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养孩子

出版时间:2010-11-1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作者:[美] 勒诺•斯科纳兹  页数:256  译者:严冬冬  
Tag标签:无  

前言

欢迎来到——哎呦!在短短一二十年的时间里,我们这些父母们已经彻底变了。就连我们中那些最大大咧咧、满不在乎的人,现在也会为孩子碰上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危险而整天担心得要死——从不小心在厕所淹死,到被陌生人绑架并杀害,再到不小心把电器插头吞进了肚子,似乎任何事情都有可能致我们的孩子于死地。没错,我刚刚读过一份报告,上面说防止婴儿把手指伸进插座而触电的橡胶护盖可能被婴儿吞食,从而导致窒息。真是让人想不担心都不行。孩子们面临的危险似乎越来越多,越来越需要我们的关注,以及随之而来的担忧。毕竟,这是我们作为父母的责任,不是吗?然而,要履行这份责任似乎正在变得越来越难,并且代价也越来越昂贵,因为随时都有新的“儿童安全产品”投放市场。有些时候,我们恨不得把孩子用安全带牢牢固定在婴儿车里,好像他们即将起飞去往冥王星一样。我们真是被逼疯了。对孩子过度保护的理由有很多,并且大部分理由都能站得住脚。可能你自己小时候受到过伤害。可能你父母是当年核战争的幸存者。可能你曾经深受种族歧视之害,担心你的孩子也遭遇同样的命运。也有可能,你已经习惯了担心的感觉,甚至觉得不担心就不舒服。或者是你看了太多以儿童绑架案为主题的电视节目。不过,你也有可能已经收购了这种感觉。或许你之所以捧起这本书,就是因为心中已经悄悄开始怀疑,你其实用不着整天这么担心。毕竟,我们自己小时候,父母只要告诉我们“天黑之前一定要回家来”,就会放心地让我们出去玩。在我们的父母小时候,他们的父母会放心地让他们坐电车和公共汽车去很远的地方。而在我们父母的父母小时候,他们的父母会送他们乘坐锈迹斑斑的破旧汽船前往新大陆,口袋里只揣着几个铜板和一小包干粮。没有人会说过去的父母们不负责任!然而今天,在生活如此富足、如此安全的21世纪,我们却会为孩子骑车去图书馆或是走路去上学而感到担心。只要我们拨不通孩子的手机,就会担心得六神无主。事实上,手机——尽管我自己很喜欢它们——正是导致问题复杂化的原因之一。我们之所以要给孩子配备手机,本来是为了避免担心。我们告诉自己:“这是为了以防万一。”然而今天,假如你跟孩子说好下课的时候通个电话,但到约定的时间却打不通孩子的手机,就会不由自主地开始担心:究竟怎么了?!我的孩子是走丢了,被拐走了,还是被什么人杀害了?所以说,手机本来是你试图用来缓解担忧的手段,结果却让你在原本不该担心的时候担心起来。十年前,你至少要等到孩子晚上没有按时回家,才会开始担心。而今天,你只要不能马上跟孩子通话,就会立即开始担心。事实上,我们一天到晚都在不停地担心:孩子安全吗?一切都还好吗?有没有遇到什么问题?(答案是:没有。)那么,如果我们不这样担心,又会发生什么呢?我们会感到很高兴。我们的孩子也是一样。假如我们能说服自己相信,孩子真的可以独自外出,痛痛快快地玩一阵子,然后再安安全全地回到家里来,就像我们自己小时候一样,那将是一件十分美妙的事情。然而,我自己的亲身经验表明,事情并不是这么简单。大约一年前,我第一次让9岁的儿子伊兹一个人去坐地铁。之所以这样做,并不是因为我有多么勇敢,或是多么粗心大意,或是单纯为了吸引眼球,而是因为我的确了解我的儿子。我知道他能行,所以就让他去了。然后我在写给《纽约太阳报》的专栏文章里提到了这件事情。没什么大不了的,对吧?就在文章发表的那天晚上,《今日新闻》节目制片人给我打了个电话,问我是否真的像文章里说的那样,让9岁的儿子独自乘地铁出门。的确是这样,我回答。就在光天化日之下把孩子丢在车站,让他自己找路回家?“丢”这个字未免语气强烈了点,不过...没错,我的确把他一个人留在了车站。在现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没错。于是制片人问我,能不能到电视台去接受现场采访?当然没问题。当时我还没有意识到,等待着我的将会是什么。一天之后,我在节目主持人安•卡莉对面坐了下来。她打扮得非常漂亮,但看起来似乎有些不安,或许是因为不知道该拿我怎么办吧。节目开始,她把脸转向镜头:“坐在我们面前的究竟是一位聪明的母亲,还是一位糟糕的母亲?”镜头开始向后拉,显示出...我,还有我的儿子伊兹。除此之外,还有坐在旁边椅子上的“亲子关系专家”,我很快就发现,这位“专家”来这里的目的就是“给我们上一堂课”。我快速地讲述了事情经过:9岁的伊兹(到我写这本书时,他已经10岁了)如何央求我允许他独自一人乘坐地铁,找到回家的路,不管从哪里出发都行。我知道这听起来可能有点令人担心,但事实完全不是这样。在我们生活的纽约,一家人一起乘坐地铁的情况十分常见,并且地铁运营系统一直以来都保持着良好的安全记录,跟“地铁惊魂”之类的恐怖片完全是两个概念。纽约市的谋杀案发案率近年来一直保持下降趋势,目前跟1963年的水平相当。或许在你生活的地方也是这样——毕竟,自1992年以来,美国各地的暴力案件平均发案率已经下降了超过50%。所以,我认为让伊兹试着自己找路回家似乎是个不错的主意。绝不算危险,更不算疯狂,甚至不是很困难。我跟丈夫商量过这件事,两人都觉得孩子的确已经准备好了。所以在那个晴朗的星期天,在宽敞明亮的地铁站里,我对伊兹说出了今天的父母们已经很少对孩子说的那句话。“再见!祝你快乐!”当然,我不会让伊兹“手无寸铁”。我给了他一份地铁路线图,一张车票磁卡,应急用的二十美元,还有打公用电话用的硬币。不过,我并没有让他带上手机,因为我尽管相信他能找到回家的路,但却不敢肯定他不会在路上把手机丢掉。别忘了,他身上还有硬币呢。无论如何,最终的结果都很顺利。伊兹在地铁站转乘公交车,过了一个多小时就回到了家里,回来时脸上写满了自豪。之所以我要在文章里提到这件事,只是因为当我告诉他班上同学们的父母时,他们的反应全都如出一辙:你让他干了什么?!那些比较有礼貌的父母们则说:“嗯,听起来很不错,我也会让我的儿子这样做的...等到他上大学的时候。”那么——让我们回到《今日新闻》节目现场。伊兹对主持人卡莉(她已经成了我们的好朋友)讲述了整个过程有多么容易之后,她转向那位“亲子关系专家”——我现在对这个字眼充满了憎恶,因为这些所谓的“专家”存在的目的,只不过是为了在我们这些父母们身上大挑毛病,强调我们对待孩子的方式存在哪些错误而已。这位“专家”显然被我的做法吓坏了。她说,我完全可以用更加“安全”的方式,让儿子得到完全相同的独立体验——只要我自己一路跟在他身后,或是坚持要他跟小伙伴们一起乘坐地铁就好了。“这怎么能叫‘完全相同的体验’呢?”我问。“再说,他确实安全回来了!这就是我允许他尝试的原因,你这个只懂得在人们心中煽动恐惧的所谓‘专家’。为什么电视节目总要邀请你们这样的人,让你们把我们当成小孩子一样教训?对了,你们自己的孩子又在哪儿呢?躲在家里的床底下不敢出来吗?”当然,我并没有把上面的话全都说出来。事实上,我能说的只有“嗯,其实...”这含混不清的几个字。而且,这也并不重要,因为我们刚刚离开节目现场,我的手机就响了起来。(我自己总是随身带着手机。我喜欢手机!)是微软新闻频道的人。我能不能在一个小时之内去那里接受采访?可以。紧接着是福克斯新闻的电话,问我能不能跟伊兹一起出席下午的节目。然后微软新闻频道又打来了电话:如果我当天接受采访,能不能在周末再出席一次,讲述同样的故事?就这样,突然之间,我发现自己成了一场媒体风暴的中心。这样的经历一方面很有意思,另一方面也很吓人——因为所有人都在质疑我作为一名母亲的能力和责任心。中国、以色列、澳大利亚和马耳他的记者都给我打来了电话。(马耳他!一个岛国!什么人会绑架那里的孩子?海盗吗?)加拿大各地的电视台都播出了相关专题节目,美国各大广播电台和家长教师协会更是趋之若鹜。报纸,博客,从《新闻周刊》到《幽默时代》的各类杂志——甚至连BBC电视台都对我进行了采访。英国人问:“你是不是觉得我们正在把孩子包在‘棉花羊毛’里?”我则反问:“‘棉花羊毛’是什么?”(后来我发现,“棉花羊毛”其实就是英式英语里“棉絮”的说法。)《观点》节目的女性观众们在投票中一致同意——这可能是该节目投票结果最一边倒的一次——我的确是一个无知、疯狂、愚蠢、冷漠、令人无比失望的母亲。不知何时,我的绰号“美国最糟糕的母亲”开始在各大媒体间流传了起来。(可以试试在网上搜索一下。)不过,这个绰号的确跟事实完全不符。我其实跟你并没有多大区别:作为一名母亲,我害怕某些东西(熊,汽车),而对另一些东西则不那么害怕(地铁,陌生人)。我最害怕的事情就是让我自己患上我们这个时代的偏执妄想症——每一天、每一秒钟都保证我们的孩子处于绝对的安全之下。我们似乎相信自己不仅有责任,而且也有能力做到这一点。我们似乎已经不再相信命运,也不相信好运气或是坏运气的存在,只相信自己能掌控一切。我只不过是发出了一个质疑的声音,质疑我们究竟有没有必要随时让孩子待在我们的视线之内,随时保护他们远离细菌、坏人、运动损伤、失望、压力、晒伤、沙门氏杆菌、小腿磕伤和其他所谓的“风险”。结果,让我惊讶的是,我居然成了所谓“自由放养”风潮的带头人。至少,这是我给这一风潮起的名字。它的目的完全是为了对抗在今天占据主导地位的另一种风潮——父母为孩子“全程保驾护航”。当然,这并不是说我就没给孩子“保驾护航”过。我给两个儿子都雇过家庭教师,并且因为生活在纽约,所以也带他们去看过心理医生。我邀请一位橄榄球教练来参加一个儿子的生日宴会,给孩子的生日礼物则是运动专用的防护牙托。除此之外,我还曾经在一年暑假逼两个儿子每天做数学试卷,另一年暑假又逼他们每天写一篇作文。当时,他们俩一个8岁,一个10岁。我当然巴不得自己能轻松一些,也让孩子们自由一些。于是,我创建了“自由放养”网站,希望能传达这样的信息:或许我们应该让孩子享受跟我们自己小时候一样的自由了。尽管我们小时候的社会环境绝对称不上完美,但至少我们的父母用不着整天担心我们遭人绑架。所以,我们今天也不应该为自己的孩子担心。这本书会告诉你,美国今天的平均犯罪率大致跟1970年的情况相当,比九十年代的犯罪高发期要低得多。我知道,你的感觉可能截然相反。我们会分析你产生这种感觉的原因。我要说的只不过是:我们小时候有机会自己去探索周围的世界,有机会在没有大人参与的情况下做各种各样的事情,犯各种各样的错误,甚至可以玩跷跷板这样“高危险性”的游戏。(我自己一直都不喜欢跷跷板。不过我还是要说:)我们的孩子也理应拥有同样的机会。网站甫一创建,立刻就引发了强烈的反响。成千上万的人们给我留言,描绘他们自己的童年经历。他们说,他们的确希望让孩子享受跟自己小时候一样的自由,但却对此感到有点紧张。也有些人已经开始试图把自由还给孩子,但却不得不面临来自其他家长的冷嘲热讽,甚至公开的批判。在我们周围,父母们全都在收紧对孩子的管束,并且原因很好理解。这正是流行文化给我们造成的影响。新闻频道充斥着以儿童拐骗案为主题的节目。网上可以搜到介绍本地儿童性骚扰案件的专题站点。在Google上搜索任何荒谬的内容,例如“孩子淹死在番茄酱里”,你都会找到一大堆相关报道。(等等,似乎不是这样——我刚刚试了试。不过如果搜索“孩子 淹死”这两个关键词,得到的结果会让你晚上根本没法合眼。)而如果你鼓起足够的勇气,让孩子独自骑车或是乘公交车上学,或是独自在外面玩,那你立刻就会被来自其他父母们的口水淹没:像这样对孩子不管不顾,迟早会出大事的!这样的声音实在甚嚣尘上,让我们心中充满了莫须有的恐惧。下面是我的网站收到的一段“典型”留言:我知道,你很可能不希望你的孩子们在恐惧中成长,而是希望他们培养独立生存的能力。然而,我也觉得你教育他们的方式是错误的,因为你的做法相当于是告诉他们,没有什么事情是需要担心的。我们生活在一个适者生存的世界里,如果孩子们不知道敌人究竟是谁、来自何方,那他们怎么能保护自己呢?他们可能遭遇的危险实在太多了,所以需要我们的保护——这正是我们这些父母的职责所在。如果你宁愿让自己的孩子在外面乱跑,也懒得照顾他们,那当初就不应该把他们生下来。想想在俄克拉荷马州被绑架的那个女孩子吧。她独自一人离家不到几分钟,就被人以极其残忍的方式绑架杀害了。“自由放养”对她可是一点帮助都没有,对吧?或许写下这段留言的那位女士是出于好心,但她的文字的确只能起到煽动恐惧的作用。她留言中提到的那个俄克拉荷马州的女孩,乃是那种一百五十万分之一的意外——没错,在所有美国孩子中,只有一百五十万分之一会被陌生人绑架并杀害。我们必须认识到这样的案件有多么罕见,否则只会因为毫无道理的恐惧而让孩子和自己都不得安生。不过,我的确同意她的一条观点:我们需要让孩子了解他们可能面临的危险,并教会他们如何避免危险发生。就像教他们在房子失火时停下脚步,按下防火卷帘,匍匐逃生一样。然后呢?你终究还是应该把他们放出去,因为那位女士犯了一个十分基本的错误:她说孩子们“可能遭遇的危险实在太多了。”事实并不是这样!世界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安全的。陌生人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好人。片面强调悲观的一面,只会让我们自己生活在恐怖片里。事实上,我们所担心的那些恐怖的事情,在现实生活中几乎根本不会发生,因为我们正生活在历史上对孩子们最为安全的时代里。好了。那么,假如你跟我一样,希望能从莫须有的恐惧中解脱出来,于是呢?这就是我写这本书的目的了。我希望能帮你分辨真正的危险和不切实际的臆想,让你弄清楚究竟哪些危险需要防范,哪些只不过是商业炒作和“有关专家”们的说辞。这本书会引述大量的数据资料,对我们心中的恐惧,以及这种恐惧产生的原因进行详细分析,最终总结成“自由放养”所需要的“十诫”。至少我最初的写作计划是这样的。然而在写这本书的过程中,我发现需要分析的地方比之前预想的要多,于是只能扩充篇幅,结果“十诫”最终变成了“十四诫”。你仍然可以把这本书的第一部分当成“十诫”来看...除此之外还有免费附送的“四诫”。第二部分则对那些你需要或不需要担心的事情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从婴儿奶瓶中的BPA污染到面饼里掺杂的生鸡蛋,此外还有一章内容用来介绍跟儿童绑架案有关的一些事实,目的是缓解你的担忧。在每一章里,我都会讲述各地的父母们如何把自由还给孩子的故事。下面就是其中一个。我朋友的女儿凯瑞一直享受着“特别待遇”。她去特别的学校上学,去特别的夏令营过暑假,找特别的医生去看病。然而就在前不久,她问母亲能不能让她自己去饭店吃一顿比萨饼,就在她们生活的曼哈顿。她的话让母亲非常吃惊。“嗯...可以,但你为什么不把比萨买回家里来吃呢?”“不行!”16岁的凯瑞非常坚决。“所有人都是在店里吃的,我也要这样做!”于是,我的朋友同意了女儿的请求,凯瑞就这样独自去了离家大约几百米的比萨店。她回来的时候,尽管母亲正等在门口,但却根本没看见女儿,因为她出门的时候太过慌张,忘了戴上眼镜。就在这时,凯瑞突然出现在她面前,脸上带着明亮的笑容,给了母亲一个拥抱。“你是怎么想起要这样做的?”母亲问道。凯瑞说,她看见她的小朋友伊兹上了电视,向观众们介绍他独自乘坐地铁的经历。“我想,既然比我小的伊兹都能做到,那我也一定能。”没错。就这样,凯瑞高高兴兴地回到了家里,而她的母亲对世界的恐惧也缓解了不少。我们所有人都应该像我这位朋友一样,给自己的孩子一个自己玩耍、自己游荡、自己体验失败、自己赢得成功的机会。要做到这一点,你用不着痛下决心,也用不着明天就逼着你的孩子独自去坐地铁。(安•卡莉就没有这样做。)你完全可以按部就班,每次只前进一小步,也可以随时停下来。并不是所有的孩子在任何年龄都适合“自由放养”。你非常了解你自己的孩子,了解他们的优点和缺点,也了解你自己对危险和压力的接受程度。然而,如果你正在犹豫不决,就想想凯瑞的例子吧!她的母亲并没有准备好,但她自己已经准备好了,而母亲也足够聪明——并且足够勇敢——能听得进去她的请求。事实上,我自己直到开始在网站上鼓励别人“勇敢一点”之后,才终于鼓起足够的勇气面对我自己最大的恐惧——让孩子们玩滑板。自打五年前开始,我的孩子们就开始央求我允许他们玩滑板,但我一直担心他们摔伤。创建“自由放养”网站之后,我终于下定决心同意了他们的请求,因为我既然要鼓励别人“勇敢一点”,就得以身作则才行。长话短说:孩子们玩了几次滑板,就感到厌倦了。(太棒了!)所有这些日常生活中的小小历险——玩滑板,独自乘坐地铁,轮流去倒垃圾——都没有对我的孩子们,10岁的伊兹和他12岁的哥哥莫利,造成什么明显的影响。至少我到目前还没看出来。不过我坚信,幸福和成长来源于行动。创造的过程。探索的过程。追求独立的过程。只有让孩子们自己去尝试,才能树立起他们的自尊和自信。这就是我的目标,或许也是你的目标:把必需的东西教给孩子们,然后尽量不去出手帮助他们。毕竟,我们不可能永远替孩子代劳。我们的任务是把他们培养成有能力、负责任、能够独立生存的人。我不敢保证“自由放养”能够立即让你的孩子收受益,但我敢说,我们心中的恐惧早就已经与事实严重脱节了,并且在最近,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了这一点。该是时候让孩子们享受“正常”一点的童年了。有人说,改变的第一步在于认识到你的确打算做出改变,至少是一点点,所以恭喜你翻开了这本书。希望你能继续读下去。(这本书能帮你的也就是这么多了。)跟我一起加入“自由放养”运动,你绝对不会后悔的。准备好了的话,我们随时都可以开始。

内容概要

《放养孩子》讲述了我们为什么不敢让孩子自己走路或坐公交车去学校,而是必须每天都开车接送他们?为什么我们总是忍不住给孩子打手机,询问他们的一举一动?为什么孩子大学毕业了、成家了,却成了“啃老族”?    今天,孩子似乎成了父母的个人档案卡,父母的一切成功与失败都会被记录在上面。能否把孩子养好,成了公众评价父母的主要依据之一。于是父母们普遍认为,自己有能力也有责任全程控制和安排孩子的生活。    《放养孩子》作者勒诺•斯科纳兹提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父母有必要为孩子“全程保驾护航”吗?她以中肯实用的“十四诫”告诉父母们:让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永远没有遭遇任何风险的机会,恰恰才是最大的风险。父母需要做的就是把需要的东西教给孩子,然后给孩子一个自己玩耍、自己闯荡、自己体验失败和自己赢得成功的成长历程。    假如没有摔跤的心理准备,那你的孩子永远都不可能学会骑自行车。如果不让孩子经历风浪,他们就不会有独立面对风浪的勇气和能力。

作者简介

勒诺·斯科纳兹,小时候的生活平静且自由。今天,她正努力让自己的两个儿子享受到相同的自由。在让9岁的儿子独自乘坐地铁的事件被媒体曝光后,她被称为“美国最糟糕的母亲”。但她坚持“放养孩子”的养育方式。

书籍目录

引言 让孩子们出去玩吧,真的!第一部分:自由放养十四诫  第一诫 不该担心时不必担心:告诉孩子如何分辨玩伴和杀人凶手    一位歇斯底里的母亲    父母亲眼中的“危险世界”    父母对危险的恐惧来自哪里?  第二诫 关掉电视:不要相信新闻和法制节目的夸张说辞    法制类电视节目强化了父母担心的本能    全天候新闻节目的收视法宝——走失的孩子    安全专家口中的“常见案例”几乎很少发生  第三诫 远离所谓的“亲子专家”:相信自己完全有能力养育好孩子    让准妈妈们受尽折磨的《孕期完全指导》    《斯波克育儿经》Vs. 《街上最快乐的孩子》    父母们对“专家建议”的严重依赖性    理性分辨“可信信息”和“危言耸听的怀疑论”    相信自己,聆听孩子的想法  第四诫 理性选择“婴幼儿安全用品”:保护孩子亲身体验世界的天性    婴儿不需要膝垫也能安全地爬行    让孩子的童年远离商业化的干扰  第五诫 别像律师那样思考:有些风险是值得冒的    一次“密不透风”的露营活动    为“以防万一”的思维方式所累    一个“凡事都只做最坏打算”的世界  第六诫 不要理会别人的指责:你比他们更了解自己的孩子    谁才是负责任的母亲?    信任自己,信任孩子  第七诫 吃掉糖果:把万圣节的快乐还给孩子们    万圣节的糖果真的会有毒吗?    孩子们失去了万圣节搞恶作剧的乐趣    “万圣节危险论”背后的商业运作  第八诫 向父辈和祖辈学习:让孩子尽早参与到家务劳动中,有责任心地长大    昔日的儿童节目与今天的“少儿不宜”    我们对“孩子”的定义标准    我们祖辈的童年和我们孩子的童年    帮助孩子成长为积极健康的“大人”  第九诫 与世界接轨:看看世界上其他国家父母的养育方式    跟小伙伴在一起玩耍的孩子是最快乐的    13岁的孩子可以做些什么?    孩子们向往独立和自由    掌握好“监管孩子”与“给孩子自由”之间的尺度    检视一下自己对待孩子的方式  第十诫 大胆一些:别让自己患上“控制孩子强迫症”    我们大多数人都有控制孩子的欲望    控制孩子的方式之一:担心    控制孩子的方式之二:24小时开机    控制孩子的方式之三:试图控制一切    缓解自己的控制欲,教会孩子独立生活的技巧  第十一诫 彻底放松自己:养育孩子只是我们正常生活的一部分而已    不要紧张!父母是可以犯错的    基因与养育方式对孩子性格的影响,孰大孰小?    额外的早期教育并不会促进婴幼儿的大脑发育    孩子的表现成了公众评价父母亲的标准  第十二诫 坦然接受失败:允许孩子放弃既不喜欢也不擅长的事情    成功人士都是经历过大失败的    不是每个孩子都能成为钢琴家    失败意味着又一次新的成功机会    不上特长班,孩子将来的生活也会很美好  第十三诫 允许孩子玩吧:游戏能让孩子身心更健康地成长    玩耍对孩子好处多多    是谁剥夺了孩子们玩耍的乐趣?    在游戏中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第十四诫 听听孩子怎么说:孩子需要的是信任,而不是过度保护    特殊的“独立作业” 100    支持孩子独立探索和认识世界    做一个充分相信孩子的父母第二部分:自由放养行动指南  行动指南一 世界是安全的还是危险的:逐一检视那些让我们担心的事情    被动物吃掉……金属球棒……吸血蝙蝠……奶粉喂养……婴儿奶瓶中的BPA物质……手机与脑癌……被食物噎住而窒息……咳嗽与感冒药……婴儿车……吃雪……细菌……万圣节糖果……网上交友……含铅油漆与含铅玩具……塑料袋……游乐场与操场……池塘、游泳池、浴缸与马桶……生鸡蛋……校园枪击案……溺爱……常温三明治……婴儿猝死综合征……防晒霜、维生素D与软骨病……青少年性行为……跟大自然亲密接触……走路或乘公交车去学校……动物  行动指南二 如何跟陌生人打交道:教会孩子在遇到坏人时的求助方法    “不要跟陌生人说话”是一条无用的忠告    真实的犯罪率数字和家长们悲观的思维方式    教会孩子应对坏人的技巧更重要    养育一个开心、自信、懂得照顾自己的孩子结论 一个“无法名状的问题”以及它的解决方案:放养孩子

章节摘录

这一道理对控制权也同样适用。你不可能彻底控制一切。要不然,你该怎么应用这种权力呢?假如有一天,你幸运地遇上了一个许愿精灵,她让你拥有了在几个星期之内彻底控制一切——你的孩子,他们分配时间方式,他们的学校——的能力。或许还包括孩子接听电话的方式。于是你就用这种控制能力来确保你的儿子进入学校的橄榄球队。简直像魔法一样!(因为这本来就是魔法。)比赛开始。你的儿子跟一个一百多公斤的大块头对冲,结果“嘎嘣”一下,他的腿骨折了。天哪,你的控制能力完全没有发挥作用!于是你选择读档,然后让你的儿子故意在大赛那天缺席,这样他就不会出事了。不错,控制能力确实好用!但因为错过了这次骨折事故,所以你的儿子没有像原本命中注定的那样被送到急诊室,在那里,他本来会迷上医疗方面的事情,决定将来当一名医生,最后通过努力进入加蓬的艾伯特•史怀哲医院工作。或是至少成为一名药物研究专家。于是你再度读档,让他不要错过这次机会,但等到他回到学校里时,发现自己已经错过了关键的一节英语课,最后因此而差一分没能考上大学。那么,你的控制能力究竟算不算是发挥了作用呢?真是个复杂的问题。幸好,这样的事在真实生活中是不会发生的,否则我们早就都被逼疯了。然而不幸的是,我们许多人追求的都是这样的控制能力。有一种观念认为,只要我们能足够关心孩子的生活,替他们制定合适的计划,做出正确的决定,那我们的孩子就可以在生活中取得成功,找到属于他们的幸福。这一章将会告诉你,为什么这种观念是完全错误的。  “控制”其实只不过是我们自己的想象而已。越是追求全方位的控制,就越会让我们焦虑。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控制欲显然是不必要的。就算我们真能解决孩子碰上的所有问题——或是避免这些问题出现——这样也对孩子没有任何好处。我们会导致孩子无法独立,无法树立充分的自信。如果我们不让孩子经历风浪,他们自然不会有面对风浪的勇气。

后记

另一个“无法名状的问题”——以及它的解决方案“多年来,这一问题一直深埋在美国孩子们的心灵深处,从未被说出口。这是一种奇异的悸动,一种难以满足的感觉,一种令孩子们痛苦的渴望...每个生活在郊区的孩子,都要独自面对这个问题...他们甚至不敢在心中问自己:一切都结束了吗?”这段话原本是《女性的奥秘》一书中的内容,这本书曾经掀起过一场思想革命。我只不过是用“孩子”两个字替换了原文中的“女性”和“妻子”而已。或许你还记得,《女性的奥秘》让我们第一次注意到那个“无法名状的问题”——为什么家庭主妇们会感到如此无聊。她们觉得自己应该从家庭环境的干净整洁中得到充实感与满足感,并且她们中也的确有些人是这样的。然而,另一些人则不甘于待在家里,希望能到外面的世界去,让她们的能力和天分得到应用。她们希望能被人当作有能力照顾自己的人来对待,而不是无助的小猫咪。但在贝蒂•弗里丹撰写《女性的奥秘》的1963年,也就是美国的女性们卷起袖子,拧紧轰炸机上的每一枚螺钉,最终协助取得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二十年后,她们得到的回答是:亲爱的,你们在想什么呢?外面的世界是属于男人们的。对你们来说太危险,太艰难了。你们所能想要的一切,在家里都能找得到。所以就待在家里吧。安安全全的。不要出来。这正是我们今天对孩子们所说的话。当然,成年女性和年幼的孩子们之间确实有很大的区别,但是二者面临的情况却非常相似:都是社会上的人们普遍认为,外面的世界对某一类人实在太危险了,尽管在此之前,这类人在外面的世界里一直过得很好。现在,这一类人则被告知,他们不能到外面的世界里去,不能独立去做任何事情——并且这是为他们好。我在这本书里已经反复强调过,今天孩子们的生活跟我们小时候已经完全不一样了。我认识的所有中年人都会在某个时间开始说:“想当年...”这正是中年人的身份标志。就跟他们逐渐隆起的啤酒肚一样。无论如何,我还是要说:想当年,孩子们的确都是自己走路上学。父母们不会开车去公交车站接他们回家。孩子们的确都自己在公园里玩,旁边没有成年人照看。他们也的确会一直玩到天黑。然而,情况已经发生了变化——不仅在美国,在所有英语国家都是如此。澳大利亚的孩子如果独自乘坐公交车,就会迎来人们惊讶的目光。加拿大的孩子们整天坐在家里玩游戏机。我曾听一位爱尔兰的父亲说,他让自己11岁的孩子独自在附近的公园里玩,结果一位住在附近的母亲决定不允许自己的儿子来他家里做客。她认为这位父亲对待孩子的态度实在是太不负责任了。英国的《每日邮报》曾发表过一篇文章,标题是“孩子们如何在四代人的时间里丧失在外游玩的权利”。记者对四世同堂的一家人进行了采访。88岁的曾祖父乔治在8岁的时候经常独自徒步十公里的路程,去他喜欢的池塘钓鱼。63岁的祖父在8岁的时候经常在离家两公里的树林里玩。他的女儿8岁的时候每天独自走过一公里的距离去坐公交车上学。而她8岁的儿子则每天由母亲开车送去上学。家里人不允许他离开家所在的街区,而他的小伙伴们也是一样。许多小伙伴甚至被禁止离开自家的院子。我在圣诞节的时候收到了一封美国孩子的来信:“我已经15岁了,但却完全没有自由。我只能在家里和后院里活动。我甚至不能走到门口的人行道上——否则就可能会被‘绑架然后杀害’。我过去还可以走路去做公交车,但爸爸说那实在太危险了,于是就每天开车送我去车站(走路只需要五分钟!),最后直接改成开车送我上学。今天,玩了两个多小时游戏之后,我走下楼梯,发现除了吃东西和看电视之外,我实在没有任何事情可做。游戏,电视,垃圾食品,这就是我生活中全部的乐趣。寒假才刚开始半个星期,这样的生活就已经开始让我感到极度无聊。假如我将来有孩子的话,我可绝不希望他们生活得像我一样。”没错,这就是那个“无法名状的问题”。童年本来应该是探索世界的年纪,不是像个囚犯一样被关在家里,透过DVD光盘、视频游戏或是车窗远远观看外面世界的年纪。“看见了吗,亲爱的?那是一片树林。你知道‘树林’两个字怎么写吗?”我们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拥有充实的童年,但我敢保证,你自己小时候印象最深刻的事情当中,肯定有很多都是你自己独立去做的。没错,这几个字就是孩子们最有威力的魔咒:“我自己做的!”该是时候把这句魔咒还给我们的孩子们了。给孩子们自由,似乎已经成了一个不能谈论的话题,尽管我们的生活环境并不比二三十年前更危险。攀爬架下面的地面并没有变得更硬。公交车站跟家之间的距离并没有变得更远。犯罪率跟我们小时候相比不但没有上升,反而还下降了许多。所以,今天的孩子们究竟为什么无法享受跟我们小时候一样的自由,绝不能从客观情况上找原因。今天的孩子们需要一次解放,就像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家庭主妇们一样。然而,跟家庭主妇们不同的是,孩子们没法自己解放自己。尽管我很愿意看见孩子们自发组织集会,提出抗议,当众焚烧婴儿膝垫——或许这最后一件事他们真的会做——但要让他们的童年恢复正常,还是要靠我们这些父母的努力。我们必须首先意识到自己心中的恐惧有多严重,而又是多么荒谬。例如,就算在国家自然博物馆里,我们都会提醒孩子们:“赶快跟上,待在我身边!我可不希望你们被人绑架!”这样的态度正是我们必须克服的。我们也必须克服对孩子遭遇失败的恐惧。他们用不着把每一天、每一分钟都用来追求“成功”。他们用不着成为专业的足球运动员或是钢琴家,也一样不会“输在起跑线上”。而如果他们真的在球场上失败了,也用不着别人给他们发奖。一位中西部的父亲不得不对女儿小心地解释,她从足球赛场上拿回家的“第二名”奖章究竟是什么意思。在足球比赛中“赢得第二名”,就意味着你输掉了比赛。我们必须克服对大自然的恐惧,允许孩子们跟大自然亲密接触,即使他们会擦破膝盖和手肘,有时还会被虫子咬。尽管我的一个儿子曾经中过毒常春藤的毒,一条腿肿得像面包,我仍然坚持这样的看法。看电视的时候,我们必须提醒自己,电视节目的用意就在于让我们感到恐惧和恶心,从而吸引我们的注意力。许多节目在这两方面都很成功,我们不应该让它们轻易得逞。我们必须学会抵制那些耸人听闻的“专家”,包括我们身边那些以专家自居的人。“看哪!我刚刚发现,(某种东西)对孩子/婴儿/哺乳期的母亲/宠物极度有害。”我们需要记住的是,我们生活在一个安全的时代,法律、医学和多种多样的预防手段都在保护我们孩子的安全,比人类历史上的任何其他时代都要全面。我们必须学会提醒别的父母们,之所以我们要还给孩子自由,是为了让他们学会如何应对外面的世界,我们认为这是我们的责任。一个懂得如何照顾自己的孩子,要比对外面世界一无所知的孩子更加安全,因为孩子不可能永远处在父母的保护之下。除此之外,我们还必须教会孩子保护自己。教他们如何安全骑车,如何对付坏人,如何解读交通灯的信号,如何向陌生人求助,如何应对失败与失望,如何不依赖父母或者其他人,自己去面对这一切。我写下这一段话的时候情绪有些激动,因为我刚刚接到了警察的电话。就在今天上午,我让10岁的伊兹自己坐了半个小时的地铁去朋友家里玩。乍看起来,我似乎没有从上次的事情中得到教训,然而伊兹的朋友和他的父母就在另一头的地铁站等他,并且他已经这样做过许多次了。他乘坐的线路是一条直线,中途不用换乘。然而这一次,列车员觉得10岁的孩子绝对不应该独自出门,于是打电话报了警,在我儿子下车的车站截住了他。警官给我打电话的时候,我把真实情况告诉了他:我们曾经打电话问过地铁管理部门,究竟多大年龄的孩子才可以独自乘坐地铁,结果对方的答复是“没有任何规定”。警官说没问题,祝我圣诞快乐,因为今天是圣诞节。然后伊兹就跟他的朋友一家走了。然而,这就是我们生活的世界。一个10岁的孩子哪怕是做一件像独自坐地铁这么简单的事情,都会引起人们的惊恐,甚至把警察招来。后来我专门查了相关的明文规定:8岁以上的孩子可以独自乘坐地铁。不错的规定。孩子的独立原本是一件值得庆祝的事情。不知你是否还记得第一部分第八诫中的那个意大利孤儿洛科:他11岁时跟小难友一起从奴役他的老头子那里逃了出来,被一户渔民收留,直到16岁时两人前往美国为止。当时肯定不会有哪个乘务员会因为他独自乘车而去叫警察。当年的人们知道的事情,似乎我们今天已经忘了。孩子们可以拥有照顾自己的能力。孩子们可以拥有自由,可以对自己负责,可以成为这个世界的一部分,而不是听凭我们的摆布,就像养在笼子里的鸡。随着观念的进步,我们今天已经懂得,把鸡从笼子里面放出来散养,可以收到更好的效果。自由放养万岁——这句话对我们的孩子同样适用。

媒体关注与评论

关于如何养育独立、健康、自信的孩子,勒诺•斯科纳兹告诉父母们:给孩子自由的成长空间,让他们尽情玩耍,教给他们独立生活的技巧。今天,我们的孩子需要的恰恰是这样的成长过程。——黑幼龙  《慢养》、《慢养2》作者  本书有些许理想的成分,但更重要的是,对让父母们普遍存在的“控制孩子强迫症”进行了适时纠正。本书语言风趣、观点独到、极具说服力。勒诺是一位非常聪明的母亲。 ——斯波克,“育儿之父”本书堪称我读过的亲子教育类书籍中最好的一本。不仅仅是因为我喜欢勒诺务实的写作风格,还因为她表达了父母们的心声。现在如何为人父母的建议数不胜数,勒诺却让我们回归原初,依靠常识去养育孩子。——一位为人父母、深有感触的读者

编辑推荐

《放养孩子》编辑推荐:好父母懂得给孩子独立的成长空间!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放养孩子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90条)

 
 

  •   读《放养孩子》这本书,让我想起一段话:“做为一个孩子的家长,我需要这样的文本。并虔诚地期待着能够在这许多不同的文本中找寻到所谓的真知灼见,用以指导我去教授我的孩子。我唯一的孩子。”这是我在某个读书笔记中写过的文字,现在读来还能充分地感受到初为人母的我,那份极端的焦虑地认真与情不自禁流露出来的惶恐和忐忑不安。

    是的,大多数家长(尤其是母亲)都或多或少地有过这样的感受。

    因为说到科学地教养与培养孩子,恐怕每一位初为人父母的80后,甚或是家有儿女初长成的、对于育儿也久有经验的70后、60后家长也不能不为之动容,用我们的孩子的无可限量的未来来延续自己的生命中的无限美好,无论是在过去还是在现在,这都是天下任何种族、任何信仰的任何一代人都拥有的共同的梦想。

    记得年少的时候,家住在北方,漫长的冬季里,道路总是被积雪覆盖着,走的车与人多了,自然就会把雪碾压得坑坑洼洼,而骑着自行车走在上面就要格外的小心,否则稍有不慎就会跌个人仰马翻。一次我和母亲同行,年少轻狂的我一路飙飞远远地把母亲甩在身后,只听见母亲不停地吆喝着我的乳名,叫我小心路滑,别摔倒了,我佯装听不见,一路疾行,忽然听得身后哐嚓——一声,我急忙回头瞧热闹,却见母亲倒在路中央,她顾不上看一看自己的腿是否摔伤,也顾不上扶起倒在一边的自行车,目光只死死地盯着我,大声地呵斥我别四处张望,注意路面,千万别摔跟头……我为母亲不能自保的情况下依然固执地拼其全力去保护自己的孩子而感动,而叹息。

    很多年过去了,当我也成为一个孩子的母亲,我才真正得懂得了母亲那份良苦用心。也许天下的父母都是这样的,这份厚重的爱无可厚非,可是令人讶异的是当爱没有得到应有的结果,我们是否已然开始了那些发思?

    《放养孩子》就是这样一个教授我们反复思考,并得出行动方案的教义性文本。我在其中不仅得到了“父母需要做的就是把需要的东西交给孩子,然后给孩子一个自己玩耍、自己闯荡、自己体验失败和自己赢得成功的成长历程”的教导,更加知悉了“我们需要让孩子了解他们可能面临的危险,并交会他们如何避免危险发生”的教义,将自己从莫须有的恐惧中解救中来,并分辨出真正的危险和并不切合实际的臆想,弄清楚究竟哪些危险需要防范,而哪些只不过是道听途说耸人听闻的夸张警告……

    我们都知道孩子的未来是无可限量的。可是只要细心的你想一想,再看一看我们身边的孩子们,就不难发现,他们所拥有的天空都蜷缩在我们羽翼的温情庇护之下,在这里风雨也好,苦痛也罢,都是被粉饰被修正过的,已经完全失去了原本的色彩。事实上,在家长的过度保护之下,我们的孩子无论是生活的能力、还是自主能力、甚或判断力都开始退化,这本身已经同教育的初衷和目的背道而驰。另一方面父母的能力范围也是极其有限的,因为未来更长的道路还要他一个人去地面对。而年少时候得到充分历练并培养了一定的行为力的人势必要强于万事都要依赖于父母判断并牵引的人。

    书中说“让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拥有没有遭遇任何风险的机会,恰恰才是最大的风险。”我想这多少也与中国自古就有的“爱子如杀子”、“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古训异曲同工之处吧。那么“让孩子充分体验创造的过程、探索的过程、追求独立的过程”,也让自己体验授之以渔后的成就与轻松育儿的喜悦,我们欣欣而往!
  •   作者有的观点比较偏激,我觉得放养孩子不代表不管孩子,而是慢慢放手让孩子自己掌握自己的人生,养成独立的生活习惯,父母不要过多将自己的思想强加于孩子或者包办插手孩子的事情。但是适当时候还是要干预孩子的生活的和思想活动的,不能任由孩子乱发挥。
  •   这本书写出了80后很多父母的真实心里,矛盾、迷茫,在这个教育书籍满天飞的社会里我们不知该怎么才能更好的教育和培养我们的孩子,作者的一些观点和我的拙见不磨而合,孩子该放手时要放手,其实9岁的孩子自己成交通工具回家,在具备一定的物质条件的情况下应该不是件难事。我们跟重要的是在平时帮助孩子识别危险的人和鉴别危险的事。
  •   书里讲的确实发生在自己的身上,在育儿方面要多多学习,学会放手,同时让孩子也学会自理、自立,能为他未来的成长,应付复杂的社会作好铺垫。
  •   还没看仔细看,根据推荐购买的,大家可以多读一些这类书籍,还是有一些借鉴意义的,人和人是不同的,所处的外部环境也不尽相同,不必照搬书上的内容,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处理发生在自己孩子身上的问题。
  •   给孩子自由,可以培养孩子对自己的责任感
  •   我得认真的读书了,孩子的管教真的很重要,大家都要多看书
  •   还可以的书,还可以的书,对我教育孩子有些帮助
  •   适合“周到”的中国父母读,有启发。
  •   父母必读值得推荐的书。
  •   内容应该挺好,就是快递快成慢递了。
  •   印刷很好,我和儿子都看了,非常喜欢。好书。
  •   推荐,观点很好
  •   喜欢这本书,邮递及时
  •   已经看完了,正是按照这种方式教育的
  •   没吹的那么好,有点小失望,主要是国外的,不太适用
  •   还没看完,挺喜欢。
  •   当天下的单子,第二天就收到了,书也很好,还有活动,很便宜~~~
  •   给同事订的,还好
  •   初为人母 非常受益的一本书
  •   看过挺有感触的,不错。
  •   听说挺不错的,学习ing
  •   正在看,不错的视角。
  •   还没看,希望对自己有所帮助!
  •   有度的放,是为了收
  •   受益匪浅~!
  •   一般般,看了没什么收益。
  •   我同意里面的大部门观念,但不是全部
  •   为朋友代买,虽然搭进去几元钱,但是挺开心的!
  •   对照眼下正火的爸爸去哪儿,此书会给父母更多地思考
  •   虽然写的是美国教育孩子的问题,国内也可以借鉴。
  •   孩子是父母的未来,有空也要为此充充电,让家庭教育来得轻松一些,参考一下。
  •   现在的孩子需要自己安排自己的生活,也需要自己玩耍的时间
  •   给孩子自由,这句老生常谈的话,似乎离我们的现实生活越来越远。今天的中国孩子,每一个都是全家的掌中宝,捧在手里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吃的,穿的,玩的,用的应有尽有,无论父母的经济状况如何,一家人首先满足的就是孩子的需求。按理说,这样的孩子应该觉得很幸福了吧,然而恰恰相反,在孩子们的口中最常听到的话却是:无聊,没意思,没玩的,物质的丰富反而剥夺了孩子们童年本该享有的,种种无法复制与补偿的乐趣与自由。

    看过这本由美国勒诺·斯科纳兹所著的《放养孩子》,对其中的许多观点深有同感。作者说:童年本应该是探索世界的年纪,不是像个囚犯一样被关在家里,透过DVD光盘,视频游戏或车窗远远观看外面的世界。一个懂得如何照顾自己的孩子,要比对外面世界一无所知的孩子更安全,因为孩子不可能永远处在父母的保护之下。我们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拥有充实的童年,我敢保证,你自己小时候印象最深刻的事情当中,肯定有很多都是你自己独立去做的。没错,有几个字就是孩子们最有威力的魔咒。那就是:我自己做的!

    想想我们自己的童年,尽管物质匮乏,但那种无拘无束,无忧无虑的快乐,却是什么贵重的物品都难以取代。幼年时,我家三兄妹随当医生的父母生活在一个偏远的乡村小镇,记得上学第一天是父母给提前办好手续,自己和几个小伙伴走路去的。每天放了学,单位院子里的孩子们一起做完作业,就可以到田边地头小河旁四处闲逛,做游戏,逮昆虫,摘野果,只要吃饭睡觉时回家就可以。大人们忙于工作,孩子们乐得逍遥,却很少听到周围有多少危险的事情发生,有多少不良少年产生。如今我们都已人到中年,那样缺吃少穿的日子却感觉是人生中最快乐的时光。而今天的孩子再也不可能享受到那样的自由快乐,更无法想象没有父母眼手不离的照顾小孩子该怎么生活。

    作为全球公认最自由的国度美国,书中的作者因为让自己9岁的孩子不带手机,独自坐地铁回家,而饱受社会各方的指责,甚至被称为“美国最糟糕的母亲”。本来一件最简单正常的事情,却成为众矢之的,今天的父母和社会究竟是怎么了,中国和美国,虽然国情体制不同,父母对孩子各种各样的担忧却仿佛有过之而无不及,做什么都小心翼翼,三思而后行,以致包办代替,孩子变成父母手中有生命的木偶,完全丧失了自主与独立,于是啃老族,冷漠族,自闭族频出,许多违背道德人性的事,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父母爱孩子是天经地义,顺理成章的事,但如果爱得太过,管得太宽,最终只会适得其反。在本书的导言里,有这样的话:作者以中肯实用的“十四诫”告诉父母,让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永远没有遭遇风险的机会,恰恰才是最大的风险,父母需要做的就是把需要的东西教给孩子,然后给孩子一个自己玩耍,自己闯荡,自己体验失败和自己赢得成功的成长历程。

    当然,如书中序言一李雪琴所言:放养孩子跟放任孩子完全不同,在育儿中,常见的错误便是矫枉过正,当我们不忍心看着孩子受到体制过多改造的时候,便有以尊重孩子个性之名行放任之实的观点冒出来,于是,孩子的错误或者坏习惯也在这个大旗底下得以姑息,任何时候,有效的监护和指导都是必要的,所谓放养也是如此,它应该包括激励、制约、示范和提示等,绝非简单地看着孩子像野草一样疯长。不管多么好的方法和理论,如果不能结合自己孩子的实际情况,而一味地照抄照搬,结果肯定不会都是皆大欢喜的。

    我自己的孩子7岁上小学,我们家离学校有15个公交车站那么远,是起点的第二个站到终点这么远的路程,开始是我和孩子一起坐公交上学,一个礼拜后,我们尝试让他一个人乘车上学,他父亲骑车在后边远远跟了两天,结果一切顺利,于是孩子从此一个人每天坐公交上学,至今已两年。孩子的独立性与每天父母送着上学的孩子明显好很多。诸如此类,我相信,正确的放养会给孩子带来全新的感受,成为他人生初期最宝贵的生活体验。只要父母愿意尝试,给孩子一片自由的天空,你会激发出孩子无穷的能量。
  •   在阅读这本《放养孩子》之前,我打着小问号:放养孩子吗?怎么放养呢?可以放养吗?在我的观念看来,即使可以放养也应该是孩子长大成人,可以独当一面的时候。带着这些疑问,斯科纳兹的这本书让我看到这位母亲的观点:为了把孩子培养成有能力,负责任,能够独立生存的人,母亲们需要分辩真正的危险和不切实际的臆想,弄清楚究竟哪些危险需要防范,哪些只是散播恐怖消息、坏消息和现代神话的夸张警告。

    这本书显然是写些那些过度保护孩子的母亲们。自从有了孩子之后,“一切为了孩子”,中国的母亲和家庭一切围绕着孩子转,尽所能为孩子提供一切,为孩子“全程保架护航”。买各类的教育碟片,买许许多多的幼儿读物,图画书,一堆堆的各种各样的玩具,送孩子参加各种各样的班等等。谈起孩子,父母们总是忧虑:小孩子没有玩伴,小孩子只能呆在家里玩,外面太危险:车多,人多,环境太差,坏人多。即使有一些父母想让孩子自由地成长,但周边的父母都是一堆堆的东西买给孩子们,在这股推力下,也不得不跟随大流。

    育儿,在今天,俨然是最最重要的事,为了更好的照顾孩子,辞职回家当全职妈妈;为了孩子,自己省吃俭用,提供给孩子最好的;为了孩子,买回各种各样的育儿书,努力做学生学习那些成功父母们的经验,这样的母亲太多了。在这样的商业环境,怕自己的孩子落后的担忧无时无刻充斥焦虑母亲的心。我曾经听过一个母亲这么忧心重重地对自己的孩子说:你现在不听话,不努力学习,以后怎么办!-----做母亲真的很累啊。

    斯科纳兹在这本书里总结了十四戒:不该担心时不必担心,关掉电视,远离新闻和法制节目的夸张说辞,相信自己有能力养育好孩子,抵制婴幼儿安全用品,不理会别人的指责,把快乐还给孩子,让孩子参与家务劳动,教孩子独立生活的技巧,允许孩子玩,信任孩子等等。这些其实向母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放养孩子也决不是放任自流,任其自生自灭,而是在照看孩子的过程中允许自己犯错,允许孩子犯错,与其约束孩子,不如激励他们,教给他们规避危险的方法,努力放手让孩子自己走,在孩子的成长中充当一个协助者,而不是控制者。也就是要信任孩子,协助他们自我发展,而不是替他们做决定。我想等我做了母亲,应该也会适当地放养孩子,让孩子自由地成长。
  •   任何动物,无论大的如大象,还是小的如蚂蚁,在养育幼仔时,都是最警惕、最敏感、最凶狠、最奋不顾身的保护小崽,我们人类亦如此吧,呵护自己孩子,尤其是独生子女政策的实施,无似乎论怎么都不为过。然而动物界还有这样的后续:一旦到了一定的时限,成年的动物把他们的幼仔轰出家门,也同样是不含糊的。可是,人类在这一点恐怕是和动物的本能差距太大了。

    看一看时下极其让人诟病的啃老族,无可否认,造成这样的局面有着多种多层次的社会原因,然而其中最为直接的应属家庭教育的不当。我们的科技发达了,按说文明程度也该更高一个层次,然而是新闻媒体太过于强大还是什么其它原因,我们的家长对这个社会不是更多信任,反而是难以抑制的担忧,甚至与日俱增,有些担心真的让人不敢苟同。

    比如有些妈妈认为孩子小,吞咽果核有问题,所以每次吃葡萄都是细心地为孩子把葡萄剥皮去核,结果孩子长大始终不会吐葡萄籽儿;再比如关于食品添加剂有问题的新闻报道层出不穷,所以有的家长就把所有零食都给孩子禁止了,后来孩子长大,但凡想吃此类食物,都要过一个艰苦的抗过敏;刚刚又看到这样的家长,认为是否应该谨慎对待现在博客或论坛等网上活动上传儿童生活照片的活动,否则孩子的照片外传,被利用了怎么办?

    等等诸如此类的事件在新手妈妈、年轻妈妈中极其常见,这也无可非议,毕竟有些不良后果或者灾难确实大部分属于成人的疏忽大意,比如有些家长自顾自己打牌娱乐,造成孩子从楼梯跌下,造成终身残疾,但是为此而做出近乎因噎废食的行为,又是否可取呢?

    原本“知识改变命运”,“阅读改变人生”,然而妈妈们如饥似渴般学习了各类幼儿类、亲子类还有教育类专家学者的关于养育孩子的书籍,结果是过犹不及,更甚者成了邯郸学步,那么所谓的阅读拿来做什么用?则不如按孟子说过的“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被称为“美国最糟糕的母亲” 勒诺-斯科纳兹在她的新书《放养孩子》中提到了不少让那些处于养子焦虑中的妈妈们“少操心、多放手”的理念,也许有些观点可能过激或者不适合中国的家庭环境,因而如何做到读书有收获又不为书累,亲爱的爸爸妈妈们,可以从这本书中认真体会吧!
  •   或许是因为我家宝宝从小就大病小病不断,故而一直就带得比较小心,所以我很早以前就希望能读到关于如何放养孩子的书,所以在看到这本新书出版时,可以说是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它,希望通过这次阅读,能改变自己带孩子的方式,给孩子更大的自由空间及发展机会,而在阅读这本书的时候,那些详尽殷实的儿童意外情况统计数据,以及由此计算出来的发生意外的概率,也的确大大地降低了自己对周遭那些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的担忧及恐惧。

    书中对大多数父母不愿或不敢放养孩子的心理根源进行剖析,将这种心理归咎于信息时代那无处不在的对危险及意外的报导,当人们从各种媒体(包括电视、网络、收音机)获知这个世界上存在如此之多的意外、绑架、谋杀、诈骗时,人们会理所当然地产生一种戒备心理,并自然而然地将此心理引申到孩子身上,尤其是在仍然提倡独生子女的中国,任何一个家庭也无力承担失去孩子所带来的毁灭性后果,这就势必使得我们这一代的孩子如同生长在温室中脆弱的花朵,被温柔地呵护着成长,却因此失去了很多经历风雨雷电的机会。

    在书的第一部分以“十四诫”的形式,提出了在放养孩子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及改正的十四个方面,在阅读的时候,你会为大量的统计数据所叹服,以至于会认为自己阅读的并不是一本普通的育儿书籍,而是一本有详尽的数据基础做为支撑的教育论文,不过,这样做的缺点是在某种程度上显得略为枯躁。同时,我觉得作者对于支持圈养孩子的家长所持有的态度,是理解有余,尊重不足。作者在谈到那类父母时所用到的语气,是尖刻而嘲讽的,仿佛因为担心孩子安全而不放任孩子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或不让他们独自外出是一件多么可笑多么荒谬的事情,说实话,我觉得这样的态度削弱了我阅读这本书的快乐。作者应该想到,愿意阅读这本书的读者,可能很大一部分都是想放养孩子却在很多时候难以下手或放心不下的那类,换言之,那些尖酸刻薄的嘲讽其实是直直地落在了正在看书的读者身上,让他(她)们(包括我)后背发凉,以为自己曾经的那份关爱是多么愚蠢且不可原谅,并且在多大的程度上扼杀了孩子自由的天性和创造力,这样过分强调的话,是不是有些过犹不及了呢?

    我个人认为:这本书更适合定位于理性的探讨,而非针锋相对的辩论。因此,作者也该收一收文字中的锐气,让自己的心态变得更平和一些,尊重读者,也尊重那些因为爱而不放心放养孩子的父母,用生动的例子去说服正犹疑不定的他们,令他们改变自己对待孩子的态度,从而给孩子更为自由广阔的天空。

    相比之下,我更喜欢书的第二部分,因为提出了一些很有价值的行动指南,首先让家长逐一审视自己周围的危险因素,并一件件地帮助家长分析,从而排除它们可能产生的危险,其次是教会孩子一定的应对技巧,打消他们内心的顾虑和恐惧。不过,如果书中能再多讲一些当孩子自己不愿意被放养时,如何正确地引导他们克服内心的恐惧情绪,勇敢地走出家门,我想会更好一些。

    另外,我并不象作者那样排斥一些婴儿安全用品,比如安全角碰,在我认识的人里,曾在茶几的尖角上撞得头破血流的孩子比比皆是。所以,我个人认为,对于不懂得保护自己的婴儿来说,为他们设置类似的安全保护伞还是很有必要的。

    写到这里,想起上上周小熊生病时,我下了班去小区门口接他做雾化,要求他自己从家里出发,将奶奶为他准备好的包带上,独自一人从家里走到小区门口坐上我们的车。这样短短的路程,虽然对他来说很熟悉,但却一直没有独立走过,所以当他欣然同意这一要求时,内心也一定有过忐忑和不安,但当他一路小跑地抵达小区门口并坐上我们的车时,我能看出他红扑扑的小脸蛋上抑制不住的兴奋与骄傲,他从这件小小的事情中感受到自己内心潜在的勇气和力量,我想这便是放养孩子的第一步,下一步,或许我会按照书中的建议,要求他独自去门口超市买一样东西或是独自守着购物车在指定地点等我,我相信,这种新鲜而独立的感受会是他生命中不可多得的一笔财富,也一定能带领他开启人生道路上的自由之门。
  •   放养孩子

    家有小女,所以我特别青睐育儿之类的书。养育孩子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尤其是初为人父、初为为人母的家长们,面对孩子不知道有没有遇到过手足无措的时候?我记得当初我可是为自己这个妈妈做的不合格而郁闷了很久,压抑了很久。面对孩子一天天的长大,面对孩子每一天新的变化、新的需求,做家长的如果不给自己充电、补脑,不掌握足够的育儿知识,怎么能陪着孩子健康成长呢?

    并不是一定要做了妈妈才看育儿书,实际上,有了孩子之后,又要照顾孩子又要充实自己是比较辛苦的,有时候遇到困难再去看书学习就未必来得及了。所以建议那些没有孩子但即将有孩子的父母们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有必要提前读一些育儿书籍,给自己即将到来的宝宝准备一个良好的成长空间,不仅是物质上的,也包括精神上的。

    作为过来人,我很理解新父母们对孩子的呵护和照顾,百般关爱,舍不得孩子受一点儿委屈,衣食住行都照顾的无微不至,为了孩子不惜花大价钱买很多婴幼儿用品。我记得当初怀孕时,我就给孩子准备了玻璃的、塑料的大大小小好几个品牌的奶瓶、吸鼻器、防撞桌角、安全插座、煤气灶盖、儿童泳池……但实际上,很多东西都是中看不中用,很多东西根本没有用上,很多东西根本没有来得及用孩子就长大了……而银子却大把大把的流走了。我想,如果在我还是一个准妈妈的时候就看到这本书,我会节省很多银子,买些孩子更需要的东西;如果我还有机会再有一个孩子的话,我积攒的那些破烂也许还有可能变废为宝。但是,不可能会有如果哦,所以我的那堆积压品有一部分给了孩子做玩具,给她的娃娃们喂奶用,有些给了收废品的,但更多的是直接扔了,眼不见心不烦。

    记得孩子小时候,我也曾一日日的担心,尤其是担心她的健康,甚至觉得哪里都不够干净,觉得孩子天天都处于细菌、病毒的威胁之中……那时候甚至别人摸一下孩子的脸蛋,我都会感到相当的难过,自己也曾很不给面子的宣称,不洗手谁也不许抱孩子,并为此得罪了家人……孩子一点点成长,我发现孩子健康的时候远远多于生病的时候,偶尔吃一下手指也没什么大影响,在地上爬来爬去会很开心。随着孩子的长大,我也跟着长大了,育儿的知识多了,有些事情即使不愿意但是也可以接受了。虽然现在我对于卫生还是有自己的坚持,但已远远不像刚有孩子时候要求的那么高,不再那么敏感了。我会时常陪着孩子在家里爬来爬去,和孩子在外面玩土玩沙子。

    这只是一个发生在我身上的小例子,而我所放不开的,也不仅仅是这一个方面,但是随着孩子的一点点健康平安的长大,我自己也一点点从思想到生活逐渐解脱出来,不仅是解放了自己,也给了孩子更多的自由。从孩子出生到我的思想解放,整个过程大概经历了一年多的时间,我才彻底的摆脱了那么多的放不开,并且深深体会到放手的好处。

    现在我的孩子很独立,但是在某些方面我仍然有执念,我相信随着孩子的进一步长大,我会尽量给她更多的自由。爱孩子,就该给孩子自由,适度的放手,对孩子、对自己都有好处。孩子一天天长大,不可能总为孩子做好一切准备,为了孩子以后的健康成长,守不如放,毕竟谁也不能守着孩子一辈子,总有一天孩子要离开我们独立生活。

    放养孩子,你舍得吗?敢尝试吗?放养是好事,但是也要有度,根据自己的情况和承受能力,量力而行,尽量使自己和孩子都开心。

    这本书,虽然有些内容脱离了我国的实际情况,但是也有很多方面都值得家长们借鉴,尤其是我这样曾经紧紧将孩子护在身边舍不得放手的家长们。
  •   孩子就得放养,我们可能对孩子太过骄纵了,总想笼养,捧着养。
  •   对于习惯了把孩子当宝贝来养 的大多数人来说,这个书的概念是挺 有启发意义的
    我这是这样选择这本书的。
    虽然还没看完,仍然觉得可看。
    同时,这个书有些章节所阐述的理念和内容有些重复,类似的例子举得太多,有堆字数的嫌疑,减些字就完美了
  •   这本书不太容易看下去,给我的最大收获是:不要再看太多的育儿书,否则会混乱和纠结,不要把孩子当成生活的全部,他只是我们的一部分。
  •   是给自己买的,一直希望孩子能快乐的成长,学习中
  •   能对教育子女有一些新的想法,但有些方式需要与国情相结合。
  •   宏观上,很赞同作者的指导思想;微观上,有的观点难免显得太极端。语言轻松幽默
  •   听说还不错,育儿的好书,但是有些东西不太适合实际.
  •   可以帮助你放松的一本书 帮助你缓解育儿焦虑的书
  •   有些东西不太适合中国国情,毕竟中国没有美国哪么安全,拐卖儿童的哪么多,所以有时不得不注意。
  •   印刷很好,送朋友的,很喜欢。
  •   这本书写的还是挺实用的,其中的方法对中国的爸爸妈妈也有用处,大家可以看一下。
  •   有一定的新的观点,但是不要希望太高,不太生动
  •   一口气读完的,有值得借鉴的地方,但不太适应现实。
  •   是外国人写的,但总的来说.
    中外家庭对小孩的关心,教育等都是一样的.
    可怜天下父母心.
  •   一般,凑合看吧
  •   觉得蛮空洞的,
  •   不错,有可看性
  •   很适合初为人父、母的家长读,教育孩子的理念值得参考。
  •   唉,孩子!唉,家长!这就是我看完这本书的说出的第一句话。
    本书的作者是一位10岁男孩的母亲,此书的开头就在讲她一年前,让9岁的儿子独自坐地铁,给了孩子一次成功的体验机会。由此开始,她创办了放养孩子的博客,写出了这本书。
    通读此书,她的某些观点我是赞同的,但是,她的情绪我是不能赞同的,从头至尾,我能看到的是一个在为自己让9岁男孩独自乘坐地铁这件事情做辩解的妈妈。她罗列了例子,她罗列了数字,她引用了名人和专家的话,但是,她忽略了,养育孩子不是简单的放养还是圈养的问题,养育孩子的根本是用爱来养孩子,养孩子首先要考虑的是我的孩子是什么样子的人?哪些适用于我的孩子?因为每一个的孩子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所以,养育孩子是没有定论的,放养也好,圈养也好,适应这个孩子的,适应这个家庭的,就是可以的。她还忽略了,在焦虑的情绪下如何养一个孩子呢?妈妈的情绪会直接的传递给孩子的。
    比如说,在她让孩子独自乘坐地铁之后,如果她自己不跟别人说,她自己不去接受采访,不去做节目,事情会弄得满城风雨吗?为什么她要弄得人尽皆知?为什么她要去跟别人辩解?为什么她要把她和她的孩子至于媒体风暴之中?随后,她就办了个放养孩子的博客,在本书中她让大家放弃其他的幼儿书籍和网站,而去看她的博客,为什么?她完全可选择另外的途径来说这番话,她完全可以用平和的语气来讲我们现在养育孩子的某些家长出现的问题,但是直接抨击某些产品,矛头直指某些育儿专家,让人感觉有失水准。
    我们可以阐述观点,她书中的某些观点我是赞同的,确实,我们在养育孩子的时候,比较盲目,比较茫然,我们也被所谓的专家蒙在鼓里,而这些都是我们做父母的自身的问题,这些都是因为我们不相信自己,我们忘记了谁是最了解孩子的人,我们有做父母的本能的,可是作者并没有在原因上下功夫去解释和说明,没有让我们意识到我们自身的问题出在哪里。至于下一步如何去做,我们总不能放下其他的书而捧起这本书,按照14戒的初级阶段,中级阶段,高级阶段去核对我们的做法吧?如果是这样,那这本书跟其他的育儿的书是不是相同了呢?
    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人。在我们对待一个平等的独立的人的时候,尽管这个人在这个特殊阶段需要你的抚养,我们会用什么态度和方法呢?养孩子,记住一条就可以,以爱的名义,但是,如果你不知道什么是爱,没有过爱的体验的话,那么请自己给自己补课吧!
    社会原则是同一的,但养孩子的方式是个性化的,尊重自己,尊重孩子,爱自己,爱孩子,找到适合自己孩子的养育方法就足够了!
  •   为什么说“美国特色浓厚呢”?

    作者是美国人,本书案例性强,针对的都是美国父母们时下存在的问题,但是这些问题因为设置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下,而显得离中国现状有些许差别:
    例如:“一位医生曾给“放养孩子”博客写过这样一封邮件”中讲了这样一个典型的美国故事:
      我们住在纽约州的阿兹利(Ardsley),一座漂亮的小镇。我每年要缴两万美元的税,为的是给孩子们提供安全的生活环境和良好的教育。有一次,我让8岁大的女儿自己骑车去她的朋友家,途中经过两个十字路口。从我妻子的反应来看,我这样做简直是犯下了滔天大罪。附近别的孩子的父母也觉得我这样做简直太疯狂了。的确,如果女儿在路上出了什么意外,我肯定会痛心疾首的。但这难道能成为我限制孩子人身自由的理由吗?我的母亲在46岁时因为被醉酒的司机撞倒而去世,我的姐姐在24岁时死于癌症。我本人是一名急救科医生,几乎每天都要抢救因各种各样的事故而受伤的人。因此,我想我比大多数人更有资格说,我确实了解这些事故有多么可怕,会给人们带来多么严重的伤害。然而,我不能允许这样的恐惧感操纵我的生活。所以,我总是尽可能让孩子们享受跟我小时候一样的自由。我9岁时就自己骑车上学,初一时就开始自己坐火车。我的选择是给孩子自由……
    然而,我还想强调说这种差异是一定程度上的,因为中国父母也存在--并且普遍存在着对孩子安全焦虑的问题,只是问题的体现方式有所变化,只是变更了一个社会环境,例如,上述的故事可能换到中国就是:
    我住在北京的朝阳区望京,这是一个相对较为完善的社区,附近住着不少韩国人,商业条件发达,生活便利,又一次我出门逛街,将我2岁的孩子放在购物车里单独呆了一会转身去距离车子三排的购物区拿东西,妻子和朋友们知道这件事后反应强烈,他们认为这种做法很危险,随时有可能有人把孩子抱走,等我回去,如果发现车子空荡荡的,孩子没了,我该怎么办呢?

    为什么说是概念书呢?虽然读者翻开本书发现很多案例,很少教条,但是我还是觉得,对于中国读者,不能全部相信,尽信此书不如无书,而且可能面临着永远失去爱子的惨痛教训。比如说上述的例子,我不认为这种担心是一种危言耸听,实际上,公众场合要看好自己的孩子,而且保护好他们,是很有必要的做法,因为在中国,公众场合--商场、火车站等等绝对是丢失小孩的高发区,所以我们绝对不能模仿作者的那种做法,让孩子暴露在恶意的环境中。
    然而我同意一点,放养孩子的概念,这一概念与精细养相对,又不是绝对相反,我理解的放养是,让动物离开人类的掌握,脱离家庭养护、圈养,回归到大自然中,让它们更具有本质的生存状态。而放养教育,就是尽量让孩子们能在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多一点的地方进行感性及理性的练习及指导。比如,可以让孩子多接触自然,不要培养宅男和宅女,等等。
    所以说,对于中国读者,可以接受一下这本书的放养概念的熏陶。
  •   没想到是一本讲孩子安全的书,不适用
  •   本来是买给自己看的一本书,也看完了,但是觉得一方面内容适合于宝宝较大一些的父母看,另一方面有些内容不太适合我们
  •   适当的放手是好事,但作者太强调-放养题目,而非放养不可的有些过头。
  •   题目是我要追求的,不过内容离我们生活太遥远
  •   感觉没有实用
  •   我觉得很一般,没那么严重的担心,所以意义不是很大
  •   理念不错,实施起来有难度。
  •   似乎太夸张了,不喜欢。周围没有父母这么不放心孩子,好像。
  •   这本书我看了一小半。对在美国的父母来说,放养孩子也许可行,但是在中国,这样做需要极大的勇气。尤其在看到那样多被拐卖的孩子被迫行乞的新闻,家长还敢放养吗?老实说,在中国推荐这本书有点不负责任。书是不错的书,但是我只给一颗星。
  •   不太喜欢内容,因人而异吧
  •   决定给孩子多少自由肯定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家长心疼孩子想给孩子自由和游戏的时间与空间。但是升学的压力、竞争的压力又是这个社会的现实。完全放养是不现实的,但是完全圈养,孩子又会不快乐。但读了《放养孩子》这本书,我找到了放养的尺度。或许给孩子更多的自由会更好一些,但前提是要教会孩子保证自己安全的方法。
  •   那天在一个论坛看到一件事,一个小学六年级的小孩跳楼自杀了,他之前还特别冷静,知道自己家二楼跳下摔不死,还特意爬到顶层摔下。看完之后心情特别沉重,虽然社会竞争残酷,我们对孩子的苛求是身不由己,但如果孩子已经被逼迫得厌倦了生活,一切都无从谈起了。深深被《放养孩子》封面上那句话打动,我们是应该思索给孩子一个自由成长的空间了。
  •   身边不少亲朋都有了小孩儿,每天他们都处在大人们的“监视”之下,也难怪,现在车多、人多、台阶多、安全隐患多,作为2+1、4+1,甚至6+1的小孩子寄予了大人们多少的期待和关爱,都是含在嘴里怕化了。现在的小孩子可以享受更多的现在科技成果,生活也变得比我们小时候丰富多了,我时常在想现在的孩子比起我们小时候来是否生活的更快乐,更自然。也许吧,但是有一点是不容忽视的,现在的孩子的空间实在太小了,他们很难享受到足够的自由。有一天我在进电梯的时候听到一位50岁左右的阿姨说,哎呦,你看楼下跑着的那些小孩儿那么小,一看就是外地人的孩子,要是北京的肯定不会让他们自己在外面疯跑,多不安全啊。旁边的一位阿姨紧跟着附和,俩人还在那里叹气。我觉得挺可笑的,越是发达地区的孩子就越应该被死死地管住吗?在小区楼下玩耍就是很不安全的吗?我经常看到那几个小孩子玩耍,也没见哪个不见了,或者那个孩子少了什么。其实这两位阿姨不是个例,现在有很多人都是这个想法,毕竟现在的孩子比较少,比较金贵,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们现在面临的危险大大增加了,他们自己管好自己的能力下降了,真要是什么都担心的话,确实6个大人才能看好一个孩子的比例确实不算大,而实际上却远远没有必要。我是看到“放养孩子”这四个字才决定买下这本书,我要为我将来小孩子的成长空间负责,如果他们自己想出去玩,那么在卡尔考虑的范围内就让他们自己去吧。这本书...里最有意思的地方在于,作者把现在大人们担心的所有给孩子造成“威胁”的“隐患”逐一进行了分析,不看不知道,天下的父母有时候真的是为了孩子蒙受了多少不必要的操心啊。 建议准妈妈们和新妈妈们,以及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要看看这本书,让孩子们回归田园般的生活吧,他们可以自由呼吸。 阅读更多 ›
  •   前几天还和孩子的老师探讨怎么管孩子的事,现在的孩子太难管了。现在都一个孩子,安全肯定最重要,但是放任自流,放手不管好像也不行。看看怎样给孩子找一个适合的放养地?既放养又要让孩子觉得有人关心他,看了一下,这书不错,值得一读。
  •   这是我买的第二本中信出版社的亲子书,作为80后妈妈,总是希望以最科学的方式养育孩子。放养孩子是网上争论比较多的话题,究竟什么是放养?如何放养?是不是适合我的孩子?想从这本书中找到答案。
  •   按人性指导孩子的成长,不累,不急,慢工出细话。不要牛不喝水强按头,那样,事情就坏了,毁了孩子一生!
  •   这本书鼓励父母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要多放手,给孩子创造独立成长的空间。。很不错~
  •   相信并且坚定能给孩子精神上很大的支持。
  •   虽然讲的都是平时比较细微的东西,但是细节往往决定成败。所以要从细节做起。
  •   还没看,网络推荐书,打算读读
  •   这个不错,大体浏览了一下,翻译的有点啰嗦
  •   希望这些书能触动我们的思想,有所思方有所动。
  •   帮朋友代购。听说挺不错的。
  •   很好,值得购买。。。。。。。
  •   才做妈妈学习一下,正在学习
  •   给媳妇儿看的,孩子还小,整天粘着,还用不着考虑放养。
  •   这本书还行,其实我有时也担心孩子的,看了书里的概率数据统计,感觉放心不少。不过感觉很多内容近似的很,示例太多了,说来说去都是同一个主题思想,没有对教育孩子的多方面进行阐述。
  •   “放养”没什么不好,主要是社会环境的变化使父母对孩子安全的担心增加了,该书有一定的心理稀释作用。但没有什么新意,不值得看。
  •   印刷质量可以,内容有点老套,不想仔细看了
  •   看看还行。。
  •   书名就很喜欢
  •   放养孩子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