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难的辉煌

出版时间:2010-9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作者:王伟群  页数:464  
Tag标签:无  

前言

  2009年10月4日,这本该是中信集团成立30周年的大日子。因为和60年国庆大典相重合,中信将自己的生日庆典推迟了12天。  但是,当这一天终于到来的时候,每一位有幸出席庆典的人却惊讶地发现,这只是一个无比简朴、无比低调的庆祝仪式。仪式的举行地点甚至都没有离开中信人每天办公的大楼。组织者选择了京城大厦地下一层的国际会议厅,全部挤满了也只能容纳200多人。因此,参加者必须符合相当的标准,比如在中信工作若干年(20年、30年)以上,比如必须是子公司的第一把手,等等,其余的人只能在自己的办公室通过视频信号

内容概要

  《艰难的辉煌:中信30年之路》是迄今为止第一部全面解读中信公司初创过程和30年发展历程的重要作品。1979年10月4日,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宣布成立。这家由邓小平同志亲自授意下,由“红色资本家”荣毅仁执掌的公司,在后来的岁月中,成为中国实行对外开放的窗口,多次冲破体制障碍,开创了一个个新的经济模式,引领了时代发展的方向,也悄然改变了中国人的生活方式。  《艰难的辉煌:中信30年之路》以客观的历史视角,翔实而生动地记录了中信30年走过的历程,讲述了它在封闭的社会条件下,如何打开一条海外合作之路的艰难故

作者简介

  王伟群,知名媒体评论人、作家、传媒人。曾先后担任《中国青年报》记者、编辑,北京电视台7频道新闻部主任、制片人,《成功营销》杂志总编辑等职。

书籍目录

楔子/1第一章 呼唤荣毅仁/5第二章 邓小平点将/19第三章 荣毅仁的前世今生/27第四章 中信元年/39第五章 第一只螃蟹/61第六章 试水房地产/71第七章 煤渣胡同风景/81第八章 笼中鸟/93第九章 大象在笼子里跳舞/107第十章 大船入海/125第十一章 抢滩香港/141第十二章 1989大棋局/159第十三章 亚洲一号卫星/177第十四章 资本过山车/193第十五章 荣毅仁的谢幕之作/207第十六章 知向何方/221第十七章 王军布局/247第十八章 钱啊钱

章节摘录

  2006年初,当王军即将退休的消息传开时,在香港,有记者问他:“这些年来您的成就感最大的一件事是什么?”  王军回答说:“有人认为我在1996年卖掉中信泰富做得很好,但也有人说我做错了,我也不知道这算不算是成就。”  记者顿时瞪大了眼睛。  一个构筑了中信集团巍峨大厦的人,一个在13年时间里将中信从800亿总资产猛增到8 000亿的人,竟然将一次颇有争议的百亿资产转让当做其最具成就感的大事,这一答案令媒体深感诧异。  1996年,王军向国务院副总理朱镕基汇报中信公司的情况,他简短而明确地说:“

编辑推荐

  这是一个曾由邓小平钦点成立、荣老板倾注毕生心血的红色企业  这是一个以市场为导向,无数次挑战政策的底线,突围成功的改革急先锋  这是一个从地产到卫星通信、从金融到实业,跨行业经营的中国最大的企业集团  这是一个在改革开放30年间悄然改变了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却最不为人知的神秘企业  1.中信公司在改革开放30年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历史作用,多次冲破制度障碍,引领时代的发展潮流。  ★ 第一个打破新中国“既无内债,又无外债”冰封,在海外发行债券募集外资、开创仪征模式,首开中国利用国际债权市场引进外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艰难的辉煌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5条)

 
 

  •   质量不错,包装保护得不好。
  •   老大要求买的,就买了
  •   中信30年,奋斗的辉煌
  •   偶尔想奋发学习一下
  •   很好的书!价格给力!值得一读,强烈推荐!
  •   读完了!!
  •   书很好,很值得从事金融行业人读一下
  •     1. 大局观很重要,游戏规则是已经形成的。你需要去琢磨它,适应它,才能发挥你的影响力。;
      2. 做大事从来不是一个人可以搞定的,需要一班子兄弟来辅佐;
      3. 有远见就是个人才能是决定性的,如果没有个人才能想要达到很高的高度可能性不大的;
      4. 出身很重要;
      5. 运气也是一部分因素。
      6. 有爱好也很重要。工作不是生活的全部,当然如果从事的工作完全处于兴趣和追求,那就另当别论啦。不过我认识的人中能做到的不多哦。
      
      
  •     (为集团征文而作)
      “勇于创新,多做贡献”这是邓小平同志当年为中信公司成立五周年所作的题词。这是一代领导人对中信这样一个企业的定位和期许。中信公司经过30多年的发展,不仅完全达到了这句话的要求,其表现也不仅仅停留于这句题词中,而是做的更精彩。
      “勇于创新,多做贡献”说起来简单。但回顾中信集团的发展历程,却不是一个“简单”能概括的。从当初那几间简陋的办公室,从公司创始人荣毅仁先生和其它几位元老的辛勤的办公,我们从这本《艰难的辉煌》中看到了一个企业艰难的发展史。中信集团,在那个特殊历史拐点,也是从它成立之初,就扮演着“红色企业”这样一个具备着双重身份的角色。它既要是一个和外国资本对接的正规企业的资本身份,同时也身披中央直属机构这样一个政治外衣。它既是向党政领导层直接报道的机构,也是一个自负盈亏的企业。
      带着这样的“双重身份”搞创新,既有方便,也有不便。领导人可以支持中信的创新,可以开出“开门条”;但是出了门,中信就要自己去闯荡。这对于改革中的中国,既是一种活力之举,也是多少带有一种“禁忌”色彩的行为。
      改革,创新。只有变革了思想,才能够去走出新路。但改革何尝不是孤独的,不被理解的?而作为领头羊,更是一个孤独的角色,在相当长一段时间也是一个被误解、被指责的角色。许多事情,要多年之后再看,才能看到当初计划的精巧。邓公是个高瞻远瞩之人,他能顶着压力,允许计划经济体制中,出现中信这样一个带着红心的资本企业,可想而知,这件事对于他压力有多大,做这样一个决定又是多么艰难的抉择。而作为中信公司本身,即便有了高层授意的尚方宝剑,但在企业发展中,何尝不是困难重重中坎坷前行,艰难跋涉?
      蒋勋在《孤独六讲》中说的好,革命者是孤独的。
      读过中信的30年历程,我更深深地感受到这句话的内涵。一个革命者,绝对不是安逸于大环境的人,也不是能够与多数人并肩前行的人。中国的儒家文化,讲求群体利益,讲求安于群体。而改革开放,却要打破这种观念。路,没人走,就不会有。但踏出路的第一人,前方会面对什么,是否凶险,是否会失败,是否会公明俱损?这就是中信当年所面对的一切。而对于企业领头人,想开拓一片新局面的人,想在人人吃大锅饭的惯性思维中建立一个符合国际公司运营标准的企业,其个人所面临的风险和压力又是何尝大。尤其又是在浩劫之后的70年代末。
      但中信终究走过来了。是靠老一辈国家领导人“勇于创新,多做贡献”的厚望,是靠企业领导者临危受命的使命感和对国家民族的奉献心,也是靠中信众多分子公司一直秉承的企业核心价值。
      中信是国家授权的投资公司,是国务院直属单位,所以它从诞生之日其就把爱国奉献放在第一位。当北京奥运会的鸟巢建设的联合竞标陷入外资企业撤出的情况下,中信把爱国心放在第一位,不计成本去竞标。中信是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企业,80年代中信在北京建设起第一座现代化写字楼,中信是文革后第一次引进外资的企业。中信也是注重诚信的企业,即便在中信发展最困难的时候,中信也没有向国家要过一分钱,没拖欠过投资方一分欠款……
      这一切,都和中信“诚实、创新、融合、奉献、卓越”的企业核心价值是分不开的。
      而30多年后的今天,当我重温中信发展路,被中信传奇的发展历程所吸引的时候,我发现,中信是相当具有魅力的企业。每个中信人,都为在中信工作而感到自豪。
      但最为一个基层员工,如何能够理解企业核心价值,并能将这些核心价值运用到自己的工作中,这就需要更努力地思考了。
      目前中信书店是中信出版股份有限公司下的一个文化项目。我们在全国机场设立连锁书店,宣传中信的文化,宣传中信的图书。中信出版开设书店卖书,这在出版业内都是一大新闻,但也迎来各方质疑。的确,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书店不能仅仅停步于售书的业务,否则只能等着亏本。我们建立渠道,是为了利用渠道为企业创造更大价值。而这些收益,如何取得,是我们时时思考的问题。这个问题,对于我们,不仅是生死存亡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它的创新价值究竟如何体现。
      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按照以往的行业惯例来思考,就不能有所突破。而我们是否只把自己定位成一个书店,我们眼界到底有多大,这就决定了我们有多大胃口,能找到多少赚钱门路,并把它消化下去。
      作为一个基层员工,平时工作中,不用讲大道理,只从我们这个小部门和自己的工作谈起,谈谈我对中信书店未来规划的理解。这也许更能诠释中信集团“诚实、创新、融合、奉献、卓越”的企业核心价值。
      中信集团各分子公司覆盖许多行业领域,而现在企业做生意,往往面临跨行业问题,面临资源分享问题,面临最终双赢的问题。中信出版社本身有非常雄厚的作者资源,有非常多的图书资源,目前出版社正在进行集团内各分子公司提供企业团购图书的业务。中信出版社又以财经管理类图书见长,这就保障了中信企业购书节省成本。尤其中信银行、中信地产、中信证券的客服需求之大,一年能为企业节约不少成本。但这只是最初级的合作。
      中信出版社拥有诸多作者资源,不乏企业界、商业界、政经界的知名人士和社会学者,这些作者资源都可以与中信集团内其它企业合作,为中信品牌的文化推广,带来新的思路。
      而中信书店,坐拥机场,拥有着非常便捷的广告营销渠道。众所周知,机场广告资源价格昂贵。而利用中信书店的平台,单个广告牌就可以为中信其它公司节省几十万的广告费用。而中信书店在全国的全面布局,更为中信集团各分子公司提供了成规模的优质的客流资源和营销平台。而和机场的合作,也会让企业在机场的公关活动变得更加灵活。
      中信书店本身拥有《信小报》的杂志资源。这本前身在soho地产经营过近10年的企业内刊,具备非常强烈的文化色彩,深受广大政府机构、企业单位、高级知识分子和广大学生朋友的厚爱。中信书店也将继续秉持它的风格,成为中信企业宣传的一个平台。
      中信书店也利用机场的特殊渠道资源,计划把集团内各分子公司整合到机场做集中宣传,建立中信专门宣传平台,做中信集团品牌文化的宣传。这件事,也为集团整合营销提供一个新的尝试,同时节省大量成本。
      中信书店也不断向外拓展,不局限于自己本身是一个书店且隶属于出版社的角色。它要成为连接集团各分子公司、满足它们文化需求的一个连接纽带。中信书店积极寻找外界资源,通过重新包装,把它变成能为中信公司服务的产品,以高于市场同类产品的品质,低于市场同类产品价格的优势,将它带入集团内供所有中信公司利用,为集团节省文化消费成本,带动各分子公司互动。
      ……
      以上这些内容,是哪家书店能够想到的吗,哪个集团所尝试过吗?中信书店背靠中信出版社、背靠中信集团,希望能够将这些资源整合起来,变成一股强大力量,彼此协同,降低成本,取得更大收效。我们没有前车之鉴,这样的想法,是不是也同样需要创新思维,敢于尝试的勇气,和十足的信心才能做到呢?身为中信书店一员,这里的每个人都愿意做一个改革者一个先行者。我们知道,我们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去做这件事,才能让别人清晰地看到我们要做这件事的目的和成果,集团内外的公司才能理解,为什么我不去用集团外的广告公司,而要用你们来帮我们做营销?你们又如何去做集团的协同合作?你们如何帮我们降低成本……
      中信书店的每个人,包括我,都愿意去做,并且已经在做这样的事情,而且已经初见效果。我相信,经过时间推移,我们也会感受到集团协同的好处和优势,感受到一个集团中的小灯泡,如何成为一颗耀眼的星。
      我想,这一天马上就会到来。我们会说,做一个书店人,做一个中信人,我们骄傲,我们自豪!
      
  •     看这本书是出于对行业内的著名企业学习的心态,想了解一下它的发展历程.看后不禁感叹.中信一个特殊年代的特殊产物,说它是国企不恰当,说它是民企更不对,对中信的评价是找不到明确的界限的,所以中信一直行走在灰色地带,我想中信人现在正在学习美国的高盛吧,所以下一本书我要看看<<高盛帝国>>
  •     这是一部中信的创业发展史,也是一个从微观角度解读中国改革开放历程的绝佳样本。
      中信的盘子很大,结构上纷繁复杂,这种现状的形成有它背后的历史原因。论“揭开面纱”、介绍中信发展的深层次脉络上,这本书确实当属第一次。
      中信历史上创造了很多个“第一”,现在不少业务看来也很强,在规模体量上形成了中国第一个事实上的金控集团。其旗下的人们熟悉的中信证券、华夏基金等金融业务都做到了行业第一,实业部分也有很多优质资产。这种“辉煌”,是经过不断的战略和结构调整而演进的。中间所经历的“艰难”,值得阅读,使人思考。
  •     改革30年,我们可以大把借鉴西方的成功经验,然而当我们即将跻身于世界经济大国的时候,我们也必然肩负着为人类摸索新的经验的义务,以前是我们研究别人,未来会不会是别人研究我们? 中国有能力贡献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吗? 我们能做到吗? 历史会给出答案的,希望我们不要被历史嘲笑,中信再出发,也是中国再出发!
  •     
      曾任亚洲卫星公司中国部总经理的陈力群说:“我个人的理解,当时中信投资亚洲卫星项目主要基于这样的考虑:一是支持中国航天事业。二是为国家提供卫星空间资源。三是卫星作为一个新型高技术项目,虽有风险,但值得去冒风险,带有风险投资的性质。中信领导希望这个项目能做到不亏本,只要不亏本,就是一个好项目。”
      
      
      “荣老板显然已经看到了将中国火箭带进国际市场的机会,因此,荣老板并没有过多考虑投资亚洲卫星的经济效益,而把着眼点放在由中国的火箭发射亚洲卫星上,因此荣老板投资亚洲卫星的前提是由中国的火箭发射亚洲卫星公司的卫星。”
      
  •   《高盛帝国》写得不错 我只看了上册
  •   我想问问LZ怎么看中信在金融和房地产投资上投入的力量,未来会有什么动向?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