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党权与党争

出版时间:2010-11  出版社:华文出版社  作者:王奇生  页数:423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国民党政权是中国历史上出现的第一个党治政权。它的建立,标志着中国政治形态在漫长的王朝帝制崩溃后,开始向一种新的党国体制转型。中国从此步入党治时代。     蒋介石多次公开强调,国民党组织内部的“涣散松懈之弊”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程度。这种“涣散松懈”,源于它的“以军统党”的组织形态;源于基层建设的薄弱:城市有党,农村无党;源于党派的纷争离析:西山会议派、CC系、力行社、政学系、三青团等组织不断“火并”。最后,这个弱势独裁的政党无法逃脱尴尬悲凉的历史命运……     本书以国民党“治党史”为中心,着重探讨了国民党的组织结构、党员的社会构成、政治录用体制、党政关系、派系之争与党内精英冲突、党民关系与阶级基础等方面。

作者简介

王奇生,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主要代表作有《中国留学生的历史轨迹(1872-1949)》、《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革命与反革命:社会文化视野下的民国政治》等。

书籍目录

第一章  以俄为师  一  改进与改组     二  三民主义为体,俄共组织为用   第二章  知识青年与国民党  一  党员的社会构成     二  基层组织的实态   第三章  从“容共”到“容国”  一  国共对相互关系的表述     二  中共口号的魔力     三  上层国民党,下层共产党   第四章  裂变:全代会与党统之争  一 粤“二大”与沪“二大”    二 中央特别委员会     三 改组派与“三大”    四 扩大会议与非常会议     五 “四大”的分合     六 蒋汪合作与“五大”  第五章  蜕变: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型  一  清党与逆淘汰     二  党民关系与阶级基础   第六章  工人、资本家与国民党  一  劳资纠纷案例     二  劳方、资方与党方     三 《劳资争议处理法》的修订     四  两不讨好   第七章  党治与军治  一  中政会与中常会     二  重军轻党   第八章  党政关系:党治在地方层级的运作  一  党政分开     二  双重衙门的权力之争   第九章  政治录用:党员对政治资源的控制程度  一  党义治国还是党员治国     二  入党与入仕的关联   第十章  党的派系化与派系的党化  一  力行社:派系党化     二  CC系:党与派的双重面相     三  支撑与内耗   第十一章  战前党员群体分析  一  上层有党,下层无党     二  党员的社会构成     三  不好意思公开承认是党员   第十二章  党、政、团:战时体制的调整  一  三青团:党外造党     二  学而优则仕,学而不优则党   第十三章  战争泥淖中的党机器  一  党势扩张与党员构成的变化     二  战时党员吸纳机制     三  基层:空、穷、弱、散   第十四章 “六大”前后的派系政治与精英冲突  一  中央委员的派系构成     二  派系、代际冲突与体制内的自省     三  革新与自省的限度   第十五章  弱势独裁政党的历史命运  一  二十年之预言     二  军权唯大     三  弱势独裁

章节摘录

  第十二章 党、政、团:战时体制的调整  抗日战争对国民党党机器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它使国民党丧失了长江下游地区的组织基础,导致本来就松弛涣散的国民党组织在抗战初期一度濒临溃散的边缘。另一方面,这场民族战争又为国民党提供了一次重振旗鼓、起死回生的契机。抗战初期,国民党在民族主义的诉求和激荡下曾一度获得社会各界民众的支持。本已大失民心的国民党借民族危机的遮掩和刺激而得以苟延存续。抗战初期,新当选总裁的蒋介石为拯救国民党的组织危机,在国民党之外另组建一个新的组织——三民主义青年团。但令蒋介石始料未及的是,三青团不但没有匡持国民党,为国民党吸收新鲜血液,相反以自主性组织的姿态,演化为与国民党党机器争衡的有力劲敌。党团之间为争夺政治资源,互不相容,势如水火,从而使派系纷争的国民党又增添一个新的内耗对手。三青团不仅未助于国民党的改造和新生,反而加速了国民党的分裂和溃败。  一 三青团:党外造党  蒋介石对党机器连篇累牍的批评谴责言论,表明他对国民党的组织弊端早已洞悉无遗。1932年前后,力行社和“青白团”两个秘密法西斯组织的相继成立,虽可视做蒋介石对国民党组织危机所采取的一种应救措施,但这种在党机器之外另组秘密团体的做法,不仅未能解决国民党既有的危局,相反却酿造和激发了新的派系纠纷。  1938年4月,蒋介石在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上正式当选为国民党总裁。蒋虽早已升到了权力的巅峰,但总裁的头衔对他仍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它意味着在国民党的党统和法理上,蒋作为继孙中山之后的第二代党魁的合法地位得以正式确立。  作为党的总裁,蒋介石显示出比战前更为忧切的情绪。就在蒋当选为总裁的临时全国代表大会上,蒋没有轻松愉快地发表一番鼓舞斗志、振奋人心的讲话,而是心情沉重地发出了数年来言词最为痛切的警告:  我请各位严重注意:我们的党差不多已成为一个空的躯壳而没有实质了,党的形式虽然存在,但党的精神差不多是完全消失了!……我说这句话,心里很悲痛,很难过,但是现在的情形,我们革命不但是遇到挫折,而且差不多快要失败。本党既逢到艰难而快要消失了,此时如不说,将更没有说的机会。我们此时不忏悔,将更没有忏悔的机会。〔 1 〕  历经十年当政,蒋介石是如此评价国民党人的:做官不做事;有私利而无公利,有小我而无大我;重权利而不重责任,享权利而不重义务;不能为国牺牲,为民服务,为主义奋斗。“一般党员既不智,又不仁,复不勇”,懒惰,虚伪,散漫,迟滞。对于国民党组织,蒋介石的评价是:有上层而无基础,有党员而无民众,有组织而无训练,有党章而无纪律,有议案而无行动。他说:“现在全国各地,党员没有活动,党部缺乏工作,甚至只有空的党部而不见党员,或只有党员名册,而不见党员活动。”他毫不掩饰地说:“到了现在,本党差不多是奄奄一息,沉寂无声,一般民众不仅对党无信仰,而且表示蔑视。”〔 2 〕  国民党长期以来积淀的诸多弊窦使作为最高领导者的蒋介石陷入了深沉的忧虑之中。他认识到这场民族战争是拯救国民党的一次契机。如果不能抓住这次契机,国民党很可能没有再起的机会。于是他痛下决心:“救国必先救党”,“救党必先自救,必先要救起党的各级干部和各个党员”〔 3 〕。  然而,对国民党的病情作出诊断并不难,但要开出对症的药方却非易事。如何挽救国民党,蒋显然作过反复思量。在国民党以往历史上,从同盟会、国民党、中华革命党,至中国国民党,孙中山曾多次更改党名,改组党务,平均六年即进行一次大的改组。国民党早已病若沉疴,非挹注猛药难为功,鉴此,作为总裁的蒋介石也曾动过将党机器停闭,“从新改造”,甚至有过更改党名的念头。〔 1 〕然而,蒋最终所选择的路线,仍然不是对衰老败废的党机器进行大刀阔斧的彻底改造,而是在旧的党机器之外,另起炉灶,重组一个新的具有政党形态的组织——三民主义青年团。这实际上又重蹈了战前组织力行社的覆辙。唯一不同的是,力行社是一个秘密的组织,而三青团则是一个公开的组织。战前“党方”与“社方”之间相对隐蔽的恶性暗争,又被“党方”与“团方”之间的公开较量继承和延续下来。〔 2 〕  三青团正式成立于1938年7月9日,而实际的酝酿筹备始于1937年抗战爆发前夕。无论在组织设计者的意识中,还是在人们最初的传闻和认知中,三青团都是一个具有政党形态的组织。1937年暮春,南京官场中已流传委员长打算另外组织一个党的说法。〔 3 〕问题是,作为国民党的总裁,蒋介石为什么不直接改造国民党,而要在国民党之外,设立一个与国民党双轨并行的新党?  蒋当时最主要的考虑,认为国民党沉疴太深,积重难返,无法彻底改造。在蒋看来,国民党对全国民众已失去了吸引力。特别是年青一代瞧不起国民党。在这种情况下,蒋设想成立一个主要以青年为对象的新的“革命组织”,期待通过这个新的组织将那些对国民党产生反感的年青一代重新吸引过来,并赋予这个新组织以革新国民党积弊的“革命”重责。一个鲜明的例子:在三青团筹组的过程中,当讨论到新组织的名称时,陈立夫向蒋介石建议在“三民主义青年团”的名称之前冠上“中国国民党”几个字。蒋当即斥责说:“有你这‘中国国民党’几个字,人家就不来了。我看就是用三民主义来号召的好,用我的名义来号召的好。”〔 1 〕蒋在三青团成立之后的一次谈话中,曾坦言他为什么要在国民党之外另设三青团的动机:  本来中国的革命,有中国国民党来领导,只要中国国民党能复兴,就不必另设青年团;即令有组织青年团的必要,亦可以附设于国民党以内。但是我们现在为什么要从新创立这一个三民主义青年团呢?就是因为我们国民党这几年来消沉散漫,成为积重难返的局面,不论精神纪律,都是异常衰颓,可以说党部都已变成了衙门,而党员已变成了官僚,无论如何设法改造,都不能彻底改造过来!在本党没有彻底改革以前,如果吸收青年进去,那只有害了青年,而无补于革命,所以要另外设立一个青年团,来组织一般有为的青年,好使他们承担中国革命的事业!〔 2 〕  蒋立三青团的另一重要考虑,是想统合党内各派系于一炉。特别是当蒋在党内的领袖地位正式确立以及国共两党重言合作以后,战前成立的几个以拥蒋反共为中心目标的秘密派系组织已完成其阶段性任务。而这些派系之间的恶性内耗,亦令蒋感到有统一的必要。按理,蒋可以训令各派系停止活动,并在国民党的旗帜下团结起来。但因国民党党机器长期以来被CC系一派所掌控和垄断,其他派系很难涉足。换言之,国民党在当时人们的认知中,早已成为一派之党,若以此统合其他派系,其他派系难免有被CC系收并之感,加之利益分配不均,亦难以打成一片。蒋认识到只有成立一个新的组织来摄纳各派,各派才会心悦诚服。  蒋在成立三青团之前,曾有一个重要的计划,即想统合国民党以外的其他政党。蒋曾向中共明确表示,如果共产党愿意与国民党合并,国民党的名义可以取消,党的组织章程可以修改。据称青年党与国家社会党已表示可以接受或考虑。中共则明确表示合作可,合并不可。此议遂寝。三青团的成立,最初亦隐含有另立新组织以向其他党派表达合并意向和吸引其他党派参与的企图。  蒋介石寄望三青团重振国民党的“革命精神”,重塑一个革命新血轮的形象。在三青团成立的第一年里,蒋在对三青团中央干部的几次内部讲话中,反复强调国民党已经衰老腐败,严厉批评国民党的种种缺失,并训勉和提醒三青团要以国民党为鉴戒,万不能重蹈国民党的覆辙。蒋最初还流露出要赋予三青团在革命任务中以领导的角色,大有取国民党而代之的姿态。在蒋的话语中,国民党几乎成了一个腐化没落的反面教材,而三青团则被赋予新生革命集团的角色。〔 1 〕  虽然不能武断地认为身兼国民党总裁和三青团团长的蒋介石会蓄意鼓动党团之间相互拆台,但当蒋不断将三青团的新使命与国民党的旧形象反复对比时,难免给人留下这样的印象:三青团形同“新宠”,国民党有如“弃妇”。“党员看团员,好象是新起之敌;团员看党员,当作落伍分子”〔 2 〕。蒋对三青团既以新生力量相期,三青团团员亦不免自我认知膨胀。他们以“新生命”、“新细胞”、“新血轮”自诩,对国民党公开嘲笑、讽刺、轻蔑,并有意散布“党旧团新”、“团高一切”等言论。〔 3 〕在三青团的宣传凸显下,国民党被推到了一个至为尴尬的境地,留在国民党内的人被目为衰颓腐化之辈,甚至被三青团列为革命的对象。  国民党党机器长期以来为CC系一派所独掌,CC系对国民党党务组织的缺失负有难以推卸的责任。在这种情况下,新建立的三青团既被赋予革新国民党积弊的重任,CC系自然不能再充当三青团的组织中坚。基于这一考虑,蒋介石在筹组三青团时,属意由原力行社成员主要承担起这个新组织的组建任务。〔 1 〕蒋只分配CC系在团内扮演适度调节力行社势力的角色。但由此一来,战前CC系与力行社之间的派系宿怨,顺理成章地转变为党团之间的对峙和冲突。蒋介石本来希望通过三青团来统合和弥缝党内各派,结果反而陷入更深更浊的派系斗争的泥淖中。  ……

编辑推荐

  从组织角度考察国民党为什么会失败  ● 建党伊始:从“以俄为师”到“容共”“容国”  ● 从孙中山时代起,就存在乎视组织建设的隐患  ● 党派纷争:CC系、力行社、政学系、三青团……  ● “清党”蜕变后,由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型  ● 组织形态:“以党统政”,“以军统党”  ● 基础薄弱:城市有党,农村无党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党员、党权与党争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01条)

 
 

  •   国民党政权是中国历史上出现的第一个党治政权。它的建立,标志着中国政治形态在漫长的王朝帝制崩溃后,开始向一种新的党国体制转型。中国从此步入党治时代。蒋介石多次公开强调,国民党组织内部的“涣散松懈之弊”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程度。这种“涣散松懈”,源于它的“以军统党”的组织形态;源于基层建设的薄弱:城市有党,农村无党;源于党派的纷争离析:西山会议派、CC系、力行社、政学系、三青团等组织不断“火并”。最后,这个弱势独裁的政党无法逃脱尴尬悲凉的历史命运……本书以国民党“治党史”为中心,着重探讨了国民党的组织结构、党员的社会构成、政治录用体制、党政关系、派系之争与党内精英冲突、党民关系与阶级基础等方面。
  •   本书在描绘国民党的组织形态上力图达到全面和立体,这正展现了国民党复杂和多样性。因而决定了必须要做细致的史实的考察不能概论的定性。而国民党的这种复杂,愚见正是中国政治近代化发展过程中的“过渡”的历史时期。如书中引述陈果夫日记谈到的,“党的宣传为民主自由,党的训练为军事化,党的组织为学苏联,内部确实中国的,如此东拼西凑,不成一套,如何是好”。这正反应了国民党“嫁接”式的组织和理论结构。
      从理论和政党上,国民党可以看成是西方议会民主式政党和俄共共产主义和集权型政党的嫁接产物。三民主义是孙根据西方议会民主型政治模式提出的理念,而改组之后的国民党有实行以党治国一党专政的理论。从政治组织上,五院制这种三权分立架构的政体,和中政会中执会这样的类似苏共政治局党治模式的架构并存。这种模式,显然是西方模式和苏联模式这两种模式先后进入中国(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是西方的民主革命传入并取得成功的时代,但随着北洋军阀的统治议会民主制度被国人逐渐厌恶,而国民党改组的时代正式社会主义理念和苏联势力进入中国的时期)并发挥影响的结果。作为横贯这个时代的中国国民党,三民主义、五权宪法这些理念和制度正是其数十年革命的目标,而现实使得孙和国民党不得不引入俄共和社会主义的革命理念。也可能这是近代史发展过程中必然的过渡型政党模式。
      西方民主革命模式在实践上被证明无法在当时的中国完成自强和现代化的任务。而由强力政党领导的革命方式成为苏联十月革命后影响世界的可能的后发落后国家的独立和现代化道路。国民党正处于这两个时期之交,因此,必然具有从前向后的过渡特点。因此国民党力图从融合两者的优点(其实孙中山从辛亥革命之前就着力发展与西方不同的更加富于民生主义的政治方略)。包括苏共的组织能力,和分权民主的政治架构。但是正是这种自身的矛盾性,决定了它从理论到实践上的矛盾(例如,第五章关于国民党、资本家和工人的纷争中,国民党方引用三民主义的民生思想去处理矛盾和纷争,而资方则引用三民主义中的民权(民主自由)的理论来对抗之,这说明了这种理论在实践中确实造成了自相冲突的矛盾。),而其民主宪政的目标,却成为其党力发展和专政控制的最大障碍,成为其他党派和势力攻击批判的有力武器。
      而中国的政治制度发展,从封建专制到现代的政党政治(当然,有着不同的模式)中,国民党和其国民政府时代的实践是非常重要的不可缺少的环节,是从旧式政治模式向现代化政治体制建立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国民党的各种政治实践和尝试,包括五院制正负的组织形式,中执会中政会的体系架构,现代政治机构的建立,特别是市县一级的政治体制的尝试,政党的力量逐渐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控制,这之中成功或者失败的范例,都不同程度的被继承和发展下来,而这正式政治现代化进程中的关键。到新中国建立之际,中国现代的政治架构已经渗透到县乡级之中,俨然与国民革命之际相去甚远了。
      中国旧式的政治官僚体制,终止于县级,而在基层,更多的是以家族,士绅,和县域的政治官僚组织来维系。而在中上层精英则通过科举的方式进行维持。而现代社会的特征与此相反。政党和政府组织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社会阶层,特别是市民阶层作为活动力量的主体。这种结构在中国近代化的历程中逐渐发展,以及中国广大乡村地区的现实政治架构,使得现代政党的发展必须适应这样的环境才能有组织能力,又必须有足够的革命性才能不堕入腐化丧失动力的陷阱之中。国民党的变化,也正是符合了这样的规律。从大革命开始到清党变化,从十年建国派系倾轧和党力溃散,到抗战时的党团相争党力逐渐削弱溃败。
      现代性的政党在中国取得成功,又处于后发国家和独立图强的阶段,必须有强大的党力和组织动员力来进行其任务。因此,国民党的各种尝试,无不为此,而无不囿于其“过渡性”,具有杂糅各种特点的混杂特性,再加之其活动,多存在与城市的社会中上层,因此无法切实在中国的广大地区实行,而其党的能力亦严重的削弱了。
      最后,国民党多元嫁接模式如果能实现,必须要依靠强大的政党力量,特别是深入到基层的党员力量。但正如本书得到的结论一样,国民党党力涣散,组织羸弱,党纪弛懈,动员能力薄弱。使得国民党的政治理想,更多的流于空文而无法实现。
       不管如何,从整个中国政党政治发展的历史看,国民党是具有重要意义的过渡型的政党,具有从松散的西方议会政党向党治型政党过度的特点,从其整个发展和中国政治近代化现代化发展上看,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也是其溃败的内部决定因素。
  •   党员、党权与党争:1924—1949年中国国民党的组织形态(修订增补本)
  •   阅读完本书最为茅塞顿开的就是:孙中山先生以美国国体、政治、政党体系为蓝本,形成的三民主义以及建党思想,终在一系列失败之后,以实用性、目的性出发,转为“以俄为师”。于是共产党、国民党确乎同宗同源。——马克思主义来自德国,但中国共产党并不那么与古典马克思主义相关,而与苏俄列宁主义更相关;三民主义渊源于美利坚,但逐鹿中原的中国国民党也并不与美国那么相关,而是来自俄师的一党专政方略。

    而正如本书指出的,师出同门,前者学得强势,后者学得弱势。独裁政党而成弱势独裁政党,悲剧。

    于是在整个20世纪上半叶,由苏联、美国、日本为主构成的中国政治军事外部环境,呈现出来的那种胶着、不清不楚、扑朔迷离,更容易理解了。

    很好!
  •   这本书从党员、党权与党争,深层次和全方位的对于国民党的发展和变迁进行了解读。为我们更好地了解国民党提供了一部真实的历史图像!
  •   一部基于博士论文的书,作者从“党治”和“治党”两个方面,深入分析了国民党的衰落和共产党的崛起历程,读来很有收获,改变了以往对于党和国家政权的片面认识,值得一阅
  •   分析的透彻,对党派的研究和杨奎松先生不相上下,要批判它就要研究透它,看似国民党的事但对于党国更有借鉴意义!
  •   史实翔实,分析深刻,是我们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并理解那一段历史。国民党执政时期的历史教训值得我们今天汲取,要切实抓好党的建设工作,推动国家的发展,改善人民的生活。
  •   国共两党对比,说明中共成功的原因,国民党失败的缘由
  •   对于国民党党力衰弱的原因一直未能了解,此书通过数据和史料说明了这一现象,让人豁然开朗。
  •   有新意,不错。但出发点能不能再换换? (1)为什么党组织的强弱就能够决定最后的胜败?在其他国家和经济体似乎并不如此,无政党组织也可以。这里的约束条件是什么? (2)如果仅从组织的角度来讲,都学习了苏共,为什么苏共这么强大的组织最后失败了?到台湾后国民党的组织加强,为何后来会败给了民进党?约束条件是发生了什么变化? (3)为什么衡量一个政党组织强弱的重要依据是社会动员能力?有哪些隐含的条件没有讲?为什么在其他国家和经济体,不将社会动员能力作为衡量政党组织能力的最重要的标杆? 目前还只是个优秀的个案,但是一般化的程度不够。
  •   首先从的书的印刷来说就很过关,纸质上好,很有弹性,对于爱看书的我手感很好!再来看作者的写法,不仅定性分析,还做到了大量的定量分析:连蒋介石等国民党人物出现在《申报》的数量以体现全国全党影响力的表格,全国国民党党员分布比例表、各省党员成分表等。这在我看的其它分析书籍里所不具备的。作者选择的这一“组织概念”分析国民党的成败,再配合定量定性分析,此乃本书的俱佳!让我对国共争斗这么发杂的情形下有个很好的分析点,让我有了非常新的体会,赞!一口气读了不少啊,哈哈。
  •   两党之争,很多时候掩盖了背后的一些东西。如何不再狭隘,充分地占有资料或许是唯一的路径。
  •   对想了解国民党组织形态的很有帮助
  •   此书是作者做的博士论文的基础上补充而成,全书比较严谨,构架清晰。从内部组织角度剖析的国民党失败的缘由,值得一读。
  •   非常好的一本书,对国民党的失败从组织角度加以考察,视角很新。
  •   帮我认识党
  •   关于党的认识的一本非常好的书
  •   作为近代史专业必读的一本书来说,读了之后对国民党的组织、运作有很大的认识和启发。也知道了许多之前没注意到的知识。不过尽信书不如无书,越是近代的东西越是要广泛的读读各种不同的,形成自己的意见。
  •   王奇生的代表作,深刻剖析了国民党失败的各种原因,是了解国民党的经典之作,不仅适于历史专业的人群读。读史使人睿智!
  •   20世纪前50年,国民党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历史进程。但她是如何成长、如何衰败的,多数人只有标签式的理解。此书大量运用各类档案资料,深入地解读了其发展历程,提出“弱势独裁”的观点,是恰如其分的。
  •   从这本书知道政党组织的权力、争斗。对理解真正的国民党很有帮助。
  •   如果你想了解国民党,应该从组织角度出发,这本书给你提供了这种可能
  •   特别喜欢这本书,有事实,有分析,有理论,堪称大陆做国民党研究的巅峰。从组织原因分析国民党失败的原因,言之有据,自圆其说。
  •   主要讲述了近代历史上国民党政府如何倒台,分析了具体原因,在于党内建设。很独特的视角,推荐
  •   关于国民党的组织和体系,极具借鉴意义,一个怎样的组织才会获得力量,面对世纪巨变怎么样的组织才会脱颖而出。
  •   了解国民党的政治体制,作者观点很独到
  •   做党务工作一定要了解别的党派的历史,清楚他们的兴衰成败。以史鉴今最重要的是了解别人失败的原因是什么。组织工作不是虚幻的概念,更不是单纯的干部工作,看完这本书,知道我们更加任重道远。
  •   从另一个角度深入剖析中国国民党,也深入地了解了国民党在1924-1949的发展,尤其是战前写得更多一点,内容详实,资料丰富,看得出作者下了一番苦功,感觉很有启发。望为党务者深入借鉴和学习。
  •   较全面的分析了国民党的政治得失
  •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国民党的历史,有兴趣的可以看看
  •   作者是研究国民党史的专家,这本书深刻的反映了国民党为什么会失败,很好!纸质也很好,很好看!1
  •   本书很值得一读,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正确研究及认识国民党的历史有助于现今我们国家的发展。
  •   可以更好地了解国民党政权覆亡原因
  •   用另一种角度看国民党
  •   这本书告诉你国民党绝不像某些网文所说的那样仅仅因为XX援助TG而失败的
  •   解释国民党失败之谜必读教材
  •   还没有读,不过是老师推荐的,研究国民党史不可逾越的一本书。应该不错。
  •   书中所讲的道理浅显易懂,很有哲理性。我们可以从国民党中看到我们现实的社会。值得一看哦
  •   国民党史类必看书目,推荐一下
  •   这本书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对于国民党,这本书给予了我们平下心来去审视的机会。
  •   了解国民党的不错之选
  •   专业性很强 是研究近现代史尤其是国民党党史的专业人士不应错过的著作
  •   有助于了解国民党的一些事情。
  •   对了解国民党的沿革有很大帮助
  •   几年前,因为工作关系需要用这本书,当时那个难找啊。好不容易找到一本,工作之余,连忙自己复印了一本保存。心中就想,学术怎么就离钱那么远呢?日常这种现象见得多了,总有那么几本很好的书因为市场上的受众少出版商挣不到钱而不再被出版。可那么多乱七八糟的东西都出版了,原来中国的文化传播受限于这些出版人员的。
  •   这本和《革命,反革命》是王先生的两部经典作品 好好学习
  •   王奇生老师的代表作,这次修订版一定要认真读
  •   有政治眼光和追求的人应该读这本书!
    这本书对日常生活一点用都没有,但对治理国家、统领一方或者管理一个单位的领导者来说,这本书真的是一本宝书。如果我们各级党委、政府的主政者都能静下心来读这本书,政治将更清明,对官员、对百姓,都将是好事。
  •   王奇生的书,本本都是好书,都值得一读
  •   不愧为王奇生先生“力能扛鼎”之作!
  •   王奇生的书,每本都是精品,都值得一读,真的。
  •   王奇生 的书,写的都很不错
  •   看《“中间地带”的革命——国际大背景下看中共成功之道》时,搜索来的,一直准备收藏但没有下手,这次终于购得,用券买更便宜。
  •   一、观点新。前面几章节句句鞭辟入里,后面两章的观点有重复前面的。
    二、体例新。改变了历史教材那种抽象的论述,作者采取了量化研究,更加增加本书的分量。
    三、立论新。虽是写历史,未尝不是谈时政,很有借鉴意义。
  •   这本书,史料扎实,分析得有理有据,令人从心里折服;通过看这本书,使对历史的认识上升了一个新的高度
  •   这次修订更好,是民国时不可缺少的参考书。
  •   不好意思地说,我是先在网上看了盗版,当时就被吸引了。作者下了很多功夫,文笔忠于历史。第六章绝不是败笔,用韦小宝的话说,绝对是胜笔。
  •   学习历史,受益匪浅。好书!
  •   可以,反观历史,实看现在
  •   在里面你会发现很多我们现在的问题,历史会重演吗?天知道!
  •   对民国时期感兴趣的人可以看看,写的很好
  •   新角度,新史书
  •   知其失败之缘
  •   文笔工整 考据严谨 角度新颖 无论是当做消遣读物还是当做治学依据都是很不错的一本书
  •   写的比较有深度,好题材,好角度
  •   不一样的角度 很好 推荐
  •   王教授的经典之作 值得收藏
  •   在朋友的推荐下买了,值得一看
  •   能被评为《亚洲周刊》年度十佳好书,就说明本书很有价值
  •   很有深度的一本书,值得学习一下,
  •   真的很不错的哦 不错的一本书
  •   很早就听说这本书很好了,老师也推荐了好几次,同学也纷纷购买,看了一点觉得很不错就买来送人。
  •   POS不能用,有点麻烦
  •   朋友推荐的书,感觉写得还不错
  •   很不错的书,了解了一些原来不知道的东西。
  •   买过旧版的,见到新版再存一本。尽量不要在这里买预购书。
  •   很有见解,观点独特。。。
  •   内容很好 我很喜欢啊
  •   朋友推荐,还未读完
  •   还不错。一直都缺货,所以赶紧买了,还是不错的。
  •   以前复印过,现在再版抓紧买来。书,当然上非常好的一部书
  •   有些惭愧,一本这么好书竟被搁置在一边。
  •   真正的好书,史料讲究严谨
  •   写的很客观,许多观点都是首次提出,读起来颇有新奇感。我很喜欢。
  •   如上所述。字数尼玛~
  •   还没读,计划中,应该不错
  •   以史为鉴,
  •   别人推荐的书,还没有读,包装挺好~下雪天依然送货!
  •   好书要读,要读好书!
  •   王老师的成名作,值得细读、精读。
  •   很喜欢严谨、客观的态度
  •   视角独特的一部史学大作
  •   以前看过 留个纪念
  •   看了几十页 喜欢
  •   朋友说很不错,很过瘾
  •   党员党权与党争
  •   挺好的,活动购买很便宜
  •   印刷质量灰常好,比想象中的沉~好评
  •   书很好呦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