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文化常识一本通

出版时间:2011-5  出版社:当代世界  作者:石侃 编  页数:238  

内容概要

  本书以趣味性和知识性相结合来导引青少年的求知欲望,以广博的知识扩展青少年的求知视野,这是编著本书的宗旨。
  作为中国人,理所当然应该了解自己的文化。一位海外华人说过:虽然已经加入美国国籍,但她一定要教自己孩子中国文化,如果不懂得自己民族的文化,在国外也会被人瞧不起。因为,文化是每个人的根。缺少文化常识,对我们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坏处:首先,会大大妨碍我们了解自己祖国的历史。其次,会使我们对生活中许多和传统文化有关的现象感到费解。此外,不懂文化常识,还可能使我们在许多场合“出糗”。为了使读者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丰富的文化常识,扩大自己的文化视野,本书选取了读者感兴趣又实用的文化常识,内容丰富,集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于一体,涵盖了在生活中及与人交往谈话中所能涉及到的几乎所有领域,如天文历法,民族地理,王朝皇族,官制法律,礼仪宗法,军事兵器,宗教风俗,饮食器用,建筑交通,文化艺术,医药科技等。这既是一本精华版的、方便的百科辞典,又可以成为您休闲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文化快餐。
  那么什么是中国文化呢?
  中国文化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天文历法
 黄道吉日
 黄历 
 历法与《周易》 
 什么叫“斗建” 
 什么叫朔、望
 四时的划分
 上元积年是怎么回事
 岁星纪年 
 二十四节气
 古人的计时方法
 十二生肖 
 《夏小正》
 《太初历》
 七夕节与牛郎织女的传说
 农历月份的别称
 “正月”与“征月” 
 古历中的日、气
 十二时辰与生肖的对应关系 
 天文学家张衡
 张遂与《大衍历》
 郭守敬与《授时历》
 三垣、二十八宿
 什么叫四象
第二章 习俗礼仪
 寒食节和介之推
 清明节的来历
 端午节的由来
 中秋节吃月饼的由来
 重阳节登高
 冬至吃饺子的由来
 腊八节与腊八粥
 小年祭灶的由来
 腊月二十四扫房子的习俗
 结婚喝交杯酒的习俗
 春节贴门神的由来
 春节拜年的习俗
 元宵节闹花灯的由来
 青龙节的习俗
 泼水节的习俗
 中国古代的作揖礼
 中国古代的成人礼
 “三从四德” 
 名字避讳的风俗
 “那达慕”大会
 舞龙、舞狮
 “三茶六礼”的婚俗
 新娘蒙盖头的由来
 婴儿出生报喜的习俗
 中国古代的“唱喏”
 古礼中的左右尊卑
 什么叫居丧
 什么叫丁忧
 ……
第三章 称谓称呼
第四章 绘画与工艺
第五章 音乐、舞蹈及戏曲
第六章 宗教信仰
第七章 地理名胜
第八章 医药卫生
第九章 经济贸易
第十章 科学技术

章节摘录

版权页:第一章 天文历法黄道吉日古时人们以星象来推算吉凶,认为青龙、明堂、金匮、天德、玉堂、司命六大星宿是吉神。因此此六神值日之时,诸事皆宜,不避凶忌。现用来泛指可以办事的吉利日子。黄历黄历,又作皇历,是在农历基础上产生的表示当天吉凶的一种历法。黄历相传是由轩辕黄帝创制,故称黄历‘,民间又俗称为“通书”。但因通书的“书”字跟“输”字同音,因避忌故又名通胜。黄历的主要内容为二十四节气的日期表,以及每天的吉凶宜忌、生肖运程等。祭祀、安葬、嫁娶、开光(佛像塑成后供奉上位之事)、动土、解除(攘除凶恶)、栽种、开市等,均有预测记载于黄历之上,人们在开展上述活动时都会翻看黄历,这成为民间的一种传统风俗。历法与《周易》古代历法的发展过程中,《周易》起了积极的作用,而且这种作用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特征。早期主要表现为用易数解释历数,这种作用在唐以后逐渐消失。汉代时、,孟喜提出“卦气说”,将《周易》的六十四卦与二十四节气、七十二物候相配合。他的这种学说所包括的“四正卦说”、“十二月卦说”,成为后世不少历法的重要内容之一。此外,《周易》的“治历明时”思想对于历法研究一直起着重要的作用。什么叫“斗建"“斗建”指农历的月建。根据黄昏时北斗星斗柄的指向确定季节,斗柄东指为春,南指为夏,西指为秋,北指为冬。为了使斗柄指示的方向与月份配合地更加紧密,人们将地面分成12个方位,分别以十二地支表示:正北为子,东北为丑、寅,正东为卯等。夏正十一月黄昏时斗柄指北方子,十二月、正月指东北方丑、寅,二月指东方卯等,下一个十一月又回到北方子。.这就是古代天文历法中经常提到的“十一月建子、十二月建丑、正月建寅”等十二月建。什么叫朔、望朔和望,都属于月相的范畴。朔是指月球与太阳的地心黄经相同的时刻。。.这时月球处于太阳与地球之间,几乎和太阳同起同落,朝向地球的一面因为照不到太阳光,所以从地球上是看不见的。它出现在新月之前。望是指月球与太阳的地心黄经相差180。。的时刻。这时地球处于太阳与月球之间。月球朝向地球的一面照满太阳光,所以从地球上看月球呈光亮的圆形,叫做满月或望月。从朔到下一次朔、或者从望到下一次望的时间间隔,称为一个朔望月,约为29.53059日。不过这只是一个平均数,因为月球绕地球和地球绕太阳的轨道运动都是不均匀的,两者之间也没有具体的联系,所以需要通过定朔来调整。每两次朔之间的时间是不相等的,最长与最短之间约差13小时。在中国古代历法中,把包含朔时刻的那一天叫做朔日,把含有望时刻的那一天叫做望日,并以朔日作为一个朔望月的开始。在日历的安排中,通常为大小月相间,经过约17个月,才会有两个大月出现。四时的划分我国古代历法把一个历法年分为四时,也就是现在的四季,每季三个月,有闰之季则为四个月。其中,正月、二月和三月为春,四五六月为夏,七八九月为秋,十、十一、十二月为冬。因每隔3个月又可称为孟、仲、季月,这样每个月都可以用时名叫出,如孟春是正月,仲夏是五月,季秋是九月等。四时是根据历法月而定的,与天体运转规律没有直接关系。我国古代史书中凡提到月份时总是冠以时名,了解这一点对读古书有很大的帮助。上元积年是怎么回事古代历法中一般都设有历元,作为推算的起点,这个起点习惯上取一个理想时刻。通常情况下,人们取一个甲子日的夜半,它是朔,又是冬至节气。从历元往上推算,求一个出现“日月合璧,五星联珠”天象的时刻,即日月的经纬度正好相同、五大行星又聚集在同一个方位的时刻,这个时刻称为上元,上元实际就是若干天文周期的共同起点。从上元到编历年份的年数,叫做积年,通称上元积年。有了上元和上元积年,历法家计算日、月、五星的运动和位置时就比较方便。中国推算上元积年的工作,首先是从西汉末年的刘歆开始的,但这种推算起点的方式过于复杂,后被元代天文学家郭守敬废除。

编辑推荐

《青少年文化常识一本通(珍藏版)》涵盖了古今中外文化小常识,内容短小精练,包括天文历法、民风民俗、戏曲文艺等诸多知识领域,为青少年建立了最权威严谨的知识体系,是学生增长知识不可或缺的手边书。《青少年文化常识一本通(珍藏版)》共十章节,适合各年龄阶段的学生。用阅读点亮我们的心灵,让知识引领我们攀登未来的无限高峰。用智慧的双眼去阅读,用聆听的心灵去感受,跨越千年的时光流转,沧海桑田的伟大变迁,自然造化的神奇瑰丽,世界文化的灿烂光芒。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青少年文化常识一本通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5条)

 
 

  •   很实用的一本书,值得一看。
  •   希望孩子们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   好!划算啊!
  •   朋友点名要买的,说是很适合她六年级的儿子看
  •   好像讲黄道吉日那些,有点不明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