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期末考

出版时间:2010-7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作者:(美) 陈葆琳  页数:226  译者:林义馨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作者陈葆琳是一位华裔外科医师, 35岁那年,当她正在给一个同龄的亚裔少妇做肝脏移植手术时,某种同类相怜的恻隐之心使她产生错觉,仿佛在给自身做手术,她感受到一种自体撕离的脏腑之痛。    她情不自禁地写下自己面对生命最后时刻的矛盾心情。现代医学的非人性倾向时刻折磨着这位女医生的心灵,仿佛置身一场艰难的“期末考试”。     长年浸淫于生、死交集的不寻常经验,促使她追溯自己的求学和行医经历,以不朽之笔揭开生命隐秘真相,以悲悯情怀与深刻的自省,写就这份惊心动魄的生死答卷,成就这一本生命之书与温暖之书,感动万千读者。

作者简介

陈葆琳
美国著名外科医师、畅销书作家,《纽约时报》专栏作者。毕业于哈佛大学,在耶鲁大学、美国国家癌症医院及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完成外科训练,后长期任职于UCLA。
在医学及教学上获得过无数殊荣,先后荣膺UCLA 最杰出医师奖、耶鲁大学最佳住院医师教学奖以及人文奖、美洲中华医学会杰出公众服务奖。此外,她也以细致的笔触和悲天悯人的情怀书写有关现代医疗围绕着生死的情感冲击,征服广大的读者,获得过布莱克福德文学奖、科克伍德创作文学奖、美国国家期刊奖。
《最后的期末考》英文版甫一出版,便因其罕见的深度、惊心动魄的力量,令世人震惊,作者一举成为红遍全美的心灵医生。繁体版由台湾大块文化引进之后,迅速登上各大书店人文类书籍排行榜,好评如潮。

书籍目录

引言第一篇 生命的秘密 窃尸贼还是名医? 死亡伟大而恣意 凌驾于生死之上的人第二篇 治疗的真相 不为人知的医界成规 谁在为病亡者买单 袒露女子游戏第三篇 临终之美 医生还是高级魔法师 很遗憾必须通知你…… “永生者”技艺后记致谢

章节摘录

  袒露女子游戏  童年时代有很长一段时间,我深信一件事:我的小儿科医师柯克兰是一个无所不知的人。他不仅能找出潜藏的疾病,还看得出我曾从母亲不准我碰触的架子上偷拿糖果、在学校跟人打赌而吞下泥巴,以及每次我没有准时回家吃晚餐时,总是谎话连篇。  每年,我都会去找柯克兰医师作一次检查,为此有好几天我总是备受煎熬:在检查前展开苦修,恪守不吃糖、不吃无益食物的养生之道,相信这么做便能将一整年恣意妄为累积的恶果一笔勾销。当我终于顺服地爬上柯克兰医师的检查台,让他看我的眼睛与耳朵,轻柔地触摸肚子,并用橡皮锤不偏不

媒体关注与评论

  本书因为故事的真实性,具有动人心魄的力量,同时因为悲天悯人的情怀自然流露,让人备觉温暖。这是一本生命之书,也是一本温暖之书,揭示了生命的真相,也给现代人的心灵带来巨大的抚慰。  ——张德芬(华语世界首席身心灵小说家)  作者满怀深情的自省,一字一句都有着夺目的思想光彩,其温暖的力量则如同疗愈现代人心灵的药方。  ——《纽约时报》  通过解读医生与患者如何面对死亡,《最后的期末考》给人巨大的启迪,直指人心。陈医师让我们如此感动,在她温暖的文字面前,我们任何关于生命的话语都显得如此无力。  ——

编辑推荐

  红遍欧美的心灵医生 抚慰百万读者的生命思考  自省,也是一种灵修  华语世界首席身心灵小说家张德芬倾情推荐  《纽约时报》、《洛杉矶时报》、《时代》周刊、《出版家周刊》等上百家权威媒体专题报导!  美国亚马逊、台湾金石堂、诚品书店特别推荐!  台湾教育部门力荐“生命读本”    面对太多的人生困境,我们现代人,何尝不是需要疗愈的病人?葆琳妙手仁心,用饱含深情的双手治疗她的病人,用温暖如炬的文字“治疗”我们。生死,这个如此严肃的话题,被陈葆琳医生以悲天悯人的情怀、充满温情的优雅文字娓娓道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最后的期末考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7条)

 
 

  •     肺
      肺脏是由亿兆个极微小的生物气球组成,也就是肺泡。肺脏充气的部分相当柔软,摸起来甚至像丝绒。手指按压下去,会留下一个亮亮的小凹孔,同时发出细细的声音,就像踩在池塘边泥泞的地上。我们这具大体(对尸体的尊称)的肺部呈黑色,上面散布着煤灰般的斑点。起初我还以为是福尔马林造成的,但当我看到其他大体的胸部,譬如对面那位壮硕的逝者饱满粉红的肺部,才明白我们这具躯体的主人生前常年抽烟,并且住在环境恶劣的的都市。
      心脏复苏
      心室心搏过速,心电图轨迹呈锯齿状,必须使用胺碘酮,紧接着以除颤器电击。心室纤维颤动是更严重的心率不齐,心电图勉强像一条弯弯曲曲的线,需要静脉注射肾上腺素,并且用除颤器施以200焦耳电击。如果心率没有改变,要提升到300焦耳;如果仍旧无法恢复正常心率,可以继续增加到360焦耳,但这是上限。检查血液的酸度,并从静脉注射钙、镁,甚至施与少量的重碳酸盐,但不能太多,否则可能导致患者的状况恶化。除颤器的电击板放电前,务必确认无人触碰病患,要大喊“clear“否则有人可能遭受电击并引发心律不齐,危及性命。此外,在两次电击的空挡,要有人持续按压病患的胸部,继续施行心肺复苏术。
      瘘管
      他从来不曾复原。消化道的某一段粘在他的腹壁上,发展成瘘管。瘘管从肠道通往外界,将腹部的内容物导向最近的开口——也就是手术切口——然后流泻出去,伴随着带状绿色胆汁与片片脱落的死亡组织和和大量液体,日复一日泼溅在罗伯茨先生身上,破坏任何试着覆盖伤口与瘘管的娇嫩表皮细胞。为了减少肠道漏出的液体量,医疗小组禁止他吃东西,改用袋装的静脉营养注射液支撑他的生命。护士安装抽吸管以清除数以千计的分泌物,但他的敷料很快就浸透了,伤口附近的皮肤积满了脏水。因此,罗伯茨先生成天待在病房,吊挂着营养液,抽吸着分泌物,浸泡在自己肠道的内容物中。
      肺炎:
      我们给朱丽叶更多的抗生素,但它们的作用不过是提供了最适合的条件,让最适合生存的细菌存活。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越来越多带有血丝的绿色痰液从朱丽叶的呼吸管涌出:那些都是免疫系统造成的伤亡,也就是被杀死的白细胞。最后,这些打不倒的菌种以及朱丽叶的免疫系统分泌的各种毒素导致她多重器官衰竭。起初是她的呼吸系统,接着是肾脏与心血管系统。她先是需要呼吸器,后来又得做血液透析治疗,以及持续输液以维持血压,好让足够的血液流入脑部。
  •     这个话题扯得跟这书有点远,可是看了这书,就憋不住了,实在想说。
      昨天刚好看了壹周立波秀,波波说到中国的医疗现状,痛心疾首昂天长叹状说:向天再借五百年,中国的医改就可见成效了。我还真不认同这个观点。再有一万年,也不一定能见效。可是如果中国的医生都有本书作者葆琳的心胸,就根本不需要什么医改。咱们老百姓就幸福了。一定要强烈地向医生们推荐这本书!
  •   说得有道理,看到这本书,这是一本足以让中国的医界自省的书。
  •   真有人认为医改不行的原因是医生道德不行。
    楼主或许不知道医生是极力推动改革的那群人,算了,不多说了。推荐一本书《医路》
  •   楼主是希望累死医生,也不想让医生过日子的一种人
  •    lz你仔细看过这本书了吗。
    有多少医学院的学生也是怀着一样的梦想和作者一样在学校里学习,充满对生命的敬畏,希望自己能做的更好。
    书中作者一样有过过失,为什么你不能仔细的看看想想你所看到的医生内心里的活动和悲凉是否和作者是一样的。
  •   如果,lz仔细地看了这本书。我不得不说,您的理解能力有问题。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