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知识一本通

出版时间:2012-3  出版社:中国纺织  作者:张迤逦  页数:316  

内容概要

  中华五千年文明绵延久远,国学作为集大成者,浓缩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中国灿烂文化遗产中的瑰宝。国学知识博大精深,数千年来已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直接影响着国人的思想、意识、伦理、道理、行为乃至娱乐等。
  《国学知识一本通》以通俗易懂的文字及简洁流畅的表达方式,对中国的国学常识、国学典籍、国学思想、国学典故、国粹、国学大师等六个方面逐一分类阐述,旨在使读者了解国学精髓,领略国学精华,感悟国学精神,从而达到鉴古知今,探寻中华文化之本的目的。

作者简介

  张迤逦,沈阳师范大学副教授,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特约研究员。主要从事中国古典文学和影视理论研究,曾发表《试论李白诗歌中的积极浪漫主义精神》《贾谊过秦论主旨思想探析》等学术论文几十篇,出版的主要著作有《学生实用三国演义辞典》《影视学概论》等。并为《职业教育》撰写过多篇反映校园生活的报告文学,目前主要致力于国学方面的研究。

书籍目录

第一章 一定要知道的国学常识
1 神异人物
盘古
女娲
有巢氏
燧人氏
伏羲氏
神农氏
黄帝
炎帝
颛顼
帝喾
尧帝
舜帝
祝融
共工
刑天
2 神兽

九生九子
凤凰
麒麟

饕餮
浑沌
祷杌
穷奇
貔貅
金蟾
獬豸
3 礼制
朝仪
朝聘
朝觐
封禅
宗庙
五礼
吉礼
凶礼
军礼
宾礼
嘉礼
六礼
冠礼
笄礼
膜拜
九拜
稽首
顿首
空首
叩手礼
拱手礼
作揖
揖让
唱喏
三朝礼
斋戒
五服
守制
丁忧
座次
席次
4 民俗
元旦
春节
人日
元宵节
春龙节
花朝节
社日
三月三
清明节
泼水节
端午节
七夕
中元节
中秋节
重阳节
腊八节
祭灶
守岁
压岁钱
桃木符
门利
鞭炮
祭祀
十二生肖
“破五”吃饺子
男左女右
新娘乘花轿
生日祝寿
吃长寿面
5 器用
礼器
玉礼器
青铜礼器
食器
酒器
水器
乐器
炊具
家具
车马
6 称谓
谥号
年号
庙号
皇帝
陛下
太上皇
格格
驸马
诰命夫人
泰斗
三教九流
三姑六婆
名和字
别号
伯、仲、叔、季
垂髫
总角
各年龄的称谓
长寿的雅称
交友的称谓
阁下
……
第二章 国学典籍及名句
第三章 国学思想精粹
第四章 国学典故全知道
第五章 不可不知的国粹
第六章 不可不知的国学大师

章节摘录

  龙  龙是中国传说中的一种善变化、能兴云雨、利万物的神异动物,传说能隐能显,春风时登天,秋风时潜渊。龙又能兴云致雨,为众鳞虫之长,四灵(龙、凤、麒麟、龟)之首。  自古以来,龙在中国文化中,有着非常特殊的涵义,它占据了各个领域,成为中华文化的精神象征。可以说从有文字以来,就有对龙的记载和崇拜。古籍记述其形象多不一。一说为细长有四足,马首蛇尾。一说为身披鳞甲,头有须角,五爪。《本草纲目》则称“龙有九似”,为兼备各种动物之所长的异类。《管子.水地篇》中:“龙生于水,被五色而游,故神。欲小则化如蚕躅,欲大则函于天地,欲上则凌于云气,欲下则入于深泉;变化无日,上下无时,谓之神。,”而《说文解字》上也有类似的记载:“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可以看出,自古时起,人们就已认为龙是具有玄妙神力的动物,故在上古时代,龙就被人们奉为神物。  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所有炎黄子孙、华夏儿女都可称为“龙的传人”。《山海经》记载:“南方祝融,兽身人面,乘两龙。”“西方蓐收,左耳有蛇,乘两  龙。”东方句芒,身鸟人面,乘两龙。…“北方禺疆,黑身手足,乘两龙。”另有书记载“颛顼乘龙至四海”、“帝喾春夏乘龙”。《左传》说龙是一种水物,《韩非子》则说龙是虫,当它温柔欢呷时,人们可以骑它,但一旦触动它喉下的逆鳞,就会杀人。那么龙是否存在?是精神象征还是物质现象?这似乎至今还是一个谜。  现阶段,科学界一致认为中国的龙是古人对鱼、鳄、蛇、猪、马、牛、鹿等动物和云雾、雷电、虹霓、龙卷风等自然天象模糊集合而产生的一种神物。龙起源于新石器时代早期,距离今天的时间不会少于八千年,是一种精神图腾。  龙,作为一种对不可思议的自然力的一种“崇拜现象”,也就从那个时候起,开始了它的“模糊集合”。具体到外形方面龙即:角似鹿、头似驼、眼如兔、项似蛇、腹如蜃、鳞如鱼、爪似鹰、掌似虎、身如牛。这种复合结构,意味着龙是万兽之首,万能之神。  据文献记载:六千五百年前,太吴伏羲氏“结网罟,养牺牲”,由此赢得了先民的爱戴,被推为部落首领。在太吴伏羲氏的率领下,这一部落先后征服了以雄鹿、鳄鱼、猛虎、苍鹰、巨蜥、红鲤、白鲨、长须鲸为图腾的八大部落,并取蟒蛇的身、鳄鱼的头、雄鹿的角、猛虎的眼、红鲤的鳞、巨蜥的腿、苍鹰的爪、白鲨的尾、长须鲸的须组成一个新的图腾。这个新图腾体现了华夏九州的大融合,被太吴伏羲氏命名为“龙”。太昊元年九月初五日,在古宛丘,太吴伏羲氏实现了华夏几大部落的第一次结盟。从此太吴伏羲氏“始定四海之厂,制九州”(见《竹书纪年》)。他把自己统领的九大部落,“号日龙师”(见《纲鉴易知录》)。这样,太昊伏羲氏便成为远古华夏的第一位帝王,被华夏后裔尊为第一代龙祖。  进入文明社会以后,龙的造型愈来愈加多样,内涵愈来愈加深厚,形成了别具一格的龙文化。毫无疑义的是,中国人的文化兼容心理和综合思维方式创造了中国龙的独特形态。所以兼容与综合是龙文化的主体精神,也是中国文化的原创精神。  龙生九子  俗话说,“龙生九子,各有不同。”龙在其形象形成过程中,曾海纳百川地汇集了多种怪异兽的形象。到后来,这些怪异兽像在龙形象发展的同时糅合了龙的某一种特征,形成了龙生九子各不相同的说法。但龙之九子为何物,究竟准排老大谁排老二,并没有确切的记载。民间也有各种各样的说法,不一而同。但对于“龙生九子”,影响较大的一种说法是:  大儿囚牛,平生好音乐;二儿睚眦,平生好杀;三儿嘲风,平生好冒险;四儿蒲牢,平生好鸣;五儿狻猊,平生好坐;六儿赑屃,平生好负重;七儿狴犴,平生好讼;八儿负屃,平生好文;九儿鸱吻,平生好吞。  ①囚牛。囚牛形似有鳞角的黄色小龙,它常常蹲在琴头上欣赏弹拨弦拉的音乐,因此琴头上便刻有它的形象。这个装饰现在一直沿用下来,一些贵重的胡琴头部至今仍刻有龙头的形象,称为“龙头胡琴”。囚牛不光立在汉族的胡琴上,彝族的龙头月琴、白族的三弦琴以及藏族的一些乐器上也有其扬头张口的形象。  ②睚毗。睚眦龙身豺首,性好杀,喜血腥之气,常被雕饰在刀柄剑鞘上。它不仅装饰在沙场名将的兵器上,更大量地用在仪仗和宫殿守卫者的武器上,从而更显得威严庄重。睚眦的本意是怒目而视,所谓“一饭之德必偿,睚眦之怨必报”。报则不免腥杀,这样,这位模样像豺一样的龙子出现在刀柄刀鞘上就很自然了。  ……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国学知识一本通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6条)

 
 

  •   这书挺好,在书店看了再买的,,提高国学知识很有帮助
  •   内容丰富,能学到很多知识。
  •   国人应读的书
  •   很不錯!值得擁有
  •   写得很全面,好
  •   买错了,本来不是想买这本的,可惜只记得个大概的名字,所以买到了这本,这本书古文有点多,看得我有点吃力,不是很喜欢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