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时期中国制造业地理集中研究

出版时间:1970-1  出版社:经济管理出版社  作者:王业强  页数:200  

前言

  近年来,产业集聚(产业集群,下同)逐渐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话题,各地区纷纷制定产业集群发展战略,以优惠的政策吸引产业向本地区转移,推动地区经济的发展。但是,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上,都忽视了一个重要的概念问题:产业地理集中是不同于产业集聚的,它是一个较产业集聚更为宽泛的概念,没有产业集聚也可能会出现产业地理集中,但没有地理集中的产业集聚则是不可能的。产业地理集中的形成要早于产业集聚的形成,产业集聚的形成是靠产业内在作用力推动形成的,政府只能促进产业的空间集中,而不能作用于产业集聚的形成。也就是说,产业地理集中可以由产业内在因素自发形成,也可以由产业外在作用力(如政府)推动形成,混淆两者必然造成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上的误区。在产业集聚概念提出来后,各地区纷纷提出要打造多少个产业集群,盲目拔高工业园区的功能,认为通过政府推动就能形成产业的集群化发展,而忽视产业集聚形成的内在要求,忽视本地区产业功能的协调和产业投资环境的改善。这对地区经济长期稳定发展是有害的,不利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实现可持续的经济增长。  因此,在理论和实践上,厘清这两个概念有助于我们深入认识产业空间运动规律,对实施中央提出的统筹区域发展的战略部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书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对现有文献中关于产业集聚的形成机制和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的梳理。本书对完全市场、政府干预和对外开放三种情况下产业地理集中的形成机理进行了系统的理论分析,从对称均衡和集中均衡两种极端状态剖析了产业从对称分布走向集聚分布的一般规律,并提出了六个基于产业特征的空间竞争理论假说,即产业要素密集度假说、规模收益递增假说、产业关联假说、运输成本假说、财政刺激假说、对外开放假说。

内容概要

  《转型时期中国制造业地理集中研究》从市场、政府、出口三个方面对产业地理集中的形成机制进行了深入分析,并从产业特征和地区禀赋相互作用的角度对中国制造业地理集中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检验,为地方政府实行区域性产业政策,促进产业集群化,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政策理论支持。  中国经济转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工业化、城镇化和市场化依旧是今后中国经济长期发展的推动力,在这个变化过程中,产业区位将发生长久而持续的变化。研究产业空间运动规律,推动产业在空间上集中并形成集群是发展地区经济的一个重要手段。然而,现实问题是,并不是每个产业地理集中的地区都能形成产业集群。在一些条件不成熟的地方,也许仅仅是企业在空间上的集中,离形成产业集群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此外,对于地方政府部门来说,通过一定的优惠政策。可以很快吸引一大批企业的入驻,形成产业的初步集中,但这些企业能否在当地生根发芽,即所谓本地化问题,政府往往束手无策。

作者简介

  王业强,生于1972年。江西彭泽人,经济学博士,2007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财政部财政科学院研究所博士后,现就职于中国民航局。曾参与多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和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研究,并参与了大型国家级开发项目《东北地区振兴规划》以及地方政府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的编制研究工作。在《管理世界》、《中国工业经济》、《统诗研究》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参与和合作出版学术著作六部。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导论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的意义一、选题的理论意义二、选题的现实意义第二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一、产业集中与产业地理集中二、产业集聚与产业地理集中三、相对地理集中与绝对地理集中第三节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第四节 本书的基本框架第五节 创新与不足一、本书创新之处二、本书不足之处第二章 文献回顾及研究进展第一节 产业地理集中现象的理论解释一、传统的贸易理论解释二、静态的区位理论解释三、动态的区位理论解释四、新“产业区”理论的解释第二节 新经济地理学的批判性回顾一、新经济地理学的理论体系二、新经济地理学理论的应用三、新经济地理学的批判性发展第三节 实证研究综述一、比较优势理论二、新贸易理论三、新经济地理理论第三章 产业地理集中的形成机理第一节 产业地理集中形成机制的一般规律一、引言二、模型三、分析四、推论第二节 政府干预条件下产业地理集中机制分析一、引言二、模型三、分析四、推论第三节 开放经济条件下产业地理集中机制分析一、引言二、模型三、分析四、推论第四节 基于产业特征的空间竞争理论假说一、空间竞争理论概述二、产业内在特征相关假说三、产业外在特征相关假说第四章 产业地理集中的时空特征第一节 产业地理集中的衡量方法一、标准差系数二、集中率三、区位商四、区位基尼系数五、绝对地理集中和相对地理集中六、空间分散度指数七、熵指数八、克鲁格曼集中指数九、EG指数十、布什和莱茵哈特地理集中指数第二节 产业地理集中的类型划分第三节 产业地理集中的国际比较一、制造业地理集中模式的变化二、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三、区域范围与制造业地理集中的关系四、产业的细分程度与制造业地理集中的关系五、政府政策对制造业地理集中的影响六、国外研究对我国制造业地理集中研究的启示第四节 中国制造业地理集中的统计描述一、数据二、中国制造业地理集中的特点三、中国制造业地理集中的变化趋势四、对制造业地理集中现象的经验解释第五章 产业地理集中的影响因素第一节 变量选取及含义一、被解释变量二、解释变量第二节 计量模型一、技术二、需求和销售三、投入价格四、消费五、估计方程第三节 产业特征与制造业地理集中一、产业内在特征对制造业地理集中的影响二、产业外在特征对制造业地理集中的影响第四节 产业特征、地区禀赋与制造业地理集中一、市场性因素分析二、财政收支因素分析三、对外开放因素分析第六章 中国制造业区位变迁:地理集中与地区专业化第一节 产业区位变迁一、产业区位变迁相关概念的界定二、产业区位变迁过程中的扩散与集聚三、产业扩散的决定因素四、产业集聚的决定因素第二节 “克鲁格曼假说”的提出第三节 分析方法与模型一、经典偏离份额模型二、空间依赖模型三、空间过滤模型第四节 中国制造业区位变迁的统计分析第五节 对空间效应的进一步分解第六节 小结第七章 转型时期中国产业政策的调整与过渡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产业政策回顾一、非均衡发展阶段(1978~1990年)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阶段(1991年以后)三、当前我国产业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二节 实施区域性产业政策的必要性第三节 实施区域性产业政策的目标取向第四节 实施区域性产业政策的具体措施一、实施区域性产业政策的前提基础二、实施区域性产业政策的政策建议第五节 本书结论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新经济地理学有四个方面的特点:第一,在整个空间经济上的一般均衡模型,这种方法是区别于传统区位理论和经济地理学的重要标志。第二,每个生产者或工厂具有递增收益或不可分性。递增收益导致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的形成。第三,通过运输成本引入区位因素。第四,生产要素和消费的区位移动是集聚产生的必要前提。概括起来,新经济地理模型可分为三类:中心一外围模型、区域和城市系统模型和国际经济模型。  1.中心一外围模型  中心一外围模型是由克鲁格曼(1991b)所提出的新经济地理模型的基本框架。它解释了企业收益递增、运输成本和要素流动的相互作用是如何导致空间经济结构的变化。模型假设存在两个地区、两个产业部门(农业和制造业)、两种类型的劳动(农民和工人)。制造业部门生产连续种类的水平差异产品;每一种产品都是由一个具有规模经济的企业生产,并使用工人作为唯一投入。农业部门则在固定收益条件下生产同质产品,农民是农业部门的唯一投入要素。工人可以在地区之间自由流动,而农民则是不流动的,并且在两个地区之间均匀分布。制造业产品的贸易具有冰山形式的运输成本。  在这个模型中,农民消费农产品和工业品,因此农民的不可流动是一种离心力。向心力则比较复杂,并且包含循环因果关系。第一,如果一个地区有大量企业,那么就会生产许多不同的差异产品,因此,这个地区的工人就很容易消费到多样化的产品。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由于这个地区的工人会得到一个较高的实际工资,从而导致其他地区工人向这个地区流动。第二,工人数量的增加会导致大市场的出现,因而产生国内市场效应(HME)。由于规模经济的存在,推动每一种产品集中在一个地区生产。而运输成本的存在,则使得企业在大市场地区生产,并向市场较小的地区运输产品是有利的。这也说明,在市场较大的地区能够获得较多的产品种类。总之,向心力是通过前向关联(工人接近于消费品的生产)和后向关联(生产者集中在大市场附近)的循环因果关系产生的。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转型时期中国制造业地理集中研究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买这本书的目的是为了完成硕士毕业论文。作者显然是这一领域的青年才俊学者,不管是书中的文献综述部分还是实证研究部分,都让作为晚辈的我自叹不如。好话不多说了,之说一些疑惑吧:首先书名强调了“转型时期”,而书中涉及这一概念的章节不多,只是最后一章论述了转型时期的产业政策,鄙人认为仅这些论述是有点少的,特别是应该在实证部分强化转型时期的特征,比如全球化、市场化、区域分权化等转型的重要特征的实证。还有就是全书中很多章节篇幅很少,感觉说理很不透彻。比如81业政府政策对产业集聚的影响,仅仅举印度的例子总感觉有点偏少。当然这些只是个人不成熟的看法,无妨只是一部产业集聚研究的一部力作的判断,本人还是从中受益匪浅。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