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河走

出版时间:2012-1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作者:乔晓光  页数:312  

前言

  后 记  把《 沿着河走 》放在集子的首篇,是想表达我近些年散文写作的一种状态。随着一天天老去,很多事情至今不甚明白,需要边走边寻。《 沿着河走 》是写父亲当年为了对未知社会、对生命意义的探寻,沿着家乡的小河走出大山,在自己的人生河流中跌宕起伏的命运。父辈的时代已经永不复返,然而,父辈的经历已经成为我血液与灵魂的一部分。  其实,每一个写作者的写作,都是一个自我寻找的经历。这种边走边寻既是精神的,也是艺术的,自由的。因此,在写作中,我既注意关注看得见的风光人世,也关注风光人世背后多多少少无声无形的牺牲。当然,这只是自己的一点点感慨,它却是我近年写作箱笼中的部分细软,在编完这个集子时,我已把它转成另一形式收藏下来了。  感谢作家出版社让拙作面世,感谢本书责任编辑和曾经刊载过这些习作的编辑及所有支持我的朋友,更感谢我家人的鼓励、敦促和帮助,它是维系我写作的一种重要动力。我知道我写得还不够好,也不够尽兴,这是能力不及,“黑发不知勤学累,白头方悔读书迟。”迟就迟吧,白头了,就多一份沧海闲情。我还会一直走下去。

内容概要

  《沿着河走》是著名作家冯艺的散文集。作者对历史、对现实与自然进行探寻,从内心出发,一个个历史现象的深切追索、一处处水色山光的历史故事、一个个平凡人生的真情描述,在追问与悲悯中,饱含历史情结和人文情怀……作者在探究这历史迷雾和风光人世背后生命与世相的复杂,引人入胜,令读者沿着个体生命的河流去享受人生,感悟人生,警醒人生。

作者简介

  冯艺,1983年大学毕业,曾任广西民族出版社总编辑、社长,广西作家协会主席。现任广西文学院院长,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编审。出版著作有《朱红色的沉思》、《云山朗月》、《逝水流痕》、《桂海苍茫》、《边地无声》、《瑶风鸣翠》、《红土黑衣》和《广西当代作家丛书·冯艺卷》;长篇人物传记《甘苦人生》等。散文集《朱红色的沉思》、《桂海苍茫》分别获第四、第八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奖等多种奖项。

书籍目录

沿着河走国殇二题腾冲小团坡果实月为谁清明走过雪山鲜花告诉我执行者诉述阿里山的感伤吴哥之上是金色五月的凤凰花别列捷尔金娜森林走西口又见曲比母亲记像鸟儿一样幸福最美的时候致一九七九--回白石桥看我的幸福季节其实,我们都没醉我的北海文友谁为我们祝福老蓝的母亲伯母的粽子文学的收获根性的写作生活依然迷人从士多店关门说起一个人和一个国家雪兰莪河的美丽穿越伊斯坦布尔望山夏日的伤痛劫后重生鹰飞马雄山水是桂林的茉莉花开秋日散步净月潭挂在心上的眼泪除了山水,还有什么留在记忆的铁路线逛西约街看桥祥云飘过头顶梦的水岸冠头岭下林村看戏心有清凉靖西女人板池天琴声三月糯米香瑶山石牌里湖的色彩回到瓦桥的故事漂流布柳河亲近德天美丽就差那么一点点后记 

章节摘录

  沿着河走  路够远的,坐了很久的车,然后,沿着一条河边上走。山谷很窄,窄得像一条长蛇。那年,要不是父亲下决心领着我回老家一趟,我真不知道,老家竟在深山里,很荒僻,却很美。河的两岸青山耸峙,河水中岩石要么只露出一点点,要么干脆没在水中。河水顺着蛇一样的山谷流淌着,很远,不知尽头。老家破旧的房子建在河边,打开门,就看到绕着稻田流淌的河水。  阳光停留在岸边竹子的末梢,原始稻作田里耕牛悠闲地时而低头啃着青草,时而抬起头来独自哞哞,似乎向我讲着一些远离喧哗的事情。平时,父亲总是对我们尽情地说起那些艰难岁月走过的十万大山,却从来没有向我们谈过家门田园的一湾碧水。  老家永远是游子难以释怀的归宿。父亲离开几十年后第一次回到老家的时候,也是我第一次站在这条小河边上的时候。我想,在这之前一个个寂寞和相思煎熬的夜晚,父亲一定会常常梦见这条小河,这清澈河水,一定是他儿时常常眷顾的地方,因为这条小河是村里孩子的游乐场,天天都能掀起一波波喧嚣的水花。天快黑了,忙碌了一天的母亲们记起了孩子,在一片呼唤或责骂声中,玩得正乐的孩子们一个个不舍地从河里走了上来。  那天,走进家门,父亲再也回不到童年,面对着老屋中堂墙上挂着的爷爷奶奶的相片,走过枪林弹雨和心灵摧残不曾流过一滴眼泪的父亲,却无法堵住泪水的闸门。屋外那粼粼的水声,让他的心似有无边的寂寞和凄凉,受尽苦难的父母早已如水远去,家也随着他们而远去了。目之所及的景物,令父亲奔涌般的泪水如湍急的河水,在他的心里搅起圈圈旋涡。  在现在说起来快要让人忘记的日子里,父亲循着小河流水的方向,用一个青年的热渴,敞开了深藏的夙愿。可是他看到的是人们艰难的日复一日的生活,他背负了忧患和创伤。也许他曾经把流过家门的河作为一个可以推心置腹的倾听者,看着身边流过的河水,想要找寻心中的上善之水,更找寻哪一条河可以成就他梦中的奔腾不息和汹涌跌宕。  终于有一天,他沿着河走,翻山而去,看远方是更高更大的山峦,目光看着小河远去,心一点一点地沉重了起来,于是,有了一种血性的升华。从此,他知道了“国家”的概念,他要把生命的激情平摊于天宇之下。他离开了老家,去寻找更大的江河。  然而,战争给人类带来的一定是苦难,要么是死亡,要么是无处寻觅的离乱。对许多人而言,留在老家终日牵肠挂肚的父母,就像挂在墙上的相片,脸上布满纵横交错的、深深的皱纹。我感到一般人的皱纹都长在额头和眼角的周围,而他们却连双颊都不曾空着,犹如老家的崇山,皱皱折折,深邃而深重。战争使多少人的骨肉,不是草草浅埋在荒山野岭,便是漂泊千里,音讯杳无。可是,当一个时代结束,又一个时代诞生时,远在深山的父老双亲想到的便是燃香一炷,祈望青烟上天,给那个混沌世间中死去的亲人捎去战争终结的消息,也呼唤着活着的儿子早早回家。  已经是人民解放军指挥员的父亲,作为在枪林弹雨中风餐露宿的胜利者,却还来不及回家,便被卷入到一场又一场的“折腾”。原因很“简单”,一是他沿着河走,进了城,上了学,为了“地下革命”的需要,给一家报馆写一些反饥饿反内战的文章,而这家报纸在战争胜利后被定为“托洛茨基派”的报纸,此后,父亲再也无法辨清与那莫须有“托派分子”的干系;二是因为那位我连相片也没有见过的伯父,父亲的胞兄。那时,战争已打了很多年,许多年轻的生命在战争中死去,国民政府在缺乏兵员的困境下四处买兵,说有粥吃,有衣穿。山里生活困难,父亲还年幼,为了生活,伯父便跟着别人一起沿着河走,成为国民党军一员。几年后,与参加革命的父亲成为了陌路。战火消停后,作为另一阵营的战败者,伯父倒在了新政权公审大会的枪口下,是我年幼的堂兄连夜把他拖回,浅埋在荒芜的山岗上。这两个“简单”造成了父亲整整三十年起伏跌宕、冤狱横生的“复杂”命运。父亲没有回家,父亲回不了家,发配到了离故乡更遥远的地方。我的爷爷奶奶亲眼目睹了伯父的倒下,又听闻父亲的不测,未能团圆望眼欲穿的老人痛入骨髓。  在老家的祖屋,我把视线停留在两位老人安静的照片上,我想象着,在艰难日子里拉扯大的两个孩子决意离家那一刻他们的心情。我给他们点上一炷香,拿在手上,想起了曾经背过的那首唐诗,“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生活在太平盛世的孟郊把母亲的心愿,把对儿子的爱表达得至真至诚,而乱世中我的奶奶是否知道自己的儿子沿着河边走,就意味着将生离死别呢?浩浩人间,不论战争与和平,有孟母的母爱,就有所有人的母爱,而处在战乱中的母爱更令人揪心扯肺。那天,我的奶奶一定是久久地站在河边看着儿子的背影,越走越小,越来越模糊。那时整个村子,奶奶一定感觉到无比荒凉,冷风吹着她的头发,孤独的身躯站在萧瑟的旷野里。或许她的心里早就知道,这一离别,就是永别了。家破了,国破了,但充满阴阳的世界里依然充满着母爱,或悲或喜,或乐或哀,浸透着母亲的殷殷心血。或许她根本不知道,这两个沿着河边远去的儿子,会穿上不同颜色的军装,穿上军服的两个儿子在战场上竟是敌人,脱了军装便是同胞共脉的兄弟。或许她还不知道,30年未能回家尽孝替她分忧的小儿子,竟被足足审查了三十年。如此的惨烈,真不知道爷爷奶奶是如何走过,人间的委屈,生活的苦头,他们至死保持着相片上的笑容。第一次回家的父亲失声痛哭,哭这一切。  奶奶积淀的坚韧性格,父亲承续着。这些积淀和承续使父亲在极端的境遇中有一种心力支撑。生命中的一层层阴影,始终包围和笼罩着父亲,多少次申诉遭遇各种来源不明的阻挠,自己营垒中的“同志”在权力场的争斗,一场场的运动接踵而至,“一放”便是三十年的生死折磨。苦难当然也伴随着我,让我自小懂得了什么叫世态炎凉。这种无奈练就了父亲笑对苦难的信念和态度,也使我深深知道人生是不会一帆风顺的。我决不相信,人只有在愚昧之中,才能随顺自然安度一生。  眼前的一切模糊了起来,香火成了一团火苗,轻轻跳动,这一团跳动的火苗,始终在我的心中。  同样经历过生离死别的作家龙应台说过,所有的颠沛流离,都是从江河流向大海,所有的生离死别,都发生在某一个码头,上了船,就是一生。我老家的小河没有码头,也没有船,父辈沿着河走的历史已河水般无声地流过,如今一些章节无法书写,像风过无痕;一些字句无法印刷,像被水打湿,我看到的是月光下河水泛起的光耀,抚摸到时光照在心头那丝丝寒意。  沿着河走,是为了寻找更大的江河,也成为了一代代人对一段历史的万种滋味,那“隐忍不言的伤”埋在历史的深处隐隐作痛。可是,我注定爱着老家深山里的这条小河,因为我生命的根须就在岸上。沿着河走,它让我感激生命给予一双眼睛和一个脑袋,去关注和感受在二十世纪里发生的中国故事。因为,我记得有人说过这样一番话,“随着时间推移,我们能看到的历史记忆越来越少了。对年轻一代尤其如此,我们有完全不同的生活,面对完全不同的问题。但我想了解我们自己的历史是至关重要的,因为那是教训。如果有的问题不谈论藏起来,始终当做秘密或者禁忌,那非常危险。”这是获奥斯卡终身成就奖的波兰电影导演安杰依?瓦依达曾经对自己导演的电影《 卡廷惨案 》说的。  ……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沿着河走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