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农会研究

出版时间:2008-10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作者:李永芳  页数:633  

前言

  中国是一个古老的农业大国,早在秦汉时期就设有专门管理农业的官员。其最高官员为“大司农”,负责规划总体农业事务,负责农业生产的执行官员为“大田”,县一级的农业官员叫“田啬”,管理粮仓的官员叫“仓啬夫”。尽管此后各个朝代萧规曹随,均有专门管理农业的官员,并设有相应的机构,但如果说在全国范围内成立的涉农组织,则只能追溯到清朝末年。1907年7月,清政府设立的直隶农务总会,是我国历史上成立最早、直接由政府颁发关防、享有社团法人地位的农会。此后,在整个民国时期,农会组织尽管名称、性质多有变化,但其存在却未曾中断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初,亦曾有农民协会之设。20世纪60年代初至80年代中期,又曾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以阶级斗争为主旨的贫下中农协会。  农会作为超越血缘、宗族关系的社会组织,在近代中国社会转型中曾经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但不无遗憾的是,这一社会组织长期未曾引起学人的应有关注,仅有部分论者在研究农民革命运动时略有涉及。20世纪80年代始有较多论述国民革命时期农会的文章发表,论述清末农会的文章也偶有所见。本书作者就曾发表过《论中共领导的早期农民协会》等文。学界对国民革命时期农会的一时看重,大概主要缘于学习毛泽东著作年代的影响。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的“一切权力归农会”,几乎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因此,尽管农会问题研究颇显薄弱,但提及农会的论著确也不少,以致作者在确定是否以这一论域为博士学位论文选题时颇感为难。但我和作者审视国内外学界对该专题的研究动态之后,从学术角度思忖再三,最后还是确认该专题具有重大意义,且尚存巨大阐释空间,有必要进行深入研究。近代中国曾出现过不同类型的农会,学术界目前对国民革命时期的农会乃至清末的农会有一定研究,其他时期的农会则还是历史研究的空白。北洋政府统治下的农会、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农会、革命根据地的农会(即苏维埃政权时期的农会、抗日根据地的农会、解放区的农会)等,都还未曾获得某些学者应有的关注。李永芳博士这部著作之所以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就在于它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研究近代中国农会的专著,填补了该研究领域尚鲜有人问津的诸多空白。  近代中国农会研究序在原本意义上,农会与工会及其他协会、学会等都属于社会中间组织,担负着协调政权与民众之间关系之责。但在中国晚清和民国时期的特殊历史条件下,农会组织却并不完全具有或在大多数情况下不具有中间组织的性质。晚清政府倡导组织农会,主要目的是推动农业改良以图富国。甲午战后,中国的贫弱暴露无遗。清廷上下和社会志士急欲谋求富国强兵之道。而当时富国之道首在发展农业。因此清末新政启动以后,清廷不久即下令成立农会,以为推动农业改良之组织。显然,此种农会的功能主要不在协调政府与农民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利害关系,而是政府谋求实业救国的工具。民国初年,新生的革命政府倡导设置的农会也有推动农业改良之功能。但其自主性大大强化,且大量从事农事调查,向政府提出农业改良建议,已具有相当程度的中间组织的性质。第一次国共合作达成以后,国共两党在苏联支持下,以广东革命政府为基本力量,发动了以北伐战争为主导的国民革命运动。此间,两党皆致力于发动农民革命。一场中国历史上空前未有的农村大革命相继在广东、两湖等地区兴起。其间农会的发展迅猛异常,席卷大江南北。“一切权力归农会”是这一时期农会的基本口号。国民革命造成了一段时期两湖等地农村的无政府状态,农会取代了原有的农村政权组织,成为在乡间发号施令的唯一权威权构,是国民革命时期乡村的临时政权组织。国共两大党合作分裂之后,中国历史进入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之初,面临着百废待兴的局面,既需要农村的迅速安定,也需要农业的快速发展,因而也颇看重农会组织的作用,在乡村广泛改组和重建农会。此时的农会负有推进农业改良,开展社会教育,协助政府政令实施等责任,具有政府联系农民、推行不须由政府直接出面贯彻的政令之作用,具有相当于社会性中间组织的性质。与此同时,革命根据地所组建的农会则带有鲜明的革命性质,既是苏维埃政权的基础,其成员被规定为苏维埃政权的骨干,且是苏维埃政权诸多政令的执行机构,直接代表苏维埃政权行使没收和分配土地等重要权力,很大程度上是政权的执行机关,而不是民众性的社会中间组织。中国自晚清以来农会组织的变化可谓错综复杂。本书作者精细地分析历史资料,辨析各个时期农会的功能、特点、性质及实际活动,在重构历史和定性研究方面都取得了重大进展。  本书最突出之点在于史料翔实、论据充分。作者为写该书,长时奔波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央档案馆、四川省档案馆、河南省档案馆等省市档案馆;收集资料于国家图书馆、国家博物馆、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资料室、四川省图书馆、四川大学图书馆及其历史文化学院资料室、河南省图书馆、河南师范大学图书馆及其社会发展学院资料室等,查阅了大量档案和历史文献,其治学勤奋,态度严谨,值得称道。据粗略统计,仅书中采用的档案材料就有上百卷(条),文献、方志、专著、论文等资料更是均在百种以上,其详细注释达数千条之多,附录表格近百个,从而使本书的立论建立在可信资料的基础之上。我们且不论该书的学术水平如何,就其收集、爬梳并保存的历史资料价值来看,也是很有意义的。  同时,本书理论分析和论证视角的多维性特征也颇突出。书中虽然使用了大量的史料,但并非简单的堆积或罗列。作者在对近代农会组织流程轨迹进行纵向勾勒的同时,十分注重多维视角的研究。譬如从政治学的角度,作者分析了农会组织在传统基层社会权力结构中的地位与作用,阐发了清末皇朝、北洋政府领导的农会组织是其“维护者”,国民党领导的农会组织是其“整治者”,共产党领导的农会组织是其“破坏者”的理论观点。又如从社会学的角度,作者横向剖析并区分了不同类型农会组织之间的异同与相互渗透关系,指出民国早期农会是在清末农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故同清末农会一样,均是一种以绅商为主体、旨在农事改良、作为政府咨询性机构的社会经济自助组织;国民革命时期的农会是一种完全新型的、以贫苦农民为主干、旨在破坏传统乡村秩序、行使国家政权的农民团体;国民党领导的农会是在对共产党领导的农会予以摧残的基础上重新组建的以有产阶级为主体、旨在整治社会秩序、作为保甲组织附庸和基层政权补充形式的社会组织;革命根据地的农会是以贫苦农民群众为骨干、旨在消灭封建制度、作为革命政权合法执行机关的群众组织,等等。这些建立在翔实资料基础上而进行的梳理与阐论,颇具功力。  再次,论证体例新颖,宏观研究与微观分析结合得当。本书基本上采取了编年体与纪事本末体相结合的著述方法。全书大体上按编年布局,对各个时期不同类型的农会组织进行了全景式的系统描述。同时对一些具体农会组织以及事件则给予了纪事本末体式的论述,即在一个适当的历史位置把一个历时较长、影响较大的农会组织的始末加以完整地描述和分析。如对近代中国出现的第一个农会即直隶农务总会、中共领导创建的第一个新型农民自治性组织即萧山衙前农民协会,以及广东、湖南、湖北等典型省份的农会及其活动等,均打破时间局限,作了全面的描述。同时,本书既有大量具体问题的微观剖析,亦有全局性的宏观审视,富有整体感。如农会的成因问题,作者既对当时乡村社会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等大的社会背景作了相应的概述,使具体的历史事实呈现于广阔的时代背景之上,更充分地分析具体历史事件蕴涵的意义。  本书作者既重视实证研究,又颇具理论勇气,对一些过去受革命史观影响而形成的既定论断作了实事求是的厘正。本书用了相当大的篇幅重构了国民革命时期农会的史迹,是为不得不迎难而上之重要研究环节。这一时期的农民运动及其组织,史学界研究成果较多(但并不充分),且因有毛泽东《湖南农运动考察报告》的影响而几乎尽人皆知,观点亦为学界耳熟能详,早成定谳。对此段时期的农会如若不写,势必影响全书结构的整体性,若写,则须有所突破方具学术价值,而突破则与传统观点发生冲突,甚至与毛泽东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相左。在两难境地,作者采取了忠于史实的治学态度,对国民革命时期的农民协会队伍和农民运动的历史局限性不加回避,对其时确实存在着的“痞子”现象、“斗争过火”行为以及“组织纪律涣散”等客观事实给予了秉笔直书;同时对国民党在国民革命时期农会组织发展中的推动作用,以及在其执政后所领导的农会组织“在促进农业生产发展、改善农民生计,以及提高村民社会道德、增进其智识技能等方面所起的积极作用”,亦不取简单否定态度,而是给予客观的历史评价,在还历史以本来面目上确实作了应有努力。  当然,本书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对各地农会组织发展不平衡的状况虽然有所表述,但对其形成的深层原因分析尚感不够透彻;又如对农会组建过程中农民群众心理活动的分析亦不够细腻等,均望作者在以后该专题研究中进一步深化与完善。  作者既是我指导的博士生,亦是我多年的朋友。早在其入学之前,我们就在每年召开的中国现代史学术会议上相聚,当时他亦是位学会理事,彼此过从颇密,相知甚深。作者亦是国家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即七七级大学生,毕业后一直在高校任教。2004年秋考来四川大学读博士时,早在1997年就已被评聘为教授职称,至今已达十年之久,是河南师范大学专门史硕士生导师、重点学科带头人,身兼学校教师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专业技术岗位设置评审与考核委员会委员等职;在科研方面已有不凡成绩,发表论文上百篇,出版著作十余部,主持完成国家社科规划项目以及省、厅级重点社科规划项目等七项之多;曾被聘为国家社科规划项目通信评审专家、河南省社科规划项目评审专家等。有不少人学问做到这种程度也就算得功成名就了,但作者却是学而后知不足,在年近知天命之年再次远离家门苦读于寒窗,其进取精神殊堪称道。  书稿洋洋60万言,详评细说,诚属不易。此仅就有感处略陈管见,以酬著者命序盛意。情之所至,不问当否。

内容概要

  本书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研究近代中国农会的专著。农会作为超越宗族关系的社会组织,在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书对近代中国各个时期不同类型的农会,从成立背景、发展过程、组织结构、主要活动、性质与特点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多视角的历史考察。史料翔实,论述深刻,文笔流畅。体现了该专题研究的体系性、创新性,以及鉴史资政的致用性等鲜明特色,具有极其重要的学术价值。

作者简介

  李永芳,男,生于1954年10月,河南清丰人。河南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校级学科带头人。1981年12月毕业于郑州大学政治系并留校任教。1994年9月至2007年6月在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攻读博士学位。曾先后担任中国现代史学会理事、河南省历史学会理事、新乡市中共党史学会副会长、国家社科规划项目通信评审专家,河南省社科规划项目评审专家等职。共计发表学术论文130余篇,专著、主编有《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史》、《当代中国乡村社会变迁》、  《近代中国农会研究》等著作13部,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河南省社科规划重点项目等7项。(liyongfan92006@163.corn)

书籍目录

序绪论 一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二 学术价值 三 资料来源和结构安排第一章 清末农业改良与农会之兴 一 清末农会产生的背景及原因 二 农会的创设与发展 三 农会组织的基本结构 四 农会的主要活动及其影响 五 清末农会组织的基本特点与性质第二章 民国早期作为政府咨询机构的农会 一 民初政府倡设农会的动因 二 农会组织的发展与全国农会联合会议的召开 三 农会组织的基本结构 四 农会的活动经费 五 农会的主要活动及其影响 六 民国早期农会组织的特性第三章 国民革命时期具有政权性质的农会 一 新型农会创建的农村社会背景 二 中共领导的新型农会组织的建立 三 国民党中央农民运动领导机构的设置及其农会章程的制定 四 国共合作旗帜下各地农会组织的空前发展 五 农会组织的基本结构 六 农会的活动经费 七 农会的主要活动 八 农会的历史作用与局限性 九 国民革命时期农会的基本特点与性质分析第四章 国民党控制下作为基层政权补充形式的农会 一 国民党重建农会的由来与背景 二 农会组织的发展过程 三 农会组织的基本结构 四 农会的经费 五 农会的主要活动及其影响 六 国民党控制下农会组织的基本特点与性质第五章 革命根据地作为政权执行机关的农会 一 国民革命时期准政权性质农会的最终消退 二 苏维埃区域的农会组织 三 抗日根据地的农会组织 四 解放区的农会组织 五 革命根据地农会组织的基本特点与性质结语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国民革命时期的农会是一种完全新型的、以贫苦农民为主干、旨在破坏传统乡村秩序、行使国家政权的农民团体;国民党领导的农会是在对共产党领导的农会予以摧残的基础上重新组建的以有产阶级为主体、旨在整治社会秩序、作为保甲组织附庸和基层政权补充形式的社会组织;革命根据地的农会是以贫苦农民群众为骨干、旨在消灭封建制度、作为革命政权合法执行机关的群众组织,等等。这些建立在翔实资料基础上而进行的梳理与阐论,颇具功力。  再次,论证体例新颖,宏观研究与微观分析结合得当。本书基本上采取了编年体与纪事本末体相结合的著述方法。全书大体上按编年布局,对各个时期不同类型的农会组织进行了全景式的系统描述。同时对一些具体农会组织以及事件则给予了纪事本末体式的论述,即在一个适当的历史位置把一个历时较长、影响较大的农会组织的始末加以完整地描述和分析。如对近代中国出现的第一个农会即直隶农务总会、中共领导创建的第一个新型农民自治性组织即萧山衙前农民协会,以及广东、湖南、湖北等典型省份的农会及其活动等,均打破时间局限,作了全面的描述。同时,本书既有大量具体问题的微观剖析,亦有全局性的宏观审视,富有整体感。如农会的成因问题,作者既对当时乡村社会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等大的社会背景作了相应的概述,使具体的历史事实呈现于广阔的时代背景之上,更充分地分析具体历史事件蕴涵的意义。  本书作者既重视实证研究,又颇具理论勇气,对一些过去受革命史观影响而形成的既定论断作了实事求是的厘正。本书用了相当大的篇幅重构了国民革命时期农会的史迹,是为不得不迎难而上之重要研究环节。这一时期的农民运动及其组织,史学界研究成果较多(但并不充分),且因有毛泽东《湖南农运动考察报告》的影响而几乎尽人皆知,观点亦为学界耳熟能详,早成定谳。对此段时期的农会如若不写,势必影响全书结构的整体性,若写,则须有所突破方具学术价值,而突破则与传统观点发生冲突,甚至与毛泽东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相左。

媒体关注与评论

  本书全面、系统、详细、深入地分别研究了清末旨在农业改良的农会、民国早期作为政府咨询机构的农会、国民革命时期具有政权性质的农会、国民党控制下作为基层政权补充形式的农会、革命根据地作为政权执行机关的农会,不仅对于中国近现代史的研究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对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立新的农会组织,也有借鉴作用。  ——中国现代史学会会长、中共中央党校教授、博士生导师 邦德宏  本书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研究近代中国农会组织的专著,填补了该领域的众多研究空缺,对于我国的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参考价值,史料翔实,论据充分。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董志凯  本书从政治学、社会学的角度,梳理了农会组织在近代中国的流变历程、规律及特征。作者所具有的学术敏锐性、问题意识与时代责任感,于行文中有明确的体现。这是目前所见有关这一课题研究的首部专门之作,选题新颖、资料扎实、思路清晰、结论公允,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创新价值,是一部高水平的学位论文。  ——南开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江沛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近代中国农会研究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条)

 
 

  •   好书,现正加油看关注中国农会请去这里www.nonghui.org
  •   本书资料详实,论述水平较高,是一部供研究中国农会问题人员参考的好书.作者的治学态度认真,是个不错的学者.在今日中国浮躁的学术界里,这样的学者已不多见.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