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制度提升执行力

出版时间:2012-7  出版社:中国商业出版社  作者:华阅 著  页数:210  字数:170000  
Tag标签:无  

前言

说到执行力的重要性,时下各行业管理者已经基本达成了共识,然而,靠什么来提升执行力?这似乎又是每一位管理者亟待解决的现实课题。有人说:“靠激励可以提升执行力”;有人说:“靠号召可以提升执行力”;有人说:“靠精神鼓舞可以提高执行力”;也有人说:“靠思想政治工作可以提高执行力,但这一切都只能产生短线效应,唯有靠制度才能从长线上将执行力提升上来和落实下去。”    众所周知,一个企业是一个完整的组织系统,企业的执行力也应该是一个系统、组织和团队的执行力。执行力是企业管理成败的关键。只要企业有好的管理模式、管理制度,全体员工的执行力就一定会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企业就一定能实现自己的管理目标。好的执行来自于好的制度。换句话说,一流的企业必有一流的制度,也必有一流的执行,而一流的执行必要靠一流的制度作保障。就是说,一项制度的执行既需要推动,也需要制衡,更需要监督和考核。而这一切靠什么?答案还是靠制度本身!制度本身必须设定完美执行的内容和程序。从这一意义上说,企业的管理也是对执行的管理,一切制度都必须保障执行、推动执行、监督执行、管控执行、考核执行,制度本身就应该有对整个执行过程进行全方位把握和全流程监控的内容与功能。这样,才能使执行不打折、不拖延、不推诿、不懈怠、不走样,不跑偏。    管理的重要环节是处理好制度与执行的关系,从管理的操作面讲,制度是管理的重要保障,没有制度这块基础,管理的标准和公正性将不复存在。好的制度,贵在执行。好的制度出台之后,执行力就成为决定因素。有了制度就要按制度办事,用制度规范行为。否则,,制度再好也只是挂在墙上、写在纸上、说在嘴上、束之高阁,形同虚设。所以说,制度好还须执行好,只有把好制度贯彻执行到实处,好制度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效力,才能成为真正的“好制度”。同样的,好的制度还需要有对执行的程序化推动和管控,首先,一个制度出台以后,不执行则不会被制度所允许,这要求制度本身就必须具备执行的推动力;其次,执行中遇到障碍和麻烦,制度则是执行的清道夫,是执行的坚强后盾,为完美执行保驾护航;再次,执行中出现打折、拖延、推诿、懈怠、跑偏等现象,制度则应该具有规范、监督、修正、约束、制衡、考核和奖惩的功能。    制度对经济发展和组织效率提升的意义不言而喻。诺斯在《西方世界的兴起》一书中宣扬的重要观点就是西方经济的发展主要得益于制度的变迁。他讲的“制度”,不仅包括国体、政体在内的“大制度”,也包括了商业机制、企业制度、信用制度在内的“小制度”;不仅包括了各种由长期习惯而形成的明文规则等正式制度,也包括了社会风俗,文化等隐性的非正式制度。    一般地说,管理制度是企业一系列成文和不成文的规则,或者说它是企业贴上个性标签的关于经营管理的不同“打法”和“做法”。    制度不仅规范企业中人的行为,给人的行为划出一个合理的受约束的“圈”,同时,也保障和鼓励人在这个圈子自由地活动;或者更通俗地说,制度是一种标签或符号,它将企业中人的行为区分为“符合企业利益的行为”和“不符合企业利益的行为”,企业的管理者和决策者可以据此采取奖勤罚懒的措施,褒奖“合乎企业利益的行为”,惩罚“不合乎企业利益的行为”,从而有效地刺激企业中的人有效约束自己,提商整个组织执行的效率,而在这样的奖罚中,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也得以推行和巩固。    企业家的执行力与企业的执行力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企业家的执行力是个人能力,而企业的执行力是组织能力或制度性的能力。企业家的执行力是“人治”,而制度性执行力是“法治”。治”的企业家能力通常是用“能人”,背后的哲学思想是“疑人不用,用人不疑”,而制度性执行力背后的哲学思想是:人是一定要犯错的,所以用人就一定要疑,要建立一套制度来规范和约束人们的行为。    中国企业谈执行力问题的时候,千万不要本末倒置,为了速效而牺牲对企业基业长青的“基因”(即制度与文化)的建设,管理者应当懂得企业持续增长的源泉,在于制度与文化对“人性中善的宏扬和对恶的抑制”,只有在这样一个“道”的前提下,对执行“术”的追求才有意义。    对制度进行落实和执行的全过程,实际上就是实施企业管理的具体体现。管理的落脚点在于制度的执行,管理的最终效果体现在企业的每一名员工自觉执行和完美执行的制度推动和管控上。    现在有一种倾向是“刚性制度,柔性约束”,“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所谓“以人为本”就是灵活执行制度,这种倾向是在挑战制度的严肃性,是对管理的自我动摇,是对执行的随意性的默许和姑息,其后果不堪设想。如果管理没有对执行的各个环节给予严谨的制度性规范和约束,没有对执行设定科学的程序和要求,没有对执行给予必要的监督和考核,执行力就不可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企业的各种制度也不可能起到应有的作用,所以说,抓制度要考虑执行对制度的落实意义,抓执行同时也必须考虑制度对执行程序和效果的预设作用。    这就是说,企业制度设计必须预设执行程序,必须提前考虑到执行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并对这些问题加以制度性规避或提供制度性保障,而不是在制度出台之后,仅靠人们的自觉自愿或道德良心来完成执行内容。执行的步骤、程序、环节、效果都要在制度中有严格的设定和体现,从而使执行不是单单靠激励、靠号召来完成,而是靠制度的严格推动和管控来实现。    本书紧扣制度和执行之间的密切联系,用经典的案例和全新的视角,重点阐述了靠制度提升执行力这一富有建设性的管理课题,从而为各行业各层级管理者在有效提升团队执行力方面提供了崭新务实的思维角度和具有可操作性的方法指导。    作者    2012年6月于北京

内容概要

★★★★★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新书抢鲜>>>>
  《靠制度提升执行力》是世界上从来没有生而完美的东西,对于企业的发展和制度建设而言都是一个动态过程,任何一个好的制度都需要随着宏观形势的变化和企业自身的发展而不断进行修改和完善。
  任何企业或组织。只要能狠抓落实,就一定会取得成效。而对于落实不到位的企业,制度自然变成了一纸空文,决策也就成了“水中月,镜中花”。落实是一个企业发展的原动力。沃尔玛之所以能成为全球零售业的龙头,海尔之所以能跻身世界500强企业之列,原因都在于具有不折不扣去落实的工作原则和工作作风。
  从某种意义上说,落实计划或执行工作任务是一个创造的过程。要想彻底落实工作,必须应对这一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排除落实过程中的干扰因素。落实的过程,也就是不断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的过程。要想解决从未遇到过的问题,需要找出应对问题的方法,落实可以提高企业人员的创造力。
  记住,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都是因为成就而获得报酬,而不是因为行动的过程;都是因产出而获得效益或报酬,而不是因投入获得的。所得的都取决于在自己的责任领域所落实的成果的质量和数量。
  本文详细的阐述并解答了诸如什么是执行力、何提高执行力、怎样做好执行力、规范公司考勤制度、财务制度、管理制度等问题。我们力求强调企业制度建设,这是一个长远的战略问题,但是,再好的制度,如果没有人去执行或者更贴切的说没有很好的去执行,那么,再好的制度也是一纸空文,鉴于此,我们促成本书,书名叫《靠制度提升执行力》。
  本书兼具实用性和指导性。书中的每一个细节都来源于众多优秀员工实际工作经验的总结和提炼,并精选了大量经典、实用的案例,理论联系实际,对一般员工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各种棘手问题都提供了具体的、可供操作性的解决方法和技巧。本书将帮助你成为一个优秀的执行者,助你尽快迈上一个新台阶,实现自己的人生飞跃。

作者简介

好书推荐
★★★★★
推荐购买超级畅销书:《领导核心能力提升手册》点击购买>>>>
★★★★★
推荐购买超级畅销书:《一生三万》点击购买>>>>
★★★★★
推荐购买超级畅销书:《一生三和》点击购买>>>>
★★★★★
推荐购买超级畅销书:《只要你愿意你可以成为任何一类人》点击购买>>>>

书籍目录

靠制度提升执行力
前 言
第一章 执行靠制度,制度保障执行
 制度让企业稳如磐石
 凡事用制度说话
 制度会塑造人的心灵
 制度决定执行结果
 制度打造强劲执行力
 制度要到位,关键在执行
 完善合理的制度,是落实的保障
 好制度更易顺利执行?
 好制度是这样出台的
第二章 制度是管理,执行是落实?
 制度是管理的“规矩”
 制度让管理卓有成效
 合理薪酬制提升执行力
 良性竞争机制提高执行力?
 完善沟通机制简化执行?
 实施“适才适用”用人制度?
 团队形成合力,狠抓落实制度
 制度的第一要素是落实
 落实没商量
 落实贵在坚持
第三章 制度有威信,执行更到位?
 让制度跳出“人走政息”的怪圈?
 定下制度,就要让人怕?
 杜绝“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歪风
 命令严谨加速执行
 树立每个人规则意识?
 没有服从,就没有执行?
 不让精英凌驾制度之上?
 制度面前,谁都没有特权
 奖罚分明提升制度威信?
第四章 靠制度办事,按流程执行
 制度要落实,关键在流程
 流程搞清楚,执行不混乱
 用制度规范执行流程?
 凡事按照流程去做?
 严守流程中每个细节?
 执行要尊重流程规则?
 优化流程提高执行力
第五章 执行重在行,制度重在道?
 执行是惟一的选择?
 分工恰当,保证执行落实?
 落实执行力,责任先到位?
 充分授权,加速执行力
 目标细分,才具可执行性
 方案到位,执行才到位?
 严守命令,坚决执行?
 无条件服从,打造强大执行力?
 严格执行零缺陷管理?
 ? 遵守制度从遵守约定开始?
第六章 执行不打折,关键在监督?
 执行制度不打折扣
 制度执行离不开监督?
 核查机制是制度落实关键
 没有监督就没有落实
 一流执行必有一流把关
 监督给力,执行才能到位
 责任到位,执行才能到位
 对执行情况持续跟进?
 没有约束,就没有执行力?
 违反制度,及时予以惩罚
 堵塞管理漏洞,保障行动有序?
第七章 执行有标准,制度做考核?
 制度能否有效,考核是关键?
 考核制度决定执行成败
 建立执行考问制度?
 建立科学绩效评估机制?
 考核和奖罚到位,执行就到位?
 落实执行力,建立公正评价标准
 把业绩当作考核员工硬指标?
 推行绩效管理 强化工作落实
 奖惩机制提升执行内驱力?
 建立优胜劣汰用人机制?
第八章 适时调整制度,拉动执行力?
 制度建设与使命感培养?
 让制度体现共同价值观
 新问题要用新制度来解决
 制度与创新同在
 适时推动企业制度变革
 让组织结构越来越扁平化
 在制度中注入人性化成分?
 让执行力成为一种企业文化?
 尊重每一个员工自主性?
 利用危机管理推动企业发展
 优化权责分配,拉动执行力?

章节摘录

版权页:   从管理角度讲,制度就是一个维持秩序的“警察”,哪有事都管,啥事都管,而离开了这个“警察”,组织执行力就会出现“断档”、停滞或跑偏。 先进的制度必将成为卓越的落实动力。社会的发展是这样,企业也同样如此,要想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环境下生存、发展,是无法离开一个个好的制度的。制度的竞争力决定了整体竞争力,同时保证组织执行力的落实效果。 在原始社会里,人们在共同生活中养成集体行动的习惯。一年365天,他们都需要成群结队地四处寻食打猎,如果没有一定的行为规则,是无法进行协同活动的,甚至连抵御野兽的侵袭也不可能做到。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随着大工业革命的到来,生产逐步进入社会化和现代化,分工越来越精密,协作越来越广泛,与之密不可分的纪律就越发显得重要。例如,一个现代化大企业生产的某机械设备,可能会有成千上万个零部件,这是任何一个企业都无法独自完成的,这就需要许多企业和员工相互配合、进行协同作业,为了保质保量,准时完成合作,就必须制定出一套具有高度科学性的工艺规程和规章制度来约束所有的企业和员工。由此看出,制度标志着人类的共同进步。 由此可见,任何一个组织或是一个企业或是一个国家,制度永远是其发展壮大的先决条件。有专家指出:建立全民制度才是强国的关键。 自17世纪起,英国发生了“光荣革命”,政治法律制度有了重大改良,法治文明和全民纪律性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国力迅速提升,海外拓展贸易的速度不断加快,对外扩张的野心和能力不断增强,海外殖民血腥展开。到了19世纪,英国从一个小小的岛国发展成为世界历史上最大的帝国,其殖民地遍布全球,统治下的土地和人口超过全球陆地面积和总人口的1/4,号称“日不落帝国”。

编辑推荐

《靠制度提升执行力》编辑推荐:执行力不能仅靠激情推动,更要靠制度跟进和提升;没有好的制度,就不会有好的执行。《靠制度提升执行力》讲述了如何靠制度提升执行力。《靠制度提升执行力》是世界500强企业提升执行力的经典培训读本,是中层管理者与企业员工提升执行力、共建高效能团队的首选培训教程。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靠制度提升执行力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81条)

 
 

  •   本书从解决企业实际问题出发,用简洁易懂的语言、生动有趣的案例阐述了企业如何通过完善的制度提升执行力,对组织管理的各个方面都有涉及,讲解全面精到,具有很强的操作性,是一本企业制度管理的实用手册。
  •   不管在哪里执行力是必不可少的,那么执行力就需要靠制度来维持!很好的一本书!
  •   这本书从多角度、多方面阐述了有了制度,才能更好地去执行、监督,使我们在管理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看了不少关于执行力的书,终于找到一本有点真枪实弹的了,非常好
  •   制度
  •   很好的书,看后受益匪浅,值得推荐
  •   当时买了一本有推荐的相识的
  •   很好的一本书,建议大家来学习
  •   书都挺好的,发货也挺快
  •   第一次在当当网买书,质量不错很开心,刚收到在学习中
  •   专业人士说看不下去
  •   非常实用而且針針見血的一本,舉例得也很到位,
  •   书的质量不错,刚到,还在看……续评!
  •   有收获,学到不少东西
  •   应该还行吧,公司搞活动买的
  •   好评,正读
  •   關鍵在執行,管理人士必看
  •   内容一般,看多了不太消化,有点困
  •   读书没有止境
  •   刚收到,谢谢!
  •   这本书籍的内容很不错,性价比也很高,推荐给大家。
  •   还没有开始正式看,但是书的质量和质感很喜欢!
  •   看题目挺好,留着慢慢看
  •   好书!好内容!
  •   书的内容理论的东西太多,讲得挺有道理,但觉得不是太实用,案例太少!
  •   在企业、行政机关以及各种组织中,类似于如何接打电话这样的问题有很多,这些问题的特征是:简单、直观、信息明确充分、重复发生。因此这类问题可以称之为例常性问题。管理者应该尽可能地把这类问题的解决办法以制度规范的形式固定下来。结合前面所讲的“修路”原则来解释,如果问题是明确的,解决问题的注意事项以及最佳解决办法也是明确的,管理者的责任就是设计一条“路线”,即制定制度以便让所有的人在遇到这个问题的时候不需要再思考、不需要再犯错,从而提高了效率,保持了群体行为的一致性。
  •   优秀的成熟企业的号令执行力则表现为团队号令执行力,即高层管理团队所表露出来的号令执行力。团队号令执行力一般不会因为领导者个人的变更而产生较大的影响。而从个人号令执行力向团队号令执行力的自觉过渡则是企业从不成熟迈向成熟,从成功迈向**的具体表现。在初创型的企业中,号令执行力往往是比较强大的。因为这一时期,人们的团结精神十分突出,而且这时企业尚没有建立完善的制度,企业的运作主要依赖于领导人的英明决策。只要员工认可了领导者的决策,就会不遗余力地执行。而在一个大企业中,号令执行力的强弱可以反映出一个企业领导班子的团结程度和领导层的决策能力。事实上,优秀的大企业,号令执行力都是十分强大的。制度执行力永远是企业长远发展的基石,任何一个企业如果没有强有力的制度执行力做保障,企业的运作也就无法规范,企业的许多优势也就不能维持,企业的稳定发展更是无从谈起。
  •   一个好的考核体系,应该包括考核部门、考核标准以及奖惩标准。大多数企业在这方面做得不够全面,通常会出现考核部门、考核标准或者奖惩标准不够明确,这些都影响制度执行考核的顺利进行,最终导致了企业制度执行力的下降。
  •   从制度的可执行性方面,比较好的做法是以比较简单的方法来表达这些制度,例如工作流程,将相关的工作程序以流程图的方式表现出来,并注明具体的工作任务、涉及到的部门、负责的部门和岗位以及需要进行的决策等,使工作程序一目了然,操作起来也便利可行。中国企业在业务流程化方面存在较多的问题。有的企业已经形成高效的业务流程,但在制度方面并没有予以表现,而仅仅是一些大部头的制度文本。有的企业业务流程本身就比较混乱,有待于进一步地优化。所以企业要提高制度的可执行性,必须建立相关的工作流程,而不是按照过去的职能模式将规定写出来就万事大吉了
  •   我们总觉得这么简单的东西哪里需要写得这么详细,这简直就是在浪费时间。其实在一片没有路的土地上,开辟一条路是要花费时间的,如果我们把自己走过的路进行归纳和总结,可以让别人踩着自己开辟的路走过去,就能给别人节省很多时间为社会创造财富。如果每个人都想自己开一条路,不管是羊肠小道,还是崎岖山路,只要自己觉得能过去就行了,并不考虑后人怎么走,那我们的社会永远不会进步。把每一件做过的事都形成系统的习惯,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把工作系统化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长期的坚持,一个月不行,三个月,三个月再不行则更久,慢慢地就可以养成一种习惯。其实,在把工作系统化的过程中,就是我们在给工作程序建立制度的过程,这样我们就会很自觉地用制度约束自己、警示自己、督促自己,把工作做到位。
  •   检查核实评审不仅适用于企业管理,而且适用于一切需要管理的团体、机构,是保持机构效率和提高执行力的重要措施。在企业管理中,上级对下级要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查核,这种查核不应该是走马观花、搞形式主义,而是要实实在在地解决问题。
  •   强有力的核查是推进企业落实力的锐利武器;人们不会做你希望的,只会做你检查核实的;如果你强调什么,你就检查核实什么,你不检查核实就等于不重视。执行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系统工程,其中,对执行的效果如何检查核实,是一个关键点,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及时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保证落实的效果。
  •   检查是一堵“防火墙”,检查的过程既是落实制度的过程,也是揭露问题和修正错误的过程。对于检查中披露出来的问题,能当场纠正的决不留在日后去处理。如系复杂问题不能当场解决的,应立即汇报有关部门抓紧处理。世界零售巨商沃尔玛有一个著名的商业原则,那就是“日落原则”,即要求沃尔玛的所有员工,当天的事情必须在当天完成,也就是要在日落以前结束当天应干的事情,做到日清日结,绝不拖延。这一原则同样适应于检查工作,如果把检查工作作为日常性工作的话,暴露出来的问题就不应拖延到第二天,世界许多本不该发生的故事就是这样发生的。
  •   监督是落实的灵魂,所有善于落实的人都会去监督组织所制订的计划的落实情况。监督能够确保一个组织按照规划的时间进度表去实现目标。不间断地监督和跟进,就能够有效地暴露出规划和实际行动之间的差距和问题,并迫使管理者采取相应的行动来协调和纠偏整个工作的进展,以期完成阶段性和整体性的目标。
  •   在一个组织内部,最高领导的指令是整个组织制度中执行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对指令的后续执行,是保证完成命令的前提。任务完成得如何?必须通过“按时、按质、按量”三个标准来衡量,三者是缺一不可的。按时就是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绝不拖延,按质就是要保证质量,不能偷工减料;按量就是必须达到规定的数量。
  •   一个企业的发展蓝图无论是多么宏伟,制定的愿景是多么吸引人,如果无法做到不折不扣地去实施、落实,所有的规划也将无济于事。这就是为什么在现实中,原本是如日中天的企业,如今却是物换星移,大厦将倾;原本是首屈一指的老大,如今却是树倒猢狲散,成了破落户。现实如此的残忍和严酷,原因不全在环境,而主要在组织内部执行不利,在于执行不守章法,而且在组织战略落实当中又缺乏必要的制度考核和有效监督。世界500强企业的成功很重要一点就是用制度监督执行,在制度完善中对执行进行全方位的监控。在一个组织中,让每个成员都自动自发地去履行自己应尽的义务是需要素质培养的,因为员工素质不能完全到位,所以,组织内要加强对执行力的监督就成了不可或缺的环节。很多企业在执行实践中,常常会出现执行不力的情况,这种不力情况的发现主要有两个渠道:一是执行不力的恶果反馈,一是监督考核的发现。第一种发现是被动的,第二种是主动的,更具有意义。监督就是追踪考核,确保目标达到、计划落实。虽然谈到监督会令人产生不舒服的感觉,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它却发挥着十分现实的一面。有些事情不及时加以监督,就会给组织造成直接或间接的损失。但是,监督和控制若是操之过急或是力度不足,同样会产生反作用:监督过严使下属口服心不服,监督不力则可能使现场的工作纪律也难以维持。
  •   执行力的提升离不开以完美的蓝图为指导,这个蓝图就是执行力落实的目标和方法,同时,它又体现着自身的执行要求,也就是蓝图体现着组织的管理意图。每个企业都不该忽视任何一个影响到执行结果的环节,高标准、严要求地实现零缺陷管理。这种管理的核心要点是,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如果有99个产品零件、99道工序、99项服务做得都很到位,但是如果仅仅有一个零件、一道工序、一项服务没有做好,出现了差错,整个执行的结果就等于零。把执行力落实到位,是所有企业都在下气力研究和追求的,但有一点是要强调的,执行力的提升离不开以完美的蓝图为指导,这个蓝图就是执行力落实的目标和方法,同时,它又体现着自身的执行要求,也就是蓝图体现着组织的管理意图。要求做到不放过任何一个会影响到执行结果的环节,高标准、严要求地实现零缺陷管理。这种管理的核心要点是,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如果有99个产品零件、99道工序、99项服务做得都很到位,但是如果仅仅有一个零件、一道工序、一项服务没有做好,出现了差错,整个执行的结果就等于零。这要求企业管理者要发展壮大自己的企业;就要把任务的执行当作一个系统来看待,每一次和任何时候都不能松懈,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会对执行结果造成不利影响的环节。管理者还应该从全局的角度使每位员工认识到认认真真做好本职工作的重要性,因为一位员工百分之一的疏忽会让公司其他员工百分之百的努力化作泡影,百分之一的疏忽都都可能对顾客造成百分之百的损失,还会给公司形象造成难以挽回的巨大损失。实现零缺陷管理实际上就是要求员工“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绝不从我手中放过一个缺陷”。创造了企业界神话的海尔集团之所以会有很高的执行力,这除了与它强大的企业文化有关之外,还与其零缺陷管理的做法有关。
  •   执行到位固然离不开方案的制订,但是方案是否有意义,还要看这种方案是否具有可操作性,方案具备了可操作性,下属才知道怎样一步步地执行,最终实现方案的预期结果。没有操作性的方案就如同你交给属下一部新机器,却不交给他们使用说明书,其结果自然是属下玩不转,另外,一些方案可操作性差,可能是方案中所要求的超出了员工的接受能力和素质水平,造成多数员工失去信心,还可能是因为方案表达的意思不够具体。这样将看似高深难懂的技术分解简化成一般人都能掌握的技术,让人们一看就知道应该怎样操作,就会将不可能做到的事情做到位。比如有的公司为了增强民主,在公开方案中规定,只要是涉及员工切身利益的事项都要公开,凡能够公开的一律要公开,但是在执行过程中什么算是涉及员工利益的事项就不好确定了,结果只能做表面文章,收不到实际效果;方案的可操作性差也可能是因为方案制订得过于烦琐,缺乏灵活性,还可能是因为缺乏系统性,前后矛盾,员工不知怎样做才更好。强化可操作性,可以将目标量化。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目标,但目标只是提供了行动的方向,要想在实施过程真正执行到位,还需要将大的目标分解成数个小目标,明确到每个部门,每个人身上。这样不仅可以使员工的行为标准化,还可以提高做事的准确度。
  •   世界上很难找到一个全才领导者,只能找到适合于某一项工作的领导者。世界上很难找到一个全才领导者,只能找到适合于某一项工作的领导者。即便如此,他对所担负的职责权限范围内的工作,也不可能做到样样精通。唐朝的时候,唐太宗有一天发现左、右仆射房玄龄和杜如晦整天限在事务堆中,一天之内要阅读处理几百份公文,就很生气地批评他们说:“你们身为仆射,应当为我分忧,协助我操劳国家大事,要耳听得远,眼看得宽,拓宽识人渠道,为国家查访贤能智慧之士。你们现在整天限在事务堆里,怎么能做大事呢?”于是下了一道诏书给尚书省:凡是琐碎的事务都交给左、右丞处理,只有疑难重大的事务,才交给左、右仆射处理,从而把房玄龄和社如晦从繁忙的事务堆中解脱出来,将精力集中在国家大事上。作为领导者,不可能也不应该事必躬亲。一个人就算浑身是铁,也碾不出多少钉。所以,不懂得授权的领导者不是合格的领导者。不体现授权机制的用人管理制度也不会激励出预期的执行力。房玄龄和杜如晦就犯了这种拿高薪干粗活儿,整天扎在事务堆里的错误,。军队的统领是不需要亲自冲锋陷阵的,统帅的才能在于调兵遣将、指挥若定。企业的领导也是如此,不需事必躬亲,要懂得合理授权,让下属发挥特长。高层次的领导者的主要职能已经不再是做事,而是成事。
  •   在企业中,制度决定执行力。执行过程中,任何人都不应有逾越制度的言行。执行力是推动工作、落实组织目标的前提。事实证明,作为一名员工,他能否不折不扣的执行与他遵守不遵守制度有很大关系,而要想让制度在员工的头脑中扎根,就需要加强对制度的宣传和教育。虽然有许多企业制度制定得比较完善,并把制度编制成册,或经常把制度性的标语贴在外面,但是在制度的执行过程中往往就变了样,成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这样的行为是制度所坚决不允许的。在一家媒体上曾有一篇报道,说某记者针对“上班干私事”这一问题作过一个调查:通过对235名员工进行的随机调查,发现员工上班时间有干私事的员工达到了被调查人数的90%以上,其中上网私人聊天和上网闲逛所占比例高达86%,做其他的,如:出去走走等占60%,玩游戏和煲电话粥所占比例分别为40%和33%,兼职所占比例为7%。同时,调查显示,在8小时内用于“干私事”的时间占20至30分钟的人数最多,1至3小时人数占调查总数的20%,3小时以上的比例为11%,另外,有15.55%的人认为,办公室干私事时间视情况而定。可见,上班时间在办公室“干私事”已成为一股风气。身处妙龄的我们应该怎么样?
  •   具体来说,年资考绩和职位提升,应没有必然的关联性,完全要视各个企业的性质以及经营的状况而定。可是,年资和才干必须互相配合,才能彻底完成使命。总而言之,目前这个社会,仍有许多人无法接受职位提升的这种制度。所以,只有从小学教育开始彻底地改革,然后,随着时代的演进,在人们无法接受的情况下,继续推行依年资考绩为主流的人事管理制度。在这种难以推行“适才适用”的情况中,同时还孕育着另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提升的人才,是否真能“适才适用”?所谓“适才适用”,就是要选择适当的人才,给予适当的职位。一般公司实施的“适才适用”提升制度,大都是依照人品、健康状况、经历等作为评判的标准。但是,这并不是100%正确的,有时,我们认为某人有80分的程度,可是真正做起事来,却往往只有50分的能力;相反的,有人的办事能力却出乎意料之外。的确,不能够只凭外表和年龄来判定其内在的涵养,因此,提拔人才必须谨慎地进行。不过,尽管制度实施起来很困难,也应该抱着一种“为所当为”的信念。为了公司的前途和利益,必须要有冒险的精神。办理职员的职位提升,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可是,这种冒险的勇气却不可缺少。尤其是身为公司的经营者,更要使所有的部属了解“适才适用”的道理。同时,也要使年资考绩和职位提升相辅相成,如此必能相得益彰,公司的业务自然会更有进展。
  •   制度必须要科学、具体、实用,体现执行价值,对执行者才会产生鞭策和鼓舞力量。作为一般的管理原则,企业内部对员工的晋升应以员工的才能,作为职位选定的主要标准,年资和考绩列为辅助资料。且年资、考绩以及职位的提升,早已成为了人事管理上的热门话题。如何考核员工的考绩和职务升降,是每个企业都会面临的问题。被日本誉为经营之神的松下幸之助到各机关团体演讲有关企业发展心得时,就有许多人向他提出这些问题。当然,一家公司想求得发展的最好方法,莫过于提高公司执行力。但它的前提是,在工作上必须先造就更优秀的人才,而采取“适才适用”的制度经实践检验证明,对提升企业执行力是有效的。在日本每个人都明白“适才适用”的重要性,但是,往往在实行这种职位提升的办法时,常会受传统年资观念的牵制与阻挠。长期累积的结果,造成了坚固难破的成见,要想改变,绝非一朝一夕所能达成。松下认为如果要纠正这种封建观念,就必须从小学教育开始,让每一个人从小就能建立起“适才适用”的观念。把年资考绩当作是职位提升的一种辅助,而非必要条件。当然,在理论上,以“适才适用”为提升职员的依据是最恰当的。但是,若太草率地执行,常会为经营者带来不必要的困扰和大众的议论。所以,公司若要实行时,一定要使用得当,否则将一无所获。而按照年资考绩来提升员工也有好处。因为它的着眼点在服务时间的长短上。虽然年长者在智能和体力方面比年轻人差,但是,这个制度保障了年长者日积月累的经验。因此,以年资和经验巩固领导力,年轻人也自然会表示爱戴及拥护,对于整个公司业务的推展,会有相当的助益。从以上叙述中,不难看出年资考绩和职位提升,各有优缺点。任何一家企业,在人事上绝对有赖于“适才适用”的推行。但是,制度必须要活用,才能培养出真正的人才。如果完全信赖它的功效,而不了解真正的意义,是丝毫没有用的。因为,过分地依赖制度规定,反而会使企业变得毫无生气。
  •   竞争机制的建设必须确立一个统筹的和长期的竞争目标,这样才能通过竞争目标的激励和引领达到提高执行力的最佳效果。竞争心理并非仅局限于个人竞争,在团体中也有同样的竞争,而且效果更好。如果有优秀的集团竞争对象,可以由对抗意识形成更高的工作意念,此时,两个竞争集团会“互不相让”,总要求自己所属集团有更高的成绩。日本京都制陶公司以其“变形虫”式管理闻名。京都制陶的发展依靠松下电子的显像管零件V形绝缘体的大量订单。开始时,京都制陶老板稻盛和夫向松下电子提出京都制陶只拿5%的适度利润,他认为这一招可以应付松下的降价要求。日本有句话说得好:“松下电子会把你尾巴上的毛拔光。”不论是哪一家供应商,松下电子每年都会提出降价要求。稻盛和夫的要求,当然遭到松下电子的拒绝。即使按成本价达成交易,松下电子也不会接受,因为有更廉价的替代产品,何况稻盛和夫还要拿5%的利润呢?为了避免公司内部的恶性竞争,维系公司内部的公平和团结,稻盛和夫告诉员工“应该如何做人”,鼓励员工相互鼓励,提高员工的素质。稻盛和夫在这里扮演了教员的好角色,使“变形虫经营”发挥了巨大的、积极的作用,同时,“变形虫”式管理成功地实现了“以最低成本获取最大利润”的目标。
  •   制度不是为了挂在墙上看的,也不是锁在档案柜里的一纸文件,制度是一种管理,是一种责任、规划、秩序、机制,甚或是命令。一些好的规章制度非常科学严密,但在执行过程中却像是一拳打在棉花上,不能落地生根。因此,制度的执行不是一个表象问题,要达成“提高执行力”的目标,我们首先要用制度敦促执行,制定相应的法则,才能保证执行力的健康发展,彰显制度权威。因而,企业在员工的薪酬管理方面的“格雷欣法则”有诸多具体表现:(1)在同一企业,由于旧人事与薪酬制度惯性等,一些低素质员工与高素质员工薪酬大体相当,从而导致低素质员工对高素质员工的“驱逐”。此种情形可看作是上述第一种情形的特例。(2)在同一企业,由于旧人事与薪酬制度惯性等,一些低素质员工的薪酬超出高素质员工,从而导致低素质员工对高素质员工的“驱逐”。(3)在同一企业,由于旧的人事与薪酬制度惯性等,虽然高素质员工的薪酬超出了低素质员工,但与员工对企业的相对价值不成比例。现阶段,这是低素质员工对高素质员工“驱逐”的一般情形。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山东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视人力资源为企业的“第一资源”,实施“人才强企”战略。以人为本,改革内部薪酬分配制度,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建立与企业发展战略相适应、对外竞争力强、对内激励充分的薪酬分配体系,使人力资源成为企业参与市场竞争、企业发展的战略性力量,人力资本不断增量,人才层次不断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实力不断增强。
  •   要想切实激发优秀员工的积极性,通过建立有效的薪酬制度不啻为一条有效的途径。现代人力资源更加强调以人为本,改革内部薪酬分配制度,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建立与企业发展战略相适应、对外竞争力强、对内激励充分的薪酬分配体系,使人力资源成为企业参与市场竞争、企业发展的战略性力量,人力资本不断增量,人才层次不断提高,最终企业综合竞争实力不断增强。400多年前,英国经济学家格雷欣发现了一个有趣现象,两种实际价值不同而名义价值相同的货币同时流通时,实际价值较高的货币,即“良币”必然退出流通——它们被收藏、熔化或被输出国外;实际价值较低的货币,即“劣币”则充斥市场。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之为“格雷欣法则”,亦称之为“劣币驱逐良币规律”。所有企业在薪酬或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均可能发生与格雷欣所见类似情形,实际生活中的例子亦屡见不鲜。由于企业在薪酬管理方面没有充分体现“优质优价”原则,高素质员工的绝对量尤其是相对量下降——这表现为对自己薪酬心怀不满的高素质员工另谋高就;或工作积极性下降。我们虽然不能将所有高素质员工的流失都归结为“格雷欣法则”惹的祸。但确有相当一部分高素质员工的流失,是由于薪酬或人力资源管理“格雷欣法则”的作用。在薪酬上,一方面人力资源本身千差万别;另一方面薪酬更为丰富多彩。
  •   执行力包含的内容不少,这本书也算是从制度层面来阐释了好的方式
  •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用制度提升执行力,可靠
  •   适用与企业管理层的一本好书。
  •   实用性稍微差一点,没有什么实质性的东西
  •   公司的管理者应该多看看此书,受益匪浅!!!
  •   真的很给力 极力推荐
  •   制度和执行力没有必然关系
  •   这个还没来得及看·
  •   还没看,不过都是一流人物的管理方法,应该很不错的
  •   书的纸张很粗糙,内容很受用。
  •   书已经收到,个人时间因素未能及时阅读,对货品包装比较满意,具体等抽空阅读过后在与大家分享读后感!
  •   一些简单的故事,表达了一些基本的理念。
  •   该书看起来有点浅薄了,专业性较弱了些,平时看看就可以了。
  •   正版。能把问题说到点上,在实际管理中有很好的理论支持,并且确实是这么回事,可以看看
  •   不错不错,主要是替别人买的,我没看到,用户说是不错
  •   读起来比较有价值。。。。。。
  •   买其他书送的。。。。给力!!送的东西也是正品!!
  •   内容很好,但如果再明细化更好
  •   给公司买的,比较实用
  •   从封皮就能看出,这本书不是很专业,都用汉语拼音来代替英文,难道能看这类书的人会不认识这些字么,里边的内容在不同章节也有重复的地方,系统性不强,举的例子也就那么几个公司的,说明写书的人知道的也不多,总之,看看还可以,没有什么学习的必要。
  •   错字比较多,影响阅读心情。内容不深入,浮于表面,只看书名就可以了。
  •   首先这本书是送的,核心观点比较明确,但多是废话,看不下去~翻翻就好
  •   适合管理者的理论提高
  •   文章总结构比较散乱。一直在谈制度的重要性。书也没有想象中的厚,也不大。
  •   没什么系统,车轱辘话来回说有错字……原来听说网购会有盗版,因为买的书也并不是很多,没准真撞上了错字:P75 第9段 第5个字 "内容"写成"内客"
  •   这是我买的的印刷质量最差的一本书,以前的有纸张不好,个别残页等情况,这本书直接每隔两页就是白纸一张,特别是前半部,白纸就算了,问题是缺了很多内容,这样的书也能拿出来卖,真有才!
  •   制度为纲
  •   是一本很不错的书籍
  •   对企业很有用的一本书
  •   方案到位 执行力才到位
  •   很实在的书 值得看一下
  •   东西不错……
  •   对企业很有利的一本书
  •   是很实在的书!值
  •      管理就有规矩,管理就有制度,管理就有约束,管理就有人觉得自己不快乐。实际是有了这样严肃的爱,企业里的人才能按照企业的要求,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把企业发展到最好。
  •     制度不是为了挂在墙上看的,也不是锁在档案柜里的一纸文件,制度是一种管理,是一种责任、规划、秩序、机制,甚或是命令。一些好的规章制度非常科学严密,但在执行过程中却像是一拳打在棉花上,不能落地生根。因此,制度的执行不是一个表象问题,要达成“提高执行力”的目标,我们首先要用制度敦促执行,制定相应的法则,才能保证执行力的健康发展,彰显制度权威。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