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家之死

出版时间:2011-12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作者:陈斯文  页数:232  
Tag标签:无  

前言

   告别“恶之花”   假如说中国改革开放30年是一场精彩纷呈、泥沙俱下的时代大剧,那么,资本市场便是其中最为黑暗、最为混乱的一幕,而庄家无疑是这幕邪恶戏剧中最无法无天、最恣意妄为的一个角色。与其他诸多类似现象一样,庄家这朵“恶之花”是一个制度性的产物。我在写作《大败局2》中科案例时曾写下这样一段话:“一直到我写作此案的时候,关于这则故事的所有情节仍然是不完整的,也许它将永远如此的残缺。我将那些神秘的断点留在那里,其实,从这些断点出发,我们可以寻觅到另外一些也许更为血腥和神秘的丛林。”   当看到斯文的书稿时,我颇感欣慰。因为我看到他从那些断点出发,试图去挖掘和展示更多的东西,在本书中,他选取了7个资本系族作为庄家案例,为我们呈现出了一幅中国股市庄家文化的剪影。这个记录对于我们回顾中国股市的前世今生颇多裨益。   中国股市的诞生本身就存在诸多先天的不足。开始之初,股票市场就被定位成为国有企业融资服务和向国有企业倾斜的融资工具,使获得上市特权的公司得以靠高溢价发行从流通股持有者手中圈钱。也正是这个初衷使得股市注定会成为一个巨大的“寻租场”,也让“庄家”这个赌场中的概念堂而皇之地进入了股票市场。从这个意义上讲,庄家只是应运而生,是市场经济不成熟的必然产物。   首先,那些素质羸弱、因“解困”而上市的国有企业是庄家得以存活的第一要素。这些企业上市不久便再度陷入困境,因此沦为“壳资源”;其次,非流通股的存在让庄家们能够以非常低廉的价格和灰色的手段轻易控制那些企业;再者,监管机制的不成熟更是让所有无法无天的炒作手法满天飞。   也正是存在这样的特殊背景,庄家自然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中国股市最流行的名词是“题材”,只要敢于想象、胆大妄为,就可能成就一番“事业”。在这样一个放纵的年代,金钱的诱惑以及资本的放大效应,让无数人心甘情愿地放弃所有的准则,中国股市因此成为最没有道德底线的野蛮地带。   至此,股票市场的本初意义已丧失殆尽。根据斯坦福大学刘遵义教授的研究,1999年和2000年前后,中国股市的股票年换手率达到400%,平均持股时间1.2年,新加坡证券交易所的股票年换手率为30.2%,平均持股时间达3年。资本市场投机色彩的浓重直接造成上市公司行为的扭曲,使中国股市的融资功能极度萎缩,基本上丧失了实业型公司借此壮大的可能性。   也因为中国股市混乱的情况,企业界对此前流行多年的“资本经营”开始提出质疑。2001年,因一连串成功并购而当选该年度“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的华润集团总裁宁高宁,在获奖演说中对“资本经营”痛下针砭:“中国企业界在过去制造了很多有害的词,‘资本经营’这个词是其中之最。你在所有的成功企业特别是西方的成功企业词典里,都找不到‘资本经营’这个词。”其对资本经营投机性的憎恶溢于言表。   也正是中国股票市场这种无序性和破坏性,其必然有终结的一天。从时间上看,只有等大家意识到场外资源耗尽之时,股市才会崩盘。然后,股市再慢慢重建,走上正轨。这无疑是个令人痛苦和纠结的过程,而且这个过程实在毁坏了太多人。   “直到我写作此书之时,这些以庄家面貌活动于中国资本市场上的资本系族,绝大多数已经支离破碎,甚至完全消弭。然而在他们曾经有过精彩演出的舞台上,却留下一些发人深省的痕迹、一些今日读来仍有余味的细节,以及一些从股市出现直到今天一直存在的主题。”斯文此段,已经有悲欣交集之感。   这个过程幽暗、曲折且一言难尽,却仍需要有人记录。因这些现象,才显示出我们在规范化和法制化的进程中,要经历多少痛苦和磨折,才折射出人性在无节制条件下的黑暗与丑恶。然而这就是我们亲涉的历史,也是我们参与的生活,这个时代不论光荣还是耻辱,有担当者也只能奋笔疾书,为后世者存一记录。   斯文写作此书,从构思到搜集资料,费时甚多,从中可见其勤奋与认真。其视野开阔,文笔清丽,在年轻一辈中颇为难得。   是为序。   吴晓波   财经作家,蓝狮子出版人

内容概要

  本书是一本为中国亿万股民所写的沉浮录;这也是一本为中国全体商人所写的启示录。
  作者选取了在中国资本市场上最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庄家,最大可能地真实还原了这些庄家成败的前因后果,并用故事性的手法将之展现在读者面前。
  书中出现的这些庄家,曾经无不是在中国股市中挥斥方遒的人物。当年的辉煌和如今的没落,为正浮沉于股海中的亿万股民提供了参照,无论玩弄资本还是周游商界,这些庄家的败局体现出一个最基本的股市规则:没有道德的约束,则没有所谓的成功。

作者简介

  陈斯文:蓝狮子签约作家,商业史研究者。著有《当年下海那些人》、《中国经济猜想》、《2020,期盼中国》等作品。

书籍目录

序 言 告别“恶之花”
前 言 关于庄家的思考
亿安系:100元的故事
 聚首:庄家们的秘密约会
 谋局:如何缔造亿安神话
 炒作:真正的好戏还在后头
 崩盘:繁华过后一地鸡毛
 亿安大事记
斯威特系:一场没有节制的游戏
 发迹:小发明成就大企业
 梦想:金陵城里的“帝国梦”
 鼎盛:并购催生斯威特系
 并购:天下英雄尽入毂中
 较量:大鳄鏖战资本市场
 危机:“十桶七盖”难自圆
 崩溃:四面楚歌暗淡收场
 庄技观察
 档案存底:严晓群的财技解读
 斯威特大事记
泰跃系:灰色富豪的资本魔方
 春风来袭:泰跃从哪里诞生
 移步股市:向资本市场要钱
 南征北战:两年内并购四家
 战略转型:泰跃的最后之舞
 庄家心态:道德底线的考量
 泰跃大事记
鸿仪系:湘军传奇
 积蓄:潜伏在湖湘大地
 收购:资本湘军的崛起
 整合:一个莫测的骗局
 应谶:太阳之下的彩虹
 崩盘:鸿仪拼图支离破碎
 庄技观察
 鸿仪大事记
鹏润系:大而不倒
 一个广东人的北漂故事
 资本市场里的新兵
 黄光裕迷上资本运作
 狂野国美
 43个涨停板引发的灾难
 鹏润大事记
农凯系:上海往事
 第一桶金:金融圈的“公共饭堂”
 保卫港股:以身涉险终成巨富
 农凯结构:三种方式打造系族
 坐庄股市:农凯抢滩资本市场
 首富真相:都是给人看的幌子
 农凯出局:财务危机全面爆发
 庄家末路:有关农凯的思与辨
 农凯大事记
 档案存底:中国资本系族今安在
涌金系:最后一个大佬
 世家子弟:中国第一代红马甲
 鏖战期市:金融奇才一战成名
 资本炒家:从盲点套利到平台运作
 世纪转型:实业领域崭露头角
 造系成功:中国最后的资本系族
 诡异结局:纵身一跃魂断涌金梦
 日薄西山:涌金势力日渐衰微
 涌金大事记
档案存底:《写给我最亲爱的人们》
庄技观察
后 记

章节摘录

   关于庄家的思考   在中国的资本市场里,曾经出现过这样一类人:   他们神秘莫测,一举一动都助推股市中涌动的暗流;   他们凶悍无比,以无所不用其极的违规行为和谎言,将万千股民玩弄于股掌之中;   他们算度精准,拥有卓尔不凡的智慧、胆量与眼光,堪称资本界的翘楚,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人甚至在中国的经济舞台上扮演了主要角色。   对于中国的股民来说,这一类人令他们既满怀期望,又充满怨恨。几乎每一个炒股的人都希望能够与他们同进同退,但在无法做到这一点的时候,特别是在承受这些人带来的伤害时,期望便自然而然地转成了滔天怒气。如同英国小说家毛姆所说的那样:“我们生活在两种矛盾的哲学的战斗中:道德的那一套和成功的那一套。”   他们中的一些人曾经创造神话,并因此声名远播。然而在尘埃落定、一切归于原点之后,神话的主角又无一例外地身败名裂,其中一些背负了罪名的人,还要承受无数的仇恨与唾骂。   这一类人正是本书所要记述的对象,他们有一个很具江湖气质的名字:庄家。   在我的理解中,历史是由无数人创造的,但是只有大人物才能在历史中留下名字。对于中国证券市场的短暂历史而言,庄家不是唯一留下显赫声名的人群,但每当听到“庄家”这个词的时候,大多数人内心都会为之一颤。   对于中国的股民来说,“庄家”注定是一个让人无法保持平静的词汇。   在我写作此书之时,这些以庄家身份活动于中国资本市场上的资本系族,绝大多数已经支离破碎,甚至完全消弭。然而他们在曾经有过精彩演出的舞台上,留下了一些发人深省的痕迹,包括一些今日读来仍有余味的细节,以及一些从股市出现至今一直存在的主题。作为股市中的普通投资者,我们应该从这些痕迹、细节与主题中找到规律性的东西。作为资本市场历史的旁观者,我们则希望看到保存完整的资本故事:他们究竟崛起于何处,怎样操纵资本,如何在短时间内完成海量财富的积累,又为何会陷入危机,最终满盘皆输?对于中国的资本市场而言,这种案例式的史实无疑具有留存价值,这也正是本书的主旨所在。   本书所记录的庄家股案,大多发生在1999~2006年。这种时间上的集中并非巧合,因为这段时间正是中国股市最暗无天日、庄家混战不休的几年。在此之前,庄家的手法未臻成熟;在此之后,庄家则变得更加神秘,更加隐蔽。   通过阅读这些资本系族的案例,你可以回到那段纷乱的岁月,重温那些凶猛的庄家故事。在中国股市中,他们曾经是那样的辉煌,当然,也免不了最终湮灭。利润的本质是投机,对于任何一个资本市场的投资者而言,追求利润都是与生俱来的本能。但对于庄家,这种本能则演化成为一种赌性。赌性往往伴随着作弊、出千、冒险。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是建立在对规则的破坏之上的。   于是我们可以看到一幕幕惊险的大戏。燃烧在资本炒家内心的那种攫利欲望,促使着他们去积极地坐庄、炒作;驱动着他们绞尽脑汁地去构建复杂的资本迷宫,去制造一个又一个的谎言,寻找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   与此同时,中国股市提供了一个再理想不过的坐庄环境。和成熟资本市场不同的是,我们的股市一开始就建立在一个错误的基础上:它最早的一批成员悉数是国有企业,为国有企业圈钱、输血是中国股市的主要使命之一。事实上,国有企业当年所面临的问题远不只资金缺少这么简单,其在将融到的资金挥霍一空后,除了留下一个个“壳资源”,也留下了恶性圈钱的传统。与之相伴的是,监管的漏洞与政策的任意性,导致股市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动荡。以上三方面,构成了产生中国股市中“坐庄”现象的基础。   庄家思辨之一:庄家因何而死   在这本书中,我选取了7个资本系族作为庄家案例,之所以这样选择,是因为它们恰好是各种崩盘原因的典型代表。在某种意义上,它们也是中国股市庄家文化的一个缩影。   在本书中,我们至少可以观察到三种造成庄家崩盘的原因:   1. 扩张过程中的资金链断裂。   从1998年开始,国有资本开始逐渐从一部分行业中退出,一场规模空前的企业产权变革由此拉开帷幕。在这个过程中,各地政府纷纷推出老牌企业改组政策,一些在资本市场上表现出众的庄家加快了扩张的速度,希望通过并购和资产重组来快速达到目标,却忽略了超速增长所蕴涵的商业风险,这种无节制的扩张直接导致了资金链的紧绷。斯威特系、鸿仪系、德隆系等庄家案例都是这方面的典型代表。这些资本系族都曾在资本市场上表现不凡,最终却因资金链断裂而全盘皆输。   2. 弥天大谎难以自圆。   中国的股市实在太过感性,因此,几乎全部的庄家都会用利好消息来刺激行情,抬高股价。重组、合作、投资、新项目、新题材都是庄家常常使用的伎俩,然而这些所谓的利好消息往往只停留在纸面上,极少被认真实施。也正是这种感性,让股民们对所有负面消息也同样敏感,一旦谎言出现纰漏,庄家们承担的风险就要比正常的上市公司高出许多倍。在坐庄之风初兴之时,最著名的股案皆缘于此,如中科系、亿安系等,它们均失陷于这种自造的谎言中。   3. 陷入灰色利益纠葛泥淖。   由于中国的特殊国情,资本炒家坐庄股市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游走于政商两界之间,以人脉资源尽可能多地攫取利益,甚至直接打造灰色的利益链条。在法制尚不完善的“蛮荒时代”,这样的确可以帮助资本炒家编结一张利益网络。然而,这也让他们对行政力量过于依赖,当市场规则阻碍了他们的行为时,他们往往会尝试通过行政指令来解决,从而引发权力寻租现象。在农凯系、泰跃系、涌金系的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那些权钱交易的罪恶链条是怎样将政商双方同时拖落马下的。   在中国资本市场的短暂历史上,先后出现过50多个资本系族,尚未成系的单庄炒家更是数以千百计,但最终导致其坐庄失败、满盘崩溃的原因不外乎以上三种。在那个庄家狂舞的年代,无数的财富故事均包含了这样的内在逻辑。   庄家思辨之二:代际的更迭   在过去的十多年时间里,中国的庄家群体经历了数次形态上的转变。这一方面缘于股市环境的变化,另一方面则缘于庄家自身的代际更迭。   总结起来,中国的庄家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单庄时期   这是中国资本市场上最早的坐庄模式,也是最基本的坐庄模式。20世纪90年代中期,由于许多股票流通盘较小,上市公司业绩较差,许多公司成为资本炒家手中的“壳资源”。他们往往通过控制流通盘、发布利好消息、自抛自卖来拉升股价,在这个过程中反复洗盘,从中小投资者手中套利后离场。在亿安一案中,我们即可看到这样的手法。然而随着股民逐渐成熟,这种单纯以操盘为手段的坐庄技巧已经很难骗过他们;另外,随着个股市值的增加,控盘坐庄的门槛也越来越高。在2000年左右,亿安、中科等股案的爆发,基本上宣告了单庄时期的终结。   类金融集团时期   在2002年之后,“产融结合,双轮驱动”的理论在资本市场上风靡一时。这一时期的庄家往往都是一家到多家上市公司的所有者。和早期的庄家不同,他们不仅优先知道内部决策,同时也是这些决策的制定者。因此在德隆系、三九系,以及本书中的鸿仪系、农凯系、泰跃系等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些号称通过金融扩张来完成实业整合的类金融集团,最后却成为伪造财务报表、关联资本交易、专事概念炒作、操纵二级市场的窃股庄家。这一类庄家由于同时具有产业资本所有者和企业决策人的双重身份,操纵股价也更为得心应手。   公募私募基金时期   在中国股市2006年的牛市中,基金管理公司得到了空前的追捧。各基金管理公司通过人为的“塑神运动”,纷纷推出明星级别的基金经理,以代客理财为名,聚集资金影响股价,在与上市公司联手拉高股价之后,再由散户接下抛盘。直到今天,这一模式仍然是中国股市上庄家操纵的代表。在涌金系一案中,涌金最终由“类金融集团”转向控股机构券商,正是这一发展脉络的最好印证。   在过去的十多年时间里,中国股市已经经历了数度从牛市到熊市的轮回,在这个过程中,股市的环境也日日生变。旧的庄家炒作方式无疑会遭到市场的摒弃,无数庄家正是崩盘在模式转型的节点上。然而也正是在这种嬗变中,中国的市场监管制度日趋完善,明目张胆的窃股行为已经不再具有生存的土壤。庄家们的手法变得更加隐蔽,由豪赌性情引发的疯狂投资与扩张悲剧也在逐渐减少。同时,也正是这样的变化,让坐庄行为变得更加难于识别,使得今日的中国股市变得更加错综复杂。从这个意义上说,这种坐庄模式的变迁暴露出了中国证券市场始终欠缺的内容。   庄家思辨之三:庄家还会走多远   今天的中国证券市场已经步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随着法制监管的完善和投资者心态的成熟,昔日的庄家骗局似乎已经不再可能重演。本书所叙述的案例,因为失去了当时的市场氛围与政策条件而变得不可复制。今天的资本炒家即使再有意愿,也不可能仅凭一个简单的“高科技概念”就把股票炒到每股100元的高位。在国有资本已经空前强大的今天,类金融集团的庄家们再有雄心,也无法靠金融板块的利润去收购国有企业。合法而巧妙地转移财富,成了新时代股市唯一的生存法则。   在论及庄家现象时,参与起草《证券法》的王连洲先生曾经断言:“证券法、基金法的日趋完善,让犯罪成本更高。现在市场更大了,操纵门槛更高了,投资者也比10年前更加聪明了,并且,媒体更愿意揭黑了。”这些无不昭示着一个问题:坐庄越来越困难。   那么,在这样的时刻,我们再来记述这些过去数年的故事,研究这些失败的案例,是否还有意义呢?   2001年2月11日下午,经济学家吴敬琏先生与另外五位经济学家在北京科技会展中心展开了一场辩论。这场围绕着“中国股市是否要推倒重来”进行的辩论,其导火索正是亿安系与中科系酿成的股灾。也正是基于此,吴敬琏先生才坚持认为中国股市如同赌场,而造成这种事实的原因,是中国资本市场的尴尬定位。他将矛头直指政府:“不要把股市变成寻租场, 由于管理层把股市定位为为国有企业融资服务和向国有企业倾斜的融资工具,使获得上市特权的二等公司得以靠高溢价发行、从流通股持有者手中圈钱,从而使股市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寻租场’。”   这正是中国股市文化产生的基础。由于它始终没能摆脱一种“庄家炒作,民众投机”的恶性气质,导致信任关系始终无法在股市中建立起来。因此,对于中国股市而言,其滋生内幕交易、市场操纵的基础其实从未改变过,外界带给庄家的挑战,只集中于技术层面。这也正是庄家坐庄方式更迭的原因。从这个意义上说,庄家并不会完全消失,只会以更加智慧、理性的方式存在。一个以发现内在价值、注重长期收益为投资理念的庄家时代正在缓缓到来。   这样的结论,我想,它的意义之沉重,是有理由压在我们每个人心头的。   就在我写作这本书的同时,中国股市又开始了新一轮的熊市之旅,大盘的委靡主要归因于大环境。可是,我似乎又看到一些熟悉的景象,那些长袖善舞的资本炒家们,可能依然在左右着这个市场。   ……

编辑推荐

  《庄家之死》有3大特点:  1.真实记录中国资本市场的商业风云人物,为中国散户而写作的股市“大败局”;  2.解读资本造系运动,揭秘庄家炒股技巧,为散户提供实战借鉴;  3.庄家败局的分析,不仅是对案例的分析,更是对庄家形态的挖掘和解读,通过层层剖析让股民一窥庄家手法,并得以在实战中借鉴。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庄家之死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0条)

 
 

  •   梳理了资本市场上几个庄家及其事件的来龙去脉,对于刚从业不久的人能很好的补习过去的历史
  •   让我知道了炒股的风险,通过庄家的死,提醒自己风险控制是入市首先要做的事情。
  •   看了几篇文章,当做故事看的,了解了一下以前的庄家的故事,不同的社会环境会出现不同的庄家,感觉这些故事感觉离自己都很远......
  •   庄家罪有应得,加强证券市场监督很有必要。
  •   可以加深对庄家操盘的了解。
  •   新手股民,看不透测,留着慢慢细掘
  •   中国股市今天的各种风景就如同公园里的花草树木,不是一天就长成这样的,了解他的过去,方知今天存在的合理;纵观前后,对于中国股市明天的预判,具有非凡的意义和参考价值。
  •   当今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在财富领域各领风骚、海量级人物闪亮登场实属正常。该书就告诉你这些人物的创业史、发家史、腾飞史,这些人物不乏聪颖才知,不乏超人胆识,但如同中国历代朝代发展史一样,最终都是以悲剧收场。读之启发人,昭示人。
  •   让我更加深刻的认识股市
  •   不错,只听人讲过,还没来得及看,都是经典啊
  •   以前对财经类的书总感觉看不太懂,好深奥,专业用词特别多,但这本书深入浅出的讲解分析让我有信心再碰此类的书了,非常棒的一本书,值得大力推荐!
  •   这个还没有看,但看介绍还不错,希望好看!
  •   庄家之死,庄家致死!
  •   就是作者本人见解不是特别精辟和深入。可能我要求高了点。。。
  •   案例不错,有借鉴意义
  •   书本包装精美,内容可读性好。其中的几个事件让每一个想钱的人都明白:人,不能欲望过甚。
  •   这本书看过之后可以学到很多
  •   内容没来得及看,帮朋友定的。
  •   刚收货,阅后再补充。
  •   成者王侯败者寇,无论在政治界还是在经济圈,哪里的草民都是炮灰和牺牲品!
  •   收录的内容一般
  •   没有庄,股市是一潭死水
  •   了解一些当年的内幕,现在也可以借一些经验
  •   简述了金融圈大鳄族系的没落
  •   翻了翻例子很多,感觉越往钱堆里走,阴谋越多,虚伪越多。
  •   不算太烂,也不算太好
  •   庄家都死了,作者猜测的内容经不起推敲,很一般的书,不具备推荐的价值
  •     《庄家之死》,是一本从所里的图书馆借到手的书,今天花了半天时间从前至后阅读了每一个案例,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周正毅、罗成和魏东这三个。
      
      凭借各自年少时的财富积累和自信心强化,强烈个性使然的必然悲剧不足为奇,各位看官在阅读中的快感也被这极度自负之后的崩塌推向极端。
      
      从这些案例的始末,我们起码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资本市场,是人性劣根的杠杆,它极大的异化了深藏在每个人性格中恶的成分。周正毅”高打高举“、黄光裕的”敢做敢为“、魏东的”政商交易“虽然都以深厚的政商背景做掩护,但在我看来,主导者鲜明个性才是这一切的幕后主谋,大鳄们的狂放不拘在资本市场一次次重组收购中被放大,最终也导致了杠杆效应下的风险失控。
      
      这一幕幕的悲喜剧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区别只在于动静的大小而已。资本市场这一杠杆,使得历史”英雄“的命运更具典型性和教育意义。
  •     以为本人是做股票的,对各方面的股票类书籍本来是很关注的。此书一上书架,就拜读了。
      
      该书比较详细的描述了庄家本人的成长过程。对其个人的性格形成,事业轨迹做了比较详细的描写。就是简小的个人传记。
      
      对每个庄家当时所处的时政,经济环境做了比较客观的描写。每篇都有小总结:庄家使用的操作技能说明;庄家事业的节点。
      
      庄家是时势创造的,只能参考,不能复制的。
      
      散户可以看看,庄家的操作技能是可以识破的。
  •   庄家操作技能有些人的确可以识破。 但是还是很多人是想进去坐轿子。 这就是斗智斗勇了。 每个散户都希望自己不是最后一棒。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