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研究

出版时间:2008-4  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  作者:崔占峰  页数:227  

内容概要

本书理论联系实际,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针对实际问题进行理论思考,在广泛参考已有文献、吸收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根据中央的政策方针,得出了一系列富有新意的结论,有些尽管不是很成熟,但对于现实经济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启发和指导作用。    第一,时代的变迁以及我国现阶段的国情首先为创新性地研究这一老课题奠定了基础。这决定了在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既不能走西方发达国家的老路,也不能照搬西方发展经济学家关于农业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通用模式,更不能将20世纪我国理论界对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思路不加梳理、修正和发展地运用到新世纪、新时代和新背景下。基于此,作者开宗明义,将本书研究的指导思想确定为“在时代发生变迁的前提下努力体现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理论的发展性和实践的创新性。全面揭示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新特点、新动向、新矛盾,在此基础上探索中国特色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道路”。在这一指导思想下,解决农业剩余劳动力为何、如何和在何种环境和条件下转移就业显得顺理成章,读来一目了然。    第二,关于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指导思想,理论界还没有形成比较一致的认识。农业剩余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各条途径之间的层次、地位和相互关系尚待于进一步系统研究和梳理。本书的研究弥补了理论研究中这方面的一些缺憾。在理论上,明确了中国特色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道路。这样的道路不但遵循了适应生产力发展不同层次需要的渐进原则。既有利于就地就近转移就业,还能促使劳动力输出地区由“寄养”于外地劳动力资源的经济发展模式逐渐转移到依靠劳动力“自养”发展地方经济,从而有利于防止由于劳动力跨区域转移造成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差异的加剧,有利于推进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这一结论在当前各种形式的差距有所加剧的情况下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本书一个最重要的特点是,始终围绕形成中国特色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道路,从理论上加以阐述,从案例上进行佐证。得出了反映中国特色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道路应该包括的几层含义:    首先,从转移就业方向看,既要坚持异地转移就业,更要着眼于就地就近转移就业。就地和就近转移就业从长期看是农业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根本方向。      其次,从转移就业的实现机制看,一方面,应当逐步建立和完善农业劳动力有效转移的引导机制。具体要建立如转出地区政府和转入地区政府之间的协调机制;劳动力在不同行业和地区的供求信息传递机制;城乡劳动力市叠。场统筹机制等。另一方面,要加快建立由市场发挥基础性作用的就业促进机制。具体如建立一般农业劳动力向农业人力资源的转化机制;农业劳动力素质教育和职业技能教育培训机制;农民工劳动报酬保障和正常增长机制等;逐步由市场协调这些机制运行提高转移就业的效率。最后,现阶段还须考虑建立农民工“少小离家老大回”的保障机制。要形成在转移和回归之间、非农业和经营农业就业之间的自由流动机制。要使促进转移就业与建立“老回”机制并不矛盾!    最后,从转移就业的模式看,“农民工”将成为中国特有模式。农民工在我国的产生和发展有深刻的历史与现实原因,是农村劳动力在长期流动中得到发展的一种模式。在各种转移模式中,农民工是主体。这种模式的特点是,农民工脱胎于农业和农村,发展于非农业和城镇;不是行政计划的产物,而是市场选择和选择市场的产物;农民工是我国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的主要依靠力量,将来还是城市化水平进一步提升的依靠力量,同时也是建设和发展新农村的一支重要依靠力量;农民工连接城市和农村,农业与非农业,形成统筹城乡的枢纽。农民工的问题解决好,关系到农业劳动力的转移成效,关系着城乡发展的和谐程度,影响着二元结构向一元结构转化的进程和速度。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多处强调了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并进一步指出包括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等在内的五条道路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具体道路。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认识和实践上的重大发展。一条伟大道路,五条具体道路是中国特色发展道路的一般框架,这一框架下面还应包括很多更加具体的道路,有待于我们认真研究,从理论上加以总结,本书提出的中国特色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道路对于丰富中国特色理论有一定的意义。

书籍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与意义 1.2 相关论题的文献综述 1.3 研究视角与分析架构 1.4 研究创新与方法第2章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基础理论 2.1  农业剩余劳动力以及转移就业范畴考证 2.2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经典理论溯源第3章 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3.1  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成因与总体描述 3.2  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的必要性与可能性第4章 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历史与现状 4.1  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历史进程 4.2  党和政府不同历史时期对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探索与实践 4.3  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现状与主要矛盾第5章 国外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经验与启示 5.1  发达国家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经验与启示 5.2  新型工业化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 5.3 本章小结第6章 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路径的现实选择 6.1  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指导思想与总体模式 6.2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基础途径:深化农村分工分业 6.3  农业剩余劳动力产业间转移就业路径:农村新型工业化 6.4  农业剩余劳动力空间转移就业路径:农村城镇化第7章 农业剩余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的环境和条件 7.1  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宏观环境分析 7.2  探索农业剩余劳动力有效转移就业相适应的环境与条件第8章 结论参考文献附录1 论统筹城乡发展机制形成的内在逻辑 ——兼论统筹城乡劳动力就业机制附录2 统筹城乡发展三题:农民工、新型农民与发展现代农业附录3  中国特色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之路附录4 马克思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思想研究后记

章节摘录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与意义  理论和实践证明,现代化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工业化和城市化则是各国现代化实践规律的一般总结。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农业劳动力向工业部门的产业转移与农村人口向城市居民的地域迁移更是一个普遍规律。由于具有不同的历史背景和现实差异,这个一般总结和普遍规律在不同国家甚至同一国家不同地区和不同历史阶段都会存在特殊表现和作用形式。对我国而言,传统农业大国,人多地少是实现现代化最基本的国情,这决定了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任务的长期性和艰巨性,体现了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最基本的特点,也构成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特征的一个基本方面。另外,我国正努力通过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这决定了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也必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联系,逐步实现由行政式转移到市场化转移过渡。可以说,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大规模流动和转移源于市场经济,进一步实现持续、稳定、有效转移就业也必然要依赖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完善。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其中就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提出了新的指导意见。《决定》指出:改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环境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个重大问题,也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面临的一项重要内容和严峻形势。《决定》还进一步指出改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环境的具体方向和意义:一是把鼓励和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城乡之间双向流动就业作为增加农民收入和推进城镇化的重要途径,指出了今后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明确方向和现实意义。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研究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