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自由

出版时间:2012-8-1  出版社: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作者:赵国君  页数:256  
Tag标签:无  

前言

我最好的作品是我的生活他反对艺术、蔑视权威,嘲讽、撼动着人类理性的“法相庄严”,在艺术观念与人生观念上带来了晴天霹雳般的震撼,但他温润优雅、脚踩大地,细腻温柔之处,行云流水般潇洒风流,像清风一样度过了一生。他给我们展示了自由的最高标准。1968年的10月1日,是马塞尔•杜尚在人世间的最后一天。一切如常。上午,八十一岁的他还在圣热尔曼大街闲逛。在维贝尔书店淘得几本书:一些旧书,是有关浅浮雕装饰的,也有新书,是阿方斯•阿莱的新作。阿莱是他的诺曼底老乡,一位十九世纪末期出色的幽默作家。晚上,五十多年的好友、摄影师曼•雷偕夫人朱丽叶,还有罗伯特•勒贝尔与夫人妮娜来到他家。老朋友之间的晚餐一如既往,大家交换礼物、玩笑、闲聊,好不热闹。客人走后,他蛮有兴致地拿出阿莱的书,给妻子蒂尼念了几段。该睡觉了,杜尚进了卫生间,却很长时间没有动静。蒂尼感觉有点不对,在外面叫他,他也没有回应,走进一看,杜尚已经倒在地上,“脸上带着惬意、幸福的表情”,永远地走了。曼•雷回忆说:“10月1日午夜时分,马塞尔闭上眼睛死去了,唇边挂着微笑。他的心脏服从他的指挥,停止了跳动,就像他停止了他的工作一样。啊,这是一个悲剧,就像一盘棋局的终结。关于他的死,我不会再说什么了。”而蒂尼给理查德•汉密尔顿的电报则是:“马塞尔昨晚平静去世。他脸上带着最平静、最高兴的神情。”在不知道什么时候死去的时刻死去,止于当止,这也是杜尚的精心安排么?人生之旅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杜尚先生悠然一生,应着召唤般悄然换乘了死亡列车,主动熄火,死得自然,死得无意。火化了的遗体安葬在鲁昂的墓地,杜尚家族的人都葬在这里。没有任何宗教仪式,墓碑上的一行字是他早就选好了的:况且,死去的总是别人。还是不忘幽默。杜尚死了,盖棺定论,应该像个大人物式来点儿评价,弄点儿荣誉才过瘾,比如,二十世纪最重要的艺术家、先驱者、最大的“造反派”、后现代艺术之父、“现代艺术的守护神”,比如,“他改变了西方现代艺术的进程,至今仍然没有人能够超越”等等。有人说,他是毕加索路径上相反方向的现代艺术大师。又有人说,他是能够“舍得一身剐,敢把艺术拉下马”的智者,一如超现实主义领袖布勒东所说的那样:杜尚是二十世纪最有才智的人。不,这些评价在杜尚那里都得不到半点回应,因为他从来是不争论、不辩解,并且是反对一切定义的,何况是这么咄咄逼人的荣誉,他是不接受的。但,他不会拒绝,从不忤逆别人的好意,也许,他会保持优雅微笑,不着一言,也许,他会认真地讲上一句:你说得挺棒的,可我一句也没听懂。到底,谁是杜尚?是那个因《下楼的裸女》婉遭拒绝,突然般地开悟,再也不做艺术家的那个杜尚吗?是声名日起却毅然退场,不以艺术养活自己,而甘愿去做图书管理员的那个杜尚吗?还是,一边拒绝作画,一边用八年乃至更多年的时间耐心实验《大玻璃》,或甘愿把一生的大部分时间放在二十余枚象棋的世界里而不为外界所动,就是为了绝不重复自己,绝不为无病呻吟去做艺术的那个杜尚?信手拈来地给《蒙娜丽莎》画上胡子,买个小便器去参展,在生活中无所不在的工业品上签上名字的举动又是多么惊世骇俗,迥乎其类,可惜却一学即错,或新意全无,却在观念上留下了巨大开启,影响现代艺术发展的方向。如果说,毕加索特别想告诉我们,艺术是什么,那么,杜尚总是非常平淡而又安静地提醒我们:艺术不是什么。——这里没有艺术家。所谓艺术家不过就是工匠,要知道,艺术这个词来源于梵文,意思就是“做”。艺术家不必把自己神圣化,不必高傲地宣称自己如何与众不同,艺术家与商人、妓女、小偷、政客一样,不过是生活的一份子而已。——这里没有艺术,艺术不过是人类生存的无数活动之一,为什么要凌驾于其他活动之上呢?“我对艺术本身真没什么兴趣,它只不过就是一件事儿,它不是我的整个生活,远远不是”,在他看来,艺术有点儿像烟草、毒品、酒一类的东西,“艺术是一种瘾,类似吸毒的瘾。艺术家也好,收藏家也好,和艺术有任何联系的人也好,都是沾了这种瘾。艺术的存在绝对不是如同真理的存在一般,可人们谈到艺术时会用对宗教般虔诚的态度,为什么艺术要受到这样的推崇?它等于吸毒,就这么回事”,这是他的坦白,怀疑的锋芒直指艺术本身。——这里也没有金钱。杜尚认为,艺术家不能谋利,否则他就不得不在自己的风格里呆一辈子,自我复制,画地为牢,还谈什么创作与出新呢?可贵的是,他一辈子没有为金钱所累,也没有把金钱与艺术联系起来。钱是活命的成本,但他对金钱与物质的欲望很低,完全过着另外一种潇洒自由的生活,从不为其所累,而艺术是艺术,他可以冥思苦想,耐心实验,默默无闻地坚持多年,也可以兴之所至、信手拈来,小范围娱己娱人而已,从来没有为了市场批评制造,神话伪装,尽管他完全可以做到这一点,作为“艺术家”,他对金钱的态度与处理方式让今天的我们百思不得其解,却又无比震撼!——这里也没有团体、主义和流派。从1912年那次事件之后,杜尚就有一个终身“不足为外人道也”的原则:不介入任何流派、不加入任何团体,更不陷入任何“主义”之争。他一眼看出:任何流派和团体在兴起的时候都很前卫、很先锋,貌似也很包容,可一旦成形做大,就逐渐僵化、保守、落后,成为阻碍。这几乎是人类永远重复的可怕命运,也是艺术历史乃至人类历史上毫无新意的回旋与反复,人类思想的狭隘是一种普遍而深入的秉性,理性的自负,意义的人生徒留争执与笑柄。“我们太看重自己了,我们以为自己就是这个地球上的主宰,对这一点,我非常怀疑”。更令人费解的是,杜尚否定艺术的美!艺术为什么是美的?美是什么?美与丑又是人类理性制造出来的糟糕把戏。对于美,包括趣味,杜尚可以说厌恶至极,在他眼中它们都是一时风气,暂时的,也都会改变,到了一定年限也就消失了,趣味不存,意义全无。所以,他在尘世间抓取各种生活俗物,撒豆成兵,制作了一个又一个的“现产品”,就是想证明,艺术不涉及美,也不涉及丑。小便器、衣帽钩、凉瓶架子有什么美和丑吗?美与趣味在这里统统被取消了!你也不能说,普通之物皆艺术,皆美其所美,不,“它只是一个东西,它在那里,用不着你做美学沉思、观察,它是非美学的”。他的作品里不但找不到美,也找不到自我。他会花很多心思,很多时间去做一幅不是画的“画”——《新娘,甚至被光棍剥光了衣服》,只为尝试,只为摒除艺术上的视觉美,简直不伦不类,并且在这个作品的旁边搭配一个天书般的说明书——《绿盒子》,貌似为它做注,其实在“搅局”、“斗嘴”,使画也不是那个画,书也不是那个书。他要打乱的就是你的视觉定律,摧毁的就是你的理性自负,关键是不肯让任何定义把自己套住。他的意思是,艺术可以是随便什么东西,艺术不崇高,不值得我们太多的推崇。杜尚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艺术家不是长发光头、奇装异服、咄咄逼人吗?不,优雅沉静的杜尚先生总是一身规规矩矩的西装领带,一件件简单得体的便装,人海喧嚣,安静自处,山头林立,笑意旁观,极为绅士。艺术家不是盆满钵满,鲜衣怒马吗?不,杜尚先生生活清寒,甚至拮据,因为他一生没有固定职业,也不想把自由卖给某一社会职业。他是不需要很多钱的,当有人劝他发财的时候,他说:我要那么多钱有什么用呢?我所需要的我已经有了,我不需要更多的了,如果我有了更多的钱,我还得去安排它们,为它们操心,累不累啊?他说,“我的财富是时间,不是金钱”。“我喜欢呼吸甚于工作,活着多好啊,在大自然的清新里,在象棋世界的安静里,在朋友间的欢笑、快乐的性爱、简单的云游里,不是很好吗?”他当然不属于任何流派,团体,尽管他深刻地影响了许多人,许多现代流派、团体,如达达、超现实主义都争着把他当作教主、拉关系。可他总是善意地旁观,礼貌地保持距离,绝不下水。杜尚已经走得太远了,远远地把任何人甩在了后面,别的人如果说只是在艺术大象的身体上挑挑拣拣,他是一枪把大象击毙,或者哪来哪去?别在这里给我“猪鼻子插葱”!艺术如果是一尊华服加身、云雾弥漫里闪烁着金光的巨型雕像,那么,杜尚就是一根撼天动地的金手指,手指所触,雕像轰然坍塌,漫天碎片跌落于生活之水,碎裂成泥,一切都不复存在,杳无声息,而生活仍在继续。一定要注意,这个对艺术的全盘否定并不是大手一挥、怒目金刚式的,而是宁静温柔,不乏体贴,充满了善意,充满了幽默。他的作品很少,没有那种以大量作品来标新立异,说明观点的冲动,不,他几乎不做,或少做,因为没有非要做点什么的冲动,以至于可以多年来沉浸在象棋的世界里保持安静,“消磨时光”。他不想重复自己,也不想取悦大众,那些所谓的作品绝对是偶发的、个人的、或圈子里私自传阅的。用作品说明立场这句话有用,可他的作品有点上气不接下气,有点云淡风轻,并没想通过作品主张纲领的强制意味。他也没有大段的叙述,喋喋不休的言说、申明、辩论,不,不,他从来不喜欢辩论,也从来不与任何人争论,更不要说立场鲜明地讲点什么了。尽管在我们的内心里他已掀起了滔天巨浪,可一切却是那样的自然、轻巧、无意,带着轻松、幽默和唇边怀疑的浅笑,温柔极了。顶多,他会试探一下,比如那个现产品《泉》,他是组委会委员,参展却用另外一个人的名字,也是托女朋友送去的,他只是站在人群中看大家的反应,等着有人咆哮着反对时,他不发一言,看着人类又一次理性自负带来的狭隘悄悄离开,何等的体贴!没有工作,不做艺术家,反对婚姻,沉浸于棋、恶搞、沉默,等等,在我们这些“正经严肃”的人看来,杜尚有点儿像生活中的浪子,可是,尽管对艺术非难甚深,却并不陷入虚无,并不像现代艺术家那样“特立独行”、精神病发作式的,他不过是将古往今来嘈杂而热闹的艺术与生活之辩来了个简单的还原:艺术不是高于生活,也不是生活高于艺术,而艺术就是生活,它们是等同的。这样的观念,这样的做法,最终的目的就是卸落了心灵的重担,打开了思想的枷锁,跨越了艺术的藩篱,而走向了终极自由。是的,艺术史上没有一个艺术家能够像他那样成功地掌握了自由。在如何通过艺术达至自由的问题上,杜尚的答案是:唯有放下艺术,自由才能得胜。这个艺术王国里的“齐天大圣”其实是一个闲云野鹤的行者,虽深谙艺术的思想之美,却将其一点点拆卸,然后添加在艺术女神身上。不堪重负的种种,脚踩大地,细腻温柔,行云流水般地潇洒风流,他摆脱理性的智障,超越了尘世的浮华,像清风一样度过了一生。而在铜臭气重、浮华浅薄的艺术大观园里,他则是那个“潦倒不通庶务,愚顽怕读文章”的贾宝玉,比起宝玉的痴魔、逃遁,他更加随意自由、超脱放松,其云淡风轻,气定神闲,“美人如花隔云端”,让红尘浪里不能自拔的我们步步惊心,翻江倒海。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他就是自由世界里的“我佛如来”,就是现代艺术中的“六祖慧能”。爱因斯坦在评价甘地时说,“在未来的时代,可能极少有人相信,这样一个血肉之躯曾经在地球上匆匆走过”,同样,后世子孙很难相信曾经有这样一个自由的灵魂在过去的时空中真实地存在过。他就是杜尚。他说:我最好的作品是我的生活。他的自由可否复制、效仿,或者我的自由你永远不懂?而这扰乱人心的、关于“自由的最高标准”到底是什么呢?

内容概要

  杜尚(Marcel
Duchamp,1887-1968),在20世纪“200个伟大艺术家”评选中名列前茅,他是“反艺术”的艺术家,职业象棋选手,艺术品经纪人,电影表演和创作工作者,是美国达达的组织者,也是国际达达主义的领袖,超现实主义的开创者,波普艺术、行为艺术、大地艺术、偶发艺术的鼻祖。他是一个喜欢呼吸甚于工作的人,一个自由灵动,清风明月般的洒脱人物。与所有艺术家念兹在兹的伟大观念相比,在艺术上,他拓展了艺术的边界,开辟出一种不同寻常的、前所未有的美学经历与艺术感受,至今影响不衰,无人超越。

作者简介

  赵国君,自由读书人,策划师兼社会活动主持人。先税吏,后法律,如今艺术,或嘉于言,或懿于行,志在自由新民一途,有“中国律师观察网”、“艺术独立论坛”行世。

书籍目录

序言:我最好的作品是我的生活
上篇 人生传奇
第一章家是温暖的家
一、开明的老杜尚
二、家庭的艺术背景
三、兄弟姐妹的艺术之路
第二章东张西望,或游手好闲的八年
一、落榜后的波西米亚式生活
二、怪异作品沙龙的继承
三、早期作品的初步探索
四、开启通往成功之门
第三章再见,艺术!--聚焦
一、远离艺术的前因
二、到慕尼黑寻求摆脱艺术
三、成名美国
四、一生所追求的改变
五、反艺术的结果--《大玻璃》
第四章万物有灵且"美":现产品
一、《泉》,献给艺术史的新趋势
二、杜尚的"现成品"
三、签名的艺术与时间学问
四、"彻底反动"
第五章达达来也,还有超现实主义
一、"达达"的来源
二、柏林的"达达"
三、杜尚对"达达"的态度
四、法国的"达达"与Rongwrong杂志
五、布勒东--连接杜尚与超现实主义的桥梁
六、游离于"达达"与超现实主义的自由
第六章他给美国带来了什么?
一、决意赴美
二、初到美国
三、创办现代艺术博物馆
四、《大玻璃》得到认可
五、首次公布的思想与艺术
六、艺术家与作品
七、创作与创新
第七章女人,情色,还有--性
一、初恋
二、情人
三、另一个自己--罗丝瑟拉薇
四、纵情声色
五、第二次婚姻
第八章非说作品的时候我们该说些什么
一、终止创作的作品
二、盒子作品
三、最后一幅油画
四、回顾展
五、遗世之作
第九章我活得实在幸福
一、不张扬
二、爱下棋
三、随遇而安
四、简单随和
五、不拘一格
六、推陈出新
七、广交友
中篇代表作品
薄兰作品韦勒风景
下楼的裸女
自行车轮
巧克力磨
三个标准的中止
晾瓶架

几何教科书
杜尚女装照
《给予:,瀑布;,点燃的煤气》
《给予:,瀑布;,点燃的煤气》的"大门"
《给予:,瀑布;,点燃的煤气》内部房间集锦风光
修改《蒙娜丽莎》复制品
TU'M
巴黎的空气
旋转的玻璃
罗丝瑟拉薇为什么不打喷嚏
新寡
大玻璃
风俗画寓言
请触摸
手提箱式盒子
与伊娃对弈
蒙特卡洛债券
Portrait of Dr. R. Dumouchel
下篇开放讨论
讨论一:
杜尚一生不以艺术作为谋生手段,为什么过得那么潇洒自由,钱的问题怎么办?
讨论二:杜尚真的不在乎名声吗?
讨论三:在杜尚眼里,艺术真的不是什么吗?
讨论四:
在杜尚的艺术人生中,他又是怎样反对艺术的?
附 录:王瑞芸论杜尚
后 记:我总是被杜尚所吸引
参考书目

章节摘录

第一章家是温暖的家“在您的家庭里有领会艺术的气氛吗?”“十分明显,是的。关于这一点毫无疑问。”打开杜尚的户口簿,基本信息如下:杜尚男1887年7月28日生于法国诺曼底的薄兰韦勒十二属相:猪;星座:狮子座父亲:尤金•杜尚母亲:露西•尼科尔大哥:加斯东,二哥:雷蒙,妹妹:苏珊、伊冯娜、玛德莱娜学历:高中职业:无一、开明的老杜尚杜尚出生在法国西北部的诺曼底,临海。诺曼底是“包法利夫人”生活背景地,当然,也是作家福楼拜的出生地,在那本影响深远的著作里,外省生活被描述得富足、平静。法国的乡村本来宁静漂亮,犹如一幅水彩画一样,诺曼底的薄兰韦勒更是一派风景秀丽。这里也曾有过硬邦邦的杀戮与硝烟。圣女贞德起义于此,也就义于此。“二战”期间那场决定战争胜负的登陆,使得诺曼底更加声名远播。再往前追溯,诺曼底是公元九世纪斯堪的纳维亚人跨海而来的落脚地,Normans就是“北方人”的意思。靠海的诺曼底人备受海盗骚扰,也在骚扰中练就了一番能征善战,敢于冒险的野性,磨练中建政于此,还曾经跨海征服英国,建立过不可一世的诺曼王朝,也曾远航北美,成就了加拿大的魁北克与美国的路易斯安那州。法国大革命后,独立的诺曼底归属于法国,成为西北部的行政区域。诺曼底人矜持内敛、沉默寡言,骨子里可能还有点儿一根筋,并且对世界有一种“泰然自若”的疏远态度。在杜尚身上,或隐或现地总会看到一些“诺曼佬”的特征。杜尚的父亲是一个很能干的人。他出身贫寒,但受到过高等教育,参加过1870年的普法战争。战争结束后谋到了一份税务官的工作,并顺利地娶到了一个家境富裕的姑娘露西•尼科尔为妻,仗着积蓄和嫁妆,老杜尚“买”了一份公证人的产业。公证人业务上与律师相仿,订合同、立遗嘱,投资顾问,交税代理,甚至裁判纠纷,实属一地乡绅,又类法官、议员,非体察人情,公正持平、头脑敏捷,非处事练达、为人正直不可胜任。时间一长,顺理成章的,老杜尚就被选进了镇委会,由委员、秘书一路干起,最终深孚众望地被选为镇长,一连两届,总计任职达十年。社会贤达、“政协委员”兼地方乡绅的老杜尚一世精明能干,果然不负辛劳,最终为家族积累了一笔可观的财富,生活富足、优裕,为子女成长与自己养老都做好了充足的准备。这是个典型的中产阶级家庭。稳定、殷实、务实且热爱艺术,充满了富裕家庭的繁文缛节,也多了一份贵族精神的保守与矜持,且静、且雅、和睦而温暖。二、家庭的艺术背景后来,卡巴内问他:“在您的家庭里有领会艺术的气氛吗?”“十分明显,是的。关于这一点毫无疑问”。杜尚回答得简洁有力。这个家庭的教养符合当时一般中产阶级的规范。兄弟姐妹六人各有所好,兄弟三人与苏珊都有自己的画架,随时可以画上两笔,苏珊、伊冯娜、玛德莱娜三姐妹则弹钢琴,拉大提琴、小提琴,组成了一个三重奏乐队,艺术氛围很浓。母亲出身城里,家境富裕,也有一定的艺术修养,懂音乐和美术,也能画画,她的一些水彩和素描,至今保留在鲁昂美术馆。不过,杜尚认为,母亲画得并不好。母亲画得不够好不要紧,要紧的是外公在艺术方面很是厉害,以至于给这个家庭都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外公是一个靠航运起家的成功商人,同时也是一个水平极高的版画艺术家。他的一幅版画在世界博览会上获得过奖章,部分作品还被送选巴黎的艺术大展,所以外公的作品十分畅销。外公在鲁昂创办了“版画及其历史画廊”,这是鲁昂第一家版画博物馆的前身。在杜尚家里,布满外公的装饰,大多是他的版画作品。童年小杜尚常常凝视这些作品,所以外公对他的影响很是深刻。多年之后,在为无名者协会编辑目录时,杜尚这样提到外公对他们的影响:小时候,家里墙上挂满了外祖父的画,我们被这几百张画包围着。对于他的四个外孙的这种隔代遗传的、非职业性的生涯来说,这个细节也许可以说是一个额外的诱因。后来,杜尚与大哥、二哥、小妹苏珊都成了有名的艺术家,六个孩子中有四个以此为业。尽管法国人爱艺术,把艺术家视为最受尊敬的职业,但如此高的比例还是有些不同凡响,因为艺术家在任何一个社会里都是吃了上顿没下顿,不怎么有保障的。正是他们开明、伟大的父亲成就了这一切。老杜尚为孩子们的发展提供了全面的经济支持,不仅在孩子尚不能自立时这样做,即便孩子们确定以艺术为志业之后也没有停止过,这种支持,在一个财产分明、人格独立的国家里实属难得。杜尚的大哥很晚才成名,全赖父亲资助,二哥也是。杜尚自己一生不为经济问题所累,不只是心态上的平和超越,大部分也是仰仗父亲的资助与遗产作保障的。支持归支持,老杜尚同时也处理得非常公正。他与孩子们约定,成年后他们得的每一笔资助都要在未来的遗产中扣除掉。这种公道而仁厚的做法让子女们很服气,也有效地避免了家庭纠纷。多年以后,杜尚还夸赞父亲,觉得这个做法值得向所有的父亲推广。除了经济上细致、及时的支持外,更为可贵的是,老杜尚充分尊重孩子们的自由。精明务实的父亲当然希望孩子们能够子承父业,致力于“经济事务”才好。于是他送大儿子加斯东去学法律,让二儿子雷蒙去学医,可两个儿子都半途辍学,改行做了艺术,包括杜尚和苏珊也都做了艺术家。老杜尚显然在对待孩子的问题上足够开明并善解人意,他一点都没有抱怨和强制,而是心态自然平和,无怨无悔,思想开放得很。与老杜尚相比,母亲对待孩子们,尤其是对杜尚就有些平淡、疏远。母亲在性格上比较“沉静、冷漠”。大女儿夭折,杜尚出生,这对母亲是个打击。她耳疾越来越重,几乎听不到声音了,所以对周围的事务关心极少,只管埋头照料最小的孩子。即便是杜尚的出生也不能弥补她的丧女之痛。她好像特别喜欢女孩子,在她心中,杜尚根本就不能代替夭折的女儿。杜尚长到三岁了,母亲还给他留长发,穿裙子,打扮成小女生模样,算是排解不爱男孩儿爱女孩儿的失望之情吧。母亲的淡然、冷漠给杜尚带来的影响是难以说清楚的。他后来的回避承担责任,怀疑理性语言,包括对女人的距离感,多少都与母亲有关。在平静祥和的大家庭里还有一位特殊的成员,她在杜尚三兄弟成为艺术家的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那就是朱莉娅姨妈。朱莉娅是母亲同父异母的妹妹,也是法国最早获得哲学学士学位的女子之一,四十年来一直给法兰西院士、作家让•埃卡尔做秘书,于是大家都开玩笑地叫她朱莉娅院士。朱莉娅很早就嫁给了印象派画家贝特朗,贝特朗曾经师从卡巴内尔学习绘画,作品进过法国艺术家沙龙,后来他成为海军部的专职画家。朱莉娅姨妈聪颖过人,耽于理想,轻视物质。经常鼓励孩子们摆脱富裕家庭的拖累,大胆追求自由。当加斯东决定放弃法律专业,准备去做艺术家时,大家颇为震惊,只有朱莉娅姨妈不动声色,并且公开鼓励支持他说:“抛开家里给你规划的这条路,成为一个只属于你自己的人,你是一个自由、独立的艺术家。”朱莉娅姨妈还是著名的女权主义者,不但撰文呐喊,观念上推崇男女的绝对平等,生活上也是着装出位:眼镜长裤,西服上装,一副烟斗不离手,大胆独特的扮相令保守固执的老男人跌破眼镜,鼻血横流。她没有子女,对几个外甥格外喜欢,并且是小杜尚的教母,对三兄弟来说,她的独立、前卫、自由、平等,几乎构成了他们成长的魂魄。三、兄弟姐妹的艺术之路杜尚的大哥叫加斯东。加斯东受外公影响,常常作画,后来被父亲送到巴黎学习法律。老杜尚本想他子承父业,在经营人生的事业中做个公证人或律师什么的,奈何,加斯东志不在此,做了法学院的逃学生,常常溜到美术学校去学习绘画。老杜尚顺从了儿子的意志,默默地支持他所做的一切,从不间断地接济生活费用,也不责备他。加斯东想到了做艺术家的日子不会好过,为了激励自己,他把名字改成了:雅克•维永。维永是法国的一个诗人,其诗句里有一句话吸引了加斯东:“我那可怜的年轻时代/我出身卑微”,这句话很映衬他的心情,于是就选择维永做了姓。至于雅克,则是因为与法国的一句“冒傻气”的发音相同,维永“将傻就傻”,多少有些自我解嘲的味道,从此,雅克•维永代替了他的真名加斯东•杜尚,走进了他以后的生活,也走进了艺术史。雅克•维永深受外公影响,擅长描绘各种形象,而且非常勤奋。在与法学院决裂、立志从事艺术之路后,他从法律学校搬到了巴黎艺术家的聚集地——蒙马特区,在这里他如鱼得水,频繁地在报纸上发表各种幽默插图,不过几年,就成了一个小有名气的插画家。杜尚二哥雷蒙,本来是学医的,也是慕艺术女神之名而改行做了艺术家,他比大哥更“严肃”,学的是雕塑。深受罗丹的影响又勇于创新,他将富有当代品位的因素融入雕塑中,思索深,用力大,按照杜尚的说法,二哥是个天才,属于家庭里最有才气的。1902年,雷蒙的作品《长发女肖像》入选全法美术协会沙龙,算是其成就才气的一次高端展示。他的名字也改成了杜尚•维龙,是三兄弟里的人文主义者,对杜尚的影响很大。兄弟姐妹六人中,杜尚与小妹苏珊的关系最好。兄妹俩形影不离,无拘无束地嬉笑、玩耍,花园探险,密室游戏,他总是带着苏珊。他们共同动手做玩具,拆装东西,做各种探险,并在镇上的小学一起读书。两位哥哥从鲁昂寄宿学校回到家里是杜尚兄妹最快乐的时刻。兄弟姐妹们欢声笑语,哥哥们带来新的信息,还教会了他怎样下棋,慢慢地在棋艺方面,杜尚显示出超常的天赋。这种兴趣伴随了他的一生,以至于他的大部分时间都在象棋的世界里痴迷不已、不能自拔。与此同时,鲁昂美术馆也开馆了,这可是工业时代来临之际的大新闻。美术馆既展出各种古画,也展出与时代发展有关的各种民间艺术。杜尚一家是这里的常客,一方面喜悦于古典的艺术之美,一方面在“当代艺术”中感知技术创新,这都给马塞尔•杜尚幼小的心灵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想想这个温暖的家吧,杜尚在哥哥、父亲、朱莉娅姨妈,包括母亲的影响中慢慢长大。在16岁之前,他还立志像父亲那样做个公证人,可是,艺术氛围、人文的环境、各种人物对他的影响,使得做公证人的想法有了松动,潜移默化之中,他也当起了画家。他画了许多画,早期的作品看不出任何叛逆与不端,一切都在模仿、学习的阶段,好奇、无知、跟风、模仿,与所有年轻人一样,杜尚的学艺之路非常规矩。在立志成为画家之前,他像众多富裕家庭的孩子一样被送到鲁昂的寄宿学校读书。在七年的制式教育中他表现平平,成绩一般,高中毕业会考只不过刚刚及格,不过算术的科目比较出色,居然得过两次数学竞赛奖。除了数学奖,在艺术方面也拿过奖,算是不错。他的早期作品是一幅习作式的风景画,中规中矩,看不出什么特殊的才能,艺术于他,有类本能,或者新奇。虽然学习上用功不多,但他并不捣乱,比较安静,很是聪明与乖巧。学校的评语含蓄低调:“这个学生在学习上没使出最大的力气来,不然他完全可以做得更好。”

后记

周末的798车水马龙,游人如织,天南地北热爱艺术,或对艺术怀有好奇心的人来到了这里,看展览,听讲座,参加各种沙龙,并在琳琅满目的艺术商店里淘宝。这里是北京城的一个艺术地标,算是早期的圆明园画家村、宋庄、一号地等艺术家部落中的一个,很是热闹。    798本是一片废弃的国营工厂,如今的布局是厂房依旧,机床散落,虽精心设计,依然能够感受其间工厂的老旧气息,配合着艺术上的怪力乱神,显得非常搭调、和谐。    ……    临了,我还是想以杜尚的话作结:    “如果你愿意,我的艺术就是我的生存,在每一瞬间,每一次呼吸之间都是一个作品,一个不露痕迹的作品,那既不诉诸视觉,也不诉诸大脑。那是一种持续的快乐。”    那是一种持续的快乐,当你阅读杜尚,感受杜尚,并按照自己心灵的律动活着的时候。    所以,我大声地说:杜尚先生,书已写完,请您指教。    “哦,书已看过,纸张不错。”    赵国君    于京北“三俗斋”    2012年4月6日第一稿,4月15日第二稿,4月18日定稿

编辑推荐

《我心自由:杜尚传》编辑推荐:杜尚被誉为“现代艺术的守护神”,达达主义和超现实主义的代表人物。他是“反艺术”的艺术家,拓展了艺术的边界,一个不折不扣的“标题党”,经过他签名的现成品即可成为“艺术品”。他甘心只做一个普通的图书管理员,拒绝婚姻,却两度结婚。打开思想的枷锁,跨越艺术的藩篱,走向终极自由他一生都在寻求改变。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我心自由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马马虎虎,没有 看, 因为杜尚才购买, 还有另外版本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