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造东方新主流

出版时间:2011-9  出版社: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作者:于德山  页数:217  

内容概要

在人们的印象中,期刊往往是供人翻阅消遣的,因此,比起广播、电视、报纸乃至互联网等媒体形式,期刊的存在与发展常常被新闻传播学的研究者们轻视甚至忽视。然而,当代期刊数量庞大,发行量巨大,其中某些种类的期刊左右着社会舆论与文化发展,期刊就此显示出重大的影响力和传媒经济价值。新闻期刊就是其中一种具有代表性的期刊类型。本书以当代新闻期刊为研究对象,分析当代新闻期刊的传播类型、传播特征、典型代表、读者特征、产业特征、人才培养与新媒体时代新闻期刊的发展等诸多问题,具体分为绪论、上篇、中篇、下篇和结语五个部分。
绪论部分对于期刊的定义、分类等问题进行了重新思考。在此基础上,文章重点分析了新闻期刊在期刊格局中的重要地位和传播价值。同时,绪论部分还简略地讨论了国内外有关新闻期刊的研究现状,揭示出这一课题的研究方法和研究价值。本书上篇阐述中外新闻期刊的发展历史,注重点面结合的方法,重点分析国内较为典型的新闻期刊。第一章简略分析了新闻期刊的发展史;第二章重点分析了美国三大新闻期刊,重点探讨三大新闻期刊对中国的报道及其对华传播策略;第三章分析国内综合类新闻期刊发展状况,重点分析了《中国新闻周刊》、《三联生活周刊》、《南风窗》等七种典型的新闻期刊的发展历程和特点,这一章还简略探讨了国内新闻周报的发展状况和问题;第四章重点分析了组建具有影响力的中国新闻期刊的重要意义与途径。本书中篇着重新闻期刊的文本分析。第五章分析了新闻期刊的深度报道、专业化传播、图像报道和信息化处理等传播特征;第六章重点分析新闻期刊的读者状况分析及其在新时期的变化特点,强调新闻期刊尤其是国内新闻期刊应该采取新的读者策略;第七章分析当代新闻期刊的写作与编辑特征,重点阐述了新闻期刊的办刊理念、叙述风格、新闻策划和规避因素等重要问题。本书下篇重点分析新闻期刊的产业特征与未来发展。第八章重点分析当代新闻期刊的人才特征与培养方式;第九章重点分析了新闻期刊的广告、发行、资本运行和品牌培育等产业发展策略。结语部分重点探讨了在媒体新技术迅猛发展的语境中,新闻期刊的发展困境及其未来发展策略。

作者简介

于德山  博士,1968年生,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媒介文化、新闻出版、图像传播、网络传播等。目前主持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网络舆情调控与引导研究》等项目的研究。曾出版《当代媒介文化》(新华出版社2005年舨)、《中国图像叙述传播》(山东文艺出版社2008年版)等学术专著。在《南京大学学报》、《江海学刊》、《社会会科学战线》、《江西社会科学》、《中国电视》、《电视研究》、《体育科学》、《新闻界》、《当代传播》等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

书籍目录

前言
绪论 期刊再认褒
上 篇
 第一章 新闻期刊史:一个简略回顾
  第一节 当代新闻期刊的发展轨迹
  第二节 中国新闻期刊的发展历程
 第二章 美国三大新闻期刊:现代新闻传播的一个奇迹
  第一节 新闻期刊的巨擘:《时代》
  第二节 新闻期刊的典范:《新闻周刊》
  第三节 《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另一个成功典范
  第四节 美国新闻期刊的中国战略
 第三章 中国当代综合类新闻期刊现状与发展策略
  第一节  当代综合类新闻期刊现状及其问题
  第二节 《中国新闻周刊》:中国立场的新闻期刊
  第三节 《三联生活周刊》:一本杂志和它倡导的生活
  第四节 《南风窗》:知识分子的良知与困惑
 ……
中篇
下篇
参考文献
后记

章节摘录

  在《新民周刊》社长、主编丁曦林的心目中,所谓的“海派气质”这一概念的内涵是什么呢?“总结《新民周刊》多年的探索,我们发觉,《新民周刊》具有其他周刊不可替代的优势,就是生在上海,依托上海,是一份立足上海、面向全国的新闻性周刊。上海是一个开放兼容、勇于创新、善于接受新观念、新思想、新事物的城市。在上海历史上,只要对外开放、广泛吸收各种文化,就能赢得迅猛发展。我们办杂志如果也能将‘开放兼容、勇于创新’的海派精神发扬光大,突现国际眼光、都市趣味,在全国也就能独树一帜,形成自己的风格和特色。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也养一方媒体,作为一份办在上海的新闻周刊,考虑到长三角尤其上海的中产读者渴望社会改良和进步,反对激烈冲撞,注重建设性意见,因此,《新民周刊》主张的内部文化是‘国际视野、海派眼光、原创诉求、智慧表达’。”①从国内目前传媒大趋势来分析,中国大众传播目前已经进入了以区域化传播为主导的阶段,除了一些世界级和国家级的一些重大事件的传播之外,如奥运会等重大赛事、春节联欢晚会等媒介事件的传播,地方性媒介的地域性的媒介事件的传播将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都市报与地方众多电视频道的崛起与超常规发展充分说明了这一现象,在同城众多都市报与电视频道同质激烈竞争的同时,具有区域化传播特征的新闻周刊是否能够成为一种新的传播竞争力量,《新民周刊》、《北京青年周刊》、《南都周刊》、《周末画报》的成功似乎说出了一些答案。当然,《新民周刊》的未来发展之路还很漫长,丁曦林在2004年曾讲:“《新民周刊》目前每年没有新的投入,只是靠自身收入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小步前进。”②因此,如何在原有平台之上进行自我的进一步提升,不仅是《新民周刊》所面临的问题,也是国内其他新闻期刊所面临的紧迫问题,不过在目前的传播语境之中,《新民周刊》的沉着、低调、实力与潜力确实是不容忽视的力量。正是在这种低调之中,《新民周刊》从2005年开始大幅降低上海地域内容,走向全国性新闻周刊的道路,并在近年来相继推出《杀人者杨佳双面的背后》、《直击昆明爆炸案》、《谁真“躲猫猫”》、《邓玉娇,一个标本》、《要GDP,还是要性命》、《透视中国黑帮》、《打工皇帝的新衣》、《李一,不了了之?》、《大连“被石油”再调查》、《11·15烧痛上海》等深度报道,增添了《新民周刊》的新闻调查的力量和光彩。  ……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缔造东方新主流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梳理得比较细致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