每晚看一篇,睡眠质量都提高了。值得拥有,值得细细品位。
  •   书很有质感,是我喜欢的样子,内容也不错
  •   笔法细腻、总体感觉:开合大气
  •   还好,原来买过一本林的书,觉得文字精练.倒不是特别引人入胜,但是文字比较凝练.这本现在看了不到一半吧,还可以.
  •   还好吧,不过更喜欢她译的《枕草子》。
  •   安静的文风
  •   看了一遍,文笔流畅,还好。
  •   虽然我就是读中文系的,但是感觉不是很喜欢这类型的书。
  •   一本志趣相投的书!未来很想读中文系!
  •   看着心情舒服,笔风清新
  •   基本上都能在袁行霈的《中国古代文学史》中找到。只有一篇讲《长恨歌》和《源氏物语》的文章,还比较有见地。书名非常标题党。
  •   趁打折,好书,屯书。
  •   读中文系的人
  •   才女的书总是不错的
  •   闲书,随便翻翻
  •   林文月的代表作之一
  •   十四元四角买入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