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学概论

出版时间:2007-9  出版社:中国医药科技  作者:郭姣  页数:429  

内容概要

《中医药学概论》主要包括中医药学形成的历史背景、哲学思想、生命观、疾病观、诊法、防治理论、方药知识等内容,基本涵盖了中医药学的主要知识点。并通过常见内科病证选讲部分,展示理论与临床诊治结合过程。  绪论重点介绍中医药学的历史人文背景、学术特点;中医学的哲学基础着重探讨气一元论、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及对中医学的影响;人体的体质、结构与功能部分着重介绍脏腑、气血津液、经络、体质等内容;病因病机部分则主要阐述中医学对于疾病发生与发展变化的认识;诊法与辨证主要介绍判断病证的方法;防治原则主要反映中医学的防治思想与体系;中药方剂部分主要阐述中药学与方剂学的基础知识并对常用方药作出分类介绍;中医内科学内容选讲,可使所学内容在理解上能更有机地联系,并体现临床应用价值。

书籍目录

绪论  第一节 中医药学发展简史    一、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二、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确立    三、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发展 第二节 中医药学的基本特点    一、整体观念    二、辨证论治  第三节 中医药学的主要内容   一、中医学基础   二、中药学和方剂学知识   三、中医临床知识上篇 中医学基础 第一章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第一节 气-元论    一、气的基本概念    二、气-元论的基本内容    三、气-元论对中医学的影响  第二节 阴阳学说    一、阴阳学说的基本概念    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第三节 五行学说    一、五行的概念    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三、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附:气-元论、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的关系 第二章 人体的体质、结构与功能  第一节 脏腑     一、五脏     二、六腑     三、奇恒之腑     四、脏腑之间的相互关系    附:五脏本质的现代研究简介   第二节 气血津液     一、气     二、血     三、津液     四、气血津液之间的相互关系  第三节 经络    一、经络的概念    二、经络系统的组成    三、十二经脉    四、奇经八脉    五、经络的生理功能及经络学说的应用  第四节 体质    一、体质的基本概念    二、体质的形成及其影响因素    三、体质的分类    四、体质学说的应用 第三章 病因病机   第一节 病因     一、外感病因     二、内伤病因     三、病理产物  第二节 发病原理    一、邪正与发病    二、影响发病的主要因素  第三节 病机     一、邪正盛衰     二、阴阳失调     三、气血失常     四、津液代谢失常 第四章 诊法   第一节 望诊 …… 第五章 辨证 第六章 防治原则中篇 中药学和方剂学知识 第七章 中药学基本知识 第八章 常用中药各论 第九章 方剂学基本知识 第十章 常用方剂各论下篇 中医临床知识 第十一章 内科常见病证索引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第一章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哲学,是人们通过对各种自然和社会知识的总结概括,发展而成的最一般规律的理性认识。因此,科学也就不可避免地受着哲学的方法论的指导或影响。医学是研究人类生命过程以及同疾病作斗争的一门科学体系,要探求和认识人体生命奥秘和健康与疾病的规律就离不开对一般运动规律的理解和把握、从一般再到生命和疾病这一特殊领域。  中医理论体系形成于两千多年前科学还不发达的古代社会,因而古代的医家就更多地借助于当时较为先进的哲学知识,如气-元论、阴阳和五行等学说来疏理与整合已有的医学经验,阐释人体的

编辑推荐

  本教材课程内容体系科学规范、系统严谨。全书既内容充实,但又十分简明而系统;充分注意到各部分之间的紧密联系,相互呼应,有机结合,既避免了不必要的重复,又防止了重要内容的疏漏;遵循以中医学传统内容为主体的原则,还恰当地反映了近年来方药学重要的实验研究和应用的发展与更新。全书主要包括中医学形成的历史背景、哲学思想、中医学的生命观、疾病观、诊法、防治理论、方药知识等部分,基本涵盖了中医药学的主要知识点。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医药学概论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条)

 
 

  •   课程需要,可惜又有新版书出来了,。。。
  •   正版,实用!
  •   几乎所有的都归纳得不错,只是脉趁的那篇简单了点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